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2020-08-25 鱼我所欲也

  第一课时

  资料链接:

  1、 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²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²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²

  预习检测:

  1.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出自《 》,作者 ,战国时期 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 》

  2. 给加点字注音:

  (1)不为苟得也(    ) (2)为宫室之美为之(    、    )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5)、一箪食,一豆羹 ( 、 ) (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

  3、 停顿示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5、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________________)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避不也。(患:_____________ _)

  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________)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__________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________________)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 )

  所识穷乏者得我(得:_____________ _)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奉:_____________ _)

  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 )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_______________)

  6、 辨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3)、而: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4)、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8、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因得遍观群书。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

  (3、) 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译:

  【课堂导学方案】

  第二课时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预习及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1. 请学生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本题旨在从整体把握入手,抓住文章关键,同时初步了解作者说理的思路及其好逻辑。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3、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4、简要分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

  [

  5、《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6.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成果展示:

  8、再质疑:

  9、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巩固训练方案】

  第三课时

  一、 理解课文

  1、填空:

  ⑴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

  。

  ⑵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 。

  ⑶ “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文中能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4、《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5、《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6、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7、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8、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9、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10、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1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13、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1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走进中考训练:

  二、阅读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1-4题。(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2.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4.请摘录原文申的语句,填写下表。(5分)

  篇 目 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

  三、阅读下边文言文语段,完成15—18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5.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4分)

  之 蹴 辩 已

  16.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2分)

  17.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

  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3分)

  18.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2分)

  四、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9—22题。

  19.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20.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口技》)

  B.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1. 用现代汉语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

  22.本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答:

  (六)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23~27题。(15分)

  23. 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4分,每个2分)( ) ( )

  A. 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B. 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为之

  C. 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便扶向路

  E. 宫室之美 吾妻之美我者

  24. 用现代汉语译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感悟】:

  参考答案:自: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②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③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与”通“”,语气词。)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

  6.辨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①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 (宁愿 )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了;接受)

  ③呼尔而与之 (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④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10.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巩: ⑴ 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⑵ 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⑶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4、舍生取义、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8、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10、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1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13、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14、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3.(2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各占1分)

  25、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身体的、技能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只要为社会的正义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好市民。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这种“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对自己,可能是身体的损害;对家人,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对国家,则是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

  26、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2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相关文章: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6篇07-29

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09-04

鱼我所欲也的思维导图05-08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学案例12-20

鱼我所欲也课文10-28

鱼我所欲也板书09-04

鱼我所欲也 课件09-04

鱼我所欲也论证08-30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08-30

鱼我所欲也音频05-12

鱼我所欲也评析 鱼我所欲也文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