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像在一夜之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自己是被自己感动了。”我感动着你的感动。
《立春》观后感600字
今天是周末,淅淅沥沥的小雨从早上就一直在下,在寝室里待了一天,不过,在细雨连绵的日子里,泡一杯热茶,看一部电影,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叫《立春>,是由顾长卫导演,蒋雯丽主演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在一个闭塞的小村庄,一个长相普通却有着歌唱天赋的老师,热爱着唱歌,然而在小小的村庄却每人能够去欣赏,去理解。她不甘于平庸,一心想要去北京发展,却屡次受到打击,终于,有一天以为遇到了一个可以去沟通的人,并且是自己喜欢的人,一个热衷于画画的人,曾经试图考过五次北京的美院,可是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然而,到头来竟然全部都是自作多情,自己爱的人却不爱自己,还为此几乎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心情很复杂,但是,这应该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很有内涵的一部电影,电影的整个氛围给人的感觉是阴郁的,但是,最后的时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一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感觉感触很深,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孤立的,在我们生存的社会中,有无数这样的人,虽然外形并不出众,却并不甘于平庸,渴望摆脱闭塞,渴望摆脱现实的生存状况,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容入到一个群体当中,一个社会当中,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每个人的力量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那样的脆弱无力,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充满了无奈,压抑,矛盾......同时,社会是一个群体,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只有更好的融入这个群体,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中如鱼得水的生活,然而,有时候一些东西是自己无法选择的,纵使一些人有着不凡的才华,却始终与这个社会水火不容,不被世人所认同,那结局也将是可悲的,就像剧中的舞蹈老师,选择用那样的一种方式让自己得到的解脱,虽然那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或许,只有这样做,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吧......
故事发展到最后,虽然没有看到最完美的结局,但是我们却看到了希望,犹如早春的第一缕阳光,暖洋洋的洒在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或许,我们有自己的梦想,并努力的去追求了,虽然并没有达到自己所想,春天也不会距离我们太远吧......
《立春》观后感:极致也是一种美
那是一群郁郁不得志的文艺青年。以王彩玲为首的一拨拉子为艺术而活而奋斗而准备献身的青年,他们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艰难而痛苦地挣扎,在挣扎中,有的沉沦了,有的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有的彻底臣服于残酷的现实。而最后的现实,原来是这么平静,原来生活不需要哪怕是一点的高调。
其实影片一开始我就猜到王彩玲会爱上黄四宝,从王彩玲透过门框去看独自在风中投入地玩耍着胶片的黄四宝时就可以断定。这个孤独的天真的孩子让王彩玲动心。一个梦想唱歌剧唱到巴黎去,一个考美院每年都落榜,两人其实是有点惺惺相惜。而大部分女人都是情感的动物,这样,只见过一次面的王彩玲主动跑去见黄四宝并对他说:“你要是让我留下,我可以放弃我的北京户口”这样的话也就不奇怪了。而王彩玲哪有北京户口呢,她只不过在一次次的虚荣中自欺欺人罢了。那时,王彩玲是断定自己能够唱到北京去,唱到巴黎大歌剧院去。能拥有北京户口,能实现自己的文艺梦想的。所以她不惜一切代价,她清高而目空一切地生活在那个小县城里,她甚至对周瑜说,我是不会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的。
而丑陋的自恋的大龄文艺女青年王彩玲却被这个县城的文艺小青年击倒。在爱情的天平上,王彩玲并没有与暗恋她的周瑜产生共鸣,她渴望爱情,向往艺术的殿堂,而爱情与艺术这两者刚好都折射在黄四宝身上,王彩玲也许是同情,也许是欣赏,也许是真的爱上这个男人了。多年的对歌剧艺术的执著和梦想的搁浅,使她将这种情感转嫁到对黄四宝的爱情上,而王彩玲对于黄四宝来说却只是短暂地依恋,同样不得志的黄四宝,只想在精神上与王彩玲彼此取暖。
是的,王彩玲是太丑了。每每看见蒋雯丽穿着土气而臃肿地提着个黑色公文包,扬着一张长满黑斑的脸,趾高气扬地走过来,一口龅牙地说“我马上就要调到北京口(去)了”时,我总要倒吸几口冷气。那副神气只有活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的人才敢有。那种丑陋,让我对蒋雯丽生出由衷地敬佩来。不是敢演丑,而是丑到骨子里而迸发出了那种精神的美,心灵的超脱和对角色完美的追求。谁又没有年轻过没有梦过呢?谁说丑女就不能有理想了,就不能嫁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就没有爱情的权利呢。谁说爱情和艺术哪个就更高贵?
