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2022-05-15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年轮和树冠的形成和作用。

  2.继续培养运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全文,了解树的年轮和树冠的形成和作用。

  (二)培养学生运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初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三)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以“年轮”为例,“年轮”是指木本植物的主干,由于种种原因,生长的快慢不同,在木质部的断面显出环形纹理,这种环形纹理叫年轮。年轮数与树龄相当。

  2.在了解了年轮的意思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讲什么叫年轮的一段课文画下来。

  3.指名读第5自然段。

  4.出示句子:

  “长一岁,就画一个圆圈,再长一岁,就在原来的圈外再画一个圈。人们把我画的圈叫年轮。”

  5.指名读句子,说句意。

  让学生通过这两句话,了解两个意思。

  (1)什么是年轮?

  (2)根据年轮可以知道树的年纪。同时学生阅读这个自然段。

  (3)要从中了解用年轮判断树龄的科学性、可靠性。

  6.教师出示年轮图片,让学生判断树龄。

  7.联系实际,理解“树冠”一词。在字典中“冠”是指帽子,“树冠”即是指树木主干上端长满枝叶的部分。教师可采用出示树木的图片,让学生判定树冠的方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8.指南针。

  “指南针”是利用可以转动的磁针制成的测定方向的仪器。讲课中,教师可直接出示教具指南针,让学生借助实物理解词语。

  (五)读题,设疑,了解课文内容。

  1.读题设疑。

  (1)文中写的是谁和谁在说悄悄话?

  (2)什么是悄悄话?

  (3)它们说的是什么悄悄话?

  这篇课文运用童话形式,通过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对话,介绍科学知识。说明年轮、树冠的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教师可借助以上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①人物:老槐树和小槐树。

  ②悄悄话:原意是用很小的声音和人讲话,只让对方听见,而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在这篇童话中,作者把槐树树冠被风吹而发出的沙沙声当作悄悄话。这是把树人格化了。作者采用这种拟人的写法,可以引人入胜,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③说什么悄悄话:

  这篇课文写的是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对话,内容包括如何计算年龄和枝叶有的地方茂盛、有的地方稀疏的原因及如何记录气候的变化。

  (六)读题、解疑、读懂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练习第1题第2小题:

  树木是怎样靠年轮来记录年龄、指示方向和记录气候的?

  2.讨论:树木是怎样靠年轮来记录年龄的?

  (1)让学生默读第9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指名读句子。

  “因为年轮也是个准确的指南针,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年轮密集的一面是北。”

  3.引申思考:年轮为什么会有的地方稀疏?有的地方密集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速读下文,找有关句子,回答问题。

  4.指名读句子。

  “温暖多雨的年份,年轮就长得宽,干旱的低温的年份年轮就长得窄。”

  5.讨论: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通过读重点句,要让学生弄清,年轮不仅可以记录年龄,指示方向,而且还可以记录气候。年轮的宽窄与气候的冷暖有直接的关系。

  6.树冠是怎样帮助人们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指名读第7自然段。

  读这一段,要让学生从中理解人们在野外迷失方向的时候,可以根据大树树冠枝叶的多少来辨别方向。因为南面接触阳光多,所以树南面的枝叶就长得茂盛;北面接触阴面多,接触的阳光少,所以枝叶就比南面的少。

  7.引导学生联系推断枝叶的多少与年轮疏密的关系。

  (1)提问:枝叶的多少与年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教师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从中学会推理和判断。树木在气候温暖多雨的年份,接受阳光多、雨水多,所以枝叶茂盛年轮也就随树木生长快,长得宽。而在少雨低温的年份枝叶自然稀疏,树木生长慢,因而年轮也就长得密集。

  (2)让学生用因果句式,练习说话。

  因为气候温暖多雨,树木_______,所以年轮就________。

  因为气候低温少雨,树木________,所以年轮就________。

  由于南面接触阳光多,所以树南面的________。由于北面接触________________少,所以枝叶就________,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树叶枝叶的和________________来辨别方向。

  (七)学生速读课文:

  1.思考课文是怎样把树木靠年轮记录年龄、指示方向和记录气候这些事情讲清楚的?

  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本篇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对话,向读者讲授年轮与树冠的形成和作用的。其中小槐树的话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八)分角色朗读课文。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小槐树问话的句子,读一读。

  2.想一想小槐树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提问的?应该怎样读?

