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2022-06-14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2、探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3、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数与数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1、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2、探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3、能用语言和其它方式把事物中的规律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

  1、探索、猜想、归纳、验证等能力的培养。

  2、发现数学规律。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一年之内1对家鸽可以繁殖成多少对?

  二、新课探索:

  1、填表

  师:(投影展示未完成的乘法表)这张乘法表中有好多的空白,你们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生亲自填乘法表,为发现其中的规律做准备)

  2、探索其中的规律

  1)师:现在我们已经填好了一张完整的乘法表,我们一起对照表,找一找数字之间有哪些规律?(展示完整的表)你们可以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2)交流发现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我们发现的规律,告诉教师你们都发现了哪些规律?

  生:从1这个表格出发,得到的数字都是一样的。

  师:这是什么规律呢?

  生:1和任何相乘都等于它本身。

  师:还有什么规律呢?

  (生各抒已见)

  3、找规律,填一填。

  1)811 14 17 ( ) 23 ( )

  2) 4 9 16 25 ( ) 49 64

  3) 1 8 27 ( ) 125 ( ),

  4) 3 6 9 15 24 ( ) 63 ( )

  (学生思考其中的规律,抽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4、学校计划按图摆放桌子椅子,照这样的方式继续摆放,第5张桌子、第20张桌子分别可以坐多少人呢?

  学生认真思考,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尝试用字母表示出来。

  5、为了迎接“六一”的到来,我班准备按如下的方式为教室挂上气球

  红 黄 红 红 黄 红 黄 红 红 黄 那么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27个呢?

  (抽生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6、 一些小球按下面的方式堆放,你知道第5 堆有多少个?第8堆有多少个,其中的规律是什么?

  (抽生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7、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规律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的美)

  8、解决引题问题

  三、本节小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索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同时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我们的乐园里还有许多更有趣的知识等待我们大家去继续探索,希望大家做有心人,永攀高峰。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2

  一、复习旧知,直入课题

  1.课件出示问题,复习探索图形中规律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就一起探索过图形中的规律,今天魔法火车给我们带来了2组有规律的图形,我们赶快看一看吧。请你快速观察,用按板做出选择。问题1:后面2个图形是什么

  翻板,师指名选择正确的同学问:你为什么这么选?

  生1:因为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个圆,所以后面也一样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圆。

  师:他先仔细观察已经有的这些图形,发现了图形形状的规律,你看他这个方法多好啊!但是谁来说说你怎么不选第三个呢?

  生2:因为颜色是蓝黄蓝黄的,所以后面也应该是蓝黄的。

  师:(板书:形状、颜色)你们真棒,还观察到了颜色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个礼盒里藏着什么!聪明的孩子赶快作出你的选择。

  问题2:后面的图形是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生:因为一个白一个黑,然后是一个白两个黑,一个白三个黑,后面肯定是一个白四个黑。

  师:你发现黑色三角的什么存在规律啊?

  生:数量。

  师:你观察真仔细!可是第三个也是四个三角啊?(可以找选1的同学讲给选3的同学)

  生:因为第三个都是向下的三角。

  师:看来方向也不能错。

  师:刚才同学们先从整体观察图形,然后从形状、颜色、数量和方向等方面找到了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再按照规律确定需要补充的图形。所以大家很快就解决了魔法火车带给我们的题目。

  其实图形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规律等着我们去探寻呢,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图形的规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请学生先观察再进行选择,来说一说理由,复习通过观察颜色、形状等重复出现的顺序寻找规律的方法。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一)探索顺时针旋转规律

  1. 小游戏,初次感知旋转:

  师:魔法火车也奖励了我们一个游戏礼盒,请同学们读一读游戏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1)起立,和老师一起做。

  (2)边做边想,动作有什么特点。

  (3)老师停后,同学接着做。

  师:注意力特别集中的孩子肯定都明白游戏要求了,可以一边做一边说。

  师(镜面示范)做向上、向右、向下、向左,上、右、左、下,学生跟着做。

  师不做,学生依然继续做拍手动作。师追问:为什么老师不做了,你们还可以接着做?