但我还是欣赏王彩玲的勇气,她最起码敢于在歌剧院办公室里放声大唱,旁若无人;敢于走到黄四宝面前去告诉他,她喜欢他;敢于穿着自制的演出服爬上高塔然后跳下来。这世上,自恋到极致需要勇气,坚持也需要勇气,那勇敢的一跳也是需要勇气的。至死而后生,这一跳,使王彩玲彻底痛悟,人生,大抵没有歌剧也可以活,不在北京一样每天能看到太阳升起。
说到芭蕾胡的命运,让人唏嘘,那个世界,说来还是庸俗很更现实。像芭蕾这样的高雅艺术,尤其是和男性结合,总不免生出一些怪胎般的思想来,何况那是20世纪80年代。你说要是在21世纪,胡老师还用挖空心机地去向王彩玲请求假结婚吗,还用想出“去调戏女学生来证明自己的性趋向是正常的”这样的馊主意吗。正是那样的时代造就了王彩玲和芭蕾胡这样的悲剧。在监狱探视室里的胡,终于可以无拘束地踮起脚尖跳芭蕾,他说,我终于可以自由地跳了。
但芭蕾胡这个男人看上去总让我感觉别扭,你跳芭蕾就跳芭蕾好了,执著也行热爱也好,但无需那么卑微那般委琐呀,举手头足间简直就是个同性男的角色,看着不爽。
之前看过顾长卫导的导演处女作《孔雀》,被他那种长镜头而吸引,为张静初的表演而喝彩。一样的背景年代,一样的叙述方式,旁白、方言,梦想破灭,到重生,甚至惯用的长镜头,这些,都成了顾长卫的标志。《孔雀》因此而获得2005年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这部《立春》的女主角,也就是他的妻子蒋雯丽赢得了2007年罗马电影节影后的桂冠。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象在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这样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写完再咀嚼这话,发现我竟不可救药地爱上这难听的包头话了。
这样的夏天,看到一部值得咀嚼的电影,是一种多么清凉的快乐。而这快乐有时正如一本合味的书,一杯午后的咖啡,也简单到极致。
原来,极致也是一种美啊。
《立春》观后感1000字
蒋雯丽扮演的的乡村音乐老师王彩玲不甘心于现实的平庸,自命不凡,一心想要考国家歌剧院,一次次的跑北京买户口碰钉子,这个一心追求艺术的三十多岁的女人,孤独一人,在小城镇里当然有不少风言风语。走进她生命的第一个男人是小市民周瑜(吴国华饰),为了追求她,周瑜不惜拜她为师,又请他的好朋友黄四宝(李光洁饰)帮忙追求。王彩玲却爱上了喜欢画油画,总想考进中央美术学院,却每次都是失败而回的艺术青年黄四宝,黄四宝却认为王彩玲亵渎了两人间的纯洁关系,一走了之,面对黄四宝的这一举动,王彩玲震惊了,于是,她在深夜里,穿上自己精心缝制的演出服爬上了一座塔楼,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此时的镜头里一片漆黑,一片宁静,片刻只见一只黑色的蝙蝠飞过了镜头......对于周瑜,只因“我不想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以“宁尝仙桃一口,也不要烂杏一筐”的“惊人名言”断送了自己的这份爱情也深深地伤害了这个仰慕者的心 ,心灰的周瑜因为得不到王彩玲的爱,在苦闷中与流氓发生口角,弄瞎了一只眼睛。
此后王彩玲有遇上了小城群艺馆的胡老师,酷爱芭蕾舞,却没人愿意欣赏他的专业舞步,被周围的人们视为怪胎。胡老师曾乞求王彩玲跟他结为名义夫妻,这样世人才会将这两个怪人视为正常人。王彩玲又严词拒绝“你是别人喉咙里的骨头,是个怪人,而我只是不甘平凡,有朝一日我累了挺不住了,会选择妥协,过平凡人的生活”。胡老师哭着回家,在一次舞蹈课上,胡老师悄悄得叫出一位女学生,随后他从容地走进练舞房,整理了下自己的容貌,打开音乐,跳起了芭蕾,跳着跳着,他笑了......看到这我以为胡老师疯了,心理变态了,所以越发地恶心这个男人。当王彩玲去狱中看他,听完他的一席话之后,我才明白这是他故意入狱来自行拔掉了自己这颗眼中钉肉中刺!现在,我内心没有了厌恶感,却多了一份同情,一份心痛,一份心酸~···