  3,教师指名让学生读小槐树的问话,并请同学评议。

  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情境图,图中有三个鼻韵母。图画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自然地将本课所学的三个鼻韵母引出来,图下是这三个鼻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四声。第二部分是三个鼻韵母的书写,用以指导学生描红。第三部分是拼音练习,用以认读音节。第四部分是看图读拼音词、拼音句子,用以看图练读拼音词句,巩固所学韵母。在教学这三个鼻韵母时,我们要指导学生读准鼻韵母,特别是发准韵尾n,教师应多做示范讲解,使学生掌握发音方法。

  教学要求:

  1、学会前鼻韵母an、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

  2、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3、能正确认读声母和an、en、in组成的音节,会读音节词。

  教学重(难)点:

  an、en、in的发音及拼读。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an、en、in的发音及四声,整体认读音节yin an、en、in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抽读声韵母卡片:a,e,i,,说说声母n的发音方法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看情境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小朋友们在家里看电视,他们把遥控器一摁,电视屏幕上就出现了天安门,并响起来优美的音乐)这里面的天安门的“安”,遥控器一摁的“摁”,音乐的“音”,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韵母an、en、in(出示)。

  2、教学语境歌遥控器摁一摁,荧屏映出天安门,色彩鲜艳音乐美,小朋友越看越开心。

  三、学习an、en、in的发音和四声的读法,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1、教学an。师读an的音,讲解发音方法,学生跟读,指名读,领读,齐读,

  2、出示an的四声。生自由读,指名读音,组词,齐读an的四声。

  3、en、in读音同上。

  4、总结:今天我们学的这三个韵母,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后面都有一个n)是呀,这三个以字母n结尾的韵母,我们把它们叫做前鼻韵母。(生齐说)

  5、抽读an、en、in的卡片。

  6、指导an、en、in的写法。

  观察an、en、in的写法(前面还是一个单韵母,后面是个n),师范写,生书空,描红。7、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出示yin,说说它是由声母谁和韵母谁组成的。

  (1)师范读yin,生学读,指名读,齐读。

  (2)出示yin的四声。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an、en、in及yin的四声。

  2、比较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的读法,区别不同点。

  3、听音组合韵母。师发an、en、in的音,声用卡片组合成所发的韵母。

  五、作业。

  1、an、en、in各写一行。

  2、练读an、en、in的音及整体认读音节yin。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认读声母与an、en、in组成的音节,学会拼读音节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an、en、in的四声卡片2、

  2、读整体认读音节。

  二、教学an、en、in与声母相拼的音节。

  1、教学音节

  出示音节:ban、dan、nan、guan、huan、chuan、ben、pen、wen、min、qin、xin。

  (1)、指名说说,哪些是三拼音节。出示:guan、h u an huan、ch chuan 。

  (2)、先说说声母、韵母、介母各是什么?自由练习拼读,指名拼读,齐读。自由练读所有音节,指名领读音节,齐读音节。

  2、看图练读音节词。

  (1)、练读:shān shuǐ zhěn tou jīn yú。

  (2)、出示图片,指名说说图画山个画的是什么?根据回答出示音节词,自由拼读词语。指名拼读,齐读。读拼音句子。

  (3)、指导看图,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一个小弟弟在搭积木)瞧,他搭的是什么呀?(是一架飞机)飞机飞呀,飞呀,飞到了(蓝天)。

  (4)、引导学生诵读。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

  3、让学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摇头晃脑的意思。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学习。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的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朗读法、调查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读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给认读生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3、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让学生口头组词。

  4、分析生字的写法。

  四、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snsngslgngmYYngling

  孙诵私利刚吗鸦养良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意思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以指导。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让学生理解“讲解、糊里糊涂、摇头晃脑的意思。

  三、扩展活动

  1、说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对你有什么影响?

  2、你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课文

  说说你学习了不懂就问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不懂的事情

  就主动的问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字典大楼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掌握“典、楼、造”的写法。

  2、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3、知道字典的重要。

  4、养成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懂得查字典的好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查字典是一种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上如果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会想到去找谁?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字典。它可以让你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二、认识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小组讨论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评价。

  三、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3、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开展组词比赛活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字典大楼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3、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法学法:

  以读促悟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

  师: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自学情况交流。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后羿射日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嫦娥奔月

  第三段(第7、8自然段):想念嫦娥。

  三、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

  2、采记“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第二课时

  一、从图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什么样的画?

  2、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3、读一读。读文字有什么感觉?(同样“美”)(激发)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师范读

  二、揣摩人心

  1、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

  2、人更美:心地的善良。能具体说说吗?先默读,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语句用线画下来。交流讨论

  先从总体上把握。体会在两点上: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1)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2)第二件事情是关键,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那是一个*诈贪婪的小人。“*诈”(虚伪骗人)体现在哪儿?“贪婪”呢?(“把仙药交出来!”)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读。

  “周旋”,什么叫“周旋”呢?这样,我们来演一演,我来演那个*诈贪婪的逢蒙,谁来演嫦娥?