  生:按顺序就是上右左下。(用手势)

  2.课件直观演示,认识“顺时针旋转“

  课件展示钟表动态顺时针旋转图片,师:你们看这样旋转的方向是不是和钟表上时针转动的方向一样?那像这样的旋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称作顺时针旋转。

  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观察课件中风车转动,强化对“顺时针旋转”的认识。

  师:看,小风车转起来了,快用手势学一学它是怎么转的!(带领学生一边做手势一边说“上右下左”)这样的旋转我们叫它什么?(齐答:顺时针旋转)。

  那如果风车从下边开始转。“下左上右……”是不是顺时针旋转?

  真棒,看来你们已经认识顺时针旋转了。赶快在桌子上用手画一画,用嘴说一说顺时针旋转的方向。

  意图:增强学生对“顺时针旋转”的立体旋转和平面旋转的认识。

  3.创设情境:探索图形顺时针旋转的规律

  美术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画四个有规律风车,这是小力画的,他只把一部分涂成了红色。(课件出示3个风车图片)师提问:快用你的手连续表示一下红色部分的位置(一边做手势一边说“上右下”)你发现红色部分连续起来是按照什么方向旋转的么,谁来说一说?

  生:红色部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师:(课件出示第4个空白的风车)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说出第四个风车红色部分出现的位置么?

  生:第四个红色部分在左边。

  师:下面的同学你们同意么。谁来具体地说说这么想的理由是什么?

  ——预设1 学生未能说出顺时针旋转

  生:因为前三个红色是在“上右下”所以是第四个应该在左边。

  师:他能观察所给图形颜色的位置,特别好,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前三个图形红色部分都在“上右下”顺时针旋转的,所以按照这样的规律转下去,第四个风车红色部分在左边。”谁能把你们推测的过程说得更准确更具体?

  或者:说明了位置,我们还要告诉别人你发现的规律,所以要说“红色部分出现在上右下,是按顺时针旋转的”,然后按照你发现的规律再说“第四个风车红色应该在左边”。你能再说一次么?

  (——预设2学生直接说出顺时针上右做旋转

  生:前三个图形红色部分都在“上右左”顺时针旋转的,所以按照这样的规律转下去,第四个风车红色部分在左边。

  师:他说得真全面,谁能像他一样说一说。)

  规范语言后:

  (1)指名1~2回答,师:他们都已经懂得了先观察图形的位置,确定旋转的规律,再用规律找到正确的图形真棒!请你也和你的同桌赶快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

  (2)指名同学上台交流

  设计意图:规范学生语言表达,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3.新知迁移,自主探索并运用规律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画好的四个图形,请你们来用刚才学过的方法先观察图形的位置发现规律,再帮老师找到蓝色部分画在什么位置呢?快来选一选吧!

  课件出示题目(调整PPT):

  选项:(1) (2) (3) (4)

  生独立思考,进行选择。

  师翻板,依据数据调整教学。

  师:这么多同学选择了第一个,谁来指着大屏幕说一说为什么。

  生:应该选第一个。因为涂色部分在左上、右上、右下和坐下,是顺时针旋转,所以再旋转就到了左上。学生的小手指指着,言行一致。

  师:他说得理由真充分!(课件演示格子静态不动,色块顺时针旋转)他是观察到图形的颜色的位置按照顺时针旋转的,然后推测出下一个图形是在左上,还有不同的观察方法么?

  其实我们也可以让格子动起来(课件演示格子和色块一起动态旋转)这样观察你们能说出后面图形的位置么(再出示三个格子,学生说出位置,课件出现相应色块)?

  你们看看这八个图形,能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给他们分分组么?

