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2024-05-09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分数与整数相乘(第38~39页上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探索中自己发现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

  从分数的意义中导入,从分数加法中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与计算方法。

  教学预案:

  一、导入

  1、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标出长是“1米”。

  2、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从直条图上表示出已知条件吗?你是怎样想的?(体会到3/10米就是1米的3/10)

  二、探索

  1、现在小芳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带?

  请学生上台操作:在直条图上涂色表示要用的部分。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用算式来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该怎样列式?

  生报,师板书。(可能有连加法算式,也可能有乘法算式)

  3、你会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4、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从加法算式中体会到3/10与3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5、揭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6、如果做5朵这样的绸花呢?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

  7、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为什么不列加法算式了?

  学生说明理由。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作指导,分别介绍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先分子与整数相乘,再约分;

  (2)先约分,再相乘。

  三、归纳

  1、通过刚才两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练习,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计算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组织交流。

  四、巩固

  1、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先涂色,然后把算式列在旁边。

  2、练习八第一题:看图在书上分别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明想法。

  追问:能不能写1/7╳6?为什么?体会到要根据图意来列式。

  3、练一练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组织评价,提醒学生要注意书写格式。

  4、练习八第3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在书上,再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怎样列式?引导学生体会到“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追问: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5、练习八第4、5题:(教学方法同第3题)

  五、课堂作业:练习八第2题。

  课前思考:

  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的第一教时,是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起点。是在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1以做绸花为素材,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求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以计算为主线,在研究算法的过程中中时感悟运算的意义。

  课前思考:

  首次教学分数乘法,教材除了从实际问题引出,还尽量与整数乘法靠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运算的意义与算法。创造迁移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写出分数乘法算式;营造探索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创新分数乘整数的方法。高教导设计的教学预案中可以看出已经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例1的第2小问时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我想在教学时也可以大胆尝试,但在学生尝试计算后要马上组织学生交流,可以先同桌之间交流,再请个别学生全班交流。交流时主要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计算过程,并通过这一题的`计算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教学中要把握:通过例1的学习,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实现原有运算概念的迁移: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分数乘法算式和整数乘法算式一样,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求3个3/10是多少,算式3×3/10和3/10×3都可以。通过让学生研究分数乘整数的算法,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加工成“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从而获得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在方框里填数:3/10+3/10+3/10=□+□+□/10=□×□/10,要让学生经历“分子相加”转化成“分子与整数相乘”的过程,建构了新的计算方法。

  说明:练习八中的第5题暂时还不能练习,因为我们将第二单元的内容要放在第四单元后进行教学,所以本题要改为其他练习。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激疑引入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算式:21×3 3×21。

  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学生显然能得出相等,教师用等号连接)21×3=3×21。

  2.看到这个等式,你想起了什么知识?(乘法交换律)

  3.用字母可以表示为:。这里的字母你觉得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4.和可以表示分数,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下面请你独立思考,举例验证这个猜测。

  5.交流反馈: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此时你还想到了哪些定律呢?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和同化与顺应的心理基础,使学生通过猜测、举例验证得出“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其能既有条理又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同理,利用这样的数学思想,得出其他两个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合作学习,展开验证

  1.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那么这里的字母也可以表示分数吗?下面请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2.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合作要求:

  (1)举例说明

  ①请同桌各写出一个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如或;

  ②同桌交换,计算出利用运算定律后的结果,如或。

  ③对照两者的结果是否相等。

  (2)能否举出一个不相等的例子?

  (3)得出结论。

  3.全班交流反馈,请几个小组来交流验证过程。

  4.小结: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全班交流反馈的形式,经历猜测、举例验证、尝试举反例、得出结论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渗透了科学的探究方法。这一过程,学生始终是知识建构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实践新知,应用提高

  1.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得出这一个结论,应该怎样应用呢?

  2.独立尝试。

  (1)出示:

  (2)思考:选择什么运算定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3)计算

  3.小组交流。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1)计算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这样计算,为什么能使计算简便?

  4.全班反馈

  5.小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得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更能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你还有哪些疑问?

  四、随堂作业

  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12、13、14题。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分数乘法"这个主题。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整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计算,对于分数有一定的理解,能够在现实情境中体现和理解数学的理念。思维已经向抽象发展,需要学习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二、单元目标解读

  根据第三学段提出的"计算和运用"目标和本单元的特点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同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理解和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三、主题单元教学构想:

  (一)注意三个原则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2、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教学内容计划用15课时。

  第一部分:分数乘法(7课时)

  1、通过直观与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会正确进行计算。

  2、加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第二部分:解决问题(5课时)

  1、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第三部分:倒数的认识(1课时)

  1、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找出算式的特点。

  2、特别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第四部分:整理和复习(2课时)

  1、以知识整理措施形式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

  2、安排练习。

  四、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不仅分数除法是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本单元后我的感受是:

  1、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应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上面。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辅垫。

  2、在以后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

  3、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根据实际情况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数连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在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分率”与所对应的量的相对性。进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单位“1”“分率”与具体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1、找一找,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1)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

  (2)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相等。

  2、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1)篮球有35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足球有多少个?