  与扮演嫦娥者交流: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当周旋失败后,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

  多善良的嫦娥啊,谁来将第5自然段来读一篇,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3、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读那段文字)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

  4、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你愿意成为的嫦娥的知音吗?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1)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

  (2)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

  (3)留恋、不舍——留恋人间的生活,这人间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无比的后羿。

  5、如果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情感应当是什么?

  三、升华情感

  1、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从课文里哪些细节得知的?读7小节,我不想听你说,我想听你读。(放音乐)

  2、后羿对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鉴。“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全体男生读。

  3、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这段话(第六小节),你的心情怎样?(交流后)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

  4、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读最后一小节。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贺年片》是一首优美、充满童趣的小诗歌,通过写大自然送给“我”四种不同颜色的贺年片,寄托了少年儿童要健康、快乐成长,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探索,将来担当建设祖国重任的美好心愿。碧绿的树叶、洁白的云朵、蓝色的贝壳、闪烁的红霞,在孩子们的心中是那么的富有幻想和诗意。诗歌语言生动简练,想象丰富合理,是陶冶学生美好情操,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同时本课还适合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感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还会收到哪些贺年片?会祝愿我们什么?让学生仿说、仿写,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7个字及下列词语:风浪、大海、祖国、贝壳、希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美好祝愿,并立志做一个健康快乐、有理想、勇于探索的好少年。

  设计理念:

  作为贺年片,学生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见过并做过贺年片,对贺年片有大致的印象。但由于课文中描写的贺年片和学生实际接触的贺年片有一定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贺年片,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我针对教材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的导入从新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入手,让学生知道贺年片的作用,并通过自己对贺年片的观察、表达,加深对贺年片的认识。然后通过指导学生说、想、读,将他们置身于课文角色之中。加上声、光、形融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气魄。最后的仿说、仿写让学生趣味横生,课文的难点也在情趣中理解、消化,同时学生在仿说、仿写中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新年好》歌曲)

  1.课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每到新年我们都要相互祝福,你知道平时都用哪些方式向我们的亲戚朋友表达自己的祝愿呢?(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写送贺年片等。)是呀,在新年收到一份美好的祝愿,收到一张精美的贺年片,的确是一件高兴的事,其实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别致的贺年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叫《贺年片》的小诗,看老师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听清老师的两个要求:

  (1)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

  (2)把预习中画出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它。

  2.同桌合作读,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

  三、检查生字

  1.带拼音的生词,你会读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2.我去掉拼音,你会不会读?(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

  3.这一次更难了,看,单独的生字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单独的生字。)

  4.小朋友识字的本领可真大,那课文读得怎么样?谁想读?(指4名同学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送给我们什么贺年片?

  5.这篇课文,写了谁送给我们什么贺年片?依据学生说,课件出示不同的贺年片。(这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贺年片,你最喜欢哪一张?在课文中找到所在的小节读一读,再自己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读中感悟,朗读表达(依据学生的选择,打乱课文顺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读所选的小节,并练习说。

  2.交流汇报:

  绿色的贺年片:

  (1)你喜欢哪张贺年片?你读给同学们听听,你说说为什么喜欢?

  (2)森林祝愿我们什么?指名读祝愿的话。

  (3)谁来扮演森林爷爷?(戴头饰)你是谁?你祝愿孩子们什么?真佩服你,你的表演能力很强呢!

  (4)森林爷爷祝愿我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你想想它还会祝愿我们什么?谁来再扮演森林爷爷,你还祝愿我们什么?(孩子们,我还要祝愿你们多学知识,为国家做贡献。)

  (5)教师戴头饰(我是谁?)。教师范读。

  (6)你们收到我的祝愿想说点什么?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再读一读这一段。

  白色的贺年片:

  (1)你哪张贺年片?你读给同学们听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张贺年片?

  (2)想不想当白鸽到蓝天飞上飞翔?听,蓝天阿姨呼唤我们呢?(喂,孩子们,把白云当作翅膀,到我的怀抱里来自由飞翔吧!)

  (3)可爱的白鸽们,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继续往前飞,你又看到了什么?勇敢的白鸽们我们往高处飞,你还看到了什么?

  (4)孩子们,我们飞得多自由,多快乐,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5)来,咱们一起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吧!(师生分角色读。)

  (6)小结:同学们,飞上蓝天,已不是梦想,只要我们多学知识,多学本领,我们就一定能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蓝色的贺年片:

  (1)你喜欢哪张贺年片?你也读给同学们听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2)你知道大海中有哪些宝藏?(教师补充: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蕴藏这无穷无尽的动物、植物和矿产,仅仅目前已经发现的动物就有十五万多种,能做成食品和药品的藻类植物也有一万多种,更重要的是海底还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

  (3)你想去大海收获宝藏?好,就把这枚贝壳变成小船,你就是驾驶小船去寻找宝藏的人,即将出发,面对着风浪,你怕吗?(你就带着这种自信,读一读最后三行。)谁还有迎战困难,胜困难的决心?

