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元稹其一

2024-09-03 元稹

  《遣悲怀三首》是元稹怀念原配妻子韦丛的作品。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此三诗重在伤悼,成为元稹悼亡诗中最为世人所传诵的三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遣悲怀元稹其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遣悲怀三首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⑴,自嫁黔娄百事乖⑵。

  顾我无衣搜荩箧⑶,泥他沽酒拔金钗⑷。

  野蔬充膳甘长藿⑸,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⑹。

  【注释】

  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此自喻。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白话译文】

  她如谢公最偏爱的小女儿,嫁给我这贫士百事不顺心。

  见我无衣衫到处翻箱倒柜,求她买酒就拔下头上金钗。

  野蔬豆叶充饥她吃得甘美,靠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言。

  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只能为你办祭品烧些纸财。

  【创作背景】

  这三首诗约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一说这组诗作于公元822年(长庆二年)。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即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陆续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鉴赏】

  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长藿”,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

  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赏析】

  这是组诗《遣悲怀》中的第一首,内容是追忆爱妻生前的日常生活片段,表现爱妻忠于爱情、甘于贫寒的品质,沉痛地表达了爱妻与诗人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的遗憾心情,有力地突出了“悲怀”的主题。首联两句以典故作比,把爱妻比作东晋宰相谢安最爱怜的小侄女谢道韫,赞美妻子聪明贤惠的才德;把自己比作春秋时期齐国的贫寒士人黔娄,表明贤德的妻子嫁给“我”太委屈了,由于“我”的贫穷,日子过得很不顺当,让妻子跟着“我”吃苦受穷,表达“我”的愧疚之情。颔联和颈联四句是对“百事乖”的具体陈述,用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细节表现爱妻的温柔贤惠: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穿,妻子就在草编的箱子里细细翻找;我想喝酒,却没有钱买,就像个孩子似的缠着妻子,为了满足我的需求,妻子拔下头上的金钗去换钱给我买酒。妻子与我共患难,夫妻只能用野菜、豆叶充饥,妻子却吃得很香甜;家里没有柴烧,妻子就眼巴巴地仰望着老槐树,靠它添些飘落的枯叶作柴草。生动的细节描写,既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爱妻的形象,又传神地表现了贫贱夫妻的恩爱生活,字字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之深情。尾联把诗人对妻子的怀念推向极致:如今我的俸禄已超过10万钱,昔日的穷苦早已烟消云散,但妻子却不能与我共同分享富贵的生活,我痛苦至极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用丰盛的祭品祭奠爱妻的亡灵,寄托哀思。末句中的“复”字饱含了诗人无比沉痛、抱憾终身的心情。全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质朴无华,如话家常,却传达出极为沉痛、悲凉

  拓展

  遣悲怀三首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其四)、《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夜池》、《感逝(浙东)》、《晚春》、《靖安穷居》、《送致用》、《宿石矶》、《夜坐》、《雪天》、《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织妇词》、《夜别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县界)》、《白衣裳二首》、《鱼中素》、《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一至七言诗》等,其中《菊花》、《离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怀三首》(其二)三首流传很广,尤其是《离思五首》(其四)这一首极负盛名。该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十分脍炙人口。而《遣悲怀三首》表达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写得悲气袭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泪,其中第二首的结句“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世所熟诵。微之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全唐诗中卷第三百九十六至四百二十三)。

  其二赏析:

  这首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 相关推荐

【遣悲怀元稹其一】相关文章:

元稹“遣悲怀”三首09-07

元稹《遣悲怀》阅读训练10-28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及赏析10-22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原文译文和赏析10-21

《遣悲怀三首·其二》唐诗赏析07-27

杜甫诗词鉴赏:《水槛遣心二首》其一08-06

《春晓》元稹03-23

元稹的诗词07-29

茶元稹10-27

元稹与白居易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