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的主旨,理 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 摘录文中精彩语句,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积累“逆境”话题的名言警句
3. 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体裁和行文风格 。
教学重点:
2、3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始检测:
检测导学案2、3填充情况。
二、 导入新课:
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们难以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们难以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力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智障阻碍了舟舟的发育,而音乐王国里却飘洒着灵动的音符,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 的尊严。今天让我们走进培根的哲理散文——《论厄运》,深入体会苦难中的尊严。]
三、作者介绍:
培根:
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注意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和哲学家。《培根论人生》是他文学上的代表作,问世400余年,几乎被翻译成成人类所有语言。文章见解深刻独到,分析周密严谨,文风老辣锐利,体现了他“高度的阅历,丰富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开创了英 国散文的传统,影响极大。
四、解题:
厄运:即中国所说的逆境。
五、文本研习
1.自读《论厄运》,找出能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
明确:(1)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
(2)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3)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 4)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2.从“论厄运”的角度用自己的话整理作者的观点。
明确:(1)战胜厄运是奇迹,令人惊叹。
(2)战胜厄运需要坚忍的品质。
(3)厄运不会把我们击跨,反而 能显示出我们最美好的品格。
3.根据观点句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层:(开头——“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引用名言与神话指出“战胜厄运令人惊叹”,对厄运无所畏惧的人才是 “真正的伟人”。
第二层:(“幸福所需要的美德”——“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用《圣经》.圣诗指出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
第三 层:(“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结尾),用比喻与对比说明厄运中孕育着希望,更能显 示出我们最美好的品格。
3. 理解:“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 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明确: “刺绣”——人生,生活;“花朵”——美好的品质;“背景”——苦难.厄运。
4. 作者 在本文中主要谈论的是关于“厄运”的什么?
明确:厄运的价值与意义。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3.背诵全文,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
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诚恳谦虚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3.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4能认真写不限题裁的作文,学会修改作文。
重难点、关键
1.理解名句含义,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 阅读短文,了解成语典故,受到教育。
3.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芦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
成、诚恳谦虚者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l. 指名背本期学过的名言名句或古诗、成语。
2.指名说说你所知道的爱国人物或爱国格言。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名格言。
2. 自由读格言,读准字音,读得较连贯。
3.指名起立读,正音。
4.全班齐该。
5.开火车读。
6.分成学习小组讨论格言意思。
7.小组派代表试说格言意思,师生共同理顺。
寸寸山河寸寸金:每一分国土都比金子还珍贵。
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地位卑下(低微),但是我从来不敢忘记
国家的忧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起与灭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一直吐到死,才把丝
吐完,蜡烛直到烧成灰以后眼泪才流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本来都要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时,担心生命有危险,而一见到小便宜,便没命地去抢,不是英雄好汉啊。
点拨:前三句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重,处处为国家着想。后三句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
8.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掌握格言。
如:谁是春蚕?谁是蜡烛?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谁的死比鸿毛还轻?
9.指导朗读、背诵格言。
四、阅读短文。
1.谈话:请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谈谈里面的情况。
2.引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一个小故事三顾茅芦。(板题,读题)
3.指名说说这一成语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或,也可讨论解决。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国时代的蜀国,在四川省一带。
鼎立:鼎,旧时青铜器,有三只脚,借以比喻魏、蜀、吴三国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互相相持的局面。
推荐:推举。
隆中:地名,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读短文,思考问题:
(1) 题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2) 你喜欢文中的什么人物?为什么?
6. 汇报思考所得。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到话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访。
谁喜欢哪个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如:张飞(直率)、关羽(忠勇)、刘备(诚恳、待人有礼貌)、诸葛亮(多才多艺、顾大局识大体)。(结合指导看图)
7.想想文中主要讲的是哪个人从这个人的所做所为中你值得什么?
