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部分词句。
2.结合读写例话《外表和内心》学习课文,能抓住课文中有关描写邱少云外表(神态、动作)的词句,并用我的内心活动,来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邱少云同志为了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去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
2.从邱少云的外表(神态、动作),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世界。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磁带、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内容
初读课文,弄清文章中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细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找准文章的重点段落。讲读课文第一、二段。
二、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问:这篇课文歌颂的英雄人物是谁?
2.简介邱少云
(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一九三一年生。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二日,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同年十一月六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追记特等功,并于一九五三年六月一日授予一级英雄的称号,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五三年六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3.提问:从课题上看,课文中除邱少云外,还有哪个人物?作者和邱少云是什么关系?什么叫战友?
4.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
(2)问: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5.读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给课文分段。找出重点段落。
6.讲读第一段,弄清战斗的目的、时间和方式。
7.讲读第二段。问:第二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志愿军潜伏情况的?(重点词:居高临下、纹丝不动)
8.小结
学习一篇课文,一定要弄清重点段和一般段之间的关系,我们把一般情况了解透,对于学习重点段会有所帮助。
第二课时
一、内容
精读课文,重点讲读第三段。学习透过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一、二段,导入 第三段的学习,回答:这一段写了什么?
2.读第三段中的1、2自然段,看看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事。(解释:火力警戒、看家本领)
问:从敌人使用了看家本领火力警戒来防止我军的突然袭击,说明敌人怎么样?邱少云的战友我潜伏在哪里?
教师谈话:作者看到熊熊的大火把邱少云整个包住了。作为邱少云的战友,他会怎样想?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3.读第三段中的第3自然段,问:
(1)这牺牲可以避免吗?
(2)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扑灭邱少云身上的火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这样做行吗?结合课文第二段,说说为什么不行?
(3)可以救自己的战友,可作者没有那么做,这是为什么?(眼巴巴地看着战友被烈火整个儿包住,为了作战计划不致于落空,为了拔掉这颗毒牙,作者不能有所行动,可又害怕邱少云忍不住叫起来,暴露目标,又不忍心看着战友被活活烧死,这时的我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4.着重指导朗读第三段中的第4自然段。
问:
(1)邱少云的战友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切,为保证战斗胜利他不能救自己的战友,心如刀绞,课文哪些句子反映出他的这种焦灼不安、矛盾痛苦的心情?
(指出:有避免牺牲的可能,邱少云没有那么做,作者及其战友也没有那样做,说明邱少云所在的集体是个严守纪律的集体,这样的集体培育了无数象邱少云这样的钢铁战士。)
(2)作者能把自己的这种心情表达得很清楚,那么他可不可以也写一写当时邱少云的内心行动呢?为什么不能?
5.着重指导朗读第三段中的第5自然段。
问:(1)当烈火无情地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时候,邱少云的表现是什么?
(2)有避免牺牲的可能,可为什么他却任烈火烧身,一动不动呢?
(3)这个时候,邱少云的内心活动会是什么?
6.小结
这个自然段细致地描述了英雄的外表,透过外表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邱少云的内心活动:他下定决心,坚持隐蔽,为了战斗的胜利,宁可牺牲自己。
7.学习第四段,结束教学。
[评:《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讲读课文,训练重点项目是外表和内心。这篇课文讲的是年仅21岁的战友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事迹。在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中坚持隐蔽而纹丝不动,直到牺牲。他内心想的是什么,作者很难直接描述,因此,课文中邱少云的伟大,主要是通过作者的焦灼不安,矛盾痛苦的心情及邱少云本身在烈火中的表现反映出来的。课文的这个特点,就决定了教学时的训练重点:即引导学生通过作者当时的心情来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和所忍受的巨大痛苦,从而进一步抓住邱少云的外表,去体会领悟他的伟大,教学本课就是要抓住课文的这个特点进行语文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懂得分辨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在认识事物时,学会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当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思考。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本课训练重点外表和内心,本课时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我用来分析重点段(邱少云牺牲的经过)。在分析学习中,重点段分析和重点项目的训练,都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注意把有针对性的提问,深情的朗读,关键性词语的分析等训练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处境、外表和内心的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对完成课文的'训练重点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效地保证了训练重点。教学本段时我还注意把一些关键的词语理解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对那些关键性词语有了确切、恰当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具体、更深入了。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更具有思想性。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战士,更主要的是借助文字的情感渲染,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教育。在本课的教学过程 中,我有意识地把作者的思想融于课文分析中,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来自觉地领悟作者的意图,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讲读中通过引导学生听、说、读、划、想,使他们的情感和作者融为一体而由衷地感受到邱少云的伟大,激起向英雄学习的强烈愿望,使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文道统一的目的。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抓住“纹丝不动”一词,品读课文重点段、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纹丝不动”一词,品读课文重点段、句,领会邱少云的伟大。
难点:
品味“我”的心理活动,揣摩邱少云的心理。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一、引读课题,创设情境
板书:英雄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英雄?举例说一说。
生:爱打抱不平的人可称为英雄,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
生:为战斗胜利而英勇献身的人,如:英勇堵枪眼的黄继光,被火活活烧死的邱少云,用身体托住炸药包的董存瑞。
生:勇于救别人而献身的人,如:跳入冰窟救人的罗盛教。
生:勇于与坏人作斗争的人,如:《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夜莺的歌声》中的小“夜莺”。
生: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
生:抗击金兵的民族英雄岳飞。
生:救人民于危难之中的孙中山。
……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是的,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人,具有英雄品质的人都可称为英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与硝烟中,进一步认识英雄,了解英雄。
请大家一起呼唤英雄的名字,齐读课题。
邱少云到底是一名怎样的英雄,让我们在课文中去体会。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三、细读词句,领悟情感。
教师解说过渡:“同学们,不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邱少云的英雄形象,更无法解读邱少云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表现邱少云的光辉形象?
生1:纹丝不动。
生2:纹丝不动。
师:大家认为?
生齐:纹丝不动。
教师板书:“邱少云:纹丝不动”。
“纹丝不动”这个词贯穿全文。默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导学第2自然段:为什么必须做到“纹丝不动”
读相关的句子。
导学第8自然段:邱少云在火中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
师:仔细读这一自然段,会发现每个字,甚至每个标点都刻画了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请大家大声朗读第8自然段,看看哪些词语最能表现邱少云在火中 “纹丝不动”?
师:师出示课件,相应的文字变为红色。
指导朗读:“纹丝不动”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
谁能用你的朗读读出“纹丝不动”
小组读。
师:联系上文,邱少云处在一种怎样危险的状态?
