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通过试题可以检测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的白描法
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白描画法是指以墨线描绘物体,不著颜色的画法。在人物、畜兽画方面也有白描画法,譬如迄今为止,两幅最早的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即以白描法表现。白描画法我国古代称之为“白画”,北宋的李公麟是这种画法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维膜演教图》,把线条的特色发挥到了最完美的境界。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的白描画《水仙图》洋溢着朴素而细致的水墨韵味。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也可渲染淡墨。画线条时,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浓淡,皆要以所表现对象的质感或特色为依归,譬如以较细较淡的线条画花瓣容易表现出其娇嫩柔软;以较稍粗稍浓的线条画叶与枝梗,较易表现其硬而厚的质感;以略干而下笔、收笔皆虚的细线条画禽鸟的羽毛,较易表现羽毛蓬松而柔软的.感觉。中国画是线条的雄辩,尤其在白描画中,线条的优劣是一幅画成败的关键。白描画运笔宜以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和速度要均匀,钩出的笔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涵蓄在内,不宜显露于外;缺乏涵蓄的笔墨,不耐久看。锋芒过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现出一种霸悍的气象,有时还会减低某些花卉、禽鸟的美感,故白描画的线条要寓刚健于婀娜中。此外运笔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呆滞,务必要有“无往不回”之意,腕力气力一定要送到头,止笔向上提时,也不可轻率潦草。至于在花卉白描方面,依据吴学让教授提供的示范有三种主要的线条:一为起笔停笔(一字)描,适于画叶梗、竹干等;二为钉头鼠尾描,适于画叶筋、叶片等;三为连续弧线描,适于画花瓣。左图是禽鸟的局部画法示范,画鸟的顺序是先画嘴的当中一长笔,再画上颚和下颚各一笔,再依次画眼圈、点眼、头额、背、翼、胸、腹、腿、爪、补尾。画细毛的线条落笔与收笔较轻,中段略粗,若落笔太重,不易表现出羽毛的质感。
白描画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除“白画”之外,我国古代也有人把白描画法称为“线描”。早期的白描画,其线描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唐朝吴道子,把白描线条发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褶的动感与厚度感。到了明嘉庆年间,邹得中总括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其著作《绘画发蒙》中,提出了琴弦描、橄榄描、竹叶描、折芦描等“十八描”的画法。然而这十八描并没有包罗前人所有的描法,也有人主张简化为五种,或合并为三大类。擅长白描人物的当代画家董梦梅先生指出:十八描是以线条描法的形状命名,并不妥当。他针对用笔的方法,提出了悬针笔法、抽丝笔法、铁丝笔法、来无影去无踪(双尖笔法)等“用笔十法”。董梦梅先生细分的十种用笔方法,有些也适用于白描花鸟画中。 (节选自《中国画技法》)
1.下列对 “白描画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白描画法是一种不著颜色的、用墨线描绘物体的画法,它体现了中国画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等最为显著的特点。
B. 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其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浓淡,要以所表现对象的质感或特色为依归,在以线条为主的同时,也可用淡墨渲染。
C. 白描画法雄辩地证明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线条在白描画中显得尤为重要,线条的优劣是一幅画成败的关键,其画法有许多极严格的讲究。
D. 白描画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我国古代称之为“白画”,因其线描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所以也有人称为“线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白描画运笔宜多用中锋,线条要寓刚健于婀娜之中,力量要内敛,这样的画涵蓄着一种霸悍的气象,有“外柔内刚”的艺术效果,耐久看。
B. 白描画运笔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能呆滞,务必要有“无往不回”之意,腕力气力一定要送到头,止笔向上提时,也须一丝不苟,不可草率。
C. 用白描法画禽鸟,为表现羽毛的蓬松柔软,宜用略干且下笔、收笔皆虚的细线条;为表现羽毛的质感,宜用中段略粗且落笔、收笔均较轻的线条画细毛。
D. 用白描法画花卉,根据吴学让教授的示范,画叶梗、竹干等宜用起笔停笔描;画叶筋、叶片等宜用钉头鼠尾描;画花瓣则适于用连续弧线描。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白描画法在中国历史悠久,出土于战国时期楚墓的两幅帛画,就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运用白描画法表现人物、畜兽等物象的白描绘画作品。
B. 中国白描画名家辈出,唐朝的吴道子、北宋的李公麟、明代的邹得中、清代的恽寿平以及当代擅长白描人物的董梦梅等都是白描画大家。
C. 中国古代白描画的佳作很多,把线条特色发挥到极至的《维膜演教图》,洋溢着朴素而细致的水墨韵味的《水仙图》等就是白描画的代表作。
D. 白描画技法百花齐放,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吴道子的白描线条有了粗细轻重的变化,邹得中提出“十八描”画法,当代画家董梦梅又提出“用笔十法”。
参考答案:
1. (3分) D(“因其线描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所以也有人称为‘线描’”有误,一是因果关系不成立,白描并不是因为“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而叫“线描”,而是因为白描是用线条来描绘物体,所以叫“线描”;二是“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是早期白描画的画法,不能代表白描画的线条特征。参见最后一段。)
2. (3分)A(“这样的画涵蓄着一种霸悍的气象”有误,“霸悍的气象”指的是“锋芒过多、力量外露”而产生的缺陷,而不是正确运笔的艺术效果。参见第一段中间部分。)
3. (3分)A(“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白描绘画作品”有误,“最早的”是“两幅帛画”,而不是“白描绘画作品”。作者表达的意思是,两幅最早的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是白描画,而不是说两幅帛画是最早的白描画。参见第一段开头部分。)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2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②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做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1979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我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摘自《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
1.“我”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时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见,他分别给了“我”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借助“套袖”想要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画线句优美的原因是什么?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徐光耀老师为什么先让“我”读孙犁而非他的作品?谈谈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第一次见孙犁,他正在捡豆粒,他给“我”一种亲切感。第二次见孙犁,他正和保姆准备糊窗缝。“我”看到了他的朴实,虽年老仍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第三次见孙犁他大约是在写作。“我”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质朴热情。
