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的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语言平实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全文围绕着一张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展开,介绍了拍摄当时的情况和照片发表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展示了贫困地区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对于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下的城市孩子极富教育意义。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8个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唤起学生对贫困山区孩子的同情,号召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现实幸福生活、学习机会的珍惜,
(3)引导学生据图展开想象,提高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描写眼睛的写作技能。
(5)感情读文。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文理解新词,学习生字。
(2)引导学生据图展开想象。
(3)模仿课文2、3、4、5四个自然段写写眼睛,培养写作技能。
(4)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山区贫困孩子对读书的渴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唤起学生对贫困山区孩子的同情,号召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现实幸福生活、学习机会的珍惜。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启发和教育。
2、引导学生据图展开想象,提高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听写:跋涉、蜿蜒(注意容易写错的地方)
2、教师: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感受到人的许多心理活动。请同学相互看对方的眼睛,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对方的眼睛呢?
3、打开课本,看插图,注视这双大眼睛,你怎样来形容这张照片中的眼睛呢?(明亮、专注、水汪汪、渴望、忧郁……)这双大眼睛让你想到了什么?
二 学习新课
1、的确,这是一张不同寻常的照片,作者看到这张照片,也想到了很多。浏览课文,找出作者联想的自然段(2——5),作上记号。
2、细读2-3自然段,听清读书要求:把心放到课文中去,找到重点词作记号,并把感受记在旁边。
3、交流感悟:你画了哪些词,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出来吗?
条件艰苦,渴求知识,为什么忧郁?(担心失去)怎样读?谁来试一下?
教师板书:明亮、专注、渴望、忧郁
4、作者看照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作者了解图片的背景。“金钥匙”:了解事情的背景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联想是以事实为依据的。这张照片的故事背景,课文第几自然段介绍的?
5、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跋涉、蜿蜒”复述出来。
①小姑娘怎样上学的?指名读句子“每天……”“蜿蜒……”
②读了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③结合背景,发挥想象,把文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④怎样读出省略号呢?
6、瞧!这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正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深情地诉说着,她诉说着千千万万濒临失学的儿童渴望读书的心声——我们要读书。你看,这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向世人热切地呼唤着……(学生想象,如:救救我们,我们不想失学)
7、面对这样一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你忍心拒绝吗?指名读第6自然段,为什么“大眼睛”能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教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希望工程的资料)
8、看!这是谁?教师出示苏明娟的近照,她依旧是那乌黑闪亮的大眼睛,它还忧郁吗?不,它不再忧郁,而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教师接着介绍苏明娟现在的情况)
9、齐读最后一段。思考并讨论:课题中的大眼睛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三 延伸
1、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才使苏明娟实现了读书的梦想,健康快乐地成长了起来。可是,还有更多的像童年的苏明娟一样的孩子————渴望读书,但读不起书。面对这些困难的伙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2、总结:同学们,当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时,可曾想过那些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同龄人,他们是多么的困苦;当我们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时,可曾想到那些在贫困中仍能自立自强的伙伴们,他们是多么的令人爱怜。给予他们关爱与温暖,我们能够做到;珍惜美好幸福的学习生活,我们应该做到!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明亮
专注 呼唤援助
渴望 激励孩子
忧郁
- 相关推荐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05-31
《别董大》教学设计(通用10篇)11-14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照相机和眼睛教学反思03-19
照相机和眼睛教学反思03-19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