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著名的赠别之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主题在于劝慰友人不要为远别而忧伤,从而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真挚友情和旷达胸怀,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外。回望那长安城在三秦的护卫下显得如此无奈;遥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风烟迷雾中竟是如此凄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会?离别的伤感,袭上王勃的心头。但想到为官的友人与自己,上任、调离,实在是平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悲伤的情绪也去了不少。高兴地面对别离,只要我们彼此心中着对方,即使远隔千里,我们的心却紧帖在一起。念及此时,所有的离愁别绪似乎都已荡然无存。
送君千里,终有别。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湿润。“快别像女孩子一样,流泪送别。看,只要我们彼此心里有着对方,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何等超脱的情怀。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千古传颂。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
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呢?我们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啊!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
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我们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流泪沾巾啊!是对朋友的叮咛,
熟悉汉魏诗的人,会发现这首诗同曹子建《赠白马王彪七首》中的一首有某种联系。曹诗是这样的:“心悲动我神,弃置勿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疹,毋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王勃的诗,显然受到曹诗的影响,是从曹诗脱化而来的,但两者却大有不同之处。曹子建满怀幽愤,他的上述一番话是极无聊赖,强作排遣之词,所以情思缠绵,语调沉郁。王勃虽然也经挫折,但毕竟年少,他的一番话是出自肺腑,所以情思矫健、语调明快。有人讲,王诗胜过曹诗,我看倒也不见得。但王诗并非简单的沿袭,而是自有独到之处,所以同样应当受到称赞。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确实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必定曾使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拿五言律诗来说,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在谈到王勃的诗对后来诗歌的贡献时,满怀激情地说:“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我们不妨把王勃的这首诗看成黎明女神项链上的一颗明珠,这样看,会更能领受它的迷人的魅力。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那时候,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又落后,一别动辄多年,能否再见很难说。他们那样重视离别是可以理解的。士大夫阶层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赠,还常常写诗文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借以抒发别情或者相互勉励和安慰。所以在古代诗歌遗产中,送别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数量。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起承转合,结构严谨
起承转合是诗文布局谋篇的传统技法。“起”就是开头,也叫破题。在诗歌中,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就是“起”,点明了送别这件事及其地点。“承”在“起”后,就是承接“起”的内容并加以展。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就承接了送别,从而表明送别时产生的忧伤之情。“承”之后要“转”,“转”就是推进一层,要“转”出别的意思来,或者在情感上或者意义上发上变化。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情感上发生了转变,没有忧伤,而只有安慰。最后是“合”,“合”就是收合结尾,使结构严谨完整,成为一个整体。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就表明离别时必然的,但不要忧伤,应该带着朋友之真情而去。这样,八句四联,层层递进,不但表现出诗人的真挚情感,情感跌宕,而且使诗歌结构严谨,完整有序。
二、对仗工整,境界开阔
对仗是格律诗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格律诗中,首尾两联可以不对,但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在诗歌中,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进入对仗,而且十分工整。由于这一联是地名相对,因而,表现的跨度大,不但使诗歌空间距离拉大,形成了开阔的审美境界,使诗意上呈现出极为壮阔的景象,而且为诗人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础。我们再看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律诗来说,这一联应该是对仗的。而这两句相对,诗人的想象是极为丰富的,不但开阔了诗歌的境界,而且更好地表现了诗人“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宽阔的胸襟。
- 相关推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原文及艺术赏析】相关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赏析07-0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06-2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01-0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02-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05-2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翻译及赏析03-0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原文翻译及赏析03-2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