  生:四个一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到第五个又开始重复了。

  师:(课件出示四个四个一圈)无论怎样观察,都要找到图形旋转的规律再运用规律。

  (二)探索逆时针旋转规律

  1. 小游戏,初次感知旋转: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研究的这些图形都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旋转的,顺时针旋转都有什么规律呢?我们一边做手势一边说一说(带领学生做手势、说方向)。

  如果反过来,你们知道怎么旋转么?(带领学生做手势“上左下右”)反过来总是按照“上左下右“的方向旋转,你们能给它起个名字么?(逆时针旋转)。

  师板书, 逆时针旋转(画一个箭头)

  师:咱们一起用小手说说这个小风车是旋转的方向。(课件出示风车,生边指边说:上左下右)快在桌子上画一画逆时针旋转的圆。

  2.观察小明画的风车,认识并探索“逆时针旋转”规律

  (1)课件出示小明画的前三个风车让学生先观察前三个风车的变化规律,再给最后一个图形涂色。

  师:聪明的同学们,小明也想求得你们的帮助,你们愿意么?

  课件出示题目:

  (2)生选择,翻版,指名同学说理由。

  生1:因为第一个在左,转到了下、右是逆时针旋转,所以最后一个是右。

  师:(提问选错的同学)现在你认为应该选什么,能试着说一说现在的想法么?

  3.运用规律

  107页练一练第1题中的第(1)小题 半圆的练习

  三、练习

  1. 107页练一练第1题中的第(2)小题 有阴影的练习

  2. 题目:图形方向旋转

  3.组合规律:

  (1)课件动态展示,风车有时候也会做逆时针旋转。那如果其中一个扇叶按逆时针旋转涂上了颜色,那你们快观察观察剩余三个扇叶的旋转呢?(也做逆时针旋转)

  师:你们真会观察,现在小丽把风车的四个扇叶都涂上了颜色,赶快从四个图形中选出正确一个吧!如果觉得有困难还可以用手势帮助你。

  课件出示题目3:

  指名学生说说怎样想。

  生1:先看绿色是上左下右逆时针旋转,再看其他颜色也是逆时针旋转,因此要选4

  生2:我是看出四个颜色都是顺时针旋转,因此这样涂色。

  师:你们都有了自己观察的方法,真好!

  (2)课件出示题目2(数字和颜色一起变化的规律):

  师:如果我们把每个风车的扇叶都标上数字,观察这些数字的位置,你知道黄色扇叶上的数字应该是几?

  生选择,师翻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3)形状旋转,数字不转(可以图形顺时针旋转同时,把数字改为逆时针旋转?)

  (4):形状,数字一起转

  学生选择,师翻版讲解。

  师总结:看来同学现在遇到涂色部分很多的图形,都懂得整体来观察

  四、图形欣赏,还原生活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图形旋转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利用图形的旋转创造美。

  课件出示:拉花(每朵花的花瓣按顺时针旋转)、花坛的码放。

  (设计一些形状、数字、颜色和方向综合旋转的图形排列)……

  五、创造规律,全班交流

  1.出示图形,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彩笔在练习纸上创造一组有规律的图形。

  师:那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旋转的规律,你们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和我们之前学习过有关数字、形状、颜色的规律,把下面的图形变的有规律而且丰富漂亮么?快动手试一试。

  2.全班交流。

  五、交流收获

  今天你都学到了什么?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3例题,P83-84“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4、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用计算器玩游戏

  要求:在1-9中任意选一个数,然后用计算器把这个数乘3,再乘127,算出结果。只要一报出结果,老师马上能知道,一开始在1-9中任意选择的是哪个数。

  【意图:计算器作为探索的工具并以游戏方式载入一是有利于激活学生熟练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同时对游戏中隐含的规律产生好奇,为后继进一步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揭示课题:

  1、刚才我们用计算器玩了个小游戏,今天课上我们还要用到计算器,我们要用它来探索规律。(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看了这个课题,现在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三个方面:①什么规律? ②怎样研究? ③有什么用?

  【意图:一开始提出探索的目标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索的内容和方向,把重点集中到探索和发现规律上来,本课的着力点自然地凸现了出来。】

  三、探索规律

  (一)建立猜想

  1、用计算器计算:36×30的积。

  2、36、30在这个乘法算式中叫做什么?1080又叫做什么?

