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顾炎武手不释卷》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要许多马和骡子随行,用来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解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
(2)厄塞:险要的地方。
(3)曲折:详细情况。
(4)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5)坊肆:坊:街 肆:商店、店、客店 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6)对勘:核对校正。
(7)径行:直接行走。
(8)诸经注释: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
(9)熟:仔细认真。
【阅读训练】
1、 解释:(1)以: ;(2)询: ;(3)或:;(4)发: ;(5)足: ;(6)诸:
2、 翻译:(1)或径行平原大野:
(2)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 解释:(1)用;(2)询问;(3)有的;(4)打开;(5)值得;(6)各种
2、 翻译:(1)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
(2)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黄,“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
扩展:
顾炎武(1613—1682)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感事之作。 代表作《日知录》《音学五书》 《顾亭林诗文集》。
中心思想
1、亭林先生手不释书体现了他书本不离手,形容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
2、文章主要表现了顾炎武勤奋、刻苦、严谨、专注,认真好学的特点,并写了顾炎武读书,考察的内容。
作品赏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书,“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 相关推荐
【《顾炎武手不释卷》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晋书·文苑》的阅读答案与原文译文11-01
《钱镠传》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07-25
《幼时记趣》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05-29
《常羊学射》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08-24
韩愈《何蕃传》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10-11
《明史于慎行传》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08-04
《宋史·何灌传》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08-01
《新唐书·列传第三十》阅读答案及原文译文08-16
范浚《蔡孝子传》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