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乐学三字经”有效方法的策略研究

2023-03-28 三字经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中班幼儿“乐学三字经”有效方法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铜山区张集中心幼儿园 许XX老师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字经》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和节奏,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培养幼儿的语感;同时长期的朗读和背诵,又可以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刺激幼儿的大脑细胞更加活跃、敏锐,从而提高智力。中班幼儿不仅对三字经蕴含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三字经所告诉的道理有着一定的理解。把三字经通过适合中班幼儿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幼儿们既学到了语言又受到了道德熏染及人文教育,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幼儿今后个人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而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把三字经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甚至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从而培植健康身心、良好性情、完整人格。在幼儿时代,在幼儿启蒙的时代长足的训练他们的记忆力,让他们记住那些文化品位很高的传统文化的精品,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丰厚的素养熏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乐学三字经”有效方法的念、内涵;“乐学三字经”有效方法的含义研究。

  2.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征的有效学习方法研究

  3.中班幼儿“乐学三字经”的“有效方法”策略研究

  4.中班幼儿“乐学三字经”对其言行及思想影响力的调查研究

  5.“学习三字经”促进幼儿向上发展的案例研究

  6.符合中班幼儿学习的“三字经内容”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1.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了解中班幼儿学习三字经所遇到的几种常见困难或者障碍并探索解决的策略;通过调查,了解中班幼儿“学习三字经”的常用形式。

  2.文献法

  通过文献的检索和梳理,了解前人对幼儿学习三字经的研究成果,进而确立自己的研究重点。完成“乐学三字经”、“乐学三字经有效方法”的念界定。阐明中班幼儿“乐学三字经”有效方法的基本特征。

  3.行动研究法

  结合教学中班幼儿学习三字经的实践,探索“幼儿学习三字经”的乐学形式、活动形式以及对幼儿行为活动的影响。

  4.案例研究法

  结合行动研究法,探索“幼儿乐学三字经”有效方法的组织策略、评价策略及保障策略。以案例为抓手研究“幼儿通过有效方法学习三字经”是如何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发展的。

  5.经验总结法

  完成“幼儿乐学三字经”有效方法的研究过程,并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完成研究报告,为他人提供借鉴!

  五、研究成果

  (一)听,以故事寓教于乐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对故事有很大的兴趣,几乎所有的故事,孩子们都是百听不厌。从事多年的幼儿教育,我明白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对什么都感兴趣,他们想通过听故事来明白这个世界的一切东西。这是求知欲旺盛的表现,有时孩子们缠着我讲故事,即便口干舌燥,我也不会厌烦,我们要为之欣喜。

  给孩子讲三字经故事可以让孩子了解大千世界的神奇,人类历史的伟大,宇宙的博大,人类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感受人言语聆听人类文明等,可以激发思维,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能力,感受亲情的温,体验幸福……

  孩子从听到讲,从讲到看,从看到阅读习惯的形成。孩子受到人文精神的熏淘,神秘世界的吸引,前人勇敢、忠信义、睿智等良好品质的感染。不想让孩子喜欢三字经都难。

  例如: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我会先给孩子们讲一讲三字经所蕴涵的故事,把孩子引入到一定的意境中去,孩子们了解了故事,再读三字经,那是兴趣盎然的事了。

  [故事1]

  黄香九岁的时候,便知道在冬天睡前先用身体温暖床上的枕席,再请父亲去睡觉。他这种孝亲的行为,不但是他该做的,也是我们应效法力行的。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送来一篮梨子,他便以知道把较大的梨子让给哥哥,自己挑较小的吃。他这种尊敬兄长的德行,也是我们从小便该知道的。

  [故事2]

  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

  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

  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

  “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

  “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二)看,用实例增强记忆

  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自幼开始培养。一些表现人际之间美好情感和交往的卡通可以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动画片是专门为低幼孩子量身制作的,充满友好、团结的气氛,世界一片明媚,正是小朋友们想要的。或许这就是幼儿们喜欢看动画的原因吧。

  许多的三字经动画片都有教育孩子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对孩子作适当的引导,从而让孩子向真善美的方向的发展。几分钟的动画看下来,孩子们对动画中的人物,故事梗有了大致的了解,让他们讲一讲,他们会非常乐意的去讲。

  一年下来,通过看三字经动画,我惊喜的发现我班的孩子进步了许多。思考能力增强了,暴情绪改变了,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们学习了许多良好的规矩。

  例如:

  由于幼儿很喜爱卡通片里的人物,所以多将自身投射到某一角色身上。比如孟子很喜欢读书学习,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开始喜欢读书了,其实这就是很好的教养契机。想要幼儿学习良好的习惯,如喜欢读书,都可利用幼儿喜欢模仿的习惯来达到目的。

  另外,还可以加速幼儿语言学习。说到卡通片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很多人可能感到难以置信。其实,只要幼儿能够多接受语言刺激,就可以达到提升语言学习的效果。

  以“长有序”为例,对中班幼儿而言就非常合适,无论是加餐还是区角游戏,总能听到孩子们说:“你先来。”