2.借助“套袖”,表现了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
3.少时,“我”自视才高,便敢有当作家的梦想。现在看来,自觉有些狂妄,故称“妄想”;那时,“我”自以为读了几篇文章,就懂了孙犁。现在忆起,真是少年轻狂,故称“大言不惭”。
4.“看见”“站起”“亮”“微笑”等动词的运用,生动逼真地让孙犁的质朴热情跃然纸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口语化的风格,自然真切地让孙犁的亲切朴实呼之欲出。
5.劳动是让人尊重的行为,一个人对待劳动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德行。戴套袖的大作家孙犁,捡豆粒、糊窗缝、珍惜衣服和纸张,都是他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他质朴、美丽人生的写照。
6.徐光耀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从孙犁及他的作品那里谙熟“为文先为人”之大道。其实,不仅“为文”,为任何事,亦应如此。 (以上意对即可)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3
狭路相逢
几年前,我随一个旅行团去珍珠港旅行,团中有一位牧师在事发当天——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并击毁我们太平洋舰队的那天,正在此地。他给团友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当天的种种恐怖:大火,沉船,枪林弹雨,炮声轰轰。我也在听,眼角突然瞥见一个六七十岁的日本游客走进了纪念馆。
他打扮得很刻意而整齐——笔挺的领带,扣得一丝不苟的运动夹克。锃亮的棕色皮鞋。这身打扮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即使是白领人士,哪怕是电视新闻主持人,到了夏威夷也很少西装革履,大家都是穿一件敞领的夏威夷T恤。
日本人的身旁有两个女人,年纪大一点的应该是他的妻子,另一个可能是他的女儿。两个女人都衣着保守,穿着精致的鞋。日本人左手有几分害羞地拿着一个花环,花环很精美,直径足有18英寸,看上去价格不菲。
团里的老兵继续讲着他的经历——他被困在甲板底下,大水冲来,他辨不清方向,大火就在头顶上,浓烟使他窒息,战友就死在他的脚下,他在黑暗中挣扎着逃命。所有的团员都听得聚精会神,只有我注意到了:那个日本人正朝我们走近。
我正看着他的时候,他停了下来,对他的妻子说了些什么。他们静静地站着,几乎有些庄严。然后,日本人紧了紧领带,又把夹克的褶子弄平。好像在做什么准备似的,他抖了抖肩,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又吐出来。接着,他独自一个人,面色郑重地走到这只沉舰的栏杆处。其他的人仍围在那位老兵身旁,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日本游客的存在。
我不认为他听得懂美国老兵的话,可是我看到他在栏杆旁,弯下腰去,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他开始说话。我仔细听,但不能听懂。可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我猜出了他话里的意思,那里面承载了太多的内容:认错,悲伤,尊严,同情和祝福。
他静静地祷告完后,沉重地将那花环抛向了海水中——便是那同样一片海水,刚才那位美国老兵一直都在提到。日本游客看着花环随着海浪飘远,他努力要保持常态,可是眼泪泄露了他的感情。
我猜他也是个老兵,当年曾驾着飞机投下炸药炮弹,炸毁了我们的军舰。或许,他这次便是来忏悔的,不是对我们的政府,而是对他曾以战争的名义夺取的那些年轻的生命。
日本人又向后退了几步,缓缓地,深深地,鞠了个躬。然后他站直身子,回到家人身边。使命既已完成,他们似乎准备离开了。正当日本老兵准备离去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一直靠着墙的美国人移开了步子。他衣着随意,肚子微凸,头发稀少,手拿一顶帽子。我突然想,这个人大概也是个二战老兵。或许他也参加了太平洋海战。来这,也有他的'使命吧。
当那家日本人经过他时,美国老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我紧张了,怕他们冲突起来。日本游客有几分迷惑,脸上露出了惊讶和难过的神色。他的家人,眼睛盯着地上,也停下脚步,聚在他的身旁。
出人意料的是,美国老兵挺直腰来了个立正,他缓缓举起了他的右手,在额前硬硬地停下——他给他的宿敌敬了个军礼。日本老兵突然明白过来,立即回以军礼。
刚才聚着听故事的游客纷纷散去,两个老兵似乎遗世而存,联系他们的是共有的痛苦、荣耀和记忆。美国老兵放下了他的右手,仍保持着立正的姿势,向后退了一步;日本老兵,双手笔直地贴在腿两侧,向他面前的这个人鞠了个躬。出乎我意料的是,美国老兵回鞠了个躬。
两个人一个字也没有说,也不需要说。那两张被泪水浸湿的严肃的脸,已经向彼此表达了任何语言都无可言及的感情。
1、“我眼角”为什么能够“突然瞥见”日本游客?“刻意而整齐”的打扮从心理方面怎样理解?
2、怎样解释“日本人左手有几分害羞地拿着一个花环”?作者为什么要说明这个花环“很精美”且“价格不菲”?
3、文中哪处表现了日本人“几乎有些庄严”?他为什么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4、作者为什么在“沉重地将那花环抛向了海水中”后强调地注释出——“便是那同样一片海水”?
5、为什么说“或许,他这次便是来忏悔的,不是对我们的政府,而是对他曾以战争的名义夺去的那些年轻的生命”?
6、一个侵略者,一个是付出了惨痛代价的被侵略者,他们怎么会有“共同的痛苦、荣耀和记忆”?
7、你怎样理解文题“狭路相逢”和文章的主题?
【参考答案】
1.他的打扮与众不同。庄重的打扮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对完成此次使命的重视。
2.日本是侵略者,在这个灾难的场所,每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不应该无动于衷的。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重视和真诚。
3.整理领带和衣皱及深呼吸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心情的沉重,他是负罪而来的,是来还债的,不能不沉重。
4.眼前的海水曾是激烈的战场,多少年轻的生命就在此被无情地吞噬了,面对此海水不能不遥想当年。
5.他完全是个人行为,而且是军人对军人的方式,这样更有人情与人性。
6.他们共同经历了这场灾难的战争,他们有着共同的感觉,失去战友的痛苦,作为军人为国家打仗的荣耀,记忆永远定格在60年前的这场战争。
7.宿敌相遇可以说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本文叙述了美国老兵和日本老兵狭路相逢却未干戈相见,日本老兵真诚悔过,美国老兵彬彬有礼。既战展示了当今世界和平之趋势,也展示了两位老兵的人格魅力,狭路之宽窄完全取决于走在路上的双方。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4
秋天
李广田
①生活,总是这样散文似地过去了,虽然在那早春时节,有如初恋者的心情一样,也曾经有过所谓“狂飙突起”,但过此以往,船便永浮在了缓流上。夏天是最平常的季候,人看了那绿得黝黑的树林,甚至那红得像再嫁娘的嘴唇似的花朵,不是就要感到了生命之饱满吗?这样饱满无异于“完结”,人不会对它默默地凝视也不会对它有所沉思了。那好像要烤焦了的大地的日光,是比冬天还更使人讨厌。
②而现在是秋天了,和春天比较起来,春天是走向“生”的路,那个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自己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我自恨不能和它鱼水和谐,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我爱它,然而我也恨它,即至到夏天成熟了,这才又对它思念起来,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的路——请恕我这样糊涂安排——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呢。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③但是比较起冬天来呢,我却又偏爱秋。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它们将更使人凝视,更使人沉思,更使人怀想及希冀一些关于生活的事吧。这样,人曾感到了真实的存在。过去,现在,将来,世界是真实的,人生是真实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有的梦境,所有的幻想,都是无用的了,无用的事物都一幕幕地掣了过去,我们要向着人生静默,祈祷,来打算一些真实的事物了。
④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深切地感到了这样苦难与快乐者,是真的意味到了“实在的生存”者。
⑤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到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到了什么呢?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的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
