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对星空充满好奇与神往,有着无数个“为什么”。对教师而言,星空是一个十分棘手的话题,看得见摸不着的星空,给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回顾唐老师执教的《在星空中(一)》这课,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课件制作很精彩。本课的教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学生是有较大困难的。这就需要老师借助具体的实物材料、图片、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手段,在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时,及时提供支架帮助学生逐步完成概念的建构。本课的教学就很好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这一优势。精彩的课件制作为教学添了不少彩。课前播放的'有震撼力的音乐和梦幻般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学生对星空的向往立马被激发出来。课中“从不同角度观察北斗七星”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了一个立体的星座概念,为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了一定的“支架”,帮助学生完成星座概念的建立。
2.对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到位。本课教学中唐老师对学生的前概念了解比较到位,教学从学生所熟悉的星座说起,但学生所熟悉的星座和本课教学的星座含义不同,老师给予及时的引导并顺利导入到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
3.材料的准备结构性强。本课中,唐老师为学生准备的建北斗七星模型的材料简洁、美观、结构性强,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和老师适时的引导能较快地建立模型,为星座概念的建立赢取了时间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教师在准备学生实验材料时是否可以不要面面俱到,要预留一些必要的操作让学生完成?例如为学生准备的材料中去除描点用的小贴纸,把这一环节改为学生根据影像自己在纸板上描点。这样以免把“建模”过程简单地演绎成学生的手工操作过程。其次是引导学生研讨的时间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的体现。
【六年级科学《在星空中一》评课稿】相关文章:
田野在召唤评课稿01-03
杠杆的科学评课稿2篇01-01
排球课评课稿01-02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回声评课稿01-10
新疆评课稿01-09
色彩评课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