  (三)读,凭语感熏陶思想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意再现”虽然孩子们年龄尚浅,但三字经中有些字面往往在孩子们一遍遍的朗读中,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深入到孩子们的稚嫩心里。纵观《三字经》涉及的品德培养和生活伦理等方面的内容也很多,如“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说的就是著名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首孝第,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都是强调尊老爱幼、为人处事的道理的,和我们现在提倡的“先做人、后做事”是一个道理。

  孩子天真、单纯,对他们进行思想熏染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年下来,班里三十多位孩子从不同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有的学会了为父母说一句贴心话,有的懂得了骂人说脏胡是不文明的行为,有的知道礼尚往来......通过教育、学习,掌握待人接物的方法和处事的原则,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人一生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演,以角色体验情感

  表演“贵诚信 守信义”,因为正好有一个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与此相匹配。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我与家长们一起搜集童话剧资料,确定表演角色。当时,我心里想:这个表演剧中骗子的“戏份儿”重一些,幼儿们一定会争先恐后的争着演。熟料,很多孩子都争先恐后的要表演“大街上的小孩”。 “为什么呢?”面对我的质疑,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无非大意就是:小孩聪明,他不说谎话,他不怕国王讲真话......啊!我顿时明白了: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似乎只有“好人”与“坏人”之分,这或许就是他们眼中的“美”与“丑”吧。小小年纪的孩子都认为自己是好人,而不是和坏人扯上边。

  怎么办呢?我陷入了沉思。办法有了,我思考后对孩子们说:“我们都是好人,那我们先不安排骗子上场好吗?”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那我们就来排练其他的角色吧!”我笑着说。

  孩子们根据自己确定的角色,在我的引导下纷纷投入到排练中去。咦,问题出现了,就在排演的第三天,许多孩子找我了:“许老师,没有骗子怎么演呢?”

  机会来了,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童话剧有骗子这个角色,但是谁都不想演,怎么办呢?

  接下来,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说话了。

  “我们剪刀石头布!”不知哪个孩子提议道。

  大家纷纷赞同,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表演中出现的问题。

  童话剧排练好了,该制作服装、演出道具了。家长们,尤其是那些巧手的妈妈、奶奶们各自拿出看家本领,制作了国王的大披风,骗子的大剪刀......

  在联欢会上,不出所料,孩子们的表演赢得了全园所有幼儿、老师、家长们的赞赏。

  这个表演看起来已经结束了,孩子们似乎还意犹未尽。那好办,不妨在语言课来个“续编故事结尾”。

  “骗子被小仙女抓住了,他们诚恳的向国王承认了错误——”

  孩子们把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尾在小班中轮回讲演,别提小班的幼儿们多喜欢了。同时,也把我班孩子们讲故事的激情给燃烧起来了。

  无疑,这次三字经故事表演,给孩子们带来的收获是可喜的。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活动愿望,是那样的积极、团结、大胆的表现自我。想到孩子们在活动中充满稚气与笑容的笑脸,我的内心就幸福无比。

  后来,表演区角就成了孩子们自由发挥的天地,而平日里接触的三字经则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表演素材。

  六、研究反思

  我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似乎忽略了几个原则的遵循:

  第一个是没有虚心向孩子学习。总是抱有 “好为人师”的想法,因为孩子往往都比老师聪明。孩子没有后天观念的束缚,创造力最旺盛,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的奇思妙想来教孩子;同时,也要自觉地用孩子身上的单纯与善良来洗刷自己在社会上习染的污垢,这样才符合《三字经》倡导的做人的理念与要求。

  第二个是太急于求成。不要为教而教,孩子并不仅仅是一个等待老师知识注进去的容器,孩子的学习中包括了他们本身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借助学习《三字经》,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自愿地学习,同时促使孩子人格健康发展,这样才能达到学习《三字经》的真正目的。

  第三个是坚持性不强。三字经的研究在4、5月份因为园迎接验收而搁浅了一段时间,当再重新起的时候,的确很费劲。毕竟孩子们学的快、记得快,忘得也快。过后深为自己的一时惰性而后悔,这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教育吧。

  参考文献

  1李振村《与经典同行—陈琴和她的经典诵读课》 ——《韵文教师》2007年第3期

  3、王宁《让国学经典教育进入幼儿世界》 ——《人民教育》2007年5期

  4、李振村 《让经典的三字经润泽孩子的生命》——《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12期

  5、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儿童经典诵读教育手册》

  6、金春峰《国学现代化与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2007年第7期

  • 相关推荐

【幼儿“乐学三字经”有效方法的策略研究】相关文章:

幼儿《三字经》诵读教育价值及教育方法研究05-22

教孩子学三字经的方法09-17

幼儿学《三字经》06-12

幼儿该不该学三字经?05-21

幼儿该不该学三字经05-17

古学经典:三字经06-15

轻松有效背诵古诗文的方法06-24

《三字经》主要版本内容研究05-22

韩国藏本《三字经》研究05-20

三字经该不该学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