⑥我真不愿看见那一只叶子落了下来,但又知道这叶落是一回“必然”的事,于是对于那一只黄叶就要更加珍惜了。当人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同样的,是在这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已照一照镜子了。
⑦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我爱秋天,我对于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写于一九三零年,有删改)
15.解释“生活,总是这样散文似地过去了”中“散文似地”在文中的含意?(4分)
答:
15.(1)形容生活状态随意、闲散。(2)形容思想情感平静、少波澜。(4分)
16.简析第二自然段思想情感表达的特点。(6分)
答:
16. ①层层比较。第二段先写作者对春的感情变化,再将作者对四季的感悟与人们惯常的认识进行比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规律的思考,突出了对秋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②直抒胸臆。“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等句子,直接抒发作者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6分)
17. 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4分)
答:
17.作者认为幸与不幸都是相对的,两者相互交织,不能绝对分开。“希望小”的人是“幸”的,他们可以早点休息,但也是不幸的,他们品尝不到人生的快乐滋味。“希望大”的人是“不幸的”,他们在前行的途中必定要经历人生的苦难,但也是幸运的,他们能真正知道人生的快乐,意味到“实在的生存”。(4分)
18.秋天引发了作者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概括。并联系实际,任选一点谈谈你的认识。(7分)
答:
18.感悟:(1)衰败是为了繁荣,衰亡孕育新生。(2)生命的可贵在于奋斗,人应该“走在道上”。(3)真正尝味过苦难的人才能真正的知道人生的快乐。(4)“希望是道上的灯塔”,我们应该对人生满怀希望。(5)危机常给人以鞭策。(6)人生应该懂得珍惜。(其他表述符合文意亦可)(5分)
认识:(略)(2分)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萨满教
萨满教本质上是一种作为生存手段被不断重复的巫术的实践。它具有信仰的统一性,但这个统一性不是以神灵的唯一作为标志的,即使在萨满教发展的兴盛阶段,多神信仰的格局也依然存在。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信仰群体对自己所有崇拜对象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象,作为神圣传统的载体,是共同宗教活动的出发点。
在北方民族里,以血缘联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同生共长的伙伴,与信仰对象互相服务,相互依存,可以说,社会组织是萨满教必然的信仰群体。由血缘关系支配的社会制度早已消失,但血缘——地域居住格局却普遍存在,因而社会组织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并依赖着宗法关系,可以说,宗法关系对萨满教信仰的传承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例如,萨满作为巫术实践者,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常常把对神的引领和某人成为萨满的原因解释成来自祖先的召唤和命令。再如,虽然萨满们不断地吸收外来神灵,把它们纳入自己的神堂,但总要或是把它们放置在自己祖先系统的神灵之外,或是通过既定仪式使它们在萨满本人死后才获得资格逐渐成为祖先神灵。
今天,在信奉萨满教的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蒙古等民族中,萨满教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在宗法关系的社会背景中仍起着某种作用。所以,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至今仍然比较普遍,它和人们缅怀祖先、景仰先辈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虽然这种祭祀行为已经不很规范,祭礼也不完整,但它作为习俗的'一部分保留在了日常生活中。有的民族,大型氏族、家族祭祀活动的历史刚刚终结,氏族长老和萨满们仍然能够积极配合,熟练地主持萨满教祭祀活动。这些按照原来传统进行的仪式表演,使我们有机会看到粗犷火暴的原始祭祀场面。
此外,萨满教研究者搜集的丰富多彩的萨满教遗留物,组成了一条文化长廊,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我国北方不同民族社会里的实实在在的宗教信仰状况,因而具有广泛的客观性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如神偶、祭祀用品、萨满器具、萨满服装、口头传说、个别宗教仪式等等。这些直观的对象,会帮助我们更真切地认识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信仰和文化发展的过去和
现在。
1.下列对“萨满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萨满教是一种巫术的实践。 B.萨满教有多神信仰的格局。
C.萨满教有自己的信仰群体。 D.萨满教承载了神圣的传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北方民族里,社会组织与它信仰的对象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不可分割的。
B.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比较普遍,因此,它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
C.现在,在一些北方民族按照原来传统举行的仪式上,我们还能看到有特色的原始祭祀场面。
D.通过萨满教的口头传说等遗留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信仰的一些情况。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巫术实践中,萨满们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这表明宗法关系影响着萨满教的传承。
B.正因为萨满教信仰者共同认可自己所有的崇拜对象,萨满教才得以最终超越了其他宗教信仰而流传到今天。
C.虽然能够支配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早已经消失,但血缘——地域的居住格局仍然普遍存在于北方各民族中。
D.只要我们研究一些民族中氏族长老和萨满们所主持的萨满教祭祀活动,就可以真切地预见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信仰的未来。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6
生 命 赋
(孙荪)
①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
②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
③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
④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
⑤当柳芽发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
⑥麦收过后,麦地里新播种的大豆,不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无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
⑦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看见它,就如痴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像: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间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员,在终场前得到一个绝佳的射门机会,即将起脚攻入致胜一球的那一刻,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⑧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它们并不可怜,我是敬仰它们!
⑨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却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一副怎样的葱茂!
⑩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
⑾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
1.文章④至⑦段所写的“细微不显眼的事物”有 、 、 、 。
2.文章第⑦段“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第⑧段中,对奇送怪柏、苔藓、骆驼草等,作者为什么说“它们并不可怜,我应该敬仰它们”?
