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地位上升,和世家大族的衰落以及寒士的崛起有关。寒士崛起,大多命运坎坷,尤其,经历了官场的黑暗之后,便越来越希望追求本身心灵的慰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为何后世那么多文人追捧陶渊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千古鸿文,这一点自古就毫无争议。因此想模仿它、追和它的人就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苏轼。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三有一篇题目就叫《和归去来》,记载了自从苏轼和了《归去来兮辞》开始,他门下的宾客便开始追随东坡狂和《归去来》,甚至出现了“陶渊明纷然一日满人目前”的局面。就连方外和尚参寥子也跟着和起来了。当时晁以道就很不以为然。金代王若虚更是说:“《归去来辞》本自一篇自然真率文字,后人模拟已不自宜,况可次其韵乎?次韵则牵合而不类矣。”(《滹南遗老集》)
东坡除了和辞之外,对本文小序中“瓶无储粟”一句还乱发了通议论:
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稚盈室,缾无储粟。”乃知俗传言而有证。使缾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宋苏轼《东坡题跋》卷一《书渊明归去来序》)
苏轼上来讲的故事是说,一个书呆子到了官府的库房中,看见放着大量的钱却不认识。有人很奇怪,问他怎么不认识钱啊,书呆子说:“我倒是知道这是钱,但是我很奇怪他怎么不在纸里裹着罢了。”苏轼引这个故事,是为了说书呆子没见过多少钱,所见的钱都很珍惜的包在小纸包里,从没见过官库中堆积如山的钱。而苏轼再提到渊明“使缾有储粟,亦甚微矣”,就是说一个缾都盛满了,也没有多少粮食,而“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正是说渊明太穷了,没见过大量的粮食。
今人袁行霈在他的《陶渊明集笺注》中否定苏轼的说法:
苏说恐未当,此序乃十分严肃之文字,言其贫状,不涉诙谐,全是写实手法。且渊明虽贫,尚不至在汲水缾或酒缾中储粟也。
然后袁氏就狂考证了一通《说文》,认为“缾”字本来应该是别的字,或以竹编,或以蒲编,都是储米之物。苏轼本是太过借题发挥,而袁氏就认起真来考证,姑不论考证得对与不对,就这个做法就够让东坡在九泉之下掀髯大笑的了。
而明代张自烈则又就苏轼的故事再次发挥:
近世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者少矣。士方髫时,才记数百篇干禄文字,便拊掌筹画,私语人曰:“此吾家金钱田宅库藏也。”及拜一官,则四出行劫矣。岂复有书生见钱不识者哉!岳武穆(按,指岳飞)曰:“文官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可治。”愚谓武臣不惜死,容有之;若文官,未有不爱钱者。或曰武弁唯肯轻生,志贪封爵,究竟为钱死耳。此天下所以不复治也。(明张自烈《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
“私语人曰”、“四出行劫”真把个读书人地猥琐与贪婪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从渊明“不爱钱”这点来看,这又不是借题发挥了。
宋代陈知柔认为渊明此文让今天(按,指宋代)的人歌唱,依然是“顿挫抑扬,自协声律”,他认为这篇文章就连神仙的音乐——黄帝在洞庭研究的乐曲、钧天的广乐以及《霓裳羽衣曲》——也是比不了的:
谓洞庭钧天而不淡,谓霓裳羽衣而不绮。
在古代一众隐士中,为何陶渊明的名气那么大?
