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观后感

2023-05-22 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狙击手》观后感通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狙击手的电影,是影迷们热衷追捧的类型,世界影史中,同类题材佳作,可以列出长长一大串,或许正因珠玉在前,贺岁档推出的《狙击手》,事先并不被看好。

  每部战斗片,都会塑造出一位英雄,狙击手更是常被作为孤胆英雄来进展渲染,《狙击手》片中的人物设定则不尽相像,编导细心设计了五班战士的群像,意图放大感染力,其中先后消失两位神枪手,冷静内敛的班长刘文武,爱哭鼻子的大永,除去主角,其他战士的角色形象也较为饱满,五班这个英雄集体,因此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完整的战斗大戏,少不了对手的衬托,恰如古龙小说中惯见的套路,男主的宏大,需要借助其敌人来显示。所以,《狙击手》仔细描写了另一组神枪手,来自美军的狙击小队,正是由于他们的细心布局,五班才落入了可怕的陷阱。与胡编乱造的神剧不同,这部电影没有刻意描黑和矮化美方狙击手,对垒的双方旗鼓相当,一度让人联想起棋局里的兑子,战斗的残酷惨烈,在此处得到充分表达。

  本片的摄影堪称亮点所在,天寒地冻,漫天飞雪,完善勾画出了阴冷肃杀的气氛,皑皑白雪与战士的鲜血,红白两色,形成了巨大反差,凹凸起伏的地形,好像到处暗藏杀机,更觉触目惊心。美中缺乏的是,我军狙击手击中目标的特效,显得过于夸大,甚至比好莱坞还要好莱坞。

  与精良的摄影比拟,《狙击手》的节奏把握也很到位,每场戏之间的剪辑切换足够紧凑,故事推动简练明快,几场重头戏,诸如集体抢救亮亮、刘文武牺牲、大永猎杀美军指挥官,荡气回肠,扣人心弦,气氛充分感染了现场观众,有个无法回避的冲突,战友的牺牲让人悲愤不已,但狙击手的使命,又要求其高度冷静,这是一组冲突,该如何化解?本片给出了难能珍贵的答案,有如其影像风格,内敛,抑制,没有为了抒情而大肆煽情………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关于朝鲜战斗的影片频频被搬上荧幕,与此前的《上甘岭》《长津湖》不同,张艺谋并未照搬主旋律电影中多用的宏大叙事,别出机杼,选取了正史记载不多的“冷枪冷炮运动”,以无名山坡上的无名狙击战为背景,可谓专心良苦。在他的镜头下,个体事迹没有被湮没,刘文武、大永、亮亮、胖墩、米老二、王忠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串起了一个勇敢无畏的集体。影片收尾处那场点名,称得上画龙点睛,让人泪目。可以说,《狙击手》用很微观的细节,为影迷们叙述了很深刻的主题,国师将即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用到极致,做了次经典的教学示范。

  《狙击手》中还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我们没时机接触到主创团队,不知道他们在拍摄过程中,是否学习借鉴过其他狙击手电影?从中能模糊窥见局部痕迹,比方刘文武被称为“死神”,是否在致敬素有“白色死神”之称的西蒙.海耶?电影里的那个朝鲜小男孩,一度让我联想起另一个人物,《兵临城下》里的沙夏,同样的稚气未脱,同样的感人至深。

  略有圆满的是,本片的文戏着力不多,人物的内心戏大多用直率简洁的对白呈现,从刘文武到大永,两位神枪手的传承交接,本该具体交代,却因铺垫不够,显得有些突兀。而故事的后半局部,美军在已形成合围之势的前提下,竟然主动放弃优势,规律上实在不太通顺,接入那场坦克追击戏,更有狗尾续貂之嫌。

  《狙击手》选在春节档期展映,的确意义深刻。四周有不少观众带着孩子一起观影,身边有个小朋友问家长,妈妈,死这么多人,打仗好残忍啊…….是啊,《狙击手》叙述的故事,会让公众记住,艰辛年月的那场苦战,无名山坡下掩埋着多少热血青年,与他们作伴的,只有冷冷的枪。目击过战斗的残酷,我们理应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假设电影能让大家都熟悉到这点,那就肯定算得上是巨大奉献了。

【《狙击手》观后感】相关文章:

“狙击手”的坚持作文03-04

狙击手观后感03-28

电影《狙击手》观后感09-20

看电影狙击手观后感02-07

观看《狙击手》观后感范文02-09

《狙击手》观后感(精选13篇)08-26

《狙击手》观后感(精选30篇)08-26

2022观看《狙击手》观后感范文02-09

最新《狙击手》的观后感(精选17篇)05-13

关于《狙击手》的观后感(精选12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