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教案策划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论述的观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仔细揣摩关键词句的内涵和表达作用,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增强语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作品的创作的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脉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背书”在写作中独有的地位和积极意义,唤起学生的背书意识。
难点:分辨各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综合运用。
教材分析:
如今是教育改革的时代,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代替了硬记硬背的教学,但在具体实施中又步入另一片面极端的误区:必要的背书被否定。被冷落的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应给予传承,语文的文学、人文特征应给予张扬,有鉴于此,作家梁衡的这篇文章,从写作的态度给“背书”以应有的地位,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大有益处。
文章开篇明义,提出观点,然后紧扣“基本”二字,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指出背书对于理解——运用——创新有着很大益处,文章语意紧密相联,层层深入,气势贯通。
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法
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小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放歌曲《一条大河》。
2、教师简介歌曲词作者:乔羽,五岁前就能写三千多汉字,七岁前就能背诵几百首唐诗宋词。可见多背诵一些文学诗篇,对以后的工作生活很有好处。引出课题。
学生听歌曲
通过听歌曲,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生读学习目标
(目标略)
明确学习的目标方向
教师范读课文。
小黑板出示听读要求
1. 给读不准的字注音。
2. 勾画喜欢的词句。
3. 了解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
1. 指读听读要求。
2. 学生听读勾画。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
检查听读
学生按听读要求逐一落实。
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明确作者的态度观点。
研讨(一)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
读(3—5)段,思考:围绕作者的观点,作者从哪三个角度具体深刻地阐述了背书对于写作的三大好处的。
2.师生交流。
学生读书勾画,学生交流勾画内容。
了解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研讨(二)
1.背书对于写作有这么多的好处,作者没有板起面孔来说教。他在讲这些好处时,都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使你信服的?结合3—5段的内容,以四人为一小组,学习讨论。
2.师生交流
3.教师小结
本文短小精悍,说理透彻,又无枯燥乏味之感,这完全得益于作者高超的论述技巧。文中生动的举例论证、贴切的比喻论证与鲜明的对比论证,相映成趣,增强了文章的说理力量。
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内涵和表述作用的注解,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感受力。
研讨(三)
1.纵观全篇,看看作者在生活中通过背书得到了哪些益处?今天需不需要背书?结合②段。
2.你对“背书”怎么看?内容谈一谈。
结合课文内容,自由发言。
学生结合②段内容,畅所欲言。
了解作者的情感脉落,并自然转入到学生自己身上,树立“背书”的思想意识。
学生实践:
把你在听范读的过程中勾画的好词好句,记在一个专门的本上,给它起个名字,如“精言妙语集”,并把他们背下来。
学生摘录,背诵
激发学生背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拓展延伸:
赏读美文,摘录你最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学生读文,摘记、背诵
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背书”兴趣。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第二题。
- 相关推荐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教案策划】相关文章:
小学写作课教案03-25
秋天的田野写作指导教案02-14
写作训练《详略得当》教案(通用10篇)11-28
写作:审题和立意04-05
调研报告写作的格式09-18
调研报告的写作格式08-01
实习报告的写作技巧07-12
写作技巧各种总结03-20
应用文写作总结的格式介绍12-12
一年级写作训练步骤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