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对后世的影响

2024-01-02 离骚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离骚对后世的影响,欢迎大家分享。

  《离骚》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汉代以后,后世文人无不对屈原推崇备至。究其原因,似可归功于屈原那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屈原的遭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士子普遍经历过的,因此,屈原的精神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西汉贾谊因为才高受嫉,谪迁长沙,作《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拟。司马迁向以“立德、立功、立言”自励,“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却惨遭宫刑,司马迁从“屈原放逐,著《离骚》”的事迹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完成了《史记》的撰述。梁代钟嵘《诗品》说李陵的诗作“其源出于楚辞。文多凄怆,怨者之流”。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直是把屈原的旨趣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唐代诗人李白豪迈地宣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的很多作品也同屈原的《离骚》一样,往往大量编织神话传说、日月风云和历史人物,构成具有象征意义的雄奇图画。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忧国忧民的精神,也与屈原有渊源关系,他在《戏为六绝句》中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声称不仅要学习屈原作品的文采,而且要学习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在外族入侵、国破家亡的紧急关头,爱国志士们多以屈原的气节来鼓励自己。南宋词人刘克庄在金人入侵的形势下,写诗颂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示自己决不投降敌国的坚定信念。他在《屈原》一诗中说:“芈姓且为虏,累臣安所逃。不能抱祭器,聊复著《离骚》。”

  在现代文学史上,受屈原精神影响的作家更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五四运动”前后,鲁迅艰难地探索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1926年出版《彷徨》时引《离骚》诗句作为书前的题词:“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显示出屈原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精神对鲁迅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哪里有士子之不遇,哪里有节操之坚执,哪里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精神既是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痛苦心灵的家园,也是砥砺志士仁人坚贞操守的金石。

  屈原的艺术创造,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对后世的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诗经》为代表的“风”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骚”,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石和古典诗歌的两个最高标准。汉魏以后,以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概称楚辞,晋郭璞《山海经注》引用《天问》、《远游》,都称《离骚》;刘勰《文心雕龙》有《辨骚》一篇,所论包括全部《楚辞》作品。梁代萧统《昭明文选》列“骚”类,包含《离骚》、《九歌》六篇、《九章》一篇、《卜居》、《九辩》五篇、《招魂》、《招隐士》。朱熹《楚辞集注》卷一到卷五总称《离骚》,包括《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七篇。《续离骚》包括《九辩》、《招魂》、《大招》、《惜誓》、《吊屈原赋》、《鹏鸟赋》、《哀时命》、《招隐士》。其他像明吴仁杰《离骚草木疏》、明黄省曾《骚苑》、明张之象《楚骚绮语》、清贺宽《饮骚》等书,都是就全部楚辞而言的,《离骚》已经成为楚辞的代名词,“骚人”也成为诗人的代名词。王逸《楚辞章句》:“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刘勰《文心雕龙》:“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锱毫。”“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快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是以枚、贾追风以人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若能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则顾盼可以驱辞力,咳唾可以穷文致,亦不复乞灵于长卿,假宠于子渊矣。”蒲松龄侈谈鬼神花妖,很受屈原的影响,他在《聊斋自志》中说:“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他所抒发的坚贞怀抱和有志不得伸的愤懑,以及所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也和屈原相类。

  屈原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辉煌成就,为全人类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也赢得了世界文化巨人的光荣称号,1953年,屈原以诗人身份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道,成为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在公元前7世纪传人日本,19世纪开始传人欧洲,现已有英、法、德、俄等多种国家文字的译本

  屈原的作品开创了我国抒情诗的光辉起点,特别是他的《离骚》,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

  一、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离骚》中,诗人把最丰富生动的神话想象与最具有深沉理智的人格完美地融为一体。他驰骋想象,揉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出奇幻瑰丽的境界,以形象地寄托自己对理想追求的精神。

  在这个境界中,人神杂处,美人香草,望舒飞廉,巫咸夕降,羲和弥节,流沙赤水,奇禽怪兽,神魔鬼魅,真可谓扑朔迷离,以象征、喻意把奔放的爱国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比兴手法。屈原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在《离骚》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兴手段来反映现实,抒发感情。他以香草之芬芳象征诗人的高洁,以天上象征人间;他把自己比作美女,以众女之妒美比喻群小嫉贤,他把男女关系比作君臣关系,又以求媒比求通楚王。

  比兴手法贯穿全诗,巧妙地使政治情感与想象结合在一起,把主观感情客观化,使全诗生动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离骚》中的比兴手法,不象《诗经》中的比兴那么单纯和静止,已有了发展。

  三、多种表现技巧的交互应用。《离骚》中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使屈原纯熟的写作技巧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叙事、抒情、说理融为一体,内心的独白和虚设的主客间答结合起来,以绘声绘色的夸张来突出事物的特征。在语言上,华美与朴质交错,对偶、铺叙杂陈。在结构上,开创了鸿篇巨制。

  这一切,都给后代的诗歌、辞赋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史记·屈原列传》称《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其类迩而见义远。”又说:“推其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真是对其人其文,倍加称颂。《离骚》,既真实地反映出屈原思想发展的轨迹,也集中地表现了他全部创作的特征。

  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如何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从他开始,诗歌从集体歌唱走向了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他在当时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文学体裁——骚体。这一新体裁比之《诗经》,大大地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

  屈原对后代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在思想方面。他那深沉的爱国思想,坚持政治理想,宁死不屈的精神,一直为后世所景仰。在历代人民反抗强暴,维护正义,保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的斗争中,屈原的精神品质成为鼓励人民去争取胜利的重要精神源泉之一。

  他那用整个生命所谱写的伟大诗篇,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历来许多进步的文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汉初的贾谊,在受谗被疏,贬为长沙王太傅临湘水时,便写了一篇《吊屈原赋》,哀悼屈原,寄托自己的感慨。司马迁在遭到“李陵之祸”受宫刑以后,也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来鞭策自己活下去,作为自己完成《史记》撰写的动力。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崇敬屈原。李白曾用“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这样的诗句来肯定屈原的不朽。

  杜甫的忧国爱民精神,应该说也与屈原具有继承关系。当杜甫经过屈原的家乡归州(秭归县)时,便吟出“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最能行》),“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六绝句》)这样的诗句赞美屈子,表现了他的敬慕之情。

  屈原的新体诗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十分巨大。他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和《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形成的诗歌传统,同样为后世文人所继承。李白诗中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如《梁父吟》、《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明显地看出学习屈原赋的痕迹。从形式上看,屈原的骚体打破四言诗的格调,吸取楚民歌的形式,所创造的一种句法参差,灵活多变的新诗体,是诗歌形体的一次解放,其中许多句子只要去掉虚字或将虚字换成实字,就符合五、七言诗的句型节奏,所以说它为五、七言诗的产生作了铺垫。

  《楚辞》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将《诗经》中单纯的以景物起兴,触类联想,发展到对外界的景和物都给予生命,以人格化的方法来寄托诗人的感情。这种“寄情以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方法,对后代的诗歌创作有极大的影响。

  另外,从文体本身的发展来说,《楚辞》中的华丽的辞采、骈偶句型、铺陈手法、设问对答,对汉赋这一在特定土壤中产生出来的铺张扬厉的文体,也有直接的影响。

  • 相关推荐

【离骚对后世的影响】相关文章:

杜甫对后世的影响04-0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后世的影响06-02

观沧海的意思和对后世的影响07-10

诗人白居易《长恨歌》对后世的影响10-17

《离骚》05-19

离骚06-12

离骚的诗句11-08

《离骚》教案11-09

《离骚》说课稿11-19

屈原《离骚》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