剧中另外两位女主角,即董璇饰演的小张老师和张瑶饰演的高贝贝,用蒋雯丽的话来说,“小张老师是一个特世俗、特八卦的人。”她喜欢炫耀,口头禅是“我老公几乎每天晚上都有要求”,这个人物的出现是为了反衬王彩玲的孤独。高贝贝出现在故事后半段,虽然她向王彩玲编造了一个天大的谎言,但王彩玲却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也很希望能在她身上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这个丑陋的女人总是默默地承受着这残酷的一切,只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一次次去北京碰壁,看歌剧,回来到处宣扬自己很快就要调到北京去了,但是再美的虚荣心也是经不起现实的考验的,直到有一天我们看到失落失望的王彩玲走进了婚介所才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她 要开始面对现实了。王彩玲过马路时与那破碎的车擦肩而过,是不是也预示了她梦想的破灭呢?
在新年的飘飘雪花里,在母亲点燃的鞭炮和祝福里,王彩玲似乎感到生命的冬天也快到了尽头,虽然春天的温暖还找不到,但是立春了,一切就都不会远了。她到孤儿院收养了女孩小凡做女儿,在对女儿的教育和天伦之乐里,重新有了寄托不再孤单。
影片的结尾是她医好了兔唇养女,在天安门广场逗她念儿歌。人是要靠着信仰和希望过下去的。寻梦不成总要继续生活,孩子是个很好的支柱和更为实际的生活重心。只是王彩玲在这条妥协的路上挣扎了太久...影片于王彩玲在国家大剧院的高歌中结束,身着华丽的演出服,有交响乐团的伴奏,她尽情的高唱“上帝啊,上帝,为何对我这般冷酷无情...”这是真的呐?还是又是王彩玲的一个美梦?或许这是对她多年执着的一种安慰吧~···
爱情,她爱的人不爱她;生活,事与愿违;理想,在乎近乎远中抛弃了她......这是现实对理想的冲击,也是迫使王彩玲向现实妥协,过上稳定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许理想的越来越远,正是上天赐予她的另一份厚礼吧。
《立春》观后感:梦想远吗?
“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我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她的一生也不甘平庸,期盼着能够出人投地,但是最终种种无奈下,还是平平凡凡,领养的小孩亦取名小凡。影片最后是乡村教师带着小凡在天安门游览,小凡也是她的希望,可能会带给她新的春天。
影片中到处都充满着无奈,正是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公平。虽然取名立春,但并没有给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希望,却反而让人觉得“春天近了,梦想远了”。而这一切都是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无奈。孙阿姨说过本片反映了两个很重要的字“无奈”,我凭残存的记忆整理出了一些。
王彩玲(蒋雯丽饰)对于艺术的苦苦追求不被别人理解是无奈,爱情上的屡屡不顺是无奈,常常说大话自己即将调往北京也是因为在意别人的看法的无奈之举。甚至坐在歌剧院门口等开场20分钟了再买廉价票,花3万元钱托人办户口,被剧团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这些都是让人心酸的无奈。春天总会到来,关键是看以什么心态面对心中的希望和现实的差距,永不放弃的追求却又懂得何时放手。
黄四宝也是一个悲情人物,他对美术的追求并不被理解,甚至是家人也不支持,好朋友内心也是幸灾乐祸的快感,他一次次考美院,屡试屡败,在这种逆境下,不知是应该继续执着的追求下去,还是及早收手。总之,在与王彩玲发生矛盾后他远走他乡,最后竟然办起了骗人的黑婚介,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沉沦啊!
