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语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2022-06-19

年级语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了解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另一个和地球关系密切的星球——月球。(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课文题目(出示)《月球之谜》是什么意思?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你们的疑问可真不少啊!(出示:?)

  二、初读课文,感知“神秘”

  确实,月球是一个神秘的星球。我们从小就听着(出示)“嫦娥奔月”的故事长大,对月宫里那只会捣药的玉兔和那棵美丽的桂树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以往我们看到月球(出示:视频)。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介绍的月球和我们的想象是否一样?

  生自由读课文。

  课外,同学们已经按老师的要求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词)

  请大家认真读这些生字词,看看在读音上有那些地方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说得真好。请大家根据同学的提醒,同桌互读生字词。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词?

  请大家把这些生字朋友放进课文里读一遍,看看自己还认不认识它。记住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现在,老师请七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这些同学是否把字词读准确。

  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同学们听得可真仔细,评得也很到位。

  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谁愿意把你的理解告诉大家?

  三、精读课文,感悟“神秘”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然后在学习小组里交流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读书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是啊,“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师出示句子)“遐想”是什么意思?

  那么,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展开想象说一说:人们会产生哪些遐想?

  谁来说说?

  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是呀,美丽的月亮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遐想。你能边想象边美美地读读这一句话?

  谁来试一试?

  大家说她读得好不好?

  读这话应该注意些什么?

  你能来读读这句话吗?

  请大家模仿他的语气,边展开想象边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现在,谁再来试一试?

  让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感悟?

  (出示):人们为探索月球奥秘,付出了哪些努力?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

  谁来?

  是啊,月球可真神秘呀!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月球的未解之谜一定能解开的!只要大家努力学习,说不定将来你就能解开月球的谜呢!

  你还读懂些什么?

  月球的景色这么奇异,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朗读这段话呢? 出示 :那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的景色和我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很好!现在,就让我们以惊讶的语气,按大家的提示一起把课文(出示)第二自然段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看来,大家读得很认真,读懂的内容可真不少!让我们给点掌声奖励一下自己!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美丽的月亮使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人们不断去探索、发现它的奥秘,使我们对月球这个神秘的星球有了更多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月球的神秘,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来,一起把词语读一遍。

  (出示:生字)请大家认真观察田字格中要求我们掌握的生字,想想要怎么记住它,有哪些字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谁来说一说?

  (范写“悬”字):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县”字只有两横,不要写成三横。在自己本子里写一遍。

  还有哪个字?(范写)

  现在,请大家把你认为比较难的字写两遍。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出示)

  1、抄写生字词三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3、阅读有关月球的书籍、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

  第二课时

  一、导入第二自然段学习,感受月球景色奇异

  1、月球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吗?人们总想揭开它的神秘面纱。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

  2、播放课件图片:阿波罗号登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出示)第二自然段,(出示)想想:当我们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4、激发想象,交流:

  ⑴ 学生自由回答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景色。

  ⑵ (出示)提问: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称荒漠?理解“荒漠、奇异”。(课文中荒漠指没有水,没有生命的月球。)

  ⑶ 请一位孩子起来为我们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孩子静静地听,体会体会月球上的“荒漠”。

  ⑷ (出示)提问: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了哪个词语,概括出了月球上景色的特点?(奇异)

  ⑸ (出示)提问:月球上的景色,让你觉得最奇、最异的是什么?

  ⑹ 学生再次自渎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读书感受。(出示:登月图片)(借助登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月球天空和表面景色的奇异)

  ⑺ 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⑻ 播放月球景色的课件:你们想亲眼看看月球上奇异的景色吗?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出示:照片)。

  ⑼ 教师引读(出示: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

  二、学习3~6自然段,探索月球未解之谜,理解“费解”

  1、多美的读书声!月球真神秘!更多的神秘还在后边,不信你默默地,静静地读读课文3、4、5、6自然段,看看你又会发现哪些月球之谜?

  2、(出示)要求:画出课文中的问句,待会起来读一读。

  3、学生自读,勾画。

  4、交流课文中的月球之谜:(出示)三个问句,指导朗读。

  5、提问:这些“月球之谜”科学家解决了吗,弄明白了吗?是啊,这一连串实验结果多么令人 ────“费解”啊!)

  6、在书上找到这个句子了吗?(出示),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指导:

  读好感叹句,引导学生认识一句话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

  7、提问:“令人费解”是什么意思?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8、提问指导学法:

  (出示)这些实验哪些地方令人费解?请孩子们再读课文3~6自然段,勾画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学生默读勾画,交流学习收获。

  9、体验感悟:

  (出示)如果你就是做实验的科学家,当你做完实验后,你会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三、激发兴趣,填补课文空白

  1、(出示)月球上的谜仅仅只有这些吗?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个标点符号看出来?

  2、孩子们,看看还有哪些“月球之谜” 需要去解开?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谜”进行大胆猜想,和伙伴说说。

  四、课外延伸

  1、孩子们,现在你们虽然知识有限,可你们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科学家的研究都是从猜想开始。在你们刚才的发言中,还运用到了许多课外知识,老师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人类探索月球之谜的最新消息,据《重庆时报》登载的消息,(出示):人类的最新研究表明月球可能存在“水”了。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在课外找来读一读。

  2、多么神秘的月球啊!人类的探索还将继续下去,我们一起读课文(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总结,(出示)布置课后作业:

  老师更相信,你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也将继续下去。

  建议在课外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收集关于月球的知识,或者把今天在课堂上的猜想用几句话、几段话写下来,作为习作小练笔。

  • 相关推荐

【年级语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10-09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语文《太阳》的教学设计(精选13篇)09-21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精选18篇)02-28

语文《黄继光》教学设计(通用10篇)05-16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精选11篇)12-07

语文《小露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12-29

语文《南极风光》教学设计(通用10篇)10-20

语文《挑山工》教学学案设计(精选9篇)05-13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通用18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