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读后感

2020-10-17 韩愈

  引导语:韩愈的《师说》对老师的任务、作用以及社会地位给出了具体的说明,这篇劝学名作在现代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读完韩愈的《师说》,你有哪些感触?

  韩愈师说读后感一

  这周和女儿在读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是我高中学习的文言文。想当初是为了考试而学,今时今日和孩子再次素读,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为人父母,教育孩子是我们的本分,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仔细反思,我们这个老师合格吗?或许从《师说》中能找到答案。

  《师说》开宗明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也就是说,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因此,为人父母者首先要为孩子打下做人的基础,学习知识和技能相对是其次的。不可本末倒置。我们和孩子共同素读经典,其实就是在提升自己,自己提升了,孩子自然能够引导好。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块洁白无暇的璞玉,如果不精心打造、恰当引导,想成长为一块美玉也是很难的。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和孩子相比,我们多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但不得不承认,我们或许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性,反观内视,孩子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的老师,如果没有孩子,我想很多父母大概不会在而立在年还捧着经典自得其乐地素读吧,至少我是如此。所以,深深地感谢孩子带给我们的因缘。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比如,在经典诵读中,适当转换角色,让孩子做我们的小老师,孩子会读的更起劲呢。呵呵,好为人师,这是人的天性,但这个“师”一定要当的称职。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作为老师,只教授一些书本的知识,却不能为其答疑解惑、做好身教,丢失了最根本的东西,小学而大遗,真的是本末倒置啊。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各行各业的人,年长的、年幼的或者同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真不愧圣人啊,不仅说到,而且也做到了。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圣人尚且如此谦虚向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某方面比我们强的人学习呢?

  重读《师说》,努力做一个乐学、善学的好家长、好父母,向他人取长补短,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韩愈师说读后感二

  本文是韩愈所写的古代散文的典范。它论证了教师的职能,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和影响,从而阐明了从师而问的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句说明了老师的作用。是的,每个老师都有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职能。无论老师的地位显贵还是低下,年少还是年长,只要能掌握真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

  从而我想到了四川地震中用自己的身躯守护三个孩子的谭千秋老师,他可以称得上是人民的好老师,他不但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且将自己责任升华。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来临时,他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张开守护的翅膀挽救了三个孩子的生命。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师。

  学者,应该做到不耻下问。我们要学习古代圣人,“从师而问焉”。学无止境,不耻下问。则会“圣益圣”。不能向士大夫那样“耻学于师”则会“愚益愚”。

  有时,我们在学习遇到困难后,可能很难开口向别人请求帮助,然后问题就会越攒越多。最后就不知道从何解决了。所以为了避免问题的积攒,要做到平常不耻下问,把问题分散的解决。这样量的积累后就会有质的飞越,学习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确,三个人行走必定有一个会是我的老师。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必定会有些方面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耻学相师。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每个人都可以作别人的老师,只是看你擅长哪方面了。

  《师说》这篇文章蕴含着许多从师问学的道理。作者韩愈想借此激励后人不耻下问的努力学习,同时也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希望后人能够有所启发。

【韩愈师说读后感】相关文章:

韩愈《师说》读后感12-06

师说韩愈11-08

韩愈师说读后感范文11-29

师说韩愈赏析10-28

师说韩愈原文11-07

韩愈师说讲解11-07

师说韩愈资料11-06

师说韩愈鉴赏11-06

韩愈师说拼音11-05

韩愈师说译文11-04

韩愈《马说》优秀教案 韩愈《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