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复习备考教案

2022-06-01

最新初中语文复习备考教案

  初中语文复习备考

  按下面的假设情境,分析在此情境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分别代表他们说出要说的话。

  假如某报社记者就中学生“减负”的话题,采访你校初中部分同学、老师和家长,下面是被采访者对“减负”的各种看法。

  (1) 初一的一位同学欢迎“减负”,但他却不完全理解“减负”的意义,他得意地向记者说:

  (2) 初二的一位同学对初一这位同学的话 却有不同看法,他非常 赞成“减负”,并结合“减负”前后的体会,深有感触地说:

  (3) 一位家长担心地说:

  (4) 老师普遍认为应当正确对待“减负”,一位老师强调说:

  (5)如果你也是被采访的对象,自己会怎样看待“减负”的问题?请你如实地对记者说:

  1、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班主任 老师退休时的“欢送辞”,表达得不得体得、不适当。请仿照其原有句式(你……手……,你……脊背……。这些……。你……。),重写一段适当、得体得“欢送辞”。

  原句:你写字的手会不停地颤抖,你的脊背以略呈弓形。这些都是多年辛劳和年迈所致。你是该退休了。 改写:

  2、 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一本新书的封面撕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

  4、李明的邻居张阿姨因有急事要马上去南京,她让李明带口信,请她姐姐——李明的班主任张老师下午4点钟去幼儿园接她女儿惠惠。李明见到张老师后该怎么说?请将李明的话写在下面。(不超过30个字)

  李明对张老师说:

  5、 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珍爱自己生活环境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6、 假如你遇见一位要过马路的盲人,他正在摸索探路,而你很想走上前去给他以帮助,那么,你将怎样向他表明你的意思?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7、初三刚开学,(1)班的王根同学就辍学了。下面几个人的话分别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请你以王根同学的身份,有针对性地对王根及其家长各说一句语意简明、连贯、得体的话,来说服王根同学重返课堂。

  王根:我基础差,上课听不懂,考试总是拉班级的后腿,像我这种人这辈子也别想考上大学,学了也没用。

  同桌:王根并不笨,只是上课时就不灵了,老走神。

  家长:这孩子不争气,在学校讨人嫌,回到家什么都不肯说,打上骂上都没用。家里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与其让他上学白费钱,还不如让他早干活,能挣一点是一点。

  (1) 你对王根说:

  (2) 你对王根的家长说:

  8、给下面一段文字的开头补写中心句(即论点,直接写在方格内,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掌握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过”就是“过火”、“过了头”,这却往往被人们误以为好。其实,过了头,常常也回把好事变成坏事。

  9、根据两个表格的内容,各用一句话概括其表明的意思,分别填在前两条横线上,组成递进关系的复句;在第三条横线上用一句话归纳出一个结论。

  表一:人均耕地

  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

  4.20亩 1.35亩

  表二:中国人均耕地

  1949年 目前

  3亩 1.35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学校不重视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同学们对此很有看法。请你代表同学们向校长提出意见。要求用语简明、连贯、得体。

  11、小田的妈妈做饭忙家务,淘米用了5分钟,蒸米用了30分钟,洗菜用了5分钟,切菜用了2分钟,拖地板用了10分钟,拖地板中间用了2分钟。请问:

  (1) 如果小田妈妈用统筹方法科学安排,最多能用多长时间?

  (2) 如果不用统筹方法,最多能用多长时间?

  12、亲爱的同学,你在人生的旅途中,已经走过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迎送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在这些幸福难忘的岁月里,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紧相伴在你身旁,用一片真情呵护着你,培育着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而他们留给自己的,却只有岁月沧桑的印记。但他们无怨无悔,只用自己的爱心蘸着浓浓的真情默默地为你书写着一个大字——值!

  请结合以上材料,并根据下面假设的各种情景,向自己的父母说一些真话,诉一片真情。(要求:a、说话意思要明白,语言要得体。b、在表述时,可同时针对父母两人,也可以只针对父或母。c、答题时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1) 当父母在学习上给你施加过重压力时,你想说:

  (2) 当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儿而唉声叹气时,你劝道:

  (3) 当父母为你过度操劳病倒后,你安慰道:

  (4) 当你在困难中及时得到父母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时,你动情地说:

  (5) 当你在老师、同学面前评价自己的父母时,你深有感触地说:

  13、你在全市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都向你祝贺,你准备对大家说些什么?请写在下面。

  14、“五一”节,学校放假,初中毕业班的小林回家后,正想和已约毫恶同班好友丁明去踢足球,可他的父亲坚决不让去,要他抓紧时间,好好复习,迎接中考。正在这时,丁明来了,见此情形,丁明笑着对小林的父亲说:“”之后,小林的父亲连连点头,小林高兴地和他的好友去踢足球了。

  七年级上册: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兴正浓 兴:兴趣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9、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5、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 相关推荐

【最新初中语文复习备考教案】相关文章:

英语的复习备考总结06-17

复习备考经验总结07-13

最新总复习教案设计06-12

高三英语备考复习的教学反思06-20

城沙中学科学复习备考总结06-22

关于高三复习备考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04-22

最新高三数学备考计划07-16

复数复习教案06-02

《拼音》教案复习06-10

《“统计”》的复习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