生:被大火包围。
师:第几自然段展开了描写?
生:第5自然段。
师:请你来读第5自然段。
生朗读课文。
师:出示课件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插图
师:你看他的眼神,看他的手指。
师:邱少云是钢打铁铸的吗?
生:不是。
师:邱少云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那他为什么要强忍火烧的剧痛,像“千斤巨石”般“纹丝不动”呢?换句话说,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生:(朗读课文)“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就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391高地还能拿下吗?
生:不能。
师:战线还能往南推移吗?
生:不能。
师:抗美援朝的战争还能取得胜利吗?
生:不能。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邱少云他们必须要严守纪律。
师:邱少云宁愿牺牲,也要纹丝不动。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邱少云?是什么精神在鼓舞着邱少云?书上有个排比句告诉了我们,你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象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有精神,更有力量。(指名读)
齐读
师:在熊熊烈火中,邱少云以他钢铁般坚强的意志,趴在火堆里纹丝不动。相隔不远处的“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体会,并在课本上作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
师:你划了哪些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师:我发现多数同学划下了整个第7自然段。(出示第7自然段)看得出,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非常沉重。邱少云明明可以自救却不能自救,“我”明明可以上前施救却不能施救。使他的心像刀绞一般。(教师板书我:心如刀绞)这种感情,不仅仅是作者,也是在座每一位同学的。让我们带上这些感受来读这个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更真切的体验。
学生齐读。
教师范读。
男女生赛读。
师:你们读得非常棒,声情并茂,很明显,你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
师:这段精彩的心理描写,着实让我们体会到了邱少云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体会到了他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邱少云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纹丝不动”,所以作者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师:这段心理描写在文中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在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时,我们可以经常用到。
四、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认为邱少云是一位什么样的英雄?学生交流。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板书)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英雄。
2,一个邱少云倒下去了,千万个邱少云站起来了。“黄昏时候·······”(教师引读)
五、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战斗就这样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
学生交流以后,用课件呈现:碑文“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教师引入:“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
4.教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六、布置作业
搜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该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地方被敌人炮火打着,自己被燃烧了起来,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课文先交代了“我们”潜伏的环境、潜伏的要求及潜伏的情况,然后讲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直至壮烈献身的过程,最后讲战斗的胜利及邱少云留给“我”的深刻记忆。
课文的重点、难点在第11、12、13自然段。
第11自然段着重说明,在烈火烧身之后,邱少云完全可以自救,别人也可以救他,但这样一来,整个潜伏部队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完全落空”。
第12自然段借助“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受着怎样的煎熬,忍受着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
第13自然段正面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的伟大壮举——在烈火烧身的半个多钟头里,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
2.抓住课文中有关描写“我”的内心活动的语句,体会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
3.品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邱少云和战友潜伏的山沟环境与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纹丝不动两者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邱少云和战友潜伏的山沟环境与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纹丝不动两者之间的联系,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邱少云图片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知道这位英雄是谁吗?
学生齐答:邱少云。
师:谁能讲一讲邱少云的事迹?
教师补充背景资料:1952年10月11日,抗美援朝中,朝鲜391高地反击战前夜,邱少云随部队潜伏,以待次日傍晚配合大部队进攻。
2.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课题)
师:李元兴记录了他所目睹的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后英勇牺牲的事迹。现在我们就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起缅怀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对话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师生近距离地接触文本,感受邱少云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同时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揣摩。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2.学生默读后,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3.你感觉邱少云是一个怎样的人?
4.交流反馈,整理提取。
5.教师小结。
(1)课文主要写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争中,“我”和邱少云在连队执行潜伏任务,通过“我”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活动,记叙了邱少云同志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严守纪律,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烈痛苦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本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邱少云是个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年轻的伟大战士。
板块三 研读语段,品悟写法
1.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同桌互学: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地方。
(1)聚焦“面”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晒干了我们身上的寒霜,早上冻麻了的腿也开始暖和起来。
我发现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可以想见,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①学生交流反馈,谈感受。
预设:描写邱少云和战友们在执行任务时的环境就是一个面,表明执行任务时环境相当恶劣且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暴露自己。
②指导朗读环境描写的场面,读出环境的险恶及危险。
(2)聚焦“点”,关注写法。
①指名读第12、13自然段,比较两者的异同。
内容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第12自然段
第13自然段
a.小组讨论,发现异同。
相同之处:都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不同之处:第12自然段抓住了“我”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烘托了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危险处境和“我”的痛苦心情。
第13自然段通过对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的描写,直接表现出邱少云的人物特点。
b.小结。(出示课件)
特写镜头,就是“点”的描写,不仅要关注整个活动场景,更要注意“主要人物”的表现,可以通过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来展现。
②重点批注,体会英雄气概。
a.学生自读第12、13自然段,圈画出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词,独立批注自己的体会。
b.交流反馈。
预设1:“心紧缩着”体会到“我”紧张的心情。
预设2:“不敢”“不忍”“忍不住”等体会到复杂的`心情。
预设3:“纹丝不动”直接表现出邱少云英勇顽强的意志力和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
c.朗读指导:通过抓关键词读出邱少云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小组合作分别读“点”和“面”的描写。
2.小组交流,总结写法。
预设:如课文通过点面结合,多点罗列的描写方法,描写战士们潜伏的山沟环境,这是场面描写中的面;描写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的纹丝不动,这是对个体的聚焦,是场面描写中的一个点;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是聚焦典型,也是场面描写中的一个点。对于“点”的描写,可以通过抓住“主要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来展现。
【设计意图】
在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学生已经了解了多种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方法描写场面,深化认识点面结合的写法。
板块四 朗读全文,领悟写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大量利用图片和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2.本课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同学们,战斗结束后,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悲痛但却又无比崇敬的心情,用挖战壕的铁锤和钢钎在391高地上刻下了一句碑文。如果让你们写,会怎么写这句碑文呢?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既为下节课作了铺垫,也能和学生在他们已有的思想认识中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3.引导学生通过“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去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世界。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语文课必须以读为本,但对学生而言,要将书读通读顺却也并非易事。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切实而有效地读书活动中“潜心会文”、感同身受,追求的正是求真务实、返朴归真的“‘读’占鳌头”。应该明确,学生只有在反复地读书实践中方能实现与文本间零距离的“心灵对话”。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4
【设计理念】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新大纲也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因素,如何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课文情感,进而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
【设计特色】
以读感悟,读中熏陶。
【教学流程】
一、诵读课题,启动情感
用课件呈现题目及丰碑的画面,教师动情诉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学生齐读后,教师引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上来板书。”(估计多数学生会板书“纹丝不动”这个词。)
2.教师:“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学生快速默读,教师随机点拨,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情。例如:
(l)“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这是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2)“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这是从表现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3)“但是这样一来……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这是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4)“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声呻吟。”(这是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三、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1.教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地读读这两段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划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被感动。”
2.对第7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我为什么只能盼望不可能出现的奇迹,难道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战友吗?我为什么痛苦?烈火不难扑灭却不能会扑,自己明明能救却不能相救,看着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我怎能不悲痛欲绝啊!”
