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评课稿

2020-11-17 稿件

  《梅兰芳学艺》是一篇写人的课文,理解人物形象、体悟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是本课重要的价值所在。本课第一自然段简单介绍为什么要苦练——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第二自然段具体说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第三自然段简要介绍苦练的结果——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本课是第二课时,重点是教学第二自然段。

  课堂上, *老师关注到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梅兰芳练眼神的辛苦和不容易。

  一.抓关键词,让课堂更有情趣

  富有儿童情趣的课堂如同一块磁石,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如,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时,郭老师请学生看“紧盯”的“盯”什么偏旁?与什么有关?说说“紧盯”是怎样看?并表演这个动作,接着找出句子中“紧盯”的近义词——注视。教师播放视频,请学生“紧盯”飞翔的鸽子,体验后交流这样练习眼神的感觉,学生看得十分投入,说得非常精彩。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话文本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学生只有经历对话活动,才能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

  与情的交融。教师采用多媒体,形象的图片,直观的视频,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情境之中。郭老师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梅兰芳,你这样天天练眼神,累不累?为什么还要练呢?”“我就是梅兰芳的妈妈,孩子,外面地冻天寒,你不要练了,快回家吧!”学生在情境中变成了苦练眼神的梅兰芳,面对眼睛的疲劳和“妈妈”的劝阻,“小梅兰芳们”是这样回答的:“我喜欢学唱京剧,我不怕辛苦,一定要把眼睛练好。”诸如此类的对话,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成功需要坚持和勤奋。

  三.联系生活,发展学生语言

  生活是教学的活水源头。巧妙联系生活,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教学“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一句时,老师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没有看到会说话的眼睛呢?”学生从小猫讲到考试下棋,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语言十分生动。再从生活联系到课文“课文中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又是什么意思呢?”看图说话水到渠成。

  四.适时拓展,提升人物形象

  课文第一自然段讲到梅兰芳学艺时遇到了困难——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时。郭老师适时补充了背景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到,当时师傅根本不愿意再教梅兰芳学唱戏了,在这个基础上感受到了梅兰芳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的决心。当学生感受到梅兰芳苦练眼神的过程与艰辛之后,拓展了要学京剧的常识,如除了练好眼睛,还要练手、身、法、步等,又拓展阅读了梅兰芳为演好梁红玉苦练打鼓动作的故事,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勤学苦练”一词内涵的理解,还使梅兰芳学艺的形象更为丰满。

  但,我们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如个性化发展需求。这节课上,朗读形式大多是整齐响亮的齐读。齐读虽听起来热闹,但不宜使用过多,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到个体的发展,尽量做到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展示和朗读能力的整体提升。

【《梅兰芳学艺》评课稿】相关文章:

排球课评课稿01-02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回声评课稿01-10

新疆评课稿01-09

色彩评课稿01-07

《垂直与平行》评课稿 跨越式跳高的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