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山》教学设计

2022-06-26

《褶皱山》教学设计

  篇一:褶皱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1》第四单元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的“褶皱山”片段。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山岳的形成,是内、外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形态,重点强调内力作用。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褶皱山、断层”为第一课时,褶皱山是第一课时中的一个片段。

  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年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了“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对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章第一节内外力作用的学习,对第二节的内容也已有所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的三种类型;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实验,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景观图片、课本、泡沫片、甘蔗皮等演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和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山岳的形成原因,了解世界的大好河山,从而培养欣赏大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自制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1.归纳总结法

  课堂即将结束时,呈现本片段的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让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所侧重地复习。

  2.观察、演示法

  感性跟理性相比,更形象。用生动的实物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事物。通过课本演示褶皱(泡沫片)的形成过程,通过折甘蔗皮(泡沫片)的试验,帮助学生理解出现“地形倒置”的原因。

  3.列表分析法

  背斜和向斜通过表格对比分析,学生记忆更深刻,比较不会混淆二者。

  4.引导法

  应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新知的过程。

  5.分析法

  教学过程中,分析法穿插其中进行。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教学难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

  六、教学过程

  (课前分发道具:泡沫片、甘蔗皮、橡皮筋等)

  [导课]

  引用小兰一家的暑假旅游路线,沿途观赏到的不同山岳景观图片,通过小兰的疑惑,引出这节课内容——褶皱山。

  (整堂课,以小兰的疑问展开陈述)

  [一、褶皱和褶曲](什么是褶皱?褶皱有几种基本形态?)

  补充介绍岩层概念、特性。让学生利用手上的道具演示褶皱的形成过程,教师注意强调细节,从而突出定义中的关键字眼。弹簧(橡皮筋)演示弹性变形。褶皱的一个弯曲即为褶曲。

  [二、褶曲的基本形态]

  (要求学生用手上道具演示褶曲)

  (填写表格)

  列表比较背斜和向斜,学生讨论填写,此时,“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强调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岩层新老关系。

  但是,实际生活中,往往有些山地是向斜发育而成,有些谷地是由背斜发育而成。这就是小兰的新疑问:为什么旅途中会看到“向斜成山”? (活动与探究)(重点突破)

  先用泡沫片演示,岩层背斜与向斜的紧密情况。接着,请大家拿出甘蔗皮,跟着我折:第一次往上折,(注意甘蔗皮朝向)可见毛刺,毛刺的地方如果是岩层是否很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呢?(说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为谷地)

  第二次,请大家往下折,毛刺互相挤压,该处如果是岩层则受挤压力,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可解答小兰的疑惑)

  现实中复杂的褶皱山,岩层并不一定是很规则。从而,得出结论:判断背斜、向斜最可靠的依据不是岩层弯曲方向和地貌形态,而是岩层的新老关系。 (实际演练)

  (过渡)

  [三、褶皱山](小兰:我已经知道了褶皱和褶曲的基本形态,那么,到底什么是褶皱山呢?)(提问学生)

  学生思考回答褶皱山的定义和世界上的两大褶皱山系。

  “板块构造学说”解说两大褶皱山系的成因。

  [呈现目标]

  PPT呈现这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帮助学生分清重难点,进行整理与复习。

  [设置课后悬念]

  泉厦高速公路、福厦铁路泉州段在修建过程中,隧道如何选址?

  篇二:褶皱山 教案设计

  【上课题目】褶皱山

  【教学时间】12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 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路线分布的影响”

  课程标准中的“分析”属于理解性的知识层次,“举例说明”属于应用性的知识层次,我们必须以运动、变化和综合的观点来看待地表形态。

  山地是地表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最集中、最强烈、最明显的场所。课标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突出山地的形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因此,本节通过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的剖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内外力地貌的学习中,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分析山地不同位置,对公路线路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加深对“山地影响交通运输”这一问题的理解。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以山地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探究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承接了第一节的内容,又起到了进一步提升的作用。且教材的理论知识较容易与现实相结合,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发展观。

  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山地的形成和变化的。本设计选取了《山地的形成》中的“褶皱山”部分,由于褶皱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上的,所以从褶皱这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开始讲起,并且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

  褶皱的含义、基本单位及其两种基本形态以及其在内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重点设计了如何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学情分析】

  1.学习者是高一学生,

  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从个人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但受外界影响比较大,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喜欢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刺激进行学习。

  2.学生通过对本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学习,

  感性认识了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为本节进一步以山地的形成作为案例,学习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亲眼看见,所以需要学生进行地理的理性思维,

  才能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进而运用到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褶皱的含义和基本形态;

  (2)学会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理解褶皱的形成过程;

  (2)小组合作,读图探究得出判断 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用地理的视角来欣赏和认识自然界的美。

  (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褶皱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课型】综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贴图纸

  【教学方法】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作为新授课,本节内容可通过层层深入的方法,深刻挖掘教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贯彻精讲多练、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为此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布鲁纳指出,对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因此,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设立问题情境,创设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地理表象,掌握地理知识,并且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

  2.读图分析法

  各种地理图片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对褶曲示意图的理解和分析,可以获取蕴含其中的信息。所以,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外,也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这一基本能力。

  3.模拟实验法

  模拟实验法是探究地理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完成,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在本课,设计了学生用书本模拟演示褶皱的实验,加深学生对褶皱的形成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 相关推荐

【《褶皱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有关《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08-16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通用11篇)10-20

关于《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05-16

《军神》教学设计03-30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3-24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

环境问题的教学设计03-23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