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吃什么评课稿

2020-11-09 稿件

  评二年级科学《蜗牛吃什么》一课

  这节课房老师上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快乐有度,整节课环节清晰,注意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维护孩子探究的,调动学生手脑并用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从情境创设,以歌曲引入,到大胆猜测,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进入动手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进行知识拓展,最后引导学生问题质疑,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生成,体验感知蜗牛吃什么,观察怎样吃?突显实验活动的主题,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去。”体现了科学课的特点“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当然课堂的整个流程安排如果在时间分配上,再合理一些,在学生思维方面在大胆一些,开放一些,学生的奇思妙想或许会更多。

  听评“做中学”项目实验研讨课《蜗牛吃什么》

  “做中学”的目标,提倡儿童亲自动手探究,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倡导他们有机会去亲历探究自然的过场,在体验过程的同时,建构相关的科学知识,从中获取一定的能力,培养对待科学的态度,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做中学”是一门着眼于未来全民科学素养的培养的课程,人人参与其中是标志。“做中学” 提出了几点要求建议分别是:

  1. 要面向每一个儿童。

  2. 为儿童的终身学习、更为儿童学会生活打基础。

  3. 案例基本来源于生活。

  4. 引导其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活动。

  5. 教师仍然是活动的引导者。

  6. 一般都是采用激励性评价。

  7. 要连同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合作进行。

  8. 利用社区、家庭、志愿者等校外资源。

  9. 利用网络增进国内外交流。

  根据这些对“做中学”的理解,结合房芸芸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出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房芸芸从参加工作的竞聘到走上讲台,三年来我听过她好多次课,从去年担任省级实验校的教师,从一年级开设“做中学”的课,感觉课堂常规,记录纸的使用以及学生初步探究的一些做法都能小有所成。再从教师的教学设计、言语组织都已经具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程序。虽然这节二年级的课给我们看到的仍然很粗,其实习惯的养成包括学生的科学性的汇报已经做的相当好了。

  本节课从一首儿歌(蜗牛与黄鹂鸟)创设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听并仔细观察,进行质疑的准备。蜗牛吃什么?大胆的猜测,老师带来的食物,蜗牛会选择什么?怎么才能知道?(做实验)怎么做实验?实验中的细节(蜗牛很胆小)。一步一步、循循善诱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认真的进行探究活动,并能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而且汇报的语言很丰富,这些都是这节课的亮点,从这几个方面都看到了做中学的几个重要环节的体现。

  有一个方面想和房老师探讨的,就是探究活动的时间放的稍长了些,我看了时间,探究活动——蜗牛吃哪些食物?用了近25分钟,在临下课前的几分钟,我们的学生在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时,已经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说蜗牛吃小草的有说不吃的,也有说吃猪肉的,也有说不吃的。这个不同的声音出现时正常的,假如把这个过程分解成2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专门用来研究这不同的声音,我们是不是在第二个阶段就能把蜗牛究竟吃不吃猪肉?它为什么不吃?有没有在被你抓来之前是吃的饱饱的?是不是生病了?会不会像我们一些小朋友一样属于是个挑食的蜗牛呢?或者是在你先喂了菜叶、馒头等食物后吃不下了呢?这个前提是老师在提供蜗牛的时候的体积、生活环境是否都是有一定相似的,这样的继续探究是不是更有意思?

  至于课后的延伸,你还可以考虑试试蜗牛还可能会吃些什么?学生感兴趣哪些话题?蜗牛为什么走得那么慢?……。最后想着还要把这些生命放归大自然……这些是在下一个模块教学中要继续探究的。

【蜗牛吃什么评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排球课评课稿01-02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回声评课稿01-10

新疆评课稿01-09

色彩评课稿01-07

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评课稿 《他们吸水吗》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