  3、猜想: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呢?比如,一个因数36不变,把另一个因数30乘2,或者把30乘10,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再比如,一个因数30不变,另一个因数36乘8,或者乘100,积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能不能来猜一猜?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有没有带计算器。

  2、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循环小数,知道两个数的商有些是有限小数,有些是循环小数。

  比一比,看谁能很快知道下面这些除法算式的商是不是循环小数。

  课件出示:1.59÷17=19.89÷5.2=

  学生反馈。

  3、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较麻烦的数学计算的时候,可以使用计算器。

  导入课题,揭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10。

  (1)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2)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3)学生反馈,校对答案。

  (3)学生独立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留足发现规律的时间。)

  (4)小组交流同伴之间的发现结果。

  (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5)集体交流。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注意学生语言的规范性。)

  2、师: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集体交流,发现规律。那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

  6÷11=7÷11=8÷11=9÷11=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使学生说出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3、师生共同小结。

  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用计算器计算——观察、探索规律——用规律直接填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做一做”。

  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规律?怎么找到后两题的积?

  2、出示练习五第7题。]

  (1)独立完成。

  (2)反馈计算结果:谁来说说你的计算结果?

  (因为中间7与9中间少了一个8,估计学生会计算错误,提醒学生要看清题目后再计算。)

  (3)拓展:谁还能写出其他有关的算式?是否还符合这个规律?怎么写?怎么填?为什么?

  3、进一步拓展。

  老师也找了几个与1234.5679×99=122222.2221

  1234.5679×108=133333.3332

  1234.5679×117=144444.4443

  1234.5679×126=

  1234.5679×135=

  1234.5679×144

  1234.5679×153=

  4、算一算,找规律:

  46×96=69×64=

  14×82=28×41=

  26×93=39×62=

  5、练习五第八题。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上,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吗?

  五、作业

  1、先用计算器计算前面4题,仔细观察,再试着写出后面的得数。(保留6位小数)

  1÷7=2÷7=3÷7=

  4÷7=5÷7=6÷7=

  2、根据规律不计算直接填得数。

  5×5=25

  15×15=225

  25×25=625

  35×35=

  45×45=

  55×55=

  3、找规律填数。

  14916()()

  214283()()

  4、到网上或其他参考书中找一找这样的神奇而有趣的数学算式。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同时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预设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悟变与不变

  (课件投影,创设情景)

  电脑演示孙悟空大闹海龙宫夺金箍棒的情节,从金箍棒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扩大”、“缩小”的`概念,作好铺垫。提出揭示课题,今天就研究相关问题。

  二、 探究规律

  1. 创新情境,提出问题

  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佛祖要收服他,让他在手掌上翻筋斗逃跑。

  (1)孙先跨出一步1米,如来的手掌长1米,请问如来手掌长是孙步长的几倍?

  (2)孙生气了,跨出一大步5米,谁知如来的手掌长长5米,请问这次如来手掌长长的长度是孙这一步长的几倍?

  (3)孙更生气了,跨出了更一大步10米,小朋友猜,如来的手掌长会长长几米,(10米),小朋友真聪明,猜对了,请问这次如来手掌长长的长度是孙这一步长的几倍?(让学生说出算式:10÷10=1,师板书)

  (4)孙更气到脸都紫了,小跺了一小步1/2米,小朋友不用猜,肯定知道如来的手掌长也长了1/2米,谁能说说这次如来手掌长长的长度是孙这一步长的几倍?(让学生说出算式:1/2÷1/2=1,师板书在1÷1=1上面)

  (5)孙气疯了,打了一个筋斗云,小朋友知道是多少吗,(108000里),如来的手掌长也疯长,也长到同样长的108000里,请问这次如来手掌长长的长度是孙这一步长的几倍?

  指算式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探索与发现:

  (让学生以个人观察算式分析思考后,小组、全班交流活动形式组织学生探索和发现商不变规律。)

  1、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汇报:

  a、在同一个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都相同,商都是1。(师表扬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肯定学生回答后,指着算式中所有得数回应:从算式中我们看出,确实这几个除法算式中,商是相等的。还有哪位同学结合算式说得具体一些?)

  b、这几道都是用除法计算的,被除数和除数虽然不同,但商是相同的。(师表扬这位同学分析很到位,数理很清楚,肯定学生回答后,再次指着算式回应:从算式中我们看出,商是相等的,被除数和除数确实不同。现在请同学们再联系算式,看看它们之间有关系吗,你还能再发现什么?大家先独立思考1分钟,再小组交流。)

  2、引导小结: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一下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汇报小结后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3、质疑: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商还不变吗?引导强调零除外。

  4、试一试,验证规律。

  刚才看的神话故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吗?