4.将画线的句子换成“世上再也没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了”,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5.文末“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 有柳芽、棉芽、豆芽、花蕾
2、 表现了我即将看见花蕾时既激动惊喜又紧张不安的复杂心情。)
3、 因为它们生存条件极端恶劣,却仍保持着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
4、 不好。因为画线句是反问句,更能强化对瑰丽丰富的生命现象的赞美之情,并能引起读者思考,回味。)
5、 (学生结合单元主题,根据实际谈感受)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7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有的各种密码中,没有哪种是解不开的。现在常用的标准加密方式是用一串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比如,用数字串"5、1、19、20”来加密英文单词"east”(四个数字分别表示单词中四个字母在英文字母表中的位置)。这种加密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从数学上来讲,只要掌握了恰当的方法,任何密码都是可以被破译的。更糟糕的是,这种密码在被窃听破解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合法用户无法察觉,还会继续使用同一个地址储存重要信息,损失就会更大。
就是最安全的公钥密码系统,一旦遇上量子计算机,也形同虚设。须臾之间量子计算机便能破译这种密钥。要是用量子密钥来加密信息,那就连量子计算机也只能望"密”兴叹了。量子密码术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加密方法,是密码编制人员追求的最高境界。主要是利用两种不同状态的快速光脉冲(光子)以无法破译的密码来传输信息。任何想测算和破译密钥的人,都会改变量子状态而得到无意义的信息,而信息合法接受者也可以从量子态的改变而知道钥曾被截获过。单量子态有两个特殊的脾气,使它能"守口如瓶”:一是根据量子不可克隆原理,求知的量子态不能被精确复制,所以人们不能像复制钥匙一样复制量子态;二是由于量子不确定性原理,任何试图对它"不轨”的举动,都会毁坏套在信息上的量子密钥"信封”,使盗贼自暴形迹。从理论上来说,用量子密码加密的通信不可能被窃取,安全程度极高。
假设黑客入侵网络,黑客必须用一个特殊的接收设施从一连串的量子中"吸”出一个来获取信息,但这样一来,发出量子密码的一方立即就会发现量子流中出现了空格。为了避免被发现,一般黑客会再发射一个量子来填补这个空格。但是,由于"量子密码”是采用量子的极化方式(波的运动方向)来编排密码的,而根据量子学原理,要同时检测出量子的4种极化方式,几乎毫无可能。黑客填被进去的量子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随便发射的——这样,这个"不合群”的量子很快就会被发现,从而防止信息被窃取。
华东师大研制的量子xx通信样机由一对身1.2米的."情侣”组成:发送信息的叫"爱丽斯”,接受信息的叫"鲍勃”。且看这对"情侣”如何使用量子密钥互通"xx情书”。首先,爱丽斯发出一串单光子的脉冲序列。通过长达50千米的光纤,鲍勃接收到了这串"爱的信号”。然后,根据量子们的完整情况,鲍勃会判断是否有"第三者”想"插足”。如果一切正常,这对"情侣”就同时获得一串密钥。现在,爱丽斯用量子密钥把情书"上锁”,通过公共信道发送-
给鲍勃。量子密钥采用完全无章可循的真随机数,而且密钥长度等于书信长度。这串密钥就像魔术师一样,对情书施展障眼术,使得它在旁人看来只是一群纷乱的麻点。当鲍勃用密钥打开"量子锁”,情书内容才真相大白——原来是爱丽斯的玉照!在密钥的传输过程中,任何对密钥的偷窥和复制都会被鲍勃识破。而且为确保安全,这串密钥在新的情书传递中将不再被使用,故而量子密钥也称为"一次性便笺”密钥。
8.下列对"量子密码术”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主要利用两种不同状态的快速光脉冲传输信息,是与标准xx的方式不同的加密方法
B.是根据量子学原理,采用量子的极化方式来编排密码的加密方法。
C.是利用单量子态不能被复制以及确定性原理而采用的密码加密方法。
D.是黑客几乎无法破译并且一旦入侵就会自动发现的加密方法。
9.下列对"量子密钥也称为‘一次性便笺’密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和一般加密系统相比,量子密钥在被偷窥和复制时,会留下痕迹,从而能被接受信息者识破。
B.对于x个文件来说,它的量子密钥只能打开它的"量子锁”,其他的文件还得有另外的量子密钥。
C.先发出一串单光子的脉冲序列,获得量子密钥,再加密传输文件,是为了确保文件不被窃取。
D.量子密钥采用完全无章可循的真随机数,对文件施展障眼术,"第三者”根本无法"插足”。
10.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从数学上来讲,任何密码都是可以被破译的,而且还不会留下痕迹,用户无法察觉。
B.量子计算机能破译公钥密码系统,但不能破译量子密码,因为量子密码本身就不可能被破译。
C.黑客必须用一个特殊的接收设施来获取信息,但这样一来量子流中就会出现空格,所以黑客要精确计算,补进一个合群的量子,但还是不可能破对密码。
D.华东师大的研究表明,量子xx比一般加密要复杂,特别是密钥长度等于书信长度,这会让信息接受者也可能无法接受信息。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8分)
左岸漫步:巴黎不止是格调
"左岸”,最早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而已,它指的是,塞纳河左岸圣日耳曼大街、蒙巴纳斯大街和圣米歇尔大街构成的,一个集中了咖啡馆、书店、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的文化圣地。
塞纳河由东向西成几字形穿越了巴黎,而巴黎城则是从塞纳河中央的西岱岛发展起来的。公元14世纪起,西岱岛上的居民逐渐向河的两岸扩展,自法国国王查理五世起将王宫迁往右岸的浮日广场、卢浮宫、万森城堡后,政治权力中心渐渐移向了右岸,随即商业经济也在右岸蓬勃发展了起来。
左岸除了一些零星的居民外,主要建了三所大学:索尔本大学(后更名为巴黎大学文学院)、三语大学(后更名为法兰西大学)、四国学院(后更名为法兰西学院)。由于当时学院的师生必须学会拉丁语,并用拉丁语写作、交谈,所以这一个区域也称拉丁区,这是左岸最早的区,一个由知识分子构成的区域。
到了十七世纪,路易十四迁居于凡尔赛宫,左岸成了从巴黎去凡尔赛宫的必经之路,这时的-
左岸获得了飞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达官新贵、社会名流纷纷来此建造公馆,这样慢慢形成了以文化知识界为主流的中产阶级社区,与右岸的王宫府邸、商业大街组成的权力和经济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无怪乎人们诙谐地称"右岸用钱,左岸用脑”。
由于文化知识界聚集在左岸,于是各种书店、、小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逐渐建立了起来。围绕这种社交氛围的咖啡馆、啤酒馆也应运而生,成了左岸知识文化人士重要的聚会场所。从紧靠赛纳河左岸的圣米歇尔大街开始,文化名人和先贤们光顾和聚会过的咖啡馆、酒吧遍布各个街区。
300多年来,左岸的咖啡不但加了糖,加了奶,而且还加了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的精华,加了一份像热咖啡一样温暖的文化关怀。"左岸”因此而成为一笔文化遗产、一种象征、一个符号、一个时髦的形容词。
你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一不留神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过的灯下、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在最古老的圣日耳曼教堂周围,有最早的弗洛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和边上的德玛格餐厅是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和他的情人海湟波娃几乎天天消磨时光的地方。现在咖啡馆的菜单上还印着萨特的语录:"自由之神经由花神之路……”。而附近的"里普啤酒馆”是安德烈"幻德及其《法兰西》杂志社撰稿作家们定期见面探讨写作心得的地方,也是圣"罗兰经常涉足的地方。
