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阅读题回答问题要围绕“中心意思”作答,这也是归纳中心意思的意义所在。很多学生疑惑自己答的内容不少,为什么得不了分,主要原因就在没有围绕中心答题。每道答案都争取做到与中心意思有关。
静穆之园
崔秀霞
① 我无法准确地说出自己对圆明园的感情。
② 第一次来时,正值冬天,园子里的野草与树木,仿佛弥漫着千年万年的洪荒味道。他的繁华只存在于文字的惊叹描述里,只存在于一个民族的集体想象与口口相传中。在被劫掠之后的年岁里,他又被作为一个残骸凭吊了太多年。而我想,对这个园子最适宜的态度,并非凭吊、祭奠、站在废墟残骸上遥想他繁华的过往,而是在与他的平静相处中,去触摸他的记忆肌理。
③ 每次走进圆明园,皆可令我内心静定下来。围墙外,围绕着他的已然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电光声色。但每次我走进去,他依旧有一种静默的力量、静默的磁场,包容我,接纳我。他是看透一切的,最兴盛的繁华看过,最跌宕的起落,也经受过。面对围墙外的一切,他亦只是静默自处。
④ 这个园子备受摧残的容貌里,分明是有着静穆的大美。因此他亦有足够的涵容,可以接纳这个后现代都市中最浮躁的人。
⑤ 沿着福海岸边,一直往日落的方向走去。抬头便可以看到浅灰色的疏淡天空。再走一段时间,日轮的光芒收敛,落下去,落到苍茫的断壁残垣后面去。天空是冬日那种黯淡、迷蒙的灰,只一树梅花,开满疏淡的、细碎的粉色花朵,在满地碎石、荒烟蔓草间显得极突兀。傍晚时起了风,掠过荒瑟的枝叶、林梢。烧黑的石壁散落在荒草间。
⑥ 继续往西,微凉空气里是越来越密的夜的粒子。宿鸟归飞,昏鸦云集,成群的乌鸦嘎嘎叫着飞过来,很苍凉的恐怖。我在湖岸荒野走着,冬天飒飒的风吹过来,白色的芦花倒伏过去,如白色的连绵的浪。
⑦ 莽苍的暮霭漫上来。黄昏来临之时,是圆明园郁结的哀伤漫上来的时刻。
⑧ 圆明园与南方的园子不同,是大手笔的,那一种落魄也有着大气势,不那么讲究细节的。这里不适合闺怨女子游园惊梦,凄凄婉婉幽幽怨怨。他不太会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这里是让你独怆然而涕下的。
⑨ 俄罗斯民族的苦难,凝结于那长夜无尽、莽苍的厚重荒原。而我们这个民族百年来的种种离乱变迁,最终可以以这个园子为缩影。
他在时间洪流里,历尽劫波。这怨与屈来自多年前的一场大火。大的磨难与细碎磨折在他身体上轮番碾压过。而那种痛与落寞,是无法抚慰的。一切抚慰都是浮面的,于他来说,都是浮光掠影。这一个园子,让我觉得,我与那个以往觉得有些浮泛抽象的家国概念,在此刻是如此的接近,相依相偎,贴心贴肺。
在由黄昏而起的沉郁情绪中继续前行。在这个园子里,似乎一路走下去,便可路经四季,从荒芜冬天一直走至迟迟春日。圆明园的春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暖风拂面。
有老人带着三四岁的孩童从旁边石拱桥上下来。孩童迈着结实的小腿,每下一级台阶,嘴里便喊出稚嫩清亮的音节。跟老人搭话聊起天来。知晓他是园子附近的老居民,这些年亲见圆明园的种种变迁错落。老人脸上堆叠的皱纹像园子一样老。
静静看着眼前的这对祖孙,稚子与白发许多思绪涌上心头。
在圆明园徘徊的时日,脑海翻诵,生命这个字眼时时跳上心头,令人迷恋,又令人困惑。它是一个终极的、又似乎是无解的命题。他不只是一个背影,也不该单单地作为一个遗迹被凭吊,你该把他作为一个生命,去感知他的脉息。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散文精选》,有删改)
练习题一:
12. 作者认为圆明园有大美,请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大美的具体内涵。(6分)
13. 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14. 第小节,作者叙写了老人与孩童的情节,有何用意?(4分)
15. 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凭吊圆明园时复杂的情感态度。(6分)
《静穆之园》阅读答案
12. ① 它的景色是苍凉的,蕴含着静默的力量。② 它的胸襟是博大的,能包容接纳一切。③ 它的构思是大手笔的,落魄之时也不乏大气势。④ 它的历史是厚重的,浓缩了民族的离乱变迁。⑤ 它的内涵是无穷的,揭示了生命的意义,让人相信未来总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3. 运用了想象(虚写)和引用的手法,(2分)一方面体现在路经四季的幻觉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风暖燕飞的春景的想象中,并引用了杜甫的相关诗句;(1分)借对圆明园美好春色的憧憬,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信心。(1分)
