小学语文《拔苗助长》教学设计

2022-06-30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拔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平时爸爸妈妈可能给你讲过不少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很有趣,也很有意义。是吗?今天,老师和大家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拔苗助长》。同学们要认真学习,老师希望你也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信心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作好标记。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特别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一块读,还可以四人一组“开火车”读。)

  三、借卡认识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采用以下方法认识生字。

  拆分法记忆生字:苗=艹+田 终=纟+冬 疲=疒+皮 枯=木+古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助、拔、总、尽、累、死

  3.集体认读“非常”一词,用“非常”一词造句,理解其含义。4.自己学习“于”、“力”。

  (二)游戏巩固生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指导学生读课文。(质疑)

  (二)师生交流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故事中,种田人的愿望是什么?(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秧苗快快长高)2.他采取了什么办法让秧苗长高?(拔苗)结果怎样?(枯死)3.种田的人愿望很好,但是他错在哪里?(联系庄稼的生长过程展开讨论)4.种田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可采用什么办法?你能替种田人想个办法吗?(联系自己种种子的体会来谈)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急于求成,方法不对,反而坏事)

  五、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自作聪明的农夫,为了让自己田里的秧苗快快长高,竟干出了拔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好心反而办了坏事。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类似拔苗助长的事例也不少,这就提醒我们,决不要做“拔苗助长”的蠢事。

  六、布置作业。

  课后多读一些寓言小故事,看能明白些什么。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拔苗助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06-01

小学语文荷花教学设计06-02

小学语文《蜜蜂》教学设计07-17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07-17

小学语文《天鹅》教学设计07-17

小学语文《晨光》教学设计07-18

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07-18

小学语文《瀑布》的教学设计07-19

小学语文《嘱咐》教学设计07-19

小学语文《丰碑》教学设计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