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复习导学案

2020-11-26 鱼我所欲也

  复习目标

  1、 文学常识2、重点字词句

  第一课时

  前提测试

  1、本文作者孟子,名轲 字子舆 ,鲁国邹邑人,战国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常常孔孟并称。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申述了行“仁政”以统一天下的主张,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了艰难困苦造就人才的道理。

  2、《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目标导学

  一:重点字词

  (一 )字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二)、一词多义

  1.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 给

  2.而: 蹴尔而与之 连接两个动作: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

  3.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于

  4.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种作法

  5.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感激

  6.尔 呼尔而与之 助词 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代词,你

  7.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了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做

  (三)、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2.“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与”通“”,语气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二:重点句子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然而)我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

  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求得生存,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去作。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答案:不仅贤良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良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⑤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答案:万钟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答案: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苦是人感激我吗?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答案: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让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答案: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

  三: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 舍生取义

  诗句: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反馈检测

  【一】1、选出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 ):

  A、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偷生) B、蹴尔而与之(蹴:脚)

  C、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

  2、选出与“所恶有甚于死者”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皆以美于徐公 D、生于忧患

  3、下列句子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而给你吃)

  B、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优厚的俸禄却不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

  4、选出对下面句子译正确的一项(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A、只有聪明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们也都有,聪明的人不会失掉罢了。

  B、也不是聪明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们也会有,聪明的人一定不会失去。

  C、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性,而且人人都有这种心性,只是有道德的人能够不丧失这种心性罢了。

  D、所有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人也自然都会有这种心性,有道德的人能够可能丧失这种心性罢了。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 课文理解赏及现实意义

  2、 写作特点

  复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课文背诵 重点字词提问

  目标导学

  一:重点段赏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与阐释了。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二:问题探究

  1. 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

  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 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6. 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7.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

  “义”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

  9. 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

  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

  13.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

  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

  1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

  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17.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

  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

  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

  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三:课文理解

  1.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2.括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正面论证)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人为了功名利禄而舍弃礼仪,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作用:以鱼和熊掌设喻,深入浅出地区别出“生”和“义”的

  价值高下,引出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2)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作用:从正反两方面鲜明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4、古今中外有很多人仁人志士为了崇高的理想而“舍生取义”。请列举几例,简述他们的言或行。

  参考:

  (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陈 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的枪口,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4)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5.文章开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有什么作用?

  答:(1)说明熊掌比鱼珍贵,舍鱼而取

  熊掌;(2)设喻类比,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3)充当本文立论的依据。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舍生取义”这一道理的理解?

  (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义”放在首位,把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要时还应做到“舍生取义”。

  (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

  (3) “舍生取义” 在今天仍然符合新时代的道德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见利忘义。

  6、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7.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答:(1)义,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尊重、团结、友好、互助的精神,是一种刚正之气,忠孝之气;

  (2)我们中学生要做充满正义和正气的人,能见义勇为,能为正义事业、国家利益、民族尊严而放弃个人的私利甚至献出生命,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

  (3)社会上的所谓“哥们义气”和“江湖义气”是不讲原则、不辨是非的,是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结果是害人害己,这是不可取的。

  四:写作特点

  1.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2.善用比喻。

  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义不辱,形象生动。

  3.善用对比。

  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从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

  五:总结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六:反馈检测

  面对面习题

【《鱼我所欲也》复习导学案】相关文章: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6篇07-29

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06-21

鱼我所欲也教案复习03-03

鱼我所欲也 中考复习05-26

鱼我所欲也的思维导图05-08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学案例12-20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复习03-10

鱼我所欲也免费复习资料05-09

免费 鱼我所欲也复习资料05-09

鱼我所欲也课文12-30

鱼我所欲也论证方法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