  (1)师拿了一瓶矿泉水,说:老师去买了2瓶矿泉水,付给售货员4元,请帮老师算算一瓶多少钱?指名生板书:4÷2=2

  (2)同学算得真好,售货员确实告诉我每瓶2元,写算式2÷1=2

  (3)假如我现在还想再10瓶,谁愿意来算算要多少钱?写算式20÷10=2

  (4)如果老师有100元,谁能很快地算出能买多少瓶?写算式100÷(50)=2,为什么?

  指着4个算式让学生讨论验证商不变规律

  5、引导学生归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6、让学生给我们的发现的规律起个名字。揭示课题:商不变规律。

  三、应用规律。

  1、让学生提出问题:(指着课题)看到这规律你想了解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最后集中解决规律应用方面的问题。

  2、谁愿意举例说说你发现商不变规律在哪些地方很好用。

  (让学生先说,不够老师结合例子补充)

  (1)除法的简便计算。如950÷50可变成95÷5来计算,注意强调要整除的情况下使用才方便。

  练习:p75第1、2小题、观察与思考。

  (2)生活运用,物品的合理估算。

  练习:p75第3小题。

  (3)除法的小数计算和比例的应用等,在此暂不作介绍,以后五、六年级将会学习到,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找资料学习。

  四、深化、拓展。(游戏:救孙悟空)

  孙犯错了,最终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但是如来说,我们小朋友要是能动脑筋,过四关,答对四组问题就可救了孙来,小朋友你敢迎接挑战吗?

  第一关: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500÷500= 4800÷400=

  要求学生口算,并说说是怎么想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引导学生用商不变的规律解释以前的算法。

  第二关:从上到下,先算出每组题中第一题的商,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题的商。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72÷9= 36÷3=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3600÷300=8000÷400=

  第三关:我当小裁判。(投影出示题目)

  (1)让学生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

  小结:在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商不变的规律能让我们的计算变得既简单又快捷,但在计算时要注意被除数和除数要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2)(14×2)÷(2÷2)=7( ),(14×5)÷(2×3)=7( )

  第四关:填空:在□中填数,在○中填运算符号:

  200÷40=5

  (200×4)÷(40×□)=5(200÷2)÷(40÷□)=5

  (200×3)÷(40○□)=5(200÷4)÷(40○□)=5

  (200×□)÷(40○□)=5

  师:□里可以填“0”吗?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你的感受或收获。(思考半分钟后作答)

  五、布置课外作业:(三题中选做其中一份)

  1、举例说说商不变规律。

  2、说说你发现生活中的商不变规律在哪应用了,如何用,好处在哪里?

  3、写一篇关于你探索商不变规律的数学日记。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但是还并不完全认识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所以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学生已有一定的通过计算结果寻找计算规律的经验,通过进一步探讨,体会发现规律是学习捷径,感受其中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器给学习与生活带来的便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能让学生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难点:

  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推理的数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小组合作

  从一——9中选出四个不相同的数字,分别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计算器计算最大数减最小数,再用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

  巡视,指导学生讨论

  2、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不要0,减小难度,容易激发兴趣体验数学趣味,体会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作用。】

  二、自主探索

  出示例题10,让学生观察等式的变化,发现规律

  1、观察,发现

  学生能发现:1商是循环小数;2第二题的被除数是第一题的2倍?3第二题的商是第一题的2倍?

  2、知识迁移

  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学生能应用所发现的规律填出后几题的商

  叙述发现的规律。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观察、发现的自主能动性】

  3、小结

  三、知识拓展

  1、练习

  出示题目:先找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6×7=42

  6.6×6.7=44.22

  6.66×66.7=444.222

  ?

