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班级:xx市第七中学高一(9)班
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0日下午晚自习
◇师:老师给同学们讲个笑话,某电视台有位长得很漂亮的女主持人,有一次她主持知识竞赛,她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后问参赛者:“请问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参赛者不假思索地回答:“苏东坡。”这位漂亮的女主持人顿时愣了,迟疑了一会儿,她一本正经地说:“你只把姓答对了,名答错了,答案应该是。”(生笑)
◆生笑了,说说你为什么笑?
◆生1:苏东坡就是苏轼。
◇师:是吗?如果你在试卷上这样写,吴老师也同样会判你错。(生愕然)老师让你们课前预习课文并了解苏轼生平经历,都做了吗?
◆生:预习了。
◇师:结合你们所了解的苏轼生平经历,说说吴老师为什么这样判?
◆生2:东坡是苏轼被贬到黄州以后取得号,这之前他叫苏轼,我想《水调歌头》可能是他被贬黄州之前的作品吧?
◇师:恭喜你,答对了!(生笑)《水调歌头》是苏轼出知密州时的作品,那时苏东坡还没诞生呢。谁知道苏轼因为何事被贬到黄州来的?
◆生3:“乌台诗案”。
◇师: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3:苏轼的政敌故意整他,就从他的诗集里找了几句“反动”言论,在宋神宗面前打小报告,苏轼就被抓起来了。宋神宗爱惜苏轼有才,也就没有治他的罪,就把他贬到黄州来了。
◇师:苦难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故天降将大人与斯人也,”
◆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师:余秋雨先生说,到了黄州后的苏轼是一个觉悟了的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苏东坡突围》结尾写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今天这个晚自习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先听老师背诵这篇课文。(教师背诵课文)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背诵,“背”是一字不错、一字不漏、一字不添地把课文准确地记住,“诵”则是把你的理解,用声音表达出来。这节课我们争取把这篇课文给背诵下来,有信心吗?(生面露难色)吴老师可是对你们充满信心的哦,给你们点儿压力,课上背不下来的同学,晚自习后留下来背诵。(学生骚乱)同学们,静下来,凡是能背下来的同学,每人发一枚吴老师自制的精致的书签。有信心吗?
◆生:有。(声音里有些无奈和畏难)
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谁来给大家读第一段?
◆生4:(读第一段)
◇师:刚才有三个字没读准,谁听出来了?
◆生5:“属”同“嘱”,读“zhǔ”;“少焉”的“少”读“shǎo”;“冯”同“凭”读“píng”。
◇师:大家齐读,努力记住每一句话。
◆生:(齐读第一段)
◇师:书都合起来,回答老师问题(生合书)这一段写了什么?
◆生6:写两人在赤壁游玩。
◇师:可以再具体一些吗?这一段文字交待了哪些内容?
◆生6: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和感受。
◇师:谁记得时间?
◆生7: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师:“既望”是什么时间?
◆生7:过了十五,可能是十六吧?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师:解释得很好!“望”是农历十五,“既”是已经。人物是谁?
◆生8:苏子与客。
◇师:他们在做什么?
◆生8:泛舟游于赤壁之上。(生笑)
◇师:之上?他们乘的是神舟6号?(生笑)
◆生:(挠头笑)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看到了什么?
◆生9:清风吹来,水浪不兴。
◇师:不准确,谁来纠正?
◆生10: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清风能看到吗?
◆生10:风虽然看不到,但“水波不兴”说明风很小。
◇师:为什么不是没有风呢?没有风,水波也不兴呀?
◆生10:(语塞)
◇师:风是怎么感受到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事物,还可以?
◆生10:风吹到人的身上,自然能感受到。
◇师:这叫?
◆生10:触觉。
◇师:此等良辰美景,岂能无赏心乐事?苏子与客在做什么?
◆生11:举酒属客……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师:有两个动词,谁记得?
◆生1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师:高兴了,就要大声地读,大声地唱。这里的“诵”“歌”的诗文是《诗经》里的《月出》和《关雎》,《关雎》大家都学过,《陈风》是中国第一首歌唱月亮与爱情的诗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意思是月亮高高挂天上,可爱的女孩儿长得靓,身段子苗条气质好,追求不到我心里闹。
◆生笑
◇师:月亮出来了吗?
◆生1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你记得非常准确!不过老师有个疑问?月亮怎么会“徘徊于斗牛之间”呢?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你还记得书上的解释吗?
◆生13:“斗牛”是斗宿、牛宿。“徘徊”是慢慢的移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月亮在天上缓缓的移动。
- 相关推荐
【《赤壁赋》课堂实录名师】相关文章:
《赤壁赋》课堂实录07-28
《赤壁赋》课堂实录12-31
《赤壁赋》课堂实录03-23
赤壁赋的课堂实录01-22
《赤壁赋》课堂实录7篇07-28
《赤壁赋》课堂实录(7篇)07-29
《赤壁赋》课堂实录8篇12-24
《赤壁赋》课堂实录(8篇)12-26
《赤壁赋》课堂实录精选8篇12-27
《赤壁赋》课堂实录集合8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