胡老师无疑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他自幼喜欢舞蹈,我行我素,却始终格格不入。演出遭人冷落,个人隐私流言蜚语,内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他甚至向王提出了假结婚的请求。一个人走在雪里的镜头至今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孤独,抑郁,无奈。他觉得自己解脱了,被关在监狱中觉得自己不再需要努力去融入那个冷冰冰的社会了。这样一个艺术的人才竟然走向了监狱,但若非如此也只会让他郁郁而终,错的时间,错的地点,对的人……
高贝贝是一个让人难免怨恨的角色,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总让人毛骨悚然,但仔细想想这也是她的无奈。若非如此又怎能出名呢?本来她的歌声给了王彩玲一个希望,可以圆她的一个梦想,但是最终给了她无以承受的打击。让她终于离梦想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她选择了生活,踏踏实实的平平凡凡的生活。
小张老师是唯一一个没有丑化自己的演员,但是也难逃命运的魔爪,无比信赖的丈夫抛弃了她,一无所有。她的不幸让我觉得影片中所有的人都在很郁闷很无奈的生活着,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
最后一幕还是给了王彩玲一个梦想实现的镜头,虽然场面华丽,却更加让人觉得正部影片的悲凉。当人们高傲的头颅撞到了现实的墙壁上,该何去何从?
电影《立春》观后感1000字
《立春》的一大亮点在于他贴近历史,比如影片开头的母亲,将自己儿子画的裸体画摔往地上,并狠狠地踩上几脚,真实再线封建一代在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所发生的内心挣扎,这即是对外来事务的排斥,也是对封建传统的捍卫。诸如此类的细节数不胜数,如80年代末,90年代初流行的呼啦圈,如让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春节晚会,如90后期流行的卡拉OK,如包头工业化代表大锅炉,如牵动千家万户的高考。一切都能让我们找到曾经的感觉,从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活的日新月异。此外,导演还从语言,音乐等方面全方位地诠释着一个极具立体化的故事。
《立春》发生在万物复苏的春天,空间定位在小城市包头,讲述了六个人的故事,王彩铃是一名师范学院的音乐教师,长得丑陋,但是有抱负,她恃才傲物,自视清高,一心向往着能得到北京户口,最大的心愿是唱到北京,唱到巴黎歌剧院去。然后,小城镇不屑于这种艺术,用“英雄无用武之地”来形容她的生活窘境比较贴切。走进她生命的第一个男人是周瑜,缘于她唱的美丽音符,第一次听到她的歌声,让周瑜爱上了这个长着满脸雀斑黑头,并配有一幅龅牙的丑陋女人,为了追求王彩铃更是拜她为师,只是,清高的王彩铃宁吃仙桃一口也不要烂薪一筐,活活地给了周瑜一个耳光,将他的尊严无情地践踏了一番。走进王彩铃心中的第一个男人是同样追求艺术的“窦唯式”愤怒青年黄四宝,只是特定环境下造就着一个特定的他,五年高考没能让他走上艺术高校,默默无闻地在一家炼铁厂当普通的工人,后来觉得精神上纯洁被王玷污地他最后沦落为一个无所不为的骗子。王彩铃生命中邂逅的另一个男人是一名舞蹈教师,同时他也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一名同性恋者,在小城市里面,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他是一桩丑闻,外人看来甚至自己都觉得不正常的他依然死皮赖脸地活着,扮演着一个所谓的正常人心里的悬案,做着一个城市习惯他的梦想,但他一直像一根鱼刺一样,扎在正常人的嗓子里。与王彩铃为邻的是一个漂亮的喜欢炫耀的女教师小张,“我老公每天晚上都有要求”的口头禅反村出王彩铃的孤独与理想。高贝贝出现在故事后半段,虽然她向王彩玲编造了一个天大的谎言,但王彩玲却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也很希望能在她身上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立春》中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尤其是扮演王彩铃的蒋雯丽,看不到当年《霸王别姬》中带来惊鸿一瞥的风尘妓女,看不到带有母性气质的母亲,看不到《中国式离婚》中的泼妇,也看不到《金婚》中那个典型的传统中国妇女。