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出生于50年代。那时,人们的日子过得很艰苦很贫穷了,尤其是农民,当时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一件衣服要穿到左缝右补,甚至一段日子里闹过了饥荒,连饭都没得吃,正餐只有吃一些番薯和番叶。
由于妈妈营养不足,大概吃东西又不卫生,或者是南方吃河里海里的产品多,加热不够,反正妈妈肚子里面就生了很多虫子。后来外婆带她去看大夫,才慢慢把肚子里面的虫子全部打掉了。
那时是在人民公社的时代,大家一起分工合作去干活,大大小小围坐在一起吃饭,很是热闹啊,就像一家人一样的。妈妈是家里的长女,所以她从小就很懂事。俗话说,女大当母,她放了学或假期,就会跟着外公一起去干一些农活,或者会和村里人一起去做一些重活。例如,要挑起一百多斤重的东西,有时也要帮人家送柴去。妈妈和伙伴两个人合力,用三轮车把几百多斤的柴,送到别的镇去。她说,那时,虽然日子过得很辛苦,但是,跟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有说有笑,也觉得好开心啊。
80年代分田分地给农民们,我家分到五亩田地,除了种稻米,还种了很多农作物,有荔枝、甘蔗、柑子、蔬菜、番薯等等。有一年我家有几万斤的荔枝丰收了,从那时起,大朗就有“荔枝之乡”这个美誉。
听了妈妈给我讲以前的.故事后,我想到那时夏天天气有那么热,别说有一台风扇可以吹吹凉凉,连电和自来水都没有,真是难以想象他们是怎么样过生活的。我们出生于这一代的人,真的觉得很幸福了。
上世纪80年代,也是中国刚改革开放,陆续有商人来到我们这里,投资办工厂,大部分年青人都去工厂里工作。他们觉得种田太辛苦,到厂子里可以挣到钱。想起来,我们这一代,吃苦还是不如父辈们啊。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田地都收回去,开始了农村向工业生产的转变,从此我们不用种田了。
东莞市是一个产业多元化的地方。每个镇也有自己的特产,因此很多来自各省各地的男男女女,都到这里来工作。
我们大朗镇是特产是毛衣。90年代开始,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开了针织毛衣厂,我家也开了家庭式38台的针织毛衣厂,因此,大朗镇又有毛织重镇这个称誉,吸引了更多人来到这里投资、做生意。打工和做生意的比当地的人还多出多少倍。商业的兴旺,街上就开了许多超市、餐厅、大酒店。外企也进来了,麦当劳,肯德基日夜营业。从那时起,工业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经济效益都不错,也就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比过去好了好多倍。
1998年,香港金融风暴发生后,造成很多大大小小的针织毛衣厂倒闭,有的老板把工厂搬到北方去,有的老板改用电脑织机。后来,经济转型,又改行做电子厂。有的做起了股票,金融,最红火的就是房地产。有几个大型的房地产商,都在大朗落户,建设高层住宅,大厦和别墅林立,同时有几个村子建设起了农民公寓。里面设施齐全,设有图书馆,活动中心,篮球场,公园,让人们住上舒适的楼房,过上舒适的生活。漂亮的农民公寓啊,让这个镇有了靓丽的新面貌。我们去年也报了名,准备住上我们村动工兴建的农民公寓。
以前这里是一个乡村,现在给人感觉,是半农村化半城市化。
不同年代的人,对生活追求也就有所不同。50年代,人们对生活没有什么追求,他们但求每天三餐吃得饱就好开心了;现在的年青人,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可以买楼、买车。年代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变迁,使得我们这里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我虽然是残疾人,看到现在的生活比妈妈他们那个时代好了多少倍,所以,在自己努力和社会关怀下,作为残疾人,我也在做各方面的准备,尽力去找到一个自食其力的工作,也可以在网上或者在村子里搞一些商业活动。
社会的发展,给人带来的已经少了许多烦恼和不安,增加的是更多的机遇。
【年代的变迁的散文】相关文章:
内经女性的生理变迁03-20
《撒哈拉的变迁》阅读题及答案11-18
那些荒烟蔓草的年代-浅读《诗经》04-23
张爱玲的散文12-16
美好的散文08-23
青春的散文08-20
星空的散文08-20
老屋的散文08-19
错爱的散文11-14
晨光的散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