  (2)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相等,六(1)班有女生多少人?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单位“1”的量,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中两个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地复习了有关单位“1”的知识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单位“1”、分率与具体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思辨交流

  (一)阅读与理解

  出示例8情境图:这个大棚共480 m2,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二)分析与解答

  1、分析:如果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整个大棚,你能折出或画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学生动手操作。

  2、解答:看着这张图,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

  3、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1)先求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240(m2);

  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240×=60(m2)。

  思辨:求萝卜地的面积时,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整个大棚面积)

  求红萝卜地的面积时,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萝卜地面积)

  利用上述图例,引导学生整理、思考上述思辨问题,并得出:连续两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两步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

  (2)先求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老师问:你能在图上指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吗?)算式是×=。

  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60(m2)。

  思辨: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小结:今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主要采取自主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积极思考、尝试解决、思辨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三)回顾与反思

  我们求出的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 m2,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一下吗?

  生: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 m2,60÷240=,确实是占萝卜地面积的。

  萝卜地的面积是240 m2,240÷480=,正好是整个大棚面积的一半。

  生:从折纸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红萝卜地、萝卜地和整个大棚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符合题意。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的有效自我调节,是智慧成熟的标志。可以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调整学习过程,改善学习策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咱们班36人,的同学长大后想成为老师,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当老师人数的,多少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

  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呢?

  说说你的分析思路,第一步是先求什么?

  2、解答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1~3题。

  (1)人体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速度是50厘米/秒,在静脉中的流动速度是动脉中的,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只有静脉中的。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每秒流动多少厘米?

  (2)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

  (3)芍药的花期是32天,玫瑰的花期是芍药的`,水仙的花期是玫瑰的。水仙的花期是多少天?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一)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师小结:

  1、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相当于把两个“求一个数是多少”的问题整合在一起。要先想清楚第一步求什么,特别要注意第一步计算和第二步计算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

  2、我们可以借助折纸或画图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自主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梳理,同时通过教师的归纳与提炼,让学生理解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过需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吗?请你课后去收集一下吧。

  【设计意图】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体现知识的价值,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感。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1/6+2/6+ 3/6=

  3/10+3/10 +3/10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3/10 +3/10 +3/10=

  (3+3+3)/10=

  3×3/10 3/10×3=

  3/10×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二、自主探索

  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2/9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 2/9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2/9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2/9 ×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2/9 的和是多少?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 的 和 占整体1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明白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算式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提出问题

  1、把9+9+9+9+9改成乘法算式。

  2、把0.2+0.2+0.2+0.2改成乘法算式。

  3、(1)口答整数乘法的意义。

  (2)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

  12×5=

  (2)12个1.5是多少?

  1.5×12=

  (3)3个是多少?

  5、提出问题。

  教师:求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一)。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出示题目。

  1个占1张彩纸的,3个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探索交流。

  ①用图示表示。

  1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3个图案占这张彩张的'。

  ②用加法计算。

  ③用乘法计算。

  (3)引导发现。

  教师:求几个相同的分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涂一涂,算一算。呈现题目。

  (2)引导观察算式和结果。教师:在中,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算式中的数字与得数的数字有什么关联?让学生认真观察算式数字,思考其中的关联,并和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这一基础上,师生共同探索其中的联系。

  (3)总结计算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4)试一试。

  3、约分。

  教师:再计算时你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通过算式比较。最后,使全班学生明白:

  (1)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第3页“练一练”。

  1、第1题。

  完成后要将算式得数和涂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说明计算中的要点。

  2、第2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3、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校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①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4、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爸爸和小红一天分别吃多少→爸爸和小红一天共吃多少→爸爸和小红3天共吃多少。

  5、第5题。让学生都算出结果,再观察各组题目的算式及结果,然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四)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题 师: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2.例1“做一做”第2题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的和是多少。 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 L的3倍是多少。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引导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题学生自练。引导说出:“12×表示求12 L的是多少。”在这里都是把12 L看作单位“1”。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四、课堂练习,深化理解

  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经吃了它的,吃了多少千克?

  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求3千克的是多少。”

  2.比较两种意义 出示:一袋面包重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师:列出算式,并与前一个式子进行比较。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预设1:一个是分数乘整数,另一个是整数乘分数。

  预设2: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但有所区别。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者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师:那么,它们有什么是相同的呢?(计算方法和结果)

  五、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9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 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会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运算定律。

  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

  1、引入

  同学们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整数、小数的.一些计算简便,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应用到分数乘法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

  2、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学生发表对课题的见解。

  (2)验证

  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教学例5

  (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解答。

  4、教学例6

  (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计算。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说一说你们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小结

  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

  1、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学生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题目。

  其中第2题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把87改成86+1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3、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 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5个12是多少?怎么样列式?

