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三大法则

2022-07-05 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老师,父母应学习教育、懂得教育、理解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快乐与幸福尽到自己的责任。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的三大法则,希望有所帮助!

  根雕法则——赏识孩子

  根雕就是用树根雕成的艺术品。树根丢在荒野中是没有用的,但艺术家拿到树根却从不把它们看作是废物,而是努力发现各自的特点、优点,然后把它们雕成千姿百态的艺术品。其实每个孩子就像一颗颗树根,都有自己的特长,家长应该像艺术家一样,积极寻找自己孩子的优势,把他们“加工”成有价值的艺术品,而不是整天给孩子“贴标签”,张口就是“你怎么这么笨啊,别人都学会了,你还不会?”

  情感法则——鼓励孩子

  人是有情感的,何况是家长和子女之间。饱含情感激励孩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个故事: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另外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内容是出一道智商测试题,然后让一个班中的六名学生来回答。测试完毕之后,他们根本没有评卷,过了几天,罗森塔尔就对这个班的任课老师说,班里的A、B、C智商最高,将来有发展,D、E、F智商最低,将来没有希望。大概过了八个月,他们又来到这个班,老师非常高兴地告诉他们预测的结果非常准确:A、B、C都在进步,D、E、F都在退步。罗森塔尔就告诉老师说,他们实际上是用谎言证明一个真理:老师总会带着一种情感去看待学生,对有潜力的A、B、C充满希望,因为专家说他们聪明,即使有了退步也相信会好。而对D、E、F不抱希望,因为专家说他们不行,即使有进步也认为是暂时的。老师有了这种情感,在言谈举止中会流露表达出来,使学生失去自尊,从而退步,丧失信心。“推而广之,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家长们,记得千万不要吝惜你的鼓励!”

  态度法则——温暖孩子

  在孩子面前,许多家长往往以强者的姿态自居,认为不打不骂不是真正爱孩子。如何让家长们认识到这种做法的问题所在,听这样一个印度的故事:有一个人脾气特别暴躁,经常伤害身边的人,老想改变这个毛病总也改不了。他就请教他的父亲该如何改掉这个毛病?父亲给他出主意说,凡是发一次脾气你就在木板上钉一颗钉子,提醒自己,过了一个多月后,他高兴地告诉父亲,他已经好几天没发脾气了。他父亲又说,为了巩固你的成绩,今后一天不发脾气就拔掉一颗钉子。过了一个多月,他跟父亲讲已经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他父亲非常高兴,夸赞他说,你终于改掉了一个坏习惯。但他的父亲接着拉着他的手走到木板前,指着木板说:“钉子虽没有了,但钉子的孔还留着呢,这说明如果伤害一个人的话,即使你做一点抹平的工作,最后伤痕也会留在他的心上”。

  这个故事就是要让家长们知道,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平等、交流、沟通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温暖。反之,在一个充满强势、责骂和伤害的家庭中,即使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但曾经的委屈、伤痛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消退。

  • 相关推荐

【家庭教育的三大法则】相关文章:

父母应该了解的家庭教育法则10-11

生存、法则01-28

简历黄金法则09-01

生存的法则作文01-26

陶朱公的致富法则01-17

人生成功的法则09-08

职场生存法则攻略09-06

夏季养生保健的法则04-24

不过时的养生法则02-23

《结构法则》教学设计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