(2)“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
3.对第8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用课件播放电影片断《烈火中的'邱少云》。学生观看。)
4.学生交流感受以后,教师引入:“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你觉得怎么读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你就怎么读。”
四、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1.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后教师引入:“战斗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
3.学生交流以后,用课件呈现:“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教师引入:“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学生起立,齐读。)
4.教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文写法,通过“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处境。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是:
1、引导学生通过“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去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
2、从邱少云的外表(神态、动作),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世界。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教学理念
(一)、导入
歌曲导入,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概括一下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设计是通览全文――字字句句皆关情:初读感知,交流心得,再读课文,感受情境。)
(三)整体认识与感悟,有感情朗读
1、提出学问提示,自由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找,你觉得这篇课文的哪个词语
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把这个词语圈出来。(这里把握形象,身临其境悟深情。)
2、默读课文,你是从什么地方读懂“纹丝不动”呢?建议从前往后读。邱少云为什么做到“纹丝不动”?有什么原因?你能找到吗?个别学生回答,并把当时真实的感受读出来。
3、提问:潜伏从天没亮到黄昏,时间长。我们潜伏的地方离敌人有多远?
教师引导:潜伏时间长、距离近,十分危险,请将紧张的.氛围读出来。
4、合作讨论:少云在火中怎样做到“纹丝不动”?
5、从“邱少云被烈火包围”中。让学生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段落。比一比,谁读得紧张些。再找学生读
13、教师指导读、个别读、齐读。找一个学生读
(研读――潜心会文感真情:引发切入、交流互动、小结提升。成功的课堂教学追求“主线简明,细节饱满”。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核心内容进行研读,可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14、总结:这就是我们的英雄,这就是我们的战友——邱少云
(四)拓展思维,抒发情感: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课文发生背景,加深对课文理解。)
战斗结束后,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悲痛但又无比崇敬的心情,你想对邱少云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以写一篇读后感。(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
(3)解词:
揳入:把揳子、钉子等钉在物体里面。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地。
袭击: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
潜伏:隐藏、埋伏。潜:隐藏。
居高临下:处在上方,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地形。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漫山遍野:“漫”是到处都是的意思。漫山遍野就是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挪动:移动。
2、读出你最受感动的段落。
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
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从课题看,本文主要写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2、简介作者及社会背景。
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作者是李元新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一九五○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简要说出课文主要写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感觉邱少云是怎样的人?
2、读后讨论回答。
四、理情脉络,讨论分段。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提示:找出描写时间的词作为分段的界线,用“‖”标出。
1、学生讨论。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段(1)交待这次战斗的`目的。
第二段(2~3)写我们连队的潜伏情况。
第三段(4~8)写邱少云牺牲的经过。
第四段(9~10)写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战斗迅速取胜。
五、扩展
按四段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小标题。如:可编为:
(1)拔毒牙;
(2)潜伏好;
(3)勇献身;
(4)速取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难点。
2、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文哪部分最能突出反映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崇高精神的中心呢?(第三段最能表达这一中心。)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出示思考题:
(1)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他是怎样想的?
(2)邱少云的思想活动是怎样体会到的?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4)指导学生看图说说邱少云所处环境和烈火烧身时的表情、动作、展开联想说说邱少云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5)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六小节前两句思考:为什么邱少云能扑灭身上的烈火而不扑,“我”就在他附近,能救邱少云而不去救?下面学习第二段。
2、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他们隐蔽在什么地方?要求是什么?“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
(1)学生边读边勾画答案。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小结:在生死关头,在个人与战友,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利益矛盾的时候,邱少云想到的是战友、集体、国家,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呀!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呀!
四、以读代讲一、四段。
五、总结中心思想
六、再读课文,研讨表达特点。
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和中心的呢?
1、学生边读边勾画、批注。
2、小组研讨、准备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学生先从哪方面说都可以。
(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这种写法好像是作者在给大家讲故事,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开头、发展、高潮、结局这四部分是一般记叙文的构成部分。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记事完整,叙述清楚,交待明白,层次分明。
(3)本文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很突出。这是一篇以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主人公是邱少云。但全文没有直接描述邱少云的语言、动作的词句。因为邱少云所在部队在执行潜伏任务,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作者就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人物外表的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突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忍受痛苦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4)本文语言精练、生动。没有多余的句、段,而且段段紧扣中心。
4、品读好词好句。
七、小结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感受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涵。
教学过程:
抓住“年轻”与“伟大”这两个重点词,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课文重点段落的教学。
一、 回顾导入课文。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邱少云这位英雄在烈火烧身时纹丝不动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脑海里,是吗?请大家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称邱少云是位怎样的战士?(生找到后,板书:年轻 伟大)
二、 深入学习课文。
1、 提问:年轻在这里意味着什么?
2、 一位年轻的战士后来在作者的心目中竟然成了一位伟大的战士,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什么?请大家听老师读一段话。(师读第七节)
3、 学习第七节:
1) 学生自由仔细地读第七节,令人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出示课件)
2) 指读课文,板书:绞
3) 什么叫“绞”?在这儿你怎么理解“绞”?
4) 真的有刀在绞我的心吗?是什么像刀一样在不断地绞我的心?放开声音读。
5) 生答后,师小结。
6) 让学生反复读第七节中的最后一句话,读出心痛的感觉。
7)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战友的紧张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拿起书一齐读。
8) 齐读第七节,体会。
4、 深究第八节。
1) 过渡:此时此刻,战友是这样的感受,我们是这样的感受,但是被烈火烧身的邱少云又是怎样做的呢?
2) 齐读第八节。(出示课件)
3) 在作者眼中,在我们眼中,烈火中的邱少云就像——(生:一块千斤巨石)。好好读这段话,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之间有什么相同点?