在离大教堂不远处的蒙巴纳斯大街上,著名的"丁香咖啡馆”则是又一个重要的聚会中心。俄裔法国作家夏加尔、美国的亨利"米勒、爱尔兰的乔伊斯、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作家海明威、画家毕加索等在成名前都在这个所谓的"文学咖啡馆”里活动。这一群文学艺术家围绕在号称"诗人王子”保罗"福尔的四周,每星期二晚都在这里聚会。海明威就是在这里构思了《太阳照样升起》,至今,"丁香咖啡馆”还保存着一x"海明威之椅”,保留着一道名为"海明威胡椒牛排”的招牌菜。离此不远,是"双偶咖啡馆”。"双偶”,原是一场深受观众喜爱的滑稽戏,咖啡馆也因此取名"双偶咖啡馆”。萨特和他的女友西蒙娜经常光顾这里,毕加索在此与朵拉"琦尔小姐一见钟情,莎士比亚书屋的女老板西尔薇亚"毕奇在这里认识了乔伊斯,并经她的竭力推荐,《尤利西斯》才得以面世。
被称为塞纳河边两大明珠瑰宝之一的奥塞美术馆就坐落在左岸。馆内珍藏着十九至二十世纪著名画家莫奈、毕加索、马蒂斯等一大批艺术珍品。法国著名大画家德拉克罗瓦的画室和寓所坐落在左岸,著名雕塑家布什尔在左岸落户,罗丹也将他毕业的作品,包括"思想者”、"地狱之门”、"加莱市民”等放在左岸的"罗丹美术馆”。而他所作的"穿睡衣的巴尔扎克”塑像就树立在"多姆咖啡馆”边。这里,还有雨果、乔治桑及自由女神原塑像。
在左岸,还有着著名的先贤祠,这里安葬着对法国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贤们,他们是卢梭、雨果、佐拉、伏尔泰、若海斯、居里夫妇。同时在左岸的蒙巴纳斯公墓,还安葬着萨特、莫泊桑、罗德、波特雷尔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很巧的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自成立起也落户于左岸。
如今,当右岸香榭丽舍大街及其周围街区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往往会在这光怪陆离之中感到失去了什么。于是乎,他们就在塞纳河的左岸,在这文化知识先贤们曾经光顾和满足过的街道、公园、咖啡馆、美术馆、旧居里寻找一种精神上的东西,一种充满着人文主义的东西,一种从历史遗传下来的经久不衰的东西。"穿戴着右岸的名牌,品尝着左岸的咖啡”。人们会从这"品尝”中找回真正的精神慰藉。(xx信息港20xx.8.13)
11.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左岸”,请简要解释"左岸”一词的内涵。(4分)
12.联系全文,简单解释"穿戴着右岸的名牌,品尝着左岸的咖啡”含义。(4分)
13.巴黎不仅是格调,则,巴黎还有什么?(5分)
14.请用简练语言说明下列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5分)
(1)你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一不留神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奇子上、萨特写作过的-
灯下、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
(2)当右岸香榭丽舍大待及其周围街区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人们往往会在这光怪陆离之中感到失去了什么。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9
(根据CCTV《东方时空》整理)5月27日印尼的爪哇省发生了6-3级的地震,两天之后,由中国政府派出的国际救援队就抵达了灾区进行救援.刚才我们听到了国际救援队队长侯世科讲述整个救援队的经历.其实还有很多生动的细节.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其他队员讲述的一些生动的救援故事。
记者:请问您是侯队长吧?欢迎回家,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想问一下.你们救援队是第五次出去参加救援任务了。这次的救援和以往的救援活动相比.有什么不同啊?
侯世科:这次是救援队救援历史土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动,救治的伤病员也是最多的一次,尤其开展的大中型手术是最多的.一次.我们携带的装备也是最精良的一次。
记者:好.非常感谢.再次欢迎回家。
苏德加(印度尼西亚驻中国大使馆大使):我想无论对中国人民还是印度尼西亚人民来说,中国国际救援队都称得上是英雄。
事情还要从5月28号讲起。
5月27日清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地区发生了6.4级地震.短时间之内造成了6000多人死亡。5万余人受伤。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同时数千间房屋倒塌,道路损毁,电路中断,通讯隔绝。应印尼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迅速派出救援队赶赴地震重灾区开展救援。
彭碧波(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副队长):这次救援就是以医疗救援为主体,因此我们的医疗箱组特别多.送到飞机上的时候.已经到了8点多钟.我们是在飞机上面开始直接布置这次救援任务的。这次咱们组队的医疗队员是20名.咱们的主要任务.是伤病员的救治.对当地的传染病进行防疫.对当地的医院进行恢复重建,对当地的难民进行宣教。
彭碧波:我们当时到梭罗机场的时间是当地时间l点15分.外面世界都漆黑一片,我们还要从外面的机场重新换乘地面机动车赶往灾区。
救援队:后面的同志赶快过来列队。动作快一点。
彭碧波:在赶往灾区的路上,天就慢慢亮了。可以看到那些农村里面成片倒塌的房屋.有些地方的村庄几乎就是全部倒塌.因此我们感觉到这个地震的震级应该比5.9级要高一些,后来经过中国地震台网的监测,证实是6-4级。我们最困难的就是马上要搜集各种信息.后来才知道,当地的县医院已经人满为患.这个县医院受灾之前,只有140多张床位,现在都已经收到了1500多个伤病员.不仅病床上住的是病人,床下面都是人,楼遣里面。甚至连厕所都住满了伤病员。当地的医疗救治机构急缺。
刘爱兵(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员):从村庄毁灭以后,他们都搬到大概有一两公里左右远的那么一个地方,他们在稻田里有5个帐篷,组成了一个难民营.这个难民营大概住了将近七八十个人吧。卫生状况当时极差.洗漱,包括排的粪便都是在哪个水沟里,很可能有大的流行疫情的发生.我们马上就开展流行病的调查。首先对每个人都要详细问.他有没有发烧拉肚子,这个难民营发现没有类似的病例.我们马上赶回我们的营地.把所搜集的水样进行化验,化验以后证明就一个散发痢疾病人.我们还不是太踏实,还不是特剐放心.我们又到爹个他们分发食物的难民营去调查.需要了解群体爆发流行病的情况。世莽卫生组织认为我们是第一个也是最完整的一个,(明确)如何去做详细的流行痛调查.如何去采取防范措施的医疗机构。
6月17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准备返回北京。然而在即将离开之际却出现了这样的清形。
管晓萍(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员):那天,早早地.志愿者和当地群众自发地奔向医院,他们知道我们在撤帐篷了.我们刚排好队。带好东西要走,他们集体排成一列.每个人都过来和我们握手拥抱,情不自禁都激动地流下艰泪,难舍难分的眼泪,我们的队员也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所感动,所以就抱在一起流眼泪了。
张水清(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员):在最艰难的时候把爱传给世界各地.我觉得非常自豪。
刘爱兵:虽然我们的工作不能完全拂去两万灾民的痛苦.但是我觉得我们做的工作值。
管晓萍:灾难如果发生了,我还是愿意在第一时间,去赶到现场.去帮助他们。
中国国际救援队从2001年4月份成立以来,已经参加了七次大型的国际救援,所有的队员都经过专业的国际救援培训.而且取得了相关的资质。联合国的官员是这样来评价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他说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成为了一支搜索救援舞台上的宝贵力量。
(1)根据原文,列举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印尼灾区都遭遇了哪些困难。(3分)
(2)我想无论对于中国人民还是印度尼西亚人民来说.中国国际救援队都称得上是英雄。”印尼驻华大使为什么这么说?请结合原文作答。(5分)
(3)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写一段你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此次救援工作的感想,(4分)
【参考答案】
(1)遭遇的困难:①当地房屋倒塌,道路损毁.电路中断,通讯隔绝,条件十分艰苦。②受伤人口多.医院人满为患,医疗救治机构急缺。③难民营里卫生条件极差。有流行疫病的隐患。
(2)对于印尼人民来说,在地震灾害发生、当地居民处于困境之时。中国国际救援队不远万里、不辞辛苦来到印尼.热情帮助当地人民解除病痛,排除困难.所以“称得上是英雄”。对于中国人民来说.
