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谁来给大家读第一段?
生4:(读第一段)
师:刚才有三个字没读准,谁听出来了?
生5:“属”同“嘱”,读“zhǔ”;“少焉”的“少”读“shǎo”;“冯”同“凭”读“píng”。
师:大家齐读,努力记住每一句话。
生:(齐读第一段)
师:书都合起来,回答老师问题(生合书)这一段写了什么?
生6:写两人在赤壁游玩。
师:可以再具体一些吗?这一段文字交待了哪些内容?
生6: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和感受。
师:谁记得时间?
生7: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师:“既望”是什么时间?
生7:过了十五,可能是十六吧?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师:解释得很好!“望”是农历十五,“既”是已经。
人物是谁?
生8:苏子与客。
师:他们在做什么?
生8:泛舟游于赤壁之上。(生笑)
师:之上?他们乘的XX号?(生笑)
生:(挠头笑)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看到了什么?
生9:清风吹来,水浪不兴。
师:不准确,谁来纠正?
生10: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清风能看到吗?
生10:风虽然看不到,但“水波不兴”说明风很小。
师:为什么不是没有风呢?没有风,水波也不兴呀?
生10:(语塞)
师:风是怎么感受到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事物,还可以?
生10:风吹到人的身上,自然能感受到。
师:这叫?
生10:触觉。
师:此等良辰美景,岂能无赏心乐事?苏子与客在做什么?
生11:举酒属客……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师:有两个动词,谁记得?
生1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师:高兴了,就要大声地读,大声地唱。这里的“诵”“歌”的诗文是《诗经》里的《月出》和《关雎》,《关雎》大家都学过,《陈风》是中国第一首歌唱月亮与爱情的诗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意思是月亮高高挂天上,可爱的女孩儿长得靓,身段子苗条气质好,追求不到我心里闹。(生笑)
月亮出来了吗?
生1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你记得非常准确!不过老师有个疑问?月亮怎么会“徘徊于斗牛之间”呢?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你还记得书上的解释吗?
生13:“斗牛”是斗宿、牛宿。“徘徊”是慢慢的移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月亮在天上缓缓的移动。
师:你的记忆力很好,预习也很认真。
月亮出来了,江上是怎样的情形?
生14:白露横江,水光连天。
师:有一个字不准确,谁还记得?
生15:白露连江,水光接天。
师:你把他错的改过来了,但你也把他对的改错了。(生笑)大家一起纠正,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苏子与客此时做什么?
生16:让小船在江上自由飘荡。
师:原文怎么说?
生16:(为难)不记得了。
师:谁记得?
生17:纵一舟之所如,越万顷之茫然。
师:有两处不准确,谁知道?
生18: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师:不应该是“一舟”吗?为何说“一苇”?
生18:小舟就像一叶芦苇,船很小。
师:(唱)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当时苏子感受如何?
生:爽!(生笑)
师:怎么爽?书上怎么说?
生:不记得了。
师:都不记得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内容太长,记不住。
师:是的,内容太长不容易记住,所以我们背诵课文,切忌太多求全,最有效的办法是把长段分成几个小节,分开来记忆。
同学们翻开书,看一下苏子的感受,然后把书合起来,告诉我。
生:(看书)
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师:我们把第一段一起背一遍。
生:(背第一段)
师:什么叫“冯虚御风”?
生20:就是乘着风在空中飞。
师:什么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生:离开尘世,成了神仙。
师:神仙般的感觉,真爽!这一句该怎么读,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呢?
生21:语速要慢一些,要读出苏子那种陶醉的感觉。
师:你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21:(读)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如何?
生22:感觉不对,这里应该有一种兴奋,语速应该快一些。
师:哦,意见相反。你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22:(读)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如何?
生:太快了。
师:慢也不是,快也不是,到底该怎么读呢?
生:(疑惑)
师:老师给大家读一下,(师读)感觉如何?
生:老师读得感觉对。
师:谁能说说我是怎样读得?
生23:老师读得速度虽然慢,但语调比较高。
生24:老师读“浩浩”和“飘飘”时,语音加重了。
生24:老师读两个“乎”时,声音延长了。
师:同学再来背诵一遍。
生:(齐背)
师:读得很好!在背诵课文时,我们既要准确的记住原文,还要从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等四个方面来运用声音表达自己对文字的理解。
这一段其他句子如何处理?大家来谈一谈?背一背。每人一句。
生25:“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一句应用平直的语调,因为这是在交待时间、人物和事件。(背诵)
生2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一句语速要慢,语调要轻柔,要读出那种优美的意境,“清”和“徐”语音要加强,但也不能读得太重。(背诵)
【《赤壁赋》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06-08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通用08-06
文本解读与课堂深度《赤壁赋》教学实录10-10
赤壁赋的课堂实录01-22
《赤壁赋》课堂实录03-23
《赤壁赋》课堂实录12-31
【精品】《赤壁赋》课堂实录08-13
《赤壁赋》课堂实录名师06-09
[集合]《赤壁赋》课堂实录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