  算式:12+12+12+12+12=60或12×5=60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算,也可以用乘法算。

  2、 计算:

  2/7+2/7+2/7、3/10+3/10+3/10

  (1) 说一说算法

  (2)说一说表示的意义

  (3)这道题是否可以用乘法计算?能写出乘法算式吗?

  二、 尝试、探究

  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学生说,教师板书:2/7×3 3/10×3

  (2)学生交流。

  (3)教师强调意义。

  2、 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1) 学生试计算3/10×3,汇报交流

  方法一:因为3/10+3/10+3/10=9/10,所以3/10×3=9/10

  方法二:3/10里面有3个1/10,3个3/10里面就有(3×3)个1/10也就是9/10。

  (3)肯定学生想法

  课件演示【例1】看教本: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2/9块,3人一共多少块?

  (1)学生审题

  (2)引导学生看思考,学生交流板书:

  (3)小结计算法则:

  三、 巩固练习

  1、 做练习一的第1题。

  2、 做一做,四、 作业:第3、4题。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究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究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卡片,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初步探索

  1、谈话引入:一张纸,可以剪出很多同样的.图案来,老师在剪纸的过程中发现这里居然也蕴含了数学知识,今天特意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它,有没有兴趣?

  2、出示情境图

  (1)一张彩纸,什么意思?(课件演示)

  (2)出示问题:1个占整张彩纸的1/5,3个占整张彩纸的几分之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先独立思考,完成学习单一的第一题,看谁的解决方法多?

  3、学生自行思考完成,巡视要求写出具体的过程,让不同做法的同学板演。

  4、学生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预设第一种方法:用加法算的:就是1/5+1/5+1/5=1+1+1/5=3/5,3个1/5相加,因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预设第二种方法:用乘法算的:1/5×3=1×3/5=3/5。求3个1/5,可以用1/5×3来计算,它表示3个1/5相加,根据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分子3个1相加可以写成1×3,得出3/5。

  5、还可以怎样列式?

  师:不仅能用旧知识解决问题,还探索出新方法。由此可见,求几个相同的分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这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

  环节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我们来探究:(小组活动)

  师:你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杠杠的,我还想见识见识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来探究:2个3/7的和是多少?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

  出示小组活动要求,明确要求: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议一议,写一写,贴一贴。

  2、小组代表汇报。

  3、你认为这计算过程中,哪些部分可以省略?

  4、轻松练笔

  师:我们参与,我们交流,我们发现。用我们的发现练练笔吧。

  1、独立计算,在小黑板上展示,每人一题,组长检查指导。说明:全对的每组奖励2颗星。

  2、小组长交叉评分

  3、总结:谁来说说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谁还想说?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示板书: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

  环节三:课堂检测,巩固内化

  1、完成课堂检测题

  学到知识了吗?老师要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请在4分钟内完成课堂检测题。

  2、集体评讲。

  环节四:总结反思,升华新知。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点评各组的表现。

  环节五、作业。

  课本23页练一练第3题,24页第7题。

  六、板书。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二、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三、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四、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1、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2、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480 180(千克) 180=150(千克)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4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建立“算法”模型

  (一)直观体验

  1.出示:小新、爸爸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2人一共吃多少块?

  (1)列出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

  (2)汇报并板书:或。

  引导得出: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可以直接列乘法算式。

  (3)这道乘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一样?(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4)如果用直条图表示1块蛋糕,你能在图中表示吗?

  (5)根据图,的结果是多少?(板书:)

  2.如果有4个人一共吃多少个?

  (1)列出算式。(板书:)

  (2)在直条图中表示,并写出结果。

  (3)板书:

  3.如果有7个人一共吃多少个?

  (1)列式,并在直条图中涂一涂找到结果。

  (2)板书:

  (二)比较发现。

  1.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思考: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

  (1)结合图,从分数的意义上解释:里有1个2份,表示有2个2份,所以一共涂出4,其他两道算式同理。

  (2)转化为加法算式,利用同分母分数计算法则解释。

  其他两道算式同理。

  3.验证。

  出示

  (1)直接算出结果。

  (2)在方格图中涂一涂,表示。

  (3)验证计算结果是否与实际涂色结果一致。

  (三)推而广之。

  1.每人吃块蛋糕,C人一共吃多少块?

  列式并计算。(板书;)

  2.每人吃块蛋糕,C人一共吃多少块?