(师:邱少云,千斤巨石;千斤巨石,邱少云,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他们在烈火焚烧时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
4) 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
(千斤巨石是一块石头,没有感觉,没有生命,而邱少云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5) 出示课件,师指着画面说:这就是像千斤巨石一般的邱少云;这就是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的邱少云;这就是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的邱少云。面对着这样一位英雄,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6) 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啊,是什么精神在鼓舞着他?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他?用书上的话读给大家听。
7) 齐读第八节。
8) 指导感情朗读。(指读、分角色读)
9) 师:正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在这样的力量支持下,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像千斤巨石一样。烈火在他身上不断地烧着,五分钟过去了,我们的邱少云(生接下去读……)
十分钟过去了,我们的邱少云……
十五分钟过去了,我们的邱少云……
二十分钟过去了,我们的邱少云……
半个小时过去了,(齐读: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
师:曾经是那样年轻的一位战士,曾经是令我非常担心、非常紧张的一位战士,在烈火烧身长达半个小时的过程中,他始终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就是我们的英雄,这就是我们的邱少云,同学们,拿起书,怀着你对英雄的崇敬,一起读这段话。
10) 生齐读第八节。
5、 学习第九节。
师:一个邱少云牺牲了,一个邱少云到下了。但是千千万万个邱少云却站起来了,黄昏时分,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读……
生:接下去读。
师:才二十分钟,我们的`战斗就如此干净,如此彻底地结束了,那么说,这二十分钟的胜利是由谁的牺牲换来的?
生:可以大声地说,可以自豪地说。
三、 课外延伸——为邱少云写碑文。
1、师:是啊,战斗就这样结束了,才二十分钟,但是每个战士的心情是那么沉重。战斗结束后,邱少云的战友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用过的铁锤和钢锹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了一句碑文,来纪念这位年轻的战士,歌颂这位伟大的战士。同学们,你们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的一幕,也曾经经历了这么一回战火的考验,你作为邱少云的战友,会写一句或几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他,来歌颂他。
2、生写完后交流,师适时评价。
3、生全体起立后,出示课件,师: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为邱少云写的碑文,这碑文就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请深情朗读。(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
2、练习通过人物的表现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从周围的环境及人物的表现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
故事片《邱少云》录相带、Hiclass(多媒体展示平台)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按要求自学课文,并讨论分段及段意。学习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指名朗读第一、二段。其它同学思考,这两段写什么?
2、浏览课文,找出最能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的词。(板:纹丝不动)
3、四人小组讨论:邱少云在哪些情况下做到了纹丝不动?(板:潜伏隐蔽、烈火烧身、英勇牺牲)
4、在"潜伏隐蔽"过程中,哪个词最能突出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板:更好)说明邱少云平时怎样?(板:训练有素)
二、学习第三段(4──8自然段)
(一)学习4──5自然段。
1、老师范读,学生思考,在潜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
2、讨论以上问题。(简答)
3、小声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当敌人使用燃烧弹以后,作者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气味,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板:听到、闻到、看到)
4、当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时,邱少云做了什么?(板:严守纪律)
(二)学习6──7自然段。
1、指读第6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烈火烧身时,邱少云有没有办法救自己,作者有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战友?他们能不能这样做?为什么?(不回答)
2、这时,作者会想到什么?(板:想到)
3、用Hiclass映出课文后的问题,指名读课后问题后,同时播放第七自然段录音。让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看课文边思考。
附:课后问题:认真阅读"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这段话,回答下列问题。
(1)"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是什么时候的心情,这时候"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2)"我的心像刀绞一般,"这是什么时候的心情?这时,"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3)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
3、讨论:
a、"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是什么时候的心情?(火刚烧到邱少云身上时,"我"的心情)"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板:紧张、担心)
b、作者的担心是不是多余的,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
(师述:那么我们学到后边的课文时,再来看邱少云究竟有没有跳起来,叫起来。)
c、"我的心像刀绞一般",这是什么时候的心情?(这是作者看到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时的心情。)这时候,"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板:痛苦)讨论:"迷糊"一词的用法及作用。(板:迷糊)
d、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不敢看,是因为不忍心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活活地烧死。忍不住不看,是因为希望火能奇迹般地熄灭。(板:矛盾)
(三)练习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
(师述:学到这里,我看同学们的心也都绷得紧紧的,请大家带着和作者同样的心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1、讨论该怎样读。
a、语调(低)。b、速度(慢)。c、声音(颤抖)。d、给人以含泪叙述之感觉
2、听录音范读。
3、练读。
4、指两名同学读,并简评。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自读第8自然段,找出第8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讨论,这个比喻句好在哪里。
2、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
a、用Hiclass捕捉播放电影《邱少云》中,"烈火烧身,英勇牺牲"的`片断,同时播放第8自然段的录音。
b、定格观察邱少云牺牲时的外部表情。
c、讨论:联系作者的感受,邱少云的外表以及当时的环境等方面来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
d、抓住"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与前文对照,(①潜伏时间长②环境恶劣③作者的担心)邱少云为什么能像这样严守纪律。(板:为了胜利)
三、学习第四段
1、指读第四段,这一段写什么?
2、"才20分钟","才"是什么意思。
3、联系第八自然段,分析两个"才"字的意义、作用。
a、在多媒体Wind系统中,出示这两句话: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②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两个"才"字用大号字并用红色标出,加上着重号。
b、讨论、比较、分析。
运用多媒体切换、删除的功能。把①、②句进行比较。第一句去掉"才",加上"才"进行比较。第二句中的"才"换上"用了"与原句比较。
c、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以下内容:
第一个"才" 第二个"才"
①时间长①时间短
②承受巨大痛苦②部队受鼓舞
③体现邱少云精神可贵③邱少云的牺牲是值得的
4、讨论:第四段该怎样读。
a、"为邱少云报仇"这句话该怎样读?
b、朗读9、10自然段时,在感情表达上有何区别?
c、朗读9自然段与7自然段时,有何区别?