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死扶伤的精神,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顽强卓绝的工作作风,都“称得上是英雄”。
(3)略。参考第(2)题。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
听朗诵 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夸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分点答,6分,就要考虑三点。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答:
【答案】(2分) 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②他们的革命精神固世事变化似乎已被当前文坛淡忘了。每答出一点给l分。意思答对即可。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答:
【答案】 (2分) 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②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每答出一点给l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着重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二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主旨作答。
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www.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
答:
【答案】①被书写的对象在历是上的重要性;②书写历史的作者,如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末的表现能力;③口碑、文字、金石、竹木纸帛等传播方式和载体。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筛选能力。?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7.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①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主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②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论述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题,层层深入.③以明确鲁迅文章与道义共存的主旨收尾,前后照应,顺理成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每答出一点给2分.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村庄
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且温暖的胸膛吗?
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的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材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梁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而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从墙角抱了一抱干草推开门走进马厩,我看见橘黄的灯光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跟着他拐进马棚,那儿隐约传来父亲和那一匹温驯的老马的窃窃私语。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圆眼睛看着像飞花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
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
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多年前的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只能在我的梦里和我的小妹的呓语中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史蒂文斯说:“月亮就折叠到大衣里了。”这让我想像在一个有月亮的村庄的夜晚,月辉是那么皎洁,我们在晚饭后信步到村边的树林旁散步,我们的孩子睡在家里,出来时,她告诉我们要把月亮带给她,然后,等我们回家,一轮月亮就折叠在我的大衣里抖落在她的小手里了。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她可以看到乡村最纯洁和最完美的月亮,她有一颗童稚的心。
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斥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言说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颇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
可怜的孩子!你不能认识月亮,还能认识什么?
我累了,疲惫已极。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件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11、文章第二段中,作者“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时,为什么“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6分)
12、文章的二、三、四段为什么要写鸽子、老马、乌鸦、虫子、猫头鹰等生物?(6分)
13、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该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析。(7分)
14、文章开头说“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而结尾又说“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村庄)”,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1、因为村庄栖满了游子心灵的诗意,是作者深深思念的地方。(2分)而作者远离了故乡,在城市中生活,心灵充满孤独,找不到归宿;(2分)所以看到雪花,联想到故乡,感情难以自抑。(2分)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该句属于文中含义丰富类句子,理解时要从全文的主旨出发,再结合上下语境作答。注意使用文中原词句。
12、作者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这些生物在村庄温暖、安详、幸福的生活,(2分)渲染和烘托了我心目中故乡仁慈、宽厚的母亲般的形象,(2分)更形象深入地写出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怀念。(2分)
解析:此题考察对作品中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兼考归纳和概括能力。注意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理解文中特定形象,作答时注意涉及技巧要明确概念,联系内容要中心辐射。
13、故乡能让人灵魂纯净完美,故乡村庄的月亮是纯洁心灵的象征。(2分)作者背叛了村庄到城市生活,他感到再也找不回故乡月亮一样安静和纯洁的心灵。(2分)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与前文形成转折,在表达对故乡的赞美、思念的同时,又表达了对自我纯洁灵魂失落的痛苦(3分)
解析:此题考察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该句是过渡句,内容上也丰富蕴藉。作答时宜结合上下文,辨明其位置和作用,并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全文主旨。
14、不矛盾。前一句表明村庄是作者魂牵梦绕的地方,作者会常常想起她。(2分)后一句中,“烫手”一词巧妙使用了移用的修辞表现出作者对村庄的复杂感情,自己远离了村庄,不能回归,但精神上又深深依恋,所以深感痛苦。(2分)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依恋、思念和不能回归的痛苦。(2分)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理解评价。应在理清全文思路脉络的基础上全面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一些句子中涉及到的手法也应注意明确。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2
早就听说那是一条极累人的路,但劳累对于1979年的我们都还不太在意,摆脱劫难不久,对承受辛苦的自信心还有充分的贮留。
话虽这么说,这条路也实在是够折腾人的了。一次次的上山,又一次次的下山,山又高,路又窄,气力似乎已经耗尽,后来完全是麻木的抬腿放腿,抬腿放腿。山峰无穷尽的一个个排列过去,内心已无数次的产生了此行的后悔,终于连后悔的力气也没有了,只得在默不做声中磕磕绊绊的行进。就在这种情况下,我突然对古代文人产生了深切的认同。是的,凡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总不会以轻浮的态度来面对天地造化,他们不相信人类已经可以盛气凌人得来君临山水。因此他们总是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读他们的山水诗常常可以感到一种生命脉流的搏动。在走向三叠泉的竭尽全部精力的.漫漫山道上,我终于产生了熔铸感,生命差不多已交付给这座山了,一切就由着它看着办吧。
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和声响已出现在眼前。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幅巨大的银帘奔涌而下,气势之雄,恰似长江黄河倒挂。但是,猛地一下,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轰然震耳,溅水成雾。它怒吼一声,更加狂暴的冲下来,没想到半道上又撞到了第二道石嶂。它再也压抑不住,狂呼乱跳一阵,拼将老命再度冲下,这时它已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亡命徒的队伍,决意要与山崖作一次最后的冲杀。它挟带着雷霆窜下去了,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究竟冲杀得如何,看不见了,它的最后归宿如何,无人知晓,但它绝对不会消亡,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哪怕接二连三的阻遏它,撞击它,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只有怒吼,只有咆哮。