本文主要讲刘备。从他做为一国之君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这件事中看出他足 个诚恳爱才的人。文章告诉我们做事要诚
心诚意才能得人心。
8. 课后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材料。
五、小结。
六、作业。
1. 补充格言.读背格言。
(1)寸寸 ,寸寸 。
(2)位卑未敢 。
(3)天下兴亡, 有责。
(4) ,蜡炬成灰泪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 ,或 。
(6) 而 , 而 ,非英雄也。
2. 根据意思写格言。
(1)国家的兴盛与衰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2)人本来就会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 再写二句你收集到的有关爱国与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2.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 指名背上节课所学的格言。
2.简要说说《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二、揭示教学内容。
同学们,刚才大家谈的《三顾茅庐》这一故事,就是一本很好的书,
它iL我们懂得了历史,还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这节课,我们口语交际
的内容就是(板书)推荐一本好书。
三、进行口语交际。
1. 释题:推荐是向别人推举介绍的意思。
2.讨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3.汇报:一本好书应该语言优美,内容丰富。
4.回忆你自己读过的书,想想介绍哪本给同学。
5.在小组内交流介绍你读过的好书。
(1)可以说说书的主要内容。
(2)也可以谈谈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3)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与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交流。
6.每一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到班上汇报。
7.评评谁说很好。
四、同学之间交换看别人推荐的好书。看后说说自己的意见。
五、向家人介绍你今天在班上听来、看到的好书内容。
六、小结。
好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让我们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我们应该不
断地多读好书。
七、作业。
l. 利用课外时间每周读一本好书。
2.好生可试着用一段简短的话写写书的内容、你对书的看法和书给你带来的帮助。
3.建议每周读一本好书,并摘录好词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能认真写不限题栽的作文。
2.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习作部分内容。
二、齐读习作要求,明确要求。
1.不出题目,不规定内容,自由写。
2. 可写景,写事,写入,写心里话,写想象作文
3.动笔前要先认真思考,把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出来。
4.作文要具体、清楚。
5.不写错别字。
6.自己定题目。
7.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三、写前谈话,拓展思路。
1. 同学们,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快乐和伤心的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给同桌听一听,注意把这件事讲清楚.要让别人听得懂。
2.每人忍考三分钟,发言三一五分钟。同桌可互相提醒、补充。
3.师听取后可邀请一、二个口齿较清楚,发言较流利的同学上来试说说,全班帮他补充。
4.试着像这两位同学一样.再把刚才所说的事补充修改一下。
四、动手把刚才说的事写下来。可以边写边修改,也可以写好后读一读,边读边改。
五、作业。
继续写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欣赏别人的好作文。
2.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师就批改情况简要回顾一下本单元写作情况。
二、欣赏好文。 (一、三篇)
1. 投影佳作。
2 .指名读。
3.说说该习作好在哪(字词、句、布局谋篇、内容)。
4.指名读读自己习作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
三、修改病文。
1.出示病文(投影)。
2.自由读病文,指出病文毛病所在。
3.说说如何修改。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修改符号,如:
改错字:在字的四周画 ,同时在错字上面写上正确的。
删除字:在余字的周围画 。
添加字:在需要添加文字处画 ,引到空白处画一个方框,框中写上要添加的字。
换顺序:用XX XX划过来。
4.再话修改后的习作,比较。
5.动手修改自己或同桌的习作,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并抄正。
教学后记:
年 月 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读音,读准多音字“难”、词语“惬意”的读音。
2、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尊严、惬意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这几个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尊严、惬意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这几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识尊严
师:同学们,自古以来,“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 清廉、方正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给他的食物,这说明了这些人有骨气、有尊严。(引出课题《尊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有尊严的人——哈默。
二、我会读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尊严 逃难 善良 朴实 款待 例外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瘦骨如柴
2、我读通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我能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4、我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文中年轻人哈默的有关资料。
三、讨论交流
1、从对小伙子的描述中你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按照“我认为他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来谈谈你的看法。
2、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3、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呢?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想。
点拨
1、对前3个问题进行点拨。
2、我能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还能复述课文。
四、品读感悟 思考尊严
1、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这个年轻人与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三次对话,用心品词,体会人物品质。
2、学生默读思考。
(1)画出年轻人与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对话,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2)圈出描写人物动作、外貌、语言的词语,写一写,从这些词语中又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组合作交流。
师:把你自学的体会与同桌分享,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一读,读出你的理解;二说,抓住重点词语谈你的理解;三思,把自己的思考与别人的思考融合。
4、全班交流。
师:思维的网络连接你、多、他,让我们共享大家的学习成果。
5、学习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
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你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1)理解“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两个词是对年轻人外貌的描写,从这两个词中,我们准确地体会到这个年轻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以至于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身体消瘦到了极点。
(2)这样饥饿的人当时会想些什么?