  6.6666×6666.7=

  6.66666×66666.7=

  2、观察式子所呈现的特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

  四、指导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推理能力。因为计算器显示的数位有限。】

  五、作业

  1÷0.1=1×10

  3×100=3÷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美。】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

  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85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涂色纸片、水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音乐导入,开展课前热身运动。

  2、引导学生说出在活动中你的发现,并提示课题。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2)、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各种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规律的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刚才找到的彩花、彩旗、彩灯笼,还有围成圈跳舞的同学们,都是按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像这样按顺序地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板书:找、按顺序、重复出现)

  (3)、按发现的规律在图上圈一圈。

  小结:像这样按照顺序一组一组地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准确地发现规律中不断重复出现的部分(一组)是找规律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规律。

  2、巩固练习

  (1)、涂一涂、画一画

  出示知识运用第1题。

  (2)、摆一摆

  出示课件上的练习2

  让学生先找规律,再让学生上黑板摆出来。

  (3)、呈现第85页“做一做”,请你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怎样的规律涂色,再动手涂一涂。

  完成后组织全班交流,相互判断并欣赏大家创造的规律。

  3、联系生活实际找规律、欣赏规律带给我们的美。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找规律,我们知道了不仅图形有规律,颜色有规律,声音也可以创造规律。希望同学们课下找一找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测、推理等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三角形 、正方形、圆形各10个

  (课前谈话:放松心情,自己拍着胸脯对自己大声说3遍我最棒,为教学规律做一小铺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就知道大家是最棒的,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老师盒子里放了两种图形,圆、正方形,老师随便拿一个,可能会是什么,还可能是什么?随便拿出贴在黑板上,第二次呢?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学生找到规律后越来越快)大家说说看为什么会越来越快呀!

  学生回答。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就是有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律,瞧,胜利小学1年级六班的教室里正在开联欢会呢?现在同学们同位两人说说图中哪些是有规律的?(课件出示)

  2、汇报:小旗、灯笼、小花、同学们

  3、 探索规律

  ① 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那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师:猜一猜,下一面会是什么颜色?

  生:是黄色的。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 猜可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师:恩,你说的可真不错!从颜色上观察,它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

  师:那如果给它分分组,你会怎样分?分完后能让我们把彩旗的规律看的清清楚楚的。

  学生随意说,若没有学生能说出,老师自己分。

  师:下面我也来分一分。 (就按照你说的来分)

  师:现在我们已经把彩旗分成了这么多组,谁来说一说每一组都是怎样出现的?

  生:一红一黄两个一组。

  师:恩,说的可真棒!小旗是一红一黄两个一组,一红一黄两个一组,接下来又是一红一黄两个一组,一红一黄两个一组,这同样的一组出现了这么多次,谁能用一个词来代替呢?

  生:反复出现。

  师:真是太厉害了,帮我们解决了这一个大难题啊。(板书:反复出现)

  师:谁能把彩旗的规律大声地说一遍呢?

  师:我们一起把彩旗的规律来说一遍好吗?

  ② 课件出示灯笼图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学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全班小朋友?

  生1: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

  师:你能说说灯笼排列的规律吗?

  生1:灯笼是按紫,金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三、巩固练习。

  1、下一个是几,课本例2,出示课件,学生能够回答规律是什么,下一个是什么。

  2、涂色游戏。(1)只说不涂。

  (2)先集体说,再动手做练习第2题。

  3、摆一摆。(小小设计师)

  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好的用相机照下来。

  汇报。

  4、发散练习。三角形 圆 圆 三角形 ,接下来怎样摆,有规律(只用三角形 圆)思考后汇报。

  5、鼓掌祝贺优秀的同学,做到有规律。

  四、小结。

  1、学生找身边的规律。

  2、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欣赏,感受规律的美。总结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会发现很多很多美的事物,只要我们努力去创造,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五、解决生活中问题。

  工人叔叔要在公路的一边每两根电线杆中间安装一个广告牌,现在有20根电线杆,需要多少个广告牌?

