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耻 清顾炎武》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4-11-29 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廉耻 [清]顾炎武》阅读答案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廉耻 清顾炎武》阅读答案及翻译 1

  原文

  廉耻

  [清]顾炎武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①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约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注释

  1.之推:即颜之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己有耻 行:行事

  B.弃礼义,廉耻 捐:放弃

  C.则可以死生 易:替换

  D.前有八都尉好财货 率:带领

  3.下列属于直接讨论廉耻问题的一组是(3分)

  ①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②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③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④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⑤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约止欲将。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义廉耻四者是维系国家命运的关键,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羞耻之心。

  B.如果一个人没有廉耻之心,会导致失败,灾祸甚至死亡。

  C.颜之推否定了齐国一士夫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反对自己的孩子去做官。

  D.张奂是个廉洁的人,他把羌人的财货退还,使威望教化得到了发扬。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耻 清顾炎武》阅读答案及翻译 2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镵①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设法而不犯,刑错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②,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

  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选自《淮南子·泰族训》,有删改)

  注①镵(chǎn):刺、刻。 ②熙:光明、兴盛。 ③临:统管、治理。

  简评

  本段文字节选自《淮南子泰族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而落实于治国之道,节选部分“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强调了礼义教化的作用,阐明了德与法的关系。

  补充注释

  文章:文采。仪表:表率。还踵:转身,比喻退缩。这句的意思是至死也不后退。经诽誉:经,划分;诽誉,就是毁誉。百工:就是百官;维,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无义;时,善。庶绩:庶,众;绩,功绩。这两句的意思是,百官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各部门的业绩都光明显赫。与同:亲附赞同。与:朋友。

  5.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能窃盗者 刑:处罚

  B.死不还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诽誉以导之 经:衡量

  D.上而民和 唱:唱歌

  6.下列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

  B.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

  C.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

  D.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

  7.文中有哪些语句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育思想的,请举例说明。(4分)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4分)

  (2)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3分)

  (3)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3分)

  参考答案:

  5、D(“唱”同“倡”,倡导)

  6、C(注意人名和分句句式的整齐对等关系)

  7、直接反映重礼义教思想的句子有:①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②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③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4分)

  8、(1)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进入正道。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关键词:“法”“正”“崇善废丑”“向”)(2)言辞具有文采,行为可以作表率,这是教育所达到的结果(关键词:“文章”“仪表”“成”)(3)而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谁能够不跟从他们呢?(得分点:“高世尊显”“从”句式)

  • 相关推荐

【《廉耻 清顾炎武》阅读答案及翻译】相关文章:

廉耻清顾炎武阅读原文与译文12-09

顾炎武《廉耻》原文及翻译12-12

龚自珍《明良论》顾炎武《廉耻》阅读答案与翻译12-31

《景清借书》的阅读答案及翻译10-08

《精卫》清·顾炎武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2-15

《李斯论 (清)姚鼐》的阅读答案及翻译07-03

清欢阅读答案09-30

《顾炎武手不释卷》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05-10

阅读答案与翻译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