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代宗师黄昆我1981年到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一直到2000年离开,中间差不多有15年是与黄昆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几乎天天见面。可以说,我有幸是这个世界上受黄先生的教导最多的一个学生。
黄昆评价自己的研究有两个高峰,其中作出最主要学术贡献的第一个高峰,是在英国留学的6年中完成的。
1945年10月,黄昆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师从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后来荣获诺贝尔奖的莫特(N.F.Mott)教授,把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定为固体物理学。几个月后,初出茅庐的黄昆完成了题为《稀固溶体的X光漫散射》论文,大胆提出了关于杂质和缺陷X光的散射理论模型。20年后,德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证实了黄昆的理论预言,国际学术界随即称之为X光“黄散射”。
在完成博士论文后,黄昆受到爱丁堡大学玻恩教授(M.Born)的赏识,被邀合著《晶格动力学》一书。这本专著至今仍是固体物理学领域的权威著作,从1975年至2001年3月,该书的英文版被引用5254次,俄文版被引用376次,平均每年200多次。
除了撰写《晶格动力学》,这段时间黄昆还连续完成了两项开拓性的学术贡献。一项是提出著名的“黄方程”和“声子极化激元”概念,另一项是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里斯(A.Rhys,中文名李爱扶)共同提出的“黄-里斯理论”。他与妻子在1950年合写的这篇论文,至今仍是在这个领域工作的科学家们必引的经典文献。我前不久检索发现,从1975年以来,这篇文章被他人在SCI刊物引用734次,其中1994年以后被引用240次,平均每年20多次。
1951年底,黄昆回国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没有继续他的基础研究,而是一心扑在教学上。从那时起,在近30年的时间,黄昆只发表了一篇原创性的论文,他把它献给了导师玻恩。
1977年秋天,是黄昆命运的又一个转折点,他在中科院半导体所重新开始了科研工作。三年后,他迎来了学术生涯的第二个高峰———进一步完善了“黄-里斯理论”。
黄先生和我在1984年以后都开始研究半导体量子阱超晶格物理。为了建立超晶格光学振动的理论,我们整整讨论了两年,不断地争论。1988年,我们发表了后来被国际物理学界称为“黄-朱模型”的理论,多本国外的研究生教材详细介绍了这个理论。
应该说,黄昆选择在他科学研究的黄金时间(当时30岁出头)回国,对他后来在学术上更上一个台阶影响很大。他在英国做博士后的一些同事,有几位当时的研究并不如他,但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我曾经问过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他觉得自己选择回来这条路没有走错,他说回国后全力以赴从事教学工作,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我国自己的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三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的人,这个远远比个人取得学术上的成就更有意义。
我后来发现他在1947年留英期间写给杨振宁的一封书信里就流露出这个思想。在信中,他提到了导师莫特对他产生的影响,他说:“像他这样的少数几个人就支住了整个英国的科学研究,假如你要坚定地走科学研究这条路,还有什么比建立一个中国物理研究中心更让人兴奋呢?……它的重要性应该比得一个诺贝尔奖还高。
在生活上,黄昆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虽然他早就在国际物理学界“大名鼎鼎”,却一直“怕见记者”;他的夫人李爱扶则学会了“黄昆是黄昆,我是我,他的问题请不要来问我”这一招来对付媒体。
2001年,国家授予黄昆最高科学技术奖。我记得在中国科学院提名黄昆的时候,他就写信反对。后来经组织上做工作,他采取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甚至连组织材料和答辩都一概不参加。他觉得这个奖励太大了,承受不起。……
(原载《南方周末》第1118期,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院士口述,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他自称境界不高,才能有限,可他却达到了中国科学界的顶级水平。他的理论哺育了世界上几代人的成长,他的著作被学者们像圣经一样摆在书桌上。他相信一种平和自足的人生。黄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提出的《黄方程》、《黄散射》、《晶格动力学理论》是该科学领域的权威理论。(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②渡重洋,迎朝晖,心系祖国,傲视功名富贵如草芥;攀高峰,历磨难,志兴华夏,欣闻徒子徒孙尽栋梁。(北大物理系师生送给黄昆院士的对联)