5、你认为邱少云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伟大的战士)
6、感情朗读全文,用几句话写出邱少云的可贵之处以及自己的感受。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9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三)学习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2.简介邱少云及作者情况:(可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先说一说,学生说后,教师给予补充、纠正。)邱少云是四川铜梁县人,1931年生,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战场攻夺“391”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本文作者是李元兴同志,他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他亲眼看到邱少云壮烈牺牲的经过。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况的回忆。课文中“我”,即是李元兴同志。
3.思考:从本文的题目看,既有“我”,又有“我的战友”,那么,是写“我”呢?还是写“我的战友”?是以写“我”为主呢?还是以写“我的战友”为主?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认真学习课文,认真思考。
(二)检查预习。说一说邱少云最突出的事迹。
(三)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教学生字、新词。
1.指名学生拼读生字。(教师注意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醒学生读准字音:“熄”读第一声,“蔓”是多音字,有三种读音,在本课中读“m4n”,“挪”的声母是“n”,“歼”读“ji1n”,不要读成“qi1n”。)
2.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说出哪些生字比较难记,自己怎样记这些难字的?(注意:“坳”是左中有结构,也可以记左边是“土”,右边是“幼”;“蜷”的右边是“卷”,区别“卷”与“券”;“揳”与“楔”的区别。)
3.查字典,解释新词。(控制——掌握住,本文指“391”高地被敌人掌握着。揳入——揳,插入,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地。袭击——军事上指出其不意地打击。山坳——山间的平地。蔓延——形容像蔓草那样,不断滋生扩展,本课指火苗子扩散开来,到处燃烧。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处位置极为有利。)
(五)分析阅读第1段课文。
齐读第1段。这一段只有两句话,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一句是个比喻句,写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军阵地,对我军十分不利。第二句交代了我军作战的目的、方法和时间。这两句是因果关系,“揳入”和“拔掉”这两个词突出地反映了这种关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2、3段。
(二)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2段课文。
1.指名读第2小节。①说出这一小节主要写什么?(主要写我军隐蔽的情况。)②这一小节可以分几层意思?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来,然后分小组讨论。(第1层写我军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第2层写潜伏的环境不利于我军隐蔽;第3层写战士隐蔽得好,邱少云隐蔽得更好。)
2.指名读第3小节。(1)“看着这种情景”指的是什么情景?(指的是“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
(二)战士们“只盼望天快点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说明了什么?(这一小节接着写我军潜伏的情况。从战士们“只盼望天快点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句,可以看出战士们决心打胜仗的强烈愿望,也可以看出战士们从“天还没亮”潜伏到“黄昏时分”是多么不容易!)
3.小结第2段课文:这段课文对战士们执行伪装潜伏任务的情况写得比较详细,这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这样写也为后面情况的发展做了铺垫。
(二)学习第3段课文。
1.指名读第4、5小节。(1)什么叫“火力警戒”?敌人使用他们的看家本领“火力警戒”,说明了什么?(“火力警戒”就是用打枪、打炮等办法来防止对方的袭击,课文中是指打炮和使用燃烧弹。敌人使用他们的看家本领一方面说明了敌人的穷凶极恶,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内心的虚弱和胆怯。)(2)敌人施行火力警戒,使用了燃烧弹,对我军的潜伏部队有什么威胁?(“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蔓延”是说火势不断地扩展,荒草着火的面越来越广。本来就很危险的潜伏环境变得更加危险了。)
(3)在书上画出描写邱少云当时处境的.语句。你能用四个字概括吗?(烈火烧身)
2.指名读第6小节。
(1)邱少云同志当时是怎样想的?
(2)作者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没有那样做?(当邱少云烈火烧身的时候,他只要打个滚就会把火压灭,“我”只要扯掉他身上的棉衣,就能把火熄灭。但是他们为了整个班不受损失,整个作战计划不受影响,都没有这样做。)
3.学生默读第7小节,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
(1)这一小节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在这一小节中连续出现几次?
(2)“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指的是谁?(既指邱少云,又指“我”。意思是说:邱少云被烈火烧身,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眼睁睁地看着亲密的战友被烈火烧着,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3)“担心”是不放心吗?(“担心”在这里不是不放心。人的忍受能力有个极限,当痛苦超过忍受能力的极限时,人就会不由自主地跳起来,或叫起来。作者的“担心”正说明邱少云用顽强的意志忍受着极端痛苦的煎熬,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战友的关心和爱护。)
(4)“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忍不住不看……”为什么?(“不敢……看”在这里不是害怕看,而是不忍看的意思。“忍不住不看”是非要看不可,表现作者对战友的安危无限牵挂,对战友的深厚感情,被邱少云崇高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
4.指名读第8小节。
(1)作者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叫起来,邱少云是怎样表现的?(“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才”字在这里表示时间太长了。邱少云同志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以惊人的力量严格遵守纪律,完成了潜伏任务。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不愧为伟大的战士。)
(3)什么力量能使邱少云做到“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而一动不动?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第4段课文。
(二)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至第8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第4段课文。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至第8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下列词语。
控制 潜伏 隐蔽 咳嗽 伪装 蔓延 熄灭 刀绞 挪动 歼灭 突然 袭击 纹丝不动
(二)学习第4段课文。
1.齐读第9小节。
(1)概括本小节的主要内容。(战斗胜利结束。)
(2)“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的“才”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什么?(这个“才”字表示时间很短,说明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很快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2.齐读最后一句。
(1)1952年10月12日指的是哪一天?(1952年10月12日指的是邱少云牺牲的那一天。)
(2)这篇课文为什么把时间写在最后?(课文把时间写在最后表现了作者对战友的深切怀念,也使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分小组讨论: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怎样分段?(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是要夺取“391”高地;事情的发展是伪装潜伏;事情的高潮是邱少云同志烈火烧身,以惊人的毅力完成潜伏任务;事情的结尾是战斗胜利。这是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也可以按照这个顺序写文章。另外,这篇课文还可以按时间分段。决定了任务是第1段;天不亮就伪装潜伏是第2段;到了中午邱少云同志被烈火烧身,英勇牺牲是第3段;黄昏时分完成了任务是第4段。)
(2)说说每段段意和全文的主要内容。(第1段<第1节>:志愿军决定攻下“391”高地。第2段<第2~3节>:“我们”连潜伏在“391”高地一条隐蔽的山沟里,同志们隐蔽得很好,邱少云隐蔽得更好。第3段<第4~8节>:为了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同志壮烈牺牲。第4段<第9~10节>:部队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迅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主要内容;本课记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我军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邱少云同志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3)概括本文中心思想。(本文表现了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为了革命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五)总结写作特点。
1.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2.以“我”的心理活动侧面烘托英雄的光辉形象。(由于环境特殊,又用第一人称写作,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我”的观察,“我”的内心活动,突出了邱少云的高大形象和优秀品质。如果我们写《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一类的作文,可以学习这种写法。)
(六)背诵第6至第8自然段。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6至第8自然段。
3.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它的作用,并将比喻句抄写在摘抄本上。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2、学习通过对周围人物、环境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2、学习通过对周围人物、环境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略读课文,(板书:我的战友邱少云)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对于“邱少云”大家都比较陌生,老师这有一些关于他的资料,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师简介邱少云)
3、听了老师的介绍,你对邱少云了解了多少?你还想知道他的哪些事迹?