魏晋风流在中国文化史上也算是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后世通过这段历史往往会看到人性的洒脱,文人的清高,但是,朱熹先生却不是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些所谓的清高文人只是空有其名,表面上想得开,放得下,私下里却也是用尽心机谋取“名利”二字。然而,有一个人朱熹先生却是比较认同的,那就是陶渊明,他认为陶渊明确实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不仅清其表而且清其里,是与众不同的。
其实不仅是朱熹,后世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几乎都是正面的,也是极尽推崇的。即使诗仙李白,也特别渴望能够达到陶渊明的境界,他经常梦到陶渊明,醒后做诗说:“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何时到彭泽,狂歌陶令前”,绝对一个“铁粉”的模样。白居易当年被贬江州司马的时候,有两个人温暖了他生命的行程,一个是现实中的琵琶女,让他找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平静感;另一个便是精神世界中的陶渊明,让他失落的灵魂变得更加洒脱和从容。他几乎每日手不释卷阅读陶渊明的诗,并且做诗讲:“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苏东坡才华横溢,一向以高傲著称,但是,却坦然讲:“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渊明做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在苏东坡的眼里,陶渊明的水平远在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上,这个评价可是够大胆的。而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人生最困苦的时候,在精神上也追求陶渊明的境界,却自叹不如,他讲“年年黄花菊,千年一东篱”,此情可谓真矣,此意可谓诚矣。
陶渊明为什么会在中国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留下如此大的影响力,其核心在于他建立了一座真正的生命精神丰碑,这座丰碑的背后没有刻意、没有雕琢、没有杂尘,宁静而淡定、平凡而从容、自然而随性。别人总是用文学成就了精神,他却是用精神成就了文学。因此,陶渊明最彻底和最纯粹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生命精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陶渊明的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后来所有的田园诗人,都难以达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命境界,“采菊”二字说明作者是爱生活的,他的放松是灵魂的放松,而不是仕途不得志的一种刻意逃避,并且他采菊的地方就是在自己的篱笆前面,说明他就是生活在一个菊花环绕的世界里,这是陶渊明傲然霜雪的性格。
南山或许是实指,就是陶渊明住所南面的山,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中,南山往往是指神仙居住之所,有一种淋漓尽致的仙气,也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生命的境界。但是,陶渊明在这里却用了两个字——“悠然”,悠然既给人一种飘然而至的洒脱,也是一种有意无意的相逢。实际上,作者见到没有见到南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了一种采菊东篱下的心情,便有了神仙般的幸福,真正是无心求之,而境界自至也。
后世人们往往推崇王维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认为境界极佳,但是,细品起来,王维之境界还是烟火气重了点,有一种突然顿悟的感觉,也有一种教化后人的刻意感。倒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显得洒脱自然一些,宁静的出奇,却少了那么一点点仙气。
当然,陶渊明留给后人最伟大的作品,还是那篇《桃花源记》,在中国文化史上,没有哪一篇散文对后世的影响有如此之大,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一个带有幻觉的乌托邦。自从这篇文章诞生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便都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并且为之而奋斗终生,桃花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命理想,成为真正的精神家园。
面对这篇散文,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超然生命状态,其实,这篇文章的法眼却在一个“源”字。如果这篇文章起作《桃花园记》,其俗意便跃然纸上,桃花园虽然很美,但是过于艳俗了,而作者甚爱菊,本不爱桃花。源字便是源头之意,桃花源即是指穿越了桃花。桃花在这里其实就是指世意的种种诱人的俗物,比如名利、权势、金钱、美女、琼浆玉液、毫宅华庭等等,因为渔人没有被桃花园所迷惑,而是穿越了桃花园,所以,才进到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其实,在这里就是指一个人如果真正达到精神上的无限高远,必须要做到精神对物质的胜利,灵魂对外欲的胜利,理想对现实的胜利,否则,一个人永远都不可能到达桃花源。细想起来,可谓境界深矣,远矣,妙矣。
我们常讲,时代成就人,当然,也有人成就了时代。如果东晋没有陶渊明,这一百来年的历史就显得那么无趣,因为有了陶渊明,人们才会更多地去了解那段历史,也知道了一个没落王朝偏安一隅的无所作为。陶渊明实际上用自己的清高告诉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只能改变自己,但是,有很多时候,改变自己比改变世界还要难。人类文明的进程说到底就是精神对欲望战斗。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理想去改变世界,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琢磨不定。因为没有哪一个世界是适合世界上所有的人,人类最明智的选择是活着的时候活着的时候无愧于今生,死的时候无愧于来世。
陶渊明在回归田园之后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之者可追”,这既是他对自己的鼓励,也是给后世带来一种精神引导。一个社会也好,一个生命也罢,从沉迷到觉悟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没有谁生来就是明白和清楚的,关键是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刹住车。
- 相关推荐
【为何后世那么多文人追捧陶渊明】相关文章:
陶渊明为何归隐田园04-06
陶渊明为何被称为中土“第一达摩”03-31
《离骚》对后世的影响04-16
杜甫对后世的影响04-03
后世对柳宗元的评价07-08
离骚对后世的影响01-02
《观沧海》对后世的影响04-16
《琵琶行》对后世的影响04-16
李商隐的诗歌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