  (4)勇敢的男孩子准备出发(男生读),自信的女孩子,准备出发。(男女分角色读。)

  (5)小结:你们都是勇敢自信的孩子,老师相信,众多的宝藏属于你们。

  红色的贺年片:

  (1)这张红色的贺年片谁喜欢?你读给同学听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2)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二十多年过去了,咦,你们都长大了,想想你是谁?(我是教师。)你在做什么?你为国家做了这么贡献呢,祖国人民感谢,听了我的赞美,你心情怎么样?你就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最后三行。

  (3)你是谁?(科学家)你在搞什么研究?祖国因为有你感到骄傲,我也感到自豪,来,你也读一读最后三行,让同学们也分享你的快乐。)

  (4)我们一起自豪地读一读,感受奉献的快乐?

  五、吟诵

  1.小结:孩子们,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森林祝愿我们快乐成长,蓝天呼唤我们自由飞翔,大海嘱咐我们收获宝藏,太阳希望我们奉献智慧。大自然是一首美丽的小诗。咱们合作吟诵吧!(师读前二行,生接后四行,鼓励学生加动作。)

  2.配乐吟诵。

  3.出示实物引读(打乱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六、拓展

  1.想一想,我们还会收到哪些贺年片?让我们也做一个小诗人,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练习并出现图片)

  _______________的贺年片,

  是_____________送给我的。

  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祝愿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什么?引导学生选择一项说。

  3.四个人一个组,选择其中的一项,可以选其他事物。

  4.班内交流:谁想展示你们的成果?(你们的想象真丰富,祝贺你们也成了小诗人。)

  5.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下课了,课下完成和贺年片,涂上你喜欢的颜色,送给你的好朋友。

  附板书设计

  贺年片

  森林 蓝天 大海 太阳

  成长 飞翔 收获 奉献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充满儿童生活情趣。深文细致地指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并且饮水思源,赞美了的自己的劳动给常来甜美欢乐的人们。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 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 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下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一、 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砖上藻砖石。)

  二、 自由读深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深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 8)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 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2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中什么?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绝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 默读第二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 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 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标划: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的清?哪些词语表现出儿童情趣?

  (趴在井图上,一颗一颗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痴痴地,一面数,一面心里想、、、、、、)

  处理课后阅读思考(3)投影:

  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想想句子的意思,读体会。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

  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是很大的星星离我们是很遥远的,这一点“我”是清楚的,所以用叹号。井水的深度我们是不知道的。所有用问号。遥远的星星,能很清楚地映在深深的井水中,说明井水很清楚。)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5、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标划。

  井水为什么甜?通过什么事写井水的甜?

  (把含盐量很少的深水,叫做甜水,课文是通过洗菜,洗大萝卜这两件事写出井水的甜。)

  6、指名读边听边想:井水的甜美,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是从哪些语句中体现了来的?

  (嬉笑声,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樱子。真是可爱极了。)

  7、全班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8、默读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什么事情表现井水的“凉”?

  (通过井水浸过后的红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冰凉来渲染井水的凉。)

  9、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10、齐读第二大段,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出井水三个特的?

  (采用了有概括,有具体事例来源照井水的清甜凉。)

  11、思考回答:

  这么了的井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饮用,浇灌、洗涤、浸凉水果,以及供孩子们观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1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大自然段,总结归纳段意。

  投影:

  第二自然段意:井水很清,很甜、很凉。

  13、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课文。

  1、 齐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

  (1)看到这田井,使作者想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体会的?

  (饮井不忘挖井人,赞美了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的劳动,赞美了辛勤创业给后人带来幸福的劳动人民)

  (2)为什么到现在,作者还在思念这口古井?

  (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挖井人,劳动者永远受到后代人的怀念和敬爱。)

  2、 归纳本段段意,投影:

  我常想掘本井人的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打出幻灯,出示投影(三段的段意)把段意串连起来归纳深文的

  主要内容。

  (提示:先通读一遍各段的段意,抓住体现观要点的词语,删去重复的词语,然后用恰当的通顺连贯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连在一起,最的再读一读,看要点是否全。)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老的水井,井水很清,很甜,很凉,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六、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合集6篇】相关文章: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6篇05-13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05-14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7篇05-14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05-13

有关语文教案模板合集7篇05-14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合集6篇05-14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合集7篇05-07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合集6篇05-07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05-11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锦集6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