我们这些人的身心全都震撼了。急雨般的飞水喷在我们身上,谁也没有逃开,反都抬起头来仰望,没有感叹,没有议论,默默地站立着,袒示着湿淋淋的生命。终于,我找到了一种对应,一种在现代已经很少的对应。
记得宋代哲学家朱熹很想一睹三叠泉风采而不得,曾在一封信中写道:闻五老峰下新泉三叠,颇为奇胜,计此生无由得至其下。他请两位画家把它画下,带给他看,看到画幅时他不断摩挲,声声慨叹。这位年迈的哲学家也许已从画幅中看出了一点远超一般山水奇景的东西,否则何来声声慨叹但我敢说,没有身临其境,再有悟性的哲人也揣想不出一个生命意义上的它。
在古代,把三叠泉真正看仔细又记仔细了的还是那位不知疲倦的旅行家徐霞客,可惜他太忙碌,到哪儿都难于静定,不能要求他产生太深的感悟。
我不知道在不断开发庐山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一天能开通到达三叠泉的汽车路或吊山索道,能构筑起可以像徐霞客那样观察这个神奇瀑布全貌的现代观景台,但毫无疑问,到了那时,我们今天好不容易找到的感悟和对应也将失去。文章憎命达,文人似乎注定与苦旅连在一起。
1、我突然对古代文人产生了深切的认同一句中的深切的认同指的是(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4分)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意思相近即可)
2,根据文意,概括三叠泉的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6分)气势磅礴,势不可挡,不屈不挠(意思对即可)
3,我找到了一种对应,一种现代已经很少的对应,这里的对应可以理解为(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xx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7分)人不能以轻浮的态度来面对天地造化,要敬重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若答成人也应该像三叠泉那样遇到接二连三的阻遏,撞击,绝不呜咽,只有怒吼,咆哮也算对。(意思对即可)
4,作者为什么说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练在一起 (根据文意自己的话回答)(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分)因为只有经过艰难的人生旅程,才能感受到自然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也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意思对即可)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3
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乡村舞会 李 娟
①我在乡村舞会上认识了麦西拉。他是一个漂亮温和的年轻人。可是我这个样子怎么能够走到他面前和他跳舞?——我的鞋子那么脏,裤腿上全是做晚饭时沾的干面糊。我刚干完活,脏外套还没换下来。最好看的那一件还在家里放着呢……
②于是我飞快地跑回家换衣服,洗了把脸,还特意穿上了熨过的一条裙子。
③可是,等我再亮晶晶地回到舞会上时,麦西拉已经不在了,他已经走了!真是让人又失望又难过。但又不好意思向人打听什么,只好在舞会角落的柴禾垛上坐下来,希望过一会儿他就会回来的。等了好长时间,不知不觉都过了午夜两点。
④始终是那个在河边开着商店的塔尼木别克在弹电子琴。轮流有人上去唱歌。围着圆圈转着跳的月亮舞跳过了,“黑走马”也跳过了,三步四步也过了好几轮了,年轻人的迪斯科正在开始。院子里围簇的人越来越多.可是麦西拉就是不来。我在那里越等越难过,可为什么舍不得离开呢?总是会有人上来邀我跳舞,因为想跳而站起来笑着接受了。但心里有事,就是不能更高兴一些。
⑤今夜似乎没什么不同,场场不缺的阿提坎木大爷仍然来了,所有人都冲他欢呼。这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儿有趣极了,总是出不完的洋相。他看向谁,谁就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更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什么舞曲他全都半蹲在地上扭“黑走马”,边跳还边“呜呜呜”地大声哼哼黑走马的调,并且只跟着自己哼的调踩舞步,电子琴那边的弦律再怎么响彻云霄也影响不到他。
⑥他兀自在喧闹的人群缝隙里入神地扭肩、晃动双臂,又像是独自在遥远的过去年代里与那时的人们狂欢。他半闭着眼睛,年迈枯老的身体不是很灵活,但一起一落间稳稳地压着什么东西似的——有所依附。有所着落。好像他在空气中发现了惊涛骇浪,发现了另外一个看不到的,和他对舞的情人。音乐只在他衰老的、细微的、准确的,又极深处的感觉里。舞蹈着的时光是不是他生命最后最华丽最丰盛的时光?
⑦漂亮的姑娘娜比拉一身的新衣服,往电子琴边招眼地一站,仰起面庞唱起了歌。歌声尖锐而明亮。那是一首我们经常听的哈语流行歌。全场的人都跟着低声哼了起来。
⑧我大声地问阿提坎木大爷娜比拉正唱着的那支歌是什么意思。他凑过耳朵“什么!什么!”地嚷了半天,最后才听清了并回答道:
⑨“意思嘛.就是——喜欢上一个丫头了,怎么办?唉呀,喜欢上那个丫头了,实在是太喜欢了,实在是喜欢得没有办法了嘛,怎么办?!……”
⑩我心里也说:“怎么办?……”
但是胖乎乎的家庭主妇阿扎提古丽却说:“这歌嘛,就是说‘你爱我、我爱你’的意思。”
那些嘻嘻哈哈瞎凑热闹的年轻人则这么翻译:“——要是你不爱我的话,过一会儿我就去死掉!”
麦西拉又会怎么说呢?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夜晚,我一个劲地想着一个人,并且不知为什么竟有希望。可是在这样的夜晚发生的一切都无凭无据的啊……
午夜,人更多了。气温也降得更低了,所有人嘴边一团白气,没有跳舞的人站在空地里使劲跺脚。但是个个脸庞发光,神情兴奋,一点也没有嫌冷的意思。往往是两个人跳着跳着就停下来,携手离开人群。去到挂满彩纸的树下、门前的台阶旁、柴禾垛边、走廊尽头的长凳上、安静的房间里……进行另外的谈话……没完没了……今夜真正开始。我又呆了一会,胡思乱想了一会儿,真的该回家了。
终于,凌晨三点钟时,我的“男朋友”库兰来了。他实在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伙伴,我们一见面就抱在一起。大声叫着对方的名字,边喊边跳、又叫又闹的。所有跳舞的人也都扭过脸看着我们笑。到现在为止,感觉才好了一些,以往在舞会上感觉到的那种出于年轻才有的快乐又完整地回来了。我们跳着跳着就会大声地笑,也说不出有什么好笑的。这支舞曲像是没有尽头似的,节奏激烈。我浑身都是汗,但是停不下来,也没法觉得累。我旋转的时候,一抬头,看到了星空。而四周舞者们的身影都不见了,只剩一片热烈的舞蹈。
库兰刚满五岁。脏兮兮、胖乎乎的,是个小光头。他和阿提坎木一样,也只跳黑走马,两支胖乎乎的小胳膊跟蝴蝶似的上下翻飞。更多的时候是扯着我的裙子满场打转,根本就是在疯闹嘛。我也不想一本正经地好好跳舞。就随他乱蹦乱扭着。
我也不会跳黑走马的,我只会随着音乐拿架式。大家都说我架式摆得蛮像的。但我自己也知道。其中那种微妙的,微妙的……或者说是“灵魂”一样的东西吧,是自己所陌生的,是自己永远拿捏不稳的。
……今夜永无止境,年轻的想法也永无止境。但是库兰太厉害了,一支接一支地跳,精力无穷。快四点钟时,我已经跳得肚子疼了,他还是跟刚刚开始一样起劲。一分钟都不让我休息,拽着我的裙子,一圈一圈地打转。可当我看到我的浅色裙子上被小家伙的小脏手捏黑了一大片的时候,突然一下子难过得快哭出来似的。
7.第③段用“亮晶晶”来形容“我”参加舞会的情形,其表达效果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第⑦到⑩段用“繁笔”描写人们对于同一首歌的种种理解,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对文中“乡村舞会”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第①段一连串的短句节奏明快,表达出作者匆忙的心情,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
B.第④段写舞蹈种类丰富,渲染出舞会的热闹欢快,体现出乡村文化的勃勃生机。
C.“我”虽然越等越难受却不舍得离开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断有人上来邀“我”跳舞。
D.舞会的场景描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展现了乡村舞会的激情与活力。
E.作者在第⑩段用“星空”为热烈的乡村舞蹈作背景,为舞会营造了热烈的氛围。
F.舞会的描写充满生命活力,使全文虽有失落与伤感但仍然不乏热烈的青春气息。
10.第⑩段明明舞会已进入“午夜”,却为什么说“今夜真正开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全文。简析下面句子在表达“我”的情感上的作用(任选一句)。(3分)
(1)他半闭着眼睛,年迈枯老的身体不是很灵活,但一起一落间稳稳地压着什么东西似的——有所依附,有所着落。(第⑥段)
(2)可当我看到我的浅色裙子上被小家伙的小脏手捏黑了一大片的时候,突然一下子难过得快哭出来似的。(第⑩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著名作家陈村在评价李娟作品风格时曾说:“很难想象一个一直生活在漠北极荒之地的女孩,能够写出如此清新、活泼、有内容的文字”。你认为《乡村舞会》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谈谈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7—12(20分)
7.(1)突出“我”装扮一新、光彩照人的样子(2)衬托出“我”愉悦向往的心情(2分)
8.“我”对麦西拉的爱慕,以及对于这份感情悬而未知的忐忑。(“我”爱麦西拉,但不知道麦西拉爱不爱我。或:不同的生活经历的人对爱情有不同的理解)(3分)
9.D.F.(4分)
10.(1)直到现在,欢快的舞会才开始渐入佳境;(2)对于拥有爱情的人,真正的快乐从现在开始;(3)隐含了作者因为心上人久候不至产生的隐隐的失落感。(4分,答对2点即给满分)
11.(1)表现出阿提坎木能够在舞蹈中寻找到情感的寄托,与下文“我”对于舞蹈“灵魂”拿捏不稳形成对比。(2)“我”试图以全情投入跳舞,化解内心的失望,但是最终无法排遣,通过情绪上的陡转,写出了作者强烈的失落感。(3分)
12.(4分)本文同样体现了清新、活泼、有内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于淳朴热烈的乡村舞会场景的描写,表达出一个少女盼望自己意中人的纯真美好的情感,语言清新自然,不做作。
【参考角度】(1)生活感受描摹准确。例如:用“尖锐而明亮”来形容女孩的歌声。用“嘴边一团白气”突出了北疆夜晚气温低的特点。(2)短句选择节奏明快。例如:第一小节通过干净的短句,表达出一个女孩希望给心上人留下美好印象的急切而略显慌乱的心情。(3)场景转换干净利索。例如:全文三个场景之间不加过渡,使得全文节奏显出轻快的特点。(4)句子连缀跳脱活泼。例如:句子之间很少使用关联词。(5)内容叙述幽默俏皮。例如:如库兰跳舞一段,先说库兰是“男朋友”,到下一小节才解释其是五岁男孩的身份,使读者在错愕中发出会心一笑。(6)情感基调纯净自然。纯净真挚的感情贯穿全文的主线,但同时也充满了对于家乡音乐舞蹈的热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4