③1947年4月1日,黄昆在给杨振宁的信中写道:“当我有时告诉人我一两年后回国,他们常有疑讶的表现……我们衷心还是觉得,中国有我们和没我们,makes a difference(有些区别)。”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黄昆评价自己的研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提出了“黄散射”理论,另一个是提出了“黄里斯”
B.黄昆觉得自己选择回国这条路并没走错,他认为为我国建立物理学教学体系,培养大批人才,这比个人取得学术上的成就更有意义,展现出一代宗师心系国家,傲视功名的风范。
C.黄昆认为建立中国物理研究中心比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性还高,这种思想源于导师莫特对他的影响。
D.黄昆在英国读博士后时,有些同事的研究并不如他,后来这些人却获得了诺贝尔奖,意味着黄昆如果把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也极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E.黄昆自称自己的境界不高,才华有限,他认为国家授予的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承受不起,拒绝领奖。
(2)黄昆被称为“低调的大师”,他的“低调”在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6分)
(3)朱邦芬作为黄昆的学生和同事,由他口述的这篇传记有什么特点?(6分)
(4)文章以“一代宗师黄昆”为题,请结合黄昆的生平经历,谈谈你对“宗师”一词的理解。 (8分)
试题答案:
12.(1)【参考答案】选 B 3分,选C 2分,选D 1分。选A、E不得分。
【解析】A项表述不当,原文中说的是“三年后,他迎来了学生生涯的第二个高峰——进一步完善了“黄·里斯理论”。而选项的表述则为“提出了‘黄里斯理论’”。D选项“意味着黄昆如果把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也极有可能获诺贝尔奖”仅是一种推断,在原文中查无此据。E选项强加因果,黄昆自认为境界不高,才华有限和他拒绝领奖之间无必然联系。
(2)【参考答案】①淡泊名利,把自己原创论文献给导师;②放弃对个人研究、获奖的追求,全力以赴从事教学工作,建立我国自己的物理学教学体系;③生活上极其低调,不大接受媒体采访;④为人谦逊,不愿接受国家授予他的最高科学技术奖。
【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答满任意三点满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
(3) 【参考答案】①更具权威性,同为物理学家,对黄昆在学术上的贡献,他的总结和评价比他人更有专业性;②更具深刻性,由于作者受黄昆教导时间长,对黄昆治学理念和思想的认识更深刻;③更具真实性。作者熟悉黄昆的生活,讲述事件更详实可信,人物形象更真实。
【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学生如有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4) 【参考答案】①“宗师”是在学术上或思想上受人尊崇且奉为师表的人,在本文中黄昆先生二者兼而有之。(2分)②黄昆做出了卓越的学术贡献,提出并完善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黄散射”、“黄-里斯”等理论;他的专著、论文被多次引用,是所在邻域科学家必引的经典文献;③奠定了我国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课程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人才;④他的理论成为在其研究领域被奉为经典,哺育了世界上几代人的成长,他的著作被学者们像圣经一样摆在书桌上。(3分)⑤志向高远,把建立中国的物理研究体系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⑥心系国家,热爱祖国,把为国家培养人才、推动国家物理学研究置于个人的事业追求之上;⑦淡泊名利,为人谦逊,自称“境界不高,才能有限”,远离媒体的采访,反对给他授奖。(3分)
【评分细则】对“宗师”一词的解释2分,其中从学术方面的概括分析1点1分,2点3分,最多得3分,从思想方面的概括分析每点1点1分,2点3分,最多得3分。
- 相关推荐
【一代宗师黄昆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4-03
现代文《早春》阅读答案03-14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19
现代文阅读题与答案08-23
《春风》现代文阅读与答案03-10
现代文父亲阅读训练及答案04-24
金色的草地现代文阅读及答案07-21
现代文阅读及参考答案05-21
人生的境界现代文阅读及答案10-29
《难忘的体罚》现代文阅读及答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