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2023-12-17 好文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1

  一、阅读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二、目标链接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当我们提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就是“对比联想”。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往往会想到妈妈,因为她们在某些方面相近,对我们都是一样的关怀、体贴,这就又是“相近联想”了。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再比如,写《绿叶》这样的作文,你首先要由绿叶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甘当配角、扶助“红花”的优秀品质,接下去要详细地写,就要展开想象了。

  三、阅读过程

  走近郭沫若及其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写作背景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一)结合“十注” 带疑初读(25)分钟

  环节要求: 细读默想 用心十注 整体感悟 卒章反刍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结合“十注”和注释初读课文后,在小组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探究下面的问题,形成小组解读结果。

  (1)在课文中勾画出你没有掌握的或重要的字词(含注音)。

  ①我勾画出的字词是:

  ②小组解读后补充的字词是:

  ③小组内矫正性领读、自由读、齐读所勾画的字词。

  2.课文整体感知探究

  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面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阅读潜力的学习小组(员)。

  问: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些画面是用什么方法描绘出来的?

  参考答案:星灯互映的夜景,天上的街市,天上的生活……;想象、联想

  3.朗读品鉴

  分小组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自由读、领读、齐读、组合读、情境读、角色读),然后小组自由展示,其他小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最后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有朗读才能的组(员)。

  (1)评选的结果是

  (2)我对这次评选的看法是

  (二)小组合作 置疑探读(15分钟)

  环节要求:我置我疑 疑义相析 解疑互进 献疑待诂

  小组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如下问题,形成组内解读成果,再抽组进行班级展示和抽组开展评价,教师必须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有权质疑教师。

  1.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列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有阅读潜能的学习小组(员)。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第一节诗中,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采用了哪种类型的联想?

  (2)诗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诗中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这样改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圈出来加以体会。

  参考答案:(1)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运用了相似联想。

  (2)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只能一年一度靠鹊桥相会。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生活得自由幸美满。他们骑着牛儿来来往往,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2.新语文实践活动

  在小组中评选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其他小组自由评价,评选出最具创新能力的小组或个人,教师随机进行评价。

  (1).仿照示例写句。

  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续写下边的句子。

  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皎洁的月光照在地上,

  (2). 诗人创造出这一“平和洁净”的`理想世界,依靠的是他瑰丽的想象,有句话说得好“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人类腾飞的翅膀”,同学们可不可以也像我们的诗人一样展开想象的翅膀,奇思妙想:

  20年后的我回到母校……

  (三)交流展示 释疑导读(15分钟)

  环节要求:小组交流 陈述己见 组间论辩 教师点拨

  1、疑惑问题备忘(或板书设计):

  2.阅读收获展示(或教学后记):

  (四)紧扣目标 发展扩读(10分钟)

  环节要求:对应目标、方法迁移、扩读增量、发展能力

  色彩闻一多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 ① 了我热情,黄 ② 我以忠义,蓝 ③ 我以高洁,粉红 ④ 我以希望,灰白 ⑤ 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五)矫正评价 能力测读(15分钟)

  环节要求:自我作答 组内小结 准确表述 待师验证

  1.基础知识堂堂清:(14分)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8分)

  ①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陈列:

  ②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闲游:

  (2)文学常识填空。(6分)

  《天上的街市》作者________,我国________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天上的街市》写于________年,收在他的第二部诗集________中。

  参考答案:(1)①把东西摆出来供人看。②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

  (2)郭沫若 现 《女神》 《屈原》 1921 《星空》

  2.认真阅读《色彩》,根据要求回答问题。(36分)

  (1)请根据诗的意蕴及语言特色,在诗的①②③④⑤处填上准确的动词(15分)

  我的填写: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2)诗中的生命“色彩”包含什么哲理意味?(10分)

  我的解答:

  (3)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像,请以具体诗句加以说明。(11分)

  我的解答:

  参考答案:(1)给教教赐赠 (2)生命中不仅有希望也有失望,不仅有快乐也有悲哀;生命不仅意味着活着,同时也意味着死亡,惟其如此,才要更加珍惜生命.(3)前面九行诗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力,诗人把生命比喻成一张无价值的白纸,新颖别致,很有创意;而赋予七种颜色不同的含义,更显出诗人的想像力。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诗人合理的联想、丰富的想象。

  2、体会诗中优美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全诗。

  教学方法:

  “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有关资料

  1、鹊桥会、牛郎织女的故事

  A、牛郎是何许人?B、织女是何许人?C、他们因何种原因成为一家人?

  D、又因何种原因被迫分开?E、他们何时能见面?

  2、作者:(此处播放“万家灯火”和“夏夜星空”的图片,配以音乐和朗读)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文学家、史学家)。作品有诗集《星空》、《女神》,话剧《屈原》。

  3、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21年。当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诗人在“五四”期间激起的对自由、幸福、美好环境的渴望,被现实的浪潮激得粉碎。但他并不绝望,依然不倦的探索、苦苦的追求。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想象天上美好的环境,寄托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迫切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执著追求。

  二、图示导读

  街灯——

  明星——————

  天河————

  流星——

  三、思维训练

  1、A、第一节诗中,哪些景是实际存在的?哪些是由本体联想到的?

  B、两句诗中哪一句是主要的?为什么?

  C、“远远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D、“明”和“现”能否对换?

  2、A、在诗人的心中,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用诗歌中的一个词回答)?想象一下天街到底有哪些世上没有的珍奇?(此处配以图片)

  B、“我想”“定然”两个词能否去掉?

  3、A、在第三四节诗中,想象牛郎织女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B、在我国的`民间,女人什么时候骑牛?人们什么时候打灯笼?(此处配“牛郎和织女”以及“打灯笼过节”的图片)

  C、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不满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追求美好生活的感情。

  四、比较阅读

  《静夜》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与《天上的街市》有何异同?

  同点:1、写法上,都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2、内容上,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以此反衬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前途的渺茫,表达诗人朦胧的理想和追求。

  异点:在感情上,两首诗都充满淡淡的忧伤,但第一首诗在淡淡的忧伤之余带着点淡淡的喜悦——毕竟牛郎织女有着自由美满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执著的追求;而后一首则是一个令人感叹的悲剧场面,鲛人孤独地对月流珠,诗人何尝不是对月流泪。他在日本孤独失望,思念大海那边的亲人、朋友、伴侣、祖国。

  五、反馈检测

  1、注音组词

  缥()——甚()——闲()——

  漂()——堪()——闷()——

  2、填空

  (1)、郭沫若,原名——,——省乐山县人,——家、——家。他的著作很多,诗集有——、——;话剧有——等。

  (2)、在第一节诗中,诗人用了两个——句,体现了丰富的联想,有——联想到——,又由——联想到——。这样,不但描绘出了————的夜景,又流露出诗人————的追求和向往。

  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和——的手法。

  4、两首诗的押韵有什么特点?分别押的什么韵?

  5、背诵这两首诗。

  • 相关推荐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相关文章:

天上的“街市”作文11-29

《天上的街市》的讲课稿02-18

枣儿导学案12-16

《秋天》导学案12-17

《春望》导学案12-07

《长亭送别》导学案03-08

我家的小狗导学案05-07

梅花魂导学案11-02

《苏州园林》导学案12-17

苏州园林导学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