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6-1-27编辑:互联网教学文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小学数学作业如何进一步改变现状,在有效性作业的设计上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是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要求更应设计自主性作业。要把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这样就能把学生从封闭的数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从而实现数学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童趣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一道“帮助小青蛙找妈妈”的游戏性作业,即:池塘里有好多荷叶,小青蛙的妈妈就藏在得数是142的荷叶下面,请你帮助它找一找妈妈在哪片荷叶下面。这样设计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二、设计具有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生活化的作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1、生活观察:观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在家观察一些蝴蝶、窗户、房子等平面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发现?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些轴对称图形。

2、生活调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

3、生活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如: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家中消毒液的说明书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药水给厨房用品消毒。

4、生活探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三、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1、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一星练习、二星练习、三星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1)5.4×72+5.4×28     (2)(1.25+2.5)×4

**:(1)5.4×99+5.4        (2)7.5×10.1

***:(1)7.4×5.6+7.4×5.4-7.4    (2)8.4×7.2+0.84×28

2、自选型练习。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如:在学习分数乘法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信息:据《金融时报》发布的消息,2006年夏天,我国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平均每公顷增收150千克,全国共增收2.52亿千克,比去年增长3%。让学生根据此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创新者

开放性作业,内容形式新颖,问题解决具有发散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同时,得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创造意识。另外,开放性作业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样化,学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进行思考,体验成功,体现“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大众数学的思想。

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 

“天天乐”快餐店推出以下优惠措施:

套餐  18.00元       冰淇淋   7.00元

第一周:每套16.20元;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第二周:降价20%;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第三周:买5套以上打七折;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如果每人给你20元钱,你准备在哪一周买?你打算怎么买?

请你设计购买方案,并说明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是什么?

总之,新课程改革中的作业设计,应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创造型模式之上,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机械、模仿式的完成作业为自主探索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作业不再是以“练”为主,而是以“做”为主,通过做来体验数学,认识数学,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