  教学反思:

  “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作为新单元第一课的“找规律”,非常重要。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造成障碍。

  在本节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猜图形导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动脑发现规律,才会猜得越来越快。新课中,首先让孩子发现规律,然后通过说一说,涂一涂,摆一摆,等各种活动紧紧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孩子挑战的欲望。 最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学生感受到了规律的美。本节课孩子的整体学习效果较好,大部分孩子的思维都紧紧跟随着老师,学习兴趣浓厚。

  值得修改的地方:学生实际动手创造的规律,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实物投影多去演示,尤其是张老师提到的让好学生的作品去展示,给他们成功的体验,效果会更好。姜老师提到可以用相机把学生的作品照下来立刻传到电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去评价,欣赏也值得自己去思考改进。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数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示课题。

  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出示学习提纲,探究新知

  1、例7。

  a、规律有很多种,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记下来

  b、例7的(1)],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

  方法提示: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讨论: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后面应怎么摆呢?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c、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例7的(2)、(3)

  小组共同用学具摆一摆,比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规律。

  找出这三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照样子创造规律。

  2、学习例8。

  讨论:她创造的规律没有图形,只有数,你能找到规律吗?

  方法:不管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可以了。

  练习:学生自己创造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找规律。

  三、巩固提升

  1、完成书上第91页“做一做”及第92页第4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2、完成第92页思考题。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最简单图形变化规律,并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探索一些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具准备:水果图片,课件,正方形、圆、三角形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想不想看看?

  小鸡小熊小鸡小熊

  师:猜一猜,下一个会是什么?

  学生猜,出示“小鸡”。

  师:小朋友真聪明,别急,还有好吃的呢!

  再次出示:苹果西瓜苹果西瓜

  师:你猜下一个是什么水果呢?

  学生猜,出示桔子,下一个呢?出示草莓。

  师:咦,老师刚刚夸你们聪明,怎么现在猜不准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排是按小鸡、小熊有顺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没有规律的。

  师:噢,原来是这样,用你们的话说,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摆的,有规律,而第二排是胡乱摆的,没有规律,所以猜不对。小朋友观察真仔细,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像第一排这样有规律的知识。(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一年级小朋友正在准备联欢会呢!

  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这个舞台布置得这么美!你最喜欢什么?

  生:灯笼!

  师:老师也挺喜欢的,你能告诉大家灯笼有哪些颜色吗?

  生:有红色,还有黄色。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1:是按一红一黄又一红一黄……的顺序排下去的。

  师:说的真不错!你是从哪边看起的?

  生:左边。

  生2:我看出灯笼是按—黄—红……的顺序排下去的。

  师:看得真仔细!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他是从哪边看起的?

  生:右边。

  充分肯定、赞同小朋友的说法并告诉他们漂亮的灯笼按一红一黄顺序或一黄一红的顺序排下去,这都是它们的“规律”。

  出示灯笼排列:

  “猜一猜”下一个应挂一个什么颜色的灯笼?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2)提议小朋友继续找一找舞台上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

  生:鲜花

  教师让学生先和同座位小朋友说说鲜花的排列规律,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出示花排列:

  “猜一猜”下一朵花应是什么颜色的?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3)引导学生接着说说自己还喜欢哪种装饰物。

  生:彩旗

  师:确实很漂亮!小彩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能在屏幕上边指边说吗?

  生1边指边说:小彩旗是按一面红一面黄又一面红一面黄、一面红一面黄的规律排列的。

  生2:小彩旗按一面黄一面红又一面黄一面红的规律排列的。

  出示彩旗排列:

  “猜一猜”下一面应是什么颜色的?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师:太奇怪了,这么多难题都难不住你们,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呢?

  生:因为他们的排列有规律。

  (4)表扬小朋友并鼓励他们继续观察画面,说说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1:小朋友的队伍排列得有规律!是按一男一女又一男一女的规律围成圈的!

  师:真棒!你来指指是从哪个小朋友看起的。

  生2:小朋友是按一女一男又一女一男的规律围成圈的!

  出示小朋友排列:

  提问:下一个小朋友应是小男孩还是小女孩?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四、观察较复杂的规律

  用电脑课件引出学生的好朋友“聪聪”。让他们观看“聪聪”排列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的动画场景。

  师:瞧,我们的好朋友聪聪在装饰自己的房间呢。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演示气球排列图,生说出其中的规律,并帮忙“挂”气球。

  2、演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排列。

  师:谁能帮着挂上去?能说出理由吗?

