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生查子悠悠万世功》全词翻译赏析

2020-09-02 辛弃疾

  《生查子·悠悠万世功》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沈,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前言】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担任镇江知府期间所写的一首作品。词的上片写大禹当年风尘劳苦,疏浚河道,使人免遭水灾,而鱼亦得游深渊;下片写日落浪东去,到此不只为了眼眺望远景,而是心怀大禹治水对后世的贡献之功。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满腔热情地颂扬了大禹治水的历史功绩,抒发了自己拯救祖国的伟大抱负。

  【注释】

  1、京口郡治尘表亭:宋代镇江府的官署设在京口,故称京口郡治。尘表亭:镇江亭名,今不存。

  2、矻矻:勤劳不懈的样子。《史记·夏禹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3、“鱼自”句:《老子》:“鱼不可脱于渊。”

  4、“人自”句:《孟子·滕文公》:“《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龙蛇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5、金山:《舆地纪胜》镇江府景物:“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旧名浮玉,唐李绮镇润州,表名金山。因裴头陀开山得金,故名。”

  【翻译】

  大禹治水的`功绩留传万古,当年他奔波劳碌多么辛苦!他使鱼儿乖乖地游进深渊,人们安安稳稳地定居在平土。一轮红日又向西天沉沉下坠,江中的白浪却永远向东流去。我并非眺望金山,而是在缅怀大禹。

  【赏析】

  按理说,登临如此高耸的山亭,自应细写其杳渺之景象,雄阔之意境。然而辛弃疾竟以豪情壮志、险思奇想出之,大发思禹之情,却又能不肯离题意。如上片“悠悠万世功”二句,通过“悠悠”“矻矻”两个叠词,既生动地写出其历史久远,又形象地道出大禹的劳苦功高。这纵横高远的境界,正是最恰当地扣住了“尘表”二字。作者面对一派江山如画、烟火万家的绚丽景象,他考虑的却是“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尘世万物均能各得其所,推本溯源,这都是禹的伟大业绩。这三、四两句,又将“高”和“远”更推进了一步,可以说是超然玉立于尘表之外了。

  如果说上片是吊古,那么下片则是伤今。过片“红日又西沉”二句,仿佛写的是眼前景,倘若简单地这样去理解,显然与上片高、远的意境不相符合。因而,“红日”句是比喻南宋朝廷岌岌可危的局势;“白浪”句是指流光飞逝,历史是无情的。这正是一代爱国者的时代忧虑,是作者愤懑难平的情感流露。煞尾二句,既照应了前阕,又阐明了词意:危亭登眺,无意于赏心悦目,主旨在忧时伤世。我自思量禹”句,寓含着作者无限心事:在这苟且偷安、不思自振的人欲横流中,必须要再有个为民造福的神禹出来治水平土,力挽狂澜,重整山河。全词紧紧系住“尘表”铺写,居高临远,吊古伤今,上下片浑然一体,意境奇特,造语清俊,在小令中洵为不可多得的妙品。

【辛弃疾《生查子悠悠万世功》全词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辛弃疾的《生查子》赏析07-11

生查子·重叶梅_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翻译及赏析01-20

生查子·独游雨岩_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全词翻译赏析01-20

辛弃疾 《西江月》全词翻译赏析01-23

辛弃疾《祝英台令?晚春》全词翻译赏析01-19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_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全词翻译赏析03-12

辛弃疾《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原文及译文 《踏莎行·夜月楼台》辛弃疾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