14. 这既是实写,更是象征。(1分)老人是苍老的,用以象征圆明园的过去、民族的历史,(1分)孩子是充满希望的,用以象征现在的社会、国家的未来。(1分)暗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脉生生不息。(1分)
15. ① 对圆明园静穆大美的崇仰之情。② 对圆明园沧桑历史的沉痛之情。③ 对圆明园的未来充满信心。④ 对国家强盛的热切期盼。⑤ 说明对圆明园的历史需要用历史的眼光和生命的高度理性审视。(一点1分,五点6分)
练习题二:
1. 简要概括作者第一次走进圆明园时的感受及其背后的原因。
答案:作者第一次走进圆明园时,感受到的是园子里弥漫的洪荒味道,仿佛穿越了千年万年。这种感受源于圆明园的繁华只存在于文字和民族记忆中,且长时间作为残骸被凭吊。作者认为,最适宜的态度并非凭吊或祭奠,而是与圆明园平静相处,触摸其记忆肌理。
2. 文中第⑤段描述了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如何与圆明园的历史背景相呼应?
答案:第⑤段描述了冬日黄昏时分,圆明园内的景象:天空黯淡迷蒙,一树梅花在满地碎石、荒烟蔓草间突兀地绽放。这种景象与圆明园历经劫掠、破败不堪的历史背景相呼应,梅花的坚韧与周遭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3. 文章如何体现圆明园“静穆的大美”?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文章通过多个方面体现了圆明园“静穆的大美”。首先,圆明园虽备受摧残,但其内在气质依然沉静、包容,能够接纳浮躁的人心。其次,文章中对冬日黄昏、梅花盛开、宿鸟归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最后,圆明园的大手笔设计、大气势的落魄,以及它所承载的民族苦难与不屈精神,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静穆之美。
4. 作者对于圆明园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这种情感态度是如何在文中体现的?
答案:作者对于圆明园持有复杂而深刻的情感态度,既有对其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有对其静穆之美的赞美。这种情感态度在文中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对圆明园的描述以及对民族苦难的反思等多方面得以体现。例如,作者提到与圆明园的平静相处,触摸其记忆肌理;感受到其静默的力量和磁场;以及对圆明园春天景象的憧憬等,都体现了作者对圆明园深厚的情感。
5.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生命”这一命题的理解。
答案:文章通过对圆明园的描绘,引发了对“生命”这一命题的深思。生命不仅仅是存在和消逝的过程,更是包含了坚韧、不屈、希望与重生的力量。圆明园虽然历经沧桑,但其内在的生命力依然顽强,正如文中提到的梅花在荒凉中绽放。同时,文章中的老人与孩童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因此,“生命”是一个终极而又无解的命题,它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性和意义,值得我们去探索、去感知、去珍惜。
- 相关推荐
【《静穆之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黔之驴》阅读答案04-17
《夏之韵》阅读答案11-24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04-17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04-18
《蟋蟀之话》阅读答案04-19
《淡之美》阅读答案04-20
《家之脉》阅读答案03-26
夏之韵阅读答案06-20
黔之驴阅读答案11-14
与长子受之阅读答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