  列式并计算。(板书;)

  (四)回顾反思。

  1.说一说,分数乘整数可以怎样算?(板书: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我们怎么找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

  二、应用“算法”模型

  (一)在应用中优化。

  1.介绍另一种算法--先约后乘:

  2.感受优越性。

  出示:

  (1)展示做法:

  (2)比较两种做法: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

  3.专项练习。

  先判断能否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三、在解决问题中应用。

  1.一袋面包重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2.李老师用铁丝围了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那李老师围这正方形用去多少铁丝(接头处忽略不计)?

  (三)在应用中分化。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乘整数》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百分数的重要基石。

  本节课设计的理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注重依靠算理掌握算法。

  计算课的教学不仅需要掌握算法也需要讲清算理,算理是算法的理论依据,算法是算理的提炼和概括。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转化等教学策略促成算理与算法的有效融合。

  二是注重“算法”的模型的建立。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就是一个数学模型,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算理时适时、适度、抽象地提炼算法,有效建模。

  本节课设计的说明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直观体验环节中,通过具体的涂色操作,一方面加深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

  2.算法模型的建立不是靠一个例子来完成的,而是在不同算式的背后找到共性,并通过验证活动,让学生先初步建构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然后逐步将数抽象为字母,让学生用简练、准确的符号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表达出来,形成模型,最后通过回顾反思,帮助学生将获得算法模型的过程进行有效梳理。直观操作、比较分析、猜测验证、概括抽象等活动是形成模型的必要环节,经过学生的整理与总结,模型的建立更加扎实,同时积累了相关建模活动经验。

  3.在应用环节的教学中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通过比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先约后乘”

  方法的优越性。方法的优化不是刻意的,而是学生在应用对比中乐于接受的。第二个层次,将计算教学与应用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模型求解可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所学知识,顺利构建数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数学素养得以提升。第三个层次的练习,便于让学生进行模型与模型之间的区分,明白模型与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是在特定范围内的。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5

  重点: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难点:

  1.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用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说出、米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是多少?6的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那么这一意义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祟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质疑、悟理

  1.出示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①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②分析。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③画图:(课件一演示)补:把100千克当做什么?(单位1)

  画图说明:

  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④尝试。根据同学们对题目的理解,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列式解答。也可以同桌讨论,互相启发。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解答方法: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千克)

  在充分研究基础上,教师可将两种解法分别写在黑板上,并请同学讲出算理和思路。解法一是根据分数意义,把100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所以先求1份,用除法,再求几份,用乘法,是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解法二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吃了,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吃了多少,就是求100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所以用乘法计算。

  ⑤小结:知道一个数是多少,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2.巩固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

  订正时候强调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学习例2

  例2小林身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小强身高多少米?

  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审题后,试着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课件二演示)

  先画单位1

  再画单位1的几分之几

  画图时注意与例1的区别。(例1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数,例2是甲乙两类关系,画两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为好。)

  在学生分析比较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请同学指出问题就是求米的是多少?

  列式:(米)

  答:小强身高米。

  4.改变例2

  改变例2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下题(可让学生完成)。

  小强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改编后,可让学生独立画图完成。

  (米)

  三、归纳、总结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用分数乘法解答的题的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入手分析?(都是已知一个数(即单位1)是多少,还知道它的几分之几(分率),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四、训练、深化

  1.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①一只鸭重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这只鸡重多少千克?

  ②一个排球定价36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一个蓝球多少元?

  2.提高题

  ①一桶油400千克,用去,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②一桶油400千克,用去吨,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五、课后作业:练习五1、2、3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100==80(千克)

  答:吃了80千克。

  (米)

  答:小强身高是米。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

  2、列式计算。

  (1)20的 是多少?

  (2)6的 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 是多少)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500× =1000(平方米)

  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练习

  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总结

  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3、全班进行交流。

  ++==

  3×=++==

  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三、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

  1、5个3/8是多少?

  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

  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2=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8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桶水有1/2L。3桶共多少L?12 桶是多少L?14 桶是多少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总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桶水共多少L?1/23

  12 桶是多少L?1/212 14 桶是多少L?1/21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1/23表示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1/2是一半,1/212 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1/2是多少。

  1/214 表示求1/2L的14倍是多少。

  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解决问题。123=36(L)

  121/4=3(L) 答:3桶共36L。 桶是6L。 桶是3L。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3、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总数的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分析:男生做了总数的 ,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作单位1,把总数15件平均分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练习:29 6= 1234 = 310 4=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为什么只能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四、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练习一第2、3题。

  五、全课小结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1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

  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75+60=135(次)

  解法二:75(1+)=75=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教学追记: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 相关推荐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03-08

分数乘法 教学设计10-27

分数乘法的教学设计03-15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07-28

《分数乘法》优秀教学设计06-17

分数乘法一教学反思11-30

分数乘法的教学设计(通用9篇)07-19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通用10篇)10-14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