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本节《找规律》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的第三课时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基础上,继续研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相邻两项的差又组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即增加的数也有规律、减少的数也有规律)的而且这一规律的发现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认真研读教材和课标后,熊老师把本课的目标定为: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及口头表达能力。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纵观实际教学过程,我觉得熊老师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课前准备十分充分。
(1)教具、学具的准备十分充分。在课前,老师不仅精心备课;设计、制作了课件,准备了教学主题图,还为每个学生精选、准备了学具(比如:20来个规范的小正方形、贴在黑板上的图片很多都是老师自己亲手制作的),确保了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学具,都能参与操作活动。
(2)小组活动的准备非常充分。本节课面对的是二年级小学生,我们都知道二年级的孩子还不具备自控能力,因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能较好地进行小组活动,熊老师不仅在小组人数的控制、座位的安排以及学具的摆放上作了精心的安排,课前熊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互动,主要是训练学生学习习惯、交流师生感情。课堂上还对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作了温馨提示:如“摆放要有规律哟!”在每个操作活动前都做到了要求明确,确保学生弄清要求后再活动,使活动井然有序,真正做到了“活而不乱”。
正因为熊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为保证了的成功提供了前提保障。
2、教学的层次非常清晰,组织教学十分到位。
作为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和一个完全陌生的老师合作……大家可想而知:心中的惊喜与紧张就不用说了。熊老师在上课之前通过与学生的几句简短对话:(早就听说二()班的孩子是最聪明的,上课听讲是最认真的,回答问题是最积极而且声音是最响亮的,所以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心中的焦虑,使学生的情绪格外高昂。
“规律”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我们生活中的规律”很少关注。“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引出学习主题”。一上课,熊老师就以“猜猜看”的游戏开课,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猜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找规律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又在“猜猜看”的过程中,回忆了简单的规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巧妙地做了良好的铺垫。
在探究规律中,熊老师主要采用了开放性的教学策略。利用聪聪摆正方形的情境出示了一道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谁知道聪聪第3、第4、第5次会摆放几个小正方形呢?”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创造,生成教学所需的材料,进而展开对材料的研究,从而理解并掌握新的规律以及找规律的方法。
练习既是检验又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个过程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体现在练习的层次性中。熊老师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精选、补充了几个典型的习题,这既尊重了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又反映了学生认知规律。本节课练习内容要做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再造性→创造性发展,做到了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P114的“做一做”;又有一些变化式习题P116的“做一做”以及老师自己补充的“49、40、32、25、()、()、10”,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还增设了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P118T5的“线段和数字”,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向技能、智能方面转化。整个练习过程中,熊老师问的最多的就是“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体会成功的乐趣,也让不愿思考问题的学生通过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思考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跳出教材常规思维模式,引发同学们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活动中亲历、体验数学,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的学习与情绪有关。单调的学习数学知识是困难与乏味的,但把难学的数学知识放在有效的活动中,复杂的知识就变简单、可操作了。纵观《找规律》一课,熊老师特别注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方法,在学习中去应用。
课堂上,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尤其在学生找聪聪摆放的规律时,熊老师既尊重了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放手让全班学生自由发挥全,小朋友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小朋友们的回答也非常精彩,很多都出乎我们的意料,当学生汇报交流完毕后,熊老师并没有结束这一环节,而是接着问:“猜猜看接下来会怎么摆?为什么会这样摆?有什么规律?”这样孩子们不仅经历了过程,探究了寻找规律的方法,还在互动中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互相取长补短。虽然孩子们的表达还不准确,但那些稚嫩的语言却反应出了他们已感知了聪聪摆放中的规律,体会到了图形变化和数字变化规律的联系,悟出了找规律的方法。课堂上,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每个孩子都带着天真的笑容在“看”,都带着急切想揭开谜底的心情在“想”。我想,孩子们对本节课知识的领悟也会格外深刻的。
4、现代技术的合理使用、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
(1)整个课堂上,熊老师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变静为动,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生动,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2)在有限的40分钟里,电教媒体的充分运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熊老师把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课堂组织教学巧妙地贯穿到课堂全过程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熊老师《找规律》一课,整个教学设计的理论构想是比较清晰的;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切合教学实际,达成的效果优良;教学结构的安排合理,各环节衔接自然;教学方法选择得当,并能与各环节有机匹配、融为一体。整个课堂可以概括为6个字:有趣、有序、高效。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论文】相关文章: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穷人》说课稿06-23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教学调控反思12-20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构建有效生本课堂12-05
优化学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12-23
以学定教拼音教学思考的论文07-03
以学定教--凸显主体的课堂教学思想12-06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课改总结07-21
以学论教提升课堂实效论文07-01
导学助读高效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