4、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预设:
邱少云:潜伏(纹丝不动)——烧身(坚持隐蔽)——忍痛(严守纪律)——牺牲(为了胜利)
“我”:担心——矛盾——期盼——痛苦
二、再读课文,提出质疑
师述:邱少云的战友目睹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煎熬、壮烈牺牲的过程,这一情景使他永生难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邱少云,去认识这位战士。
1、生自读课文,读后思考:邱少云是个怎样的人?
2、小组互动,交流。(邱少云是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3、师归纳概括学生提出的问题:
(1)“我”能救邱少云,但是为什么不救?
(2)“我”担心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担心呢?
(3)“我”为什么不忍看?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
三、深入课文,探究解疑
问题一:能救,为什么不救?
1、自读相关自然段(第1、2、6自然段),思考这一问题。
2、交流:
(1)有什么办法可以救邱少云?(自救、战友救)
(2)为什么不救?(联系当时的环境、作战策略等方面回答)
3、理解“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战士们必须严格遵守的纪律,更是本次突袭能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4、邱少云在烈火中是怎样做的?
(当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的时候,他“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5、师总结:邱少云的意志是多么坚强啊!
问题二:“我”担心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担心呢?
1、眼看着战友邱少云被烈火灼烧,此时,“我”的心情怎样?
引读——我的心紧缩着……突然叫出声来。
2、“我”担心的是什么?(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为什么会担心呢?(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当时的环境和“年轻”一词去理解。)
3、指导朗读:如果你看到亲密的战友被大火包围,内心会怎样呢?带着这种心情去读。
问题三:“我”为什么不忍看?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
1、引读——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2、“我”为什么不敢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呢?
3、当看到烈火把亲密的战友一点一点地吞噬时,“我”的心(引读)——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四、继续学习,拓展延伸
1、过渡:这位年轻而伟大的革命战士,他严守革命纪律,以千斤巨石般的身躯和钢铁般的意志,在烈火包围下纹丝不动,保证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想想此时的邱少云正在想些什么。(学生根据插图中邱少云的眼神、表情等思考发言。)
预设:为了整个班,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我甘愿牺牲。
2、是啊,邱少云正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3、多么顽强的毅力啊!多么伟大的`战士啊!让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感受战斗英雄在烈火中伟大的形象。(齐读)
4、此时此刻,你想对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说些什么?(指名说)
5、总结全文: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这位年仅26岁的年轻战士,在烈火中,完成了他壮烈而绚丽的人生篇章,他被烧死了吗?不,他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教学板书]
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全文。接着,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领着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通过解读“我”的心理活动,再利用默读、轮读、范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邱少云的革命精神,从而获得情感的升华。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的:
1、体会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而壮烈牺牲的伟大品质和高尚情操。
2、学习通过分析人物言行、心理活动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教学过程:
一、听歌引入。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英雄赞歌》多少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英雄,齐读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
二、学习4—8节。
1、听老师读,找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课件出示:
① 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② 能说:说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③ 能读:读出你心中的.感情。
① 指名读。
② 小组讨论。
2、反馈:
(一) 其它。
(二) 重点句子。
出示: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写法。通过”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处境;通过邱少云的外表描写,理解邱少云的内心世界。
2.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会用“不但……还……甚至……”、“只要……就……”等关联词语和双重否定句式造句。
3.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学习邱少云同志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第三段是教学的重点。本文描写的环境特殊,这决定了邱少云烈火烧身时, 不能说、 不能动。文章只能通过“我”的焦灼不安的心情来突出邱少云的危险处境;通过邱少云的外表描写来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理解这一写作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师述;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条理。哪位同学用一句话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生答)文中哪一个词最能突出地表现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到壮烈牺牲的英雄行为?(生答)(板书;纹丝不动)
问:什么叫“纹丝不动”?(生答)
问:邱少云在哪些情况下做到了”纹丝不动”?请两位同学朗读第二、三段(2-3、4-8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拿笔把有关的句子作上记号。(生答)
分析: “比较”一词说明了什么?
女生齐读“不但……还……甚至……”句式,这一组层层递进的关联词突出地说明了什么?(生答)师述:正是这种环境,要求潜伏的战土必须做到纹丝不动。那么邱少云和他的`战友是怎样做到的呢?(指名读句子)
分析: “更好”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男生齐读句子)
问:这一描写说明了什么?(生答)(板书:严守纪律)
二、师述;潜伏到了中年时分,敌人似乎感到自己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有哪位同学知道“火力警戒”在课文中指什么?(生答)敌人除了打枪打炮,还使用了什么武器?请齐读第五节第一句。
分析: “竟”用在这里说明了什么?(生答)
问:这种火力警戒给我军潜伏部队造成了什么危险和后果?请小组齐读第五节。火迅速向四周扩展,文中用了一个词来描写,找出这个词。
问:谁能用四个字概括邱少云当时的处境?(生答)
三、师述:邱少云身上的熊熊烈火有办法扑灭吗?能不能这样做?请同学们默读第六节,然后同桌互相说说。(指名讲)
四、师述:有办法扑灭邱少云身上的火,但却不能这样做。作为战友的我,内心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七节,叫老师朗读,同学们思考。(出示思考题,指名读)拿笔把重点词句作上记号。
分析思考题:”这怎么忍受得了呢”句中的“这”指什么?(生答)
问:在这里,用反问句式起什么作用?