  生1:是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然后又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说得真好!还有没有小朋友和他说得不一样?

  生2:明明是按一个红色图形,一个绿色图形,一个紫色图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真棒!谁还能说得更完整,更具体一些?

  生3:明明是按一个红色的圆,一个绿色的三角形,一个紫色的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3、出示三角形排列,要求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应该挂什么图形,派代表汇报。

  五、探索实践

  师:聪明的小精灵摆出几种不同的规律,那我们小朋友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手中的图片摆出规律和她比一比!(想怎么摆就怎么摆)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数个,动手在纸板上有规律地排列,然后交流)

  小组展示。

  六、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这样不仅显得整齐,而且很漂亮,给人以美的享受。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请你仔细找一找。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2、通过有序搭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求两类事物搭配方法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

  教具准备:图片(教具和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时间过得真快,老师教大家都快一年了吧!大家觉我怎么样?我们相处得怎么样?为了表示我们的友好,咱们来握握手吧,好吗?

  谁先来和我握手?(一边握手)我想要和每一位同学都握一次手,我一共要握多少次手?要想正好握满54次手,在握手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不要重复!不要漏掉!)怎样才能确保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板书:按顺序,有条理)

  你觉得我们按什么样的顺序握比较好?除了让我找同学握手,还可以怎么握?(可以是老师按顺序找学生握,也可以学生按顺序找老师握。)

  2、在数学上,我们把握手这一类的问题叫做搭配问题(板书:搭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搭配的规律。(板书:的规律)

  二、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1、(出示动画)下面先请同学们看屏幕,谁能说说图中的小明想要做什么?(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再配一顶帽子)

  老师也准备了木偶和帽子,(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五张图片)看到这些,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A、小明为什么要买木偶娃娃呢?(让学生各抒己见)

  B、小明最喜欢哪一种搭配呢?(你最喜欢哪一种搭配?)

  C、一共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

  谁能给大家想个好办法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配一配、连一连、算一算)

  (1)我们可以先动手配一配。

  我们在搭配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下面就请同座位同学合作,用学具配一配,看看哪两个同学搭配得最有条理。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来搭配的?(请学生演示:可以先选定一个木偶,再用它和两顶帽子分别搭配。每个木偶都有两种配法,三个木偶一共就有23=6种配法。)

  还可以按什么顺序搭配?(请学生演示:还可以先选定一顶帽子,再用它和三个木偶分别搭配。每顶帽子都有三种配法,两顶帽子一共就有32=6种配法。)

  (2)除了动手配一配,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我们解答这个问题?(出示图形)请同学看屏幕,如果用我们图形表示帽子和木偶,你会连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1页,用尺在书上连一连。

  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按什么顺序连的?有没有连得不相同的?(请学生在黑板上指出来,然后教师出示投影。)

  (3)刚才我们用配一配和连一连的方法解答了这道题,你们从中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木偶的个数和帽子顶数的乘积就是搭配的种数。)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4)这道题我可以用这三种方法来解答。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板书:方法、注意)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四、巩固运用,深化规律。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跟我们衣食住行有关的题目想考考你们,大家有没有信心?

  1、下面先请同学们看屏幕,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一共有多少种配菜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别的想法吗?

  2、再请同学们看屏幕,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别的想法吗?

  3、再请同学们看屏幕,你是怎么想的?

  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到少年宫一共有8条不同的路可走。如果老师把这道题改一下,你会做吗?你是怎么想的?

  4、老师还有一道思考题,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出示思考题)同学们可以写一写,看谁想出答案最多,排得最有序。

  5、今天有很多老师是第一次来我们班听课,为了表示我们的热情和友好,我们可以怎么做?如果全班同学都和每一位老师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呢?你是怎么想的?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不仅仅学会了搭配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同学今后能运用这些方法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探索规律的教学设计12-26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09-23

《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12-15

《探索事物搭配的规律》的教学设计讲课稿12-19

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范本06-10

规律探索说课稿05-20

标点规律探索12-06

《探索图形的规律》教学反思范文01-01

《探索规律总复习》教学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