从王彩铃身上,我们看不到蒋雯丽固有的身影,她完全颠覆了一个以往传统的美丽女人形象。自傲又带着自卑的表情,眼神中折射的倔强与桀骜不驯,眼泪表达出的无奈与孤独,女人身体中渗透的温柔与楚楚可怜,无论是用美声唱法演绎意大利歌曲时以假乱真的表演,还是被骗后释放出的惊愕与愤怒,蒋雯丽完美地演绎了王彩铃,与其说王彩铃成就了一个不同的蒋雯丽,不如说蒋雯丽成就了一个不同的王彩铃。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像在一夜之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自己是被自己感动了。”我感动着你的感动。
观电影《立春》有感:青春,丢不掉的是梦想
我们从小怀揣着梦想,曾经也为之奋斗,究竟是生活战胜了艺术,还是梦想赢得了现实?《立春》的女主角王彩玲没有美丽的容貌,上天赐给她唯一的礼物就是一副好嗓子,可这正是让她欢喜让她忧的理由。一个对歌剧痴迷的女人,不甘于生活在不起眼的小县城,一心想拥有一个北京户口,做梦都想在巴黎歌剧院演唱……这样的女人,这样的梦想,如此的现实,现实亦不是如此,寻梦的路上到处碰壁。
女人是爱情奴隶,王彩玲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人也不例外。可是爱情于她终究是无缘,擦肩而过的几个男人,有爱她的,有她爱的,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不完美的爱情却让她懂得什么是幸福,虽然后来治过脸上的黑斑,去过婚姻介绍所,一度想嫁给一个好男人过平凡的生活,当痴呆的老父亲望着自己与领养的女儿玩耍的时候,当自己带着女儿在天安门前憧憬的时候,她懂得了什么是幸福。
相继在剧情中出现的人物最初都是为梦想奔波,却以最现实的状态,最普通的生活结局。屡次落败中央美院的黄四宝,与世俗水火不容的芭蕾舞蹈演员胡金泉,一心想学歌剧的市井周瑜,还有为梦想以身患绝症为借口欺骗王彩玲的高蓓蓓……春天来了,来的时候我心潮澎湃,感觉春天是带着希望来的;当春天走的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春天给我讲的是一个冷笑话,除了我,全世界的人都笑了,不知是为笑话而笑,还是为我而笑。
痴迷的人都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他们的知音,他们的艺术也因此才获得价值。追求梦想的人是走在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上,零星的过路人成为了你的点缀,你成了过路人的故事。他们讲述着你的经历,包括失败和成功,他们是爱讲故事的人,将你的成功视为偶然,把你的失败写成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绘声绘色,任凭听者传播和评论,你便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笑话。追逐梦想的人是创造故事的人,辉煌的背后是一段辛酸,没有坎坷的经历怎么会有精彩的故事,没有坚强的毅力怎么会有长久的故事,没有看穿世间冷嘲热讽的心态怎么会有让人难忘的故事。正如汪国真《热爱生命》所说的那样:“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要去想未来是起点还是巅峰,只要坚定梦想,你将被追逐梦想的人称颂。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个实现梦想的奋斗历程都是现场直播。每一个星星点点的夜晚,总会揭开那湿漉漉的记忆,我喜欢曾经的异想天开,其实那就是我最初的梦想,憧憬着明天的希望,我心中的那首歌不知多少次在低吟浅唱……我宁愿一百次跌倒,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快乐时可能夹杂着忧伤,失落时也总会有希望,有时候放弃是无奈,但执著总会有希望,青春,丢不掉的正是梦想。
《立春》过后是发生什么了,万物复苏,姹紫嫣红,她确实是带着希望来的。冬眠的梦想是否也应该在春天这个温暖的季节睁开朦胧的睡眼呢?春天来了,你还在等什么?
【立春观后感】相关文章:
立春02-04
立春的经典习俗03-30
立春谚语08-23
立春的作文11-03
2024年立春时间及立春吃什么01-04
《立春》观后感(精选12篇)10-19
《立春》的观后感(精选17篇)02-04
《立春》观后感3篇10-14
立春的经典谚语大全02-05
有关立春的灯谜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