师述:所以,“我担心……叫起来” “担心”是不是不放心?(不是)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当你不小心被火或滚烫的东西烫了一下,你会怎样傲?(生答)更何况邱少云还是一位年轻的战士,经受的考验并不多。
问:那么“我”为什么不敢朝他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呢?(生答)讲“双重否定句式、破折号”。(小组齐读这个句子)
师述:学到这里,我看同学们的心都绷得紧紧的。请大家带着与作者同样的感情轻声地朗读这一节。注意朗读时声音须略带颤抖,给人以忍着巨大的内心痛苦、含泪叙述之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五、师述:作者在为危难中的战友担忧,心里有说不出的悲愤苦痛。这种心情不仅表现了我和战友邱少云之间的深厚感情,更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令人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那么,邱少云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结合课文第八节再看图,仔细观察邱少云的外表神态。(生看图说话)根据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英雄行为,同学们想一想,他当时是怎样想的?(生答)通过细致的外表描写来展现邱少云的内心活动,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写作时学习和运用。(板书:外表内心)
师述:是的,正是这一崇高的内心境界支撑着他在烈火烧身时能做到纹丝不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中的描写。语气要沉稳有力,速度稍慢,要充分表现作者被烈士的悲壮举动所感动,内心激起的无限崇敬的感情。(生齐读第八节)(板书:像……,一般为了…… 不挪动、没呻吟)
问:这段中哪一个词最准确地反映了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时的煎熬?(生答)
分析: “才”用在这里的意思。
师述:正是因为邱少云有这种崇高的内心境界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所以课文中称他为“伟大的战士”。(板书;伟大的战士)
六、师述: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向敌人发起了猛攻,战斗迅速取得了胜利。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注意这一段中的“才”字又说明了什么?(生答)
师述: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英雄,更让我们学习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
七、作业: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一两处描写邱少云外表的句子,写出他的内心活动。
[教案述评]
湖北省嘉鱼县教委教研室 赵邦学
程飞燕老师是湖北省咸宁地区的教坛新秀,以上《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案是她1995年参加咸宁地区第五届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获奖的教案。
教案按照语文学科工具性和思想性辩证统一的原则,课堂上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训练有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推文入情,深刻理解课文。其主要特点是:
1.抓住重点,读思结合。这节课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进行语盲和思维训练。首先扣住“纹丝不动”理解并弄清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做到“纹丝不动”。接着指导学生理解“不但……还……甚至”层层递进的关联词,让学生体验当时潜伏部队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然后要求学生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当时的处境。在抓重点句子方面,教者紧紧抓住第七自然段中“这怎么忍受得了呢”联系上下文指导学生思考议读,并结合理解“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忍不住不看”这个双重否定句式。一方面眼巴巴地看着战友被烧而心如刀绞,另一方面又担心这个事关重大的潜伏任务作战计划能不能完成。让学生理解“我”极为痛苦矛盾的心情,理解邱少云忍受着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从而让学生懂得邱少云为什么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的精神力量,在学生的心目中建起一座“伟大战士”的不朽丰碑。
2.指导朗读,体验情感。程老师的朗读与指导以及她的学生的朗读,把评委们带入了那种万分危急和紧张的情境,使我们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另一个特点是紧扣外表和内心,培养阅读能力。教者根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即外表和内心的要求,在本课时教学中予以充分的体现。如教者引导学生看图,仔细观察,启发想象:邱少云的外表神态及通过外表的描写展现他内心的什么活动等。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13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具体的继续了邱少云同志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全文充满了对邱少云高尚品质的无比崇敬之情。
教学目的:
1、体会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而壮烈牺牲的伟大品质和高尚情操。
2、学习通过人物外表去体会人物内心的读写方法。
3、学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
邱少云烈火烧身的图片、若干问题所组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结上节课内容。
同学们,后天就是国庆节了,今年我们的祖国迎来了她五十岁的生日,全国人民为此而自豪。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保卫新中国,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邱少云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一位英雄。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并且把文章划分成了四个部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大家知道,这篇文章主要是写邱少云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严守纪律,不怕牺牲)你认为文中哪几个部分最能集中体现邱少云是一个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人呢?(敌前隐蔽、壮烈牺牲)邱少云到底是怎样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呢?
二、师:为了夺取“391”高地,我们志愿军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起来准备发动突然袭击。请一位同学把文章第二段朗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用铅笔在书上划出最能表现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句子。重点词下打点。你是从哪几个词体会到的?在这里“隐蔽得更好”是什么意思?全连战士都隐蔽得很好,用书上的一个词概括就是做到了……?什么叫“纹丝不动”?为什么这次隐蔽要做到“纹丝不动”呢?
三、战士们都隐蔽得很好,可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为了严守纪律,邱少云壮烈牺牲。请同学们跟学习上一段一样,自读课文后,先找出最能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句子,再体会这个句子,先自己学习“壮烈牺牲”这一部分,然后交流。(出示投影)(你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谈谈你的体会?)
师:作者不仅通过“我”所看到的表现了邱少云的.英雄行为,还从侧面通过描写“我”复杂的内心活动反衬出了邱少云的英勇不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三段,看一看文中是怎样描写“我”当时的内心活动的?体会一下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焦急、紧张、担心、矛盾、痛苦)大家一起把“我”的这种复杂心情读出来。
四、师:看着自己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的战友烈火烧身,“我”的心情十分复杂,这就是当时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情景,他当时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此时此刻的邱少云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小结:此时邱少云一定会想:哪怕牺牲我自己,也要纹丝不动,保证战斗的胜利。所以在阅读写人的课文时,我们不仅要弄清楚人物做了些什么,还要进一步了解人物在这样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五、此时,学完这两个段落,你认为邱少云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总结:邱少云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在烈火烧身时,他内心不是想自己生命的安危,他想的是战友的安全,想的是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至死都不忘严守“纹丝不动”的潜伏纪律,真是自觉遵守纪律的模范,伟大的战士。邱少云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这种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学习第二、三段,感受邱少云严守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品质。训练朗读和运用递进句式。
感受邱少云严守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品质。训练朗读和运用递进句式。
教学过程: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课后习题1(1)题。邱少云和潜伏部队的战士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地趴在地上?划出有关句子。
(2)“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落实“纹”的意思。纹,很细的线条。词语形容一点儿也不动。)
什么是“必须”?(一定要,非这样不可。)
为什么潜伏必须纹丝不动?(要点:①距离近,距敌人六十几米。②敌人居高临下。)
(3)理解句子,体会潜伏处境危险,要求高。
①小黑板揭示填空句。引读。口头填空。
我发现前面60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还(),甚至()。
②填空的内容把什么写具体了?60米有多远?
③仔细体会,填空部分的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胸墙和铁丝网是大目标,地堡和火力点是小目标,人是更小的目标,句子是为了强调距离近,所以不能调换。)
④联系潜伏“必须纹丝不动”,想想这样层层递进写离敌人距离近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说出理解依据要点:①部队处境危险;②潜伏要求高,纪律严。)
⑤小黑板揭示词语:咳嗽蜷腿挪动微微摇头试用上“不但......还......甚至”的句式组织这些词语,说明潜伏必须纹丝不动。
(4)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隐蔽得怎么样?“更好”说明什么?
(邱少云更严格要求自己,执行潜伏纪律。)
(5)朗读第二段,归纳段意。(试归纳不当的,分析原因订正,以下同。)
2、学习第三段。
(1)中午,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梳理内容。)
理解:
①“火力警戒”指什么?为什么称它为“看家本领”?