第二次对话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① 理解:顿时、灰暗、喉结下下动了动,
(顿时就是马上、立刻的意思,从灰暗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是呀,刚刚点燃的希望顿时破灭了。喉结动了动,你体会到什么?咽口水,非常想吃,可他怎么做的?)
② 理解“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虽然失去,但仍坚定)不能不劳动,多么坚定,这是他的原则,从这些词语中,我们看到了他的饥饿,他的坚定。)
③ 学习描写杰克逊大叔的动作词语,“想一想”从中体会出什么?(杰克逊大叔在想什么?噢,你也是个善良的孩子。)
④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次对话
“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你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捶背吗?”
(1)理解现在,体会年轻人的坚定,(现在写出了年轻人的急迫,坚定。”站”体会到了年轻人即将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食物欣喜的心理。
②理解“思量”,体会杰克逊大叔的善良。
师:“哈默的真诚的语言,礼貌的行动,诚恳的态度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
(师:这里的富翁,不是指拥有豪华的物质享受或者数不清的金钱,而是拥有尊贵的人格魅力,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间的奋斗精神。)
6、了解哈默。
师:哈默正是有了这种,不依附于他人,自尊、自强的精神,所以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一起来读读。
五、拓展延伸 理解尊严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生字,会写“日、田、禾、火”4个生字,学会两种笔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8个生字。
教学难点: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电脑出示:大山图)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喜欢吗?为什么?(我们喜欢爬山……)大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古时候的人也非常喜欢大山,那么他们是怎样记录大山的呢?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电脑出示“山”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二、看图感悟象形字的演变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几幅图与字,找联系说变化。
使学生明白古人就这样根据实物形状的样子创造了文字。
2.小组研究后汇报交流。
三、读儿歌,了解句意。
1.借助拼音自己读儿歌,标画出读不准的音节。
2.同桌对读,相互纠正读音。
3.自己读儿歌,把每个音读准确,读后把不理解的内容提出来。
4.“田”是指种庄稼的土地。本课图上画的是水田,多用来种水稻。“一方方田”指的是一块块四方的田。(如果学生能解释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解释不清时教师讲解)
5.电脑出示儿歌,指名读。
四、学习“日、田、禾、火”4个生字的音。
1.请学生边读儿歌边用“○”画出4个生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这几个音节,读后把音节贴到黑板上。
如果小老师有读不准的音节,教师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他,让他请个小伙伴来帮忙。
4.做给音节找朋友的游戏。先请学生读读这个字,再把它贴到它的音节朋友下面。
五、记忆4个生字的形。
1.学生借助教材提供的笔顺,伸出小手指随着笔顺一笔一笔地写,边写边说笔画名称。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举手问老师或小伙伴。
2.学生提出“禾”字的最后一笔不知道是什么笔画。
3.教师出示学过的笔画“丿”卡片,问大家是什么笔画,老师告诉学生:“笔画往左下来的时候它是一撇,往右下的时候是捺。”
4.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记字形,培养创新意识。
(如“田”字中间的横和竖就像田里的小埂,外面的笔画就像地边……)
六、联系生活用字,发展学生语言。
1.这些字在生活中经常能用到,你能说说吗?可以组词也可以说句子。
2.你能试着用4个生字分别说一句话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笔画卡片:捺、点。
2.抽读生字卡片。
二、书写生字
1.让学生和电脑博士一起按笔顺用小手指写一遍,边写边说笔画名称。
2.让学生按笔顺把书中的红色笔画描一遍,及时巩固笔顺。
3.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观察后,让学生说说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的位置。
日: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横不要太长,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横封口。
田:“田”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注意里边的“横”写在横中线上,两边不要写满,“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禾:首笔撇要平,竖在竖中线上,最后的撇、捺舒展。
火:前两笔点、撇呼应,位置在横中线上方,最后两笔写舒展。
5.学生在教材上把每个字独立试写一遍。
6.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如“田”字,老师范写,具体指导。
7.学生照教材上的范字把每个生字写一遍,写后评一评。
三、巩固练习
1.读儿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2.完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字写三遍,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持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相关文章: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05-13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05-11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5篇05-15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合集6篇05-15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05-14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7篇05-14
【实用】语文教案集锦6篇05-10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05-16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锦7篇05-15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