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鉴赏诗歌的五个步骤,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鉴赏诗歌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鉴赏诗歌的五个步骤
一、了解诗歌背景
诗人背景
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创作风格等因素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了解杜甫一生坎坷,历经安史之乱,就更容易理解他诗歌中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他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展现出个人的暮年多病之苦与国家动荡不安交织的复杂情感。因为他长期漂泊,目睹了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残破,这种经历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沧桑感和使命感。
不同诗人的风格也各有特点。像李白的豪放飘逸,他的诗如《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了其豁达自信的风格;而柳永的词则多是婉约细腻,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男女之间的情感和市井生活。
时代背景
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比如,在唐朝盛世时期,诗歌多展现出恢宏的气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塞外壮丽的风光,反映了当时唐朝疆域辽阔,人们对边疆地区的探索和开拓精神。而在南宋时期,面对金兵的入侵,诗歌主题多涉及爱国情怀和黍离之悲。如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收复失地的愿望,这与南宋时期的国家危机紧密相关。
二、把握诗歌内容
初读诗歌,理解字面意思
这是鉴赏诗歌的基础步骤。要逐字逐句地阅读诗歌,梳理诗歌的基本内容。遇到生僻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等工具。例如,在阅读古诗《观沧海》时,首先要理解“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高高地耸立)等字词的含义,才能明白诗歌描绘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以及山岛耸立的画面。
对于现代诗歌,同样要先理解诗句的基本表述。如舒婷的《致橡树》,初读时要理解她对爱情平等独立观念的阐述,像“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句诗所表达的现代女性对平等爱情的追求。
梳理诗歌结构和线索
分析诗歌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的,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情感的递进顺序等。例如,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以“问归期”起笔,接着通过描写巴山夜雨的景象,最后以想象未来重逢的情景收束,是时间和情感相结合的结构。从当下的思念,到对雨夜的描绘,再到对未来团聚的憧憬,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有些诗歌还会有明显的行文线索,如叙事诗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乐府诗《木兰诗》按照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发展,从决定从军、出征准备、战场征战到凯旋回朝、辞官还乡等情节,条理清晰,让读者能够很好地把握诗歌内容。
三、品味诗歌语言
分析诗歌的用词特点
诗歌的用词往往精挑细选,富有表现力。关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使用。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是经过反复推敲而来。这个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它把春风的动态和江南大地的绿意盎然生动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
古代诗词中的炼字现象很常见,而现代诗歌也注重用词的精准性。像艾青《我爱这土地》中“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一词体现了诗人对土地深沉的爱,即便喉咙已经嘶哑也要歌唱,表达了一种执着和痛苦交织的情感。
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风格多样,有质朴自然的,如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平实,却营造出一种闲适、超脱的意境;有含蓄蕴藉的,如温庭筠的词,常常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来暗示人物的情感,“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没有直接表达女子的思念之情,而是通过“千帆过尽”“斜晖脉脉”等景象来含蓄地展现她的等待和失落。
还有华丽典雅的语言风格,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虽然是骈文,但有诗的美感),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词华丽,对仗工整,描绘出滕王阁壮美开阔的景色,体现了一种典雅的美感。
四、领悟诗歌情感
通过意象体会情感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例如,在古代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代表思念之情。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明月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又如“柳树”象征离别,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杨柳来烘托离别的伤感。
现代诗歌同样有意象的运用。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是一个重要意象,她象征着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追求的美好理想和朦胧的爱情,体现了诗人的迷茫和惆怅。
分析诗歌的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和壮志难酬的悲愤。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对花和鸟的描写,借景抒情,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哀。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则是托物言志,借石灰来表达自己坚守高洁品质的志向。
五、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从艺术手法角度评价
诗歌常常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修辞手法方面,比喻能使诗歌形象生动,像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无形的愁绪比作滚滚东流的江水,形象地表现出愁的深沉和无尽。夸张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如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通过夸张突出了蜀道的艰险。
表现手法上,对比能突出主题,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通过战士和将领的对比,揭露了军中的腐败和不公。象征手法也很常见,如艾略特《荒原》用“荒原”象征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
从主题思想和社会价值角度评价
思考诗歌的主题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古代的田园诗,如王维的一些作品,主题多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这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缓解压力、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而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对当时的社会的黑暗、百姓疾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
现代诗歌在主题上也有诸多探索,如一些探索人性、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诗歌,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们的思想解放有着积极的意义。
- 相关推荐
【鉴赏诗歌的五个步骤】相关文章:
诗歌鉴赏的五个步骤08-23
诗歌的鉴赏07-18
诗歌鉴赏中的鉴赏技巧07-17
王维诗歌鉴赏10-20
陶渊明诗歌鉴赏08-26
鉴赏诗歌要点08-21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08-25
诗歌鉴赏案例分析09-30
《宿府》诗歌鉴赏07-07
《湖上》诗歌鉴赏及答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