(课文指敌人打排炮,打燃烧弹。“看家本领”本义指最擅长最拿手的本领。课文嘲讽敌人没有胆量,只得使用量后一招。)
②课文怎么描写火势凶猛?
归纳:
看到火苗蔓延
听到呼呼毕毕剥剥
闻到棉布焦味
出现意外烈火包住邱少云
③指导朗读第5节。速度逐步加快,音量逐步加强,读出紧张气氛。
(2)在烈火烧身时,邱少云是怎么做的?阅读第叫、节,划出描写邱少云神情、动作的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咀不动。)
①读这句句子,理解:
为什么用“千斤巨石”作比?(设想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至死不拂动一寸地方,发出一声呻吟。)
②“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句子中的“才‘’是什么意思?(剐刚。)”才“放在时间词半个多钟头后面,强调什么?(忍受烈火烧身的时间之长;烘托邱少云意志坚强o)。
③”千斤巨石“、”半个多小时“与哪些句子中的'数量词相互照应?(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没挪动了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④是什么力量使邱少云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为了......为了......为了......“排比句说明生死关头邱少云想的是什么?(潜伏的纪律、部队的安全、战斗的胜利。)
⑤朗读第8小节。(多种形式,要求感情到位。)
(3)学习第7小节。划一划”我“看见火烧在邱少云身上时心理活动的句子。
①句子写出了”我“哪些心情?(紧张一担心一盼望一刀绞般难受。)
②我对邱少云的称呼与第8小节有什么不同?
‘’年轻的战士”和“伟大的战士”能不能交换位置?能不能统一称“年轻的战士”或“伟大的战士”?为什么?(不能。年轻是实情。“年轻”在前,才有担心。年轻而经受住考验,更显出“伟大”。)
③朗读第7小节,感情到位。
④试论“我”的心理活动起了什么作用。(烘托邱少云的英雄形象,表达了战友间的关切之情。)
(4)自由读第三段,概括段意。
(5)说话练习。联系第二段内容,用“不但......还......甚至”说一句或几句话。(鼓励多角度展开。如围绕敌人看家本领说,围绕火势说,围绕“我”的心理说,围绕忍受烈火烧身说,说时注意纠正递进关系的错误。)
3、作业:完成作业本4、5两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蜷、伪、挪、呻、歼”5个生字,学会“制、堡、咳、嗽、伪、轰、仗、蔓、棉、扭、熄、挪、呻、激、歼”15个生字,正确读写“控制、咳嗽、伪装、轰击、蔓延、棉布、扭转、熄灭、挪东、呻吟、激动人心、歼灭、纹丝不动”等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3、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蜷、伪、挪、呻、歼”5个生字,学会“制、堡、咳、嗽、伪、轰、仗、蔓、棉、扭、熄、挪、呻、激、歼”15个生字,正确读写“控制、咳嗽、伪装、轰击、蔓延、棉布、扭转、熄灭、挪东、呻吟、激动人心、歼灭、纹丝不动”等词语。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教学准备: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我们已经进行了课前预习,先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
(1)正音:歼jiān潜qián袭xí
(2)多音字:剥(bāo)剥开剥(bó)毕毕剥剥
(3)解词:
揳入: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地。
袭击: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
潜伏:隐藏、埋伏。潜:隐藏。
居高临下:处在上方,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地形。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漫山遍野:“漫”是到处都是。漫山遍野就是遍布山野,形容很多。挪动:移动。
2、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
二、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简介作者: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作者李元新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社会背景:一九五○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记叙了邱少云执行潜伏隐蔽任务,他被敌人的燃烧弹打中,烈火包围了邱少云,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整个潜伏部队,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
四、在小组内合作朗读全文,并讨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事情发展顺序;1自然段;志愿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
2、3自然段:志愿军战士潜伏隐蔽的情况;
4--8自然段:邱少云严格遵守潜伏纪律,在烈火中牺牲;
9-10自然段:战斗胜利了。)
(时间顺序:1自然段;志愿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
2、3自然段:天还没亮,志愿军战士的潜伏情况;
4--8自然段:中午时分,邱少云身上着火了,他牺牲了;
9-10自然段:黄昏时分,战斗胜利了。)
五、我们先来读读1自然段,了解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391高地?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2、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了解邱少云这位英雄,体会作者的心情。我们先来回忆上节课了解的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391高地?
二、为了夺取这么重要的高地,志愿军战士是怎样隐蔽的?读读相关的描写,体会这是怎样的一次潜伏任务?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我们举敌人的阵地非常紧,潜伏任务十分艰巨。)
三、离敌人的阵地很近,面对十分艰巨的潜伏任务,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隐蔽得很好,从天还没亮直到中午时分都没有暴露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请同学看自学提示:
出示课件:
(认真阅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在潜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
1、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2、教师小结;是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都在烈火中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而邱少云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啊!
四、“我”作为邱少云的战友,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一幕,当时“我”的心情怎样?课文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我”的心情?我们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出示课件: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的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较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一)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我”此时有怎样的心情呢?
1、担心:“我”都会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
(担心年轻的战友不能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担心会被敌人发现;担心或越来越大;担心……)读出这份担心。
2、矛盾、“我”不敢朝他看,又忍不住不看,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怎么理解“我”这种矛盾的心情?读出这种矛盾。
3、期盼:“我”盼望出现奇迹。真的没有办法使战友死里逃生?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呢?
(二)从这段“我”的心情中能体会出什么?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我”和邱少云的那份浓浓的`战友情。)
(三)课文明明是要表现邱少云的坚强意志,可为什么把“我”的心理活动写得这么具体?
(因为邱少云正在执行潜伏任务,他既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但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突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具有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这就是通过他人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的写法。)
(四)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五、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离开了我们,他去得无声无息,而又壮烈豪迈,他的精神鼓舞着战友们,战斗打响了,战士们怀着为邱少云的报仇的心情冲向敌人的阵地,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这是一篇写法很独特的课文,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英雄的好思想、好品质,还可以让我们从作者的写法中感悟到一种独特的表达方法。
七、布置作业;
1、试写自己的心理活动。
2、背诵7、8两个自然段。
- 相关推荐
【《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教学设计(通用11篇)04-27
五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08-29
课文《手指》优秀教学设计02-27
《租船问题》优秀教学设计02-10
《遨游汉字王国》优秀教学设计03-16
语文乐园五优秀教学设计03-20
《铅笔有多长》优秀教学设计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