①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②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③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于,做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④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⑤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经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无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⑥老板因此很欣赏他,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⑦强就当了经理。
⑧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儿干好才算有良心。
⑨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情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子上
⑩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呀,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很有特色。最后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个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席间,外商轻轻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
在一旁的'外商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选自《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集》 作者:司玉笙个别字句有改动)
现代文《高等教育》阅读问题设计一:
1、选文第②和第⑧段中的人物对话分别表现了强____、____ 的性格特点?(2分)
2、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语那种东西指的是 ____ (2分)
3、让外商作出了与强签定合同决定的原因是 ____ 、 ____ (2分)
4、根据上下文展开想象,补写倒数第2 段省略号里面所包含的内容。(2分) (15字以内)
5、小说在本家哥身上着墨不多,因此有人认为他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但也有人认为这个人物必不可少。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理由是什么?(3分)
6、谈谈强的经历带给你的有益启示。请从各个角度写出两点不同的启示(4分)
(1)
(2)
参考答案:
1、自信、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或不讲情面也可)
2、敬业(或尽职尽责1分)、说真话、不贪婪的品格(说真话和不贪婪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3、强爱国和节俭的品格让外商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4、.围绕做好自己的事儿或好好做人回答均可。
5、(1)赞同本家哥在小说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不得分(因为本家哥在小说中是起烘托作用)(2)赞同本家哥必不可少1分,用本家哥烘托(反衬或衬托)强的形象2分。(只答烘托或反衬或衬托扣1分)
6、比如:(1)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2)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要充满自信。(3)不要忽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4)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要。
现代文《高等教育》阅读问题设计二:
1.请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二自然段本家哥说的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②第九自然段强说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这顶帽指什么?
③在和外商洽谈合作项目这件事中,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咱得好好接待,话中透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强最终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胜。
2.小说题目《高等教育》是什么意思?文中有一句话可以说明,这句话是____________。
3.强这个人物身上最主要的品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①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和强的表现形成对比。 ②既指经理这个职务,也暗指几个年轻人的大专学历。 ③生意人的狡猾、精明;纯朴和真诚
2.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那种东西。
3.一是纯朴诚实的品格;二是很强的敬业精神。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
李琬
①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谈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
②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③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哥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洪流里。
④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真正的羞涩。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一羞涩,一去不返了吗?
⑤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与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烈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
⑥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和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⑦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着心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时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耐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艰辛生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
⑧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做作、矫情的粉饰。如同一个远古的女子艰难跋涉途中,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前方葱郁的水草,脸颊被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有了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
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从话剧表演的小事洞察到现代社会羞涩缺失的重大社会现象。
B.文章首尾均提到“羞涩’’和“做作”,表明文章主旨是批评那些混淆了羞涩与做作的人。
C.本文的羞涩既指女子的表情,还包含人间真情以及人们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D.第⑥段作者向往庄稼和炊烟,表明羞涩的质朴、真切与自然。
E.第⑧段描述远古女子的羞涩,旨在表现火红太阳映照下女子跋涉的艰难。
26、文中第①段对夏夜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7、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理解第③段画线句子“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的含意。(3分)
(2)文章第⑤段为什么说“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3分)
答案:
25.(5分)BE(B项,文章的主旨应该是通过羞涩丧失的现象,表达现代物质社会的人对回归生命本质以及恪守生活的信念和希望。E项,描述远古女子的羞涩,说明了真正的羞涩不是做作和粉饰,它蕴含了对信念和希望的恪守。)
26.(4分)描写了夏夜的闷热沉郁(1分)与都市的繁华(1分),烘托出作者的郁闷心情(1分),为后文写现代物质社会羞涩的丧失及对羞涩的向往作铺垫(1分)。
27.(6分)(1)(3分)现代社会追求物质利益,人们不再关心内心的不安与生涩(人们失去了浪漫的情怀),而羞涩是浪漫的表现,是稀有的、美好的、令人感动的。(每个要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2)(3分)表达内心的迟疑(或“矜持”),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与不安,对亲情与母性的赞美,表现了内心的善良灵秀与沉静素美(每个要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03-31
现代文阅读题与答案08-23
《春风》现代文阅读与答案03-10
《滋味》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11-08
现代文《早春》阅读答案03-14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4-03
《石榴》阅读试题及答案10-26
现代文父亲阅读训练及答案04-24
现代文牵手阅读理解及答案06-04
金色的草地现代文阅读及答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