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格式和高效课堂建设

2024-03-19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格式和高效课堂建设

  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

  当前,潜江市教育系统正在开展以学习借鉴课改名校经验为突破口的高效课堂创建活动。

  通过学习嫁接外地经验、自主探索,走出一条潜江特色的高效课堂创建之路。

  我们围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积极的思考,主动的尝试,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体系,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一、创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

  应该说建设高效课堂的方法和途径不是唯一的。

  我们选择的是走导学案的道路。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案,导学案写出来了,怎样变成学生的学习行动呢?《第二次教育革命能否实现》一书给了我们启示。

  该书作者李卓玉认为:今天的教育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的功利性,人们过于看重知识的价值。

  走出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要从以知识为起点的教育走向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

  同时李卓玉认为学习是在团队中展开的,学习的某些环节也许是以个人行为完成的,但是从整体上来讲,问题解决式教育必须坚持在团队中学习,在团队中成长。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启示是将导学案转变为学生学习行动的最佳途径是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既是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将导学案落实为学生学习行动、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管理手段。

  老师干什么?老师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分配学习任务、调查学情,放手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引导反思、小结。

  其中展示是课堂的亮点。

  春祥课典告诉我们,追求生命活力和课堂效率的统一是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生命活力的欠缺会使知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命活力的情感要素有:自主、激情、自信、成功、快乐等。

  自主引发激情,激情引发自信、自信催生成功,成功伴随快乐。

  生命活力的实现形式就是展示与表达。

  课堂因展示而精彩,生命因表达而快乐。

  课堂效率要素主要有:目标、方法、实践、练习、评价、反馈等。

  其中目标和反馈要贯穿学习过程始终。

  至此,创建高效课堂的路线图可以表达为:导学案、小组学习、课堂展示。

  从形式上看,导学案突出的是效率,课堂展示关注的是生命,小组学习则是联接效率和生命的桥梁。

  二、导学案的撰写

  关于导学案,高效课堂倡导者、中国教师报编辑李炳亭老师是这样认为的:导学案的功能是导,而不是习题集;核心是学而不是教;案是设计。

  全称可以叫做“推动引导学习的设计”,简称“导学案”。

  在实际操作中,关于导学案的撰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反差很大。

  我们有自己的创建高效课堂的模式,有自己追求的教育理想,有自己的教育价值取向,于是有了自己的关于导学案的基本想法。

  (一)撰写导学案的基本出发点

  导学案承载教的规律、学的规律和知识结构规律。

  撰写导学案必须有基本的出发点或原则。

  如果我们有相同的出发点,我们就能达成共识。

  如果出发点不一样,只能分道扬镳,走不同的路子。

  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是:

  1.导学案是写给学生看的,是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

  2.导学案的假设前提:在课堂上没有老师授课的情况下,学生依据导学案的指导自动完成学习活动。

  撰写导学案时假定课堂上没有老师不等于实际的课堂上无老师授课。

  之所以这样假定,是为了突出在教学设计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同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导学案可以相互借鉴,便于资源共享。

  那我们的课堂不就千篇一律了吗?不是。

  有人说教学是科学,也有人说教学同时还是艺术。

  所谓科学,用四个字表达就是科学原理,科学原理的特点是具有可重复性。

  你能依据某教学原理设计一堂课,我同样也能。

  撰写导学案之所以不考虑教师因素就是为了揭示共性。

  艺术的特点在于个性,个性可以模仿,但肯定不能重复。

  高效课堂中有没有教师展示个性的舞台?有,在哪里?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中——课堂导入更多的应该从情感而不是知识,目的是点燃、激励、唤醒;在组织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在开展课堂展示的活动中。

  意思是说,课堂上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放手学生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反思、小结。

  导入、交流、展示、反思、小结的过程,也是教师展示教学艺术的过程。

  3.导学案的撰写,必须坚持按探究性学习方式呈现内容并满足小组学习的需要。

  这不仅仅是为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为了坚持走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道路。

  4.关于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包含三维目标,是否需要把三维目标都写进学习目标?我个人倾向于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主要写双基目标,理由是:

  其一,导学案是写给学生看的,把三维目标都写进去恐怕学生读不懂。

  读不懂的东西何必要写给学生看呢?

  其二,导学案中有自我测评环节,只有双基目标学生可以方便的通过自我测评做出判断,另外二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是学生难于自我判断的,只能由教师去评价。

  其三,虽然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主要呈现双基目标,不等于不落实三维目标。

  三维目把握在老师心中,三维目标蕴含在导学案的字里行间。

  只要学生经历了,目标也就实现了。

  这就叫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格式和高效课堂建设】相关文章:

导学案的编写方法07-04

优化学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07-04

关于高效课堂的导学案作用发挥策略06-24

初中物理导学案的编写策略05-16

复习课导学案如何编写06-25

初中物理导学案编写研究07-08

莫高窟课堂导学案05-30

坐井观天课堂导学案05-11

教师如何编写导学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