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课堂实录

2020-08-22 琵琶行

  师:我们中国的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叙事诗相对比较少见,物以稀为贵嘛,比如初中学过的一首关于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叙事诗

  生:木兰诗。

  师:对。这首南北朝时的民歌,骑马弯弓赴沙场。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出自草根的平民女英雄的美丽形象。琵琶,一种唐代飞天壁画中常见的乐器,一位无姓名的奇女子演奏了这样一曲穿越时空的琵琶曲,感动得伟大的诗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是神曲一首啊。这到底是怎样一位女子呢?让我们的大诗人情不自禁的喊出憋在心中的声音,我们来喊一下这句诗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我们再大声的喊一遍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琵琶行》中其他的诗句可能会淡忘,但这一句的确是中国好诗词。能说一说你喊出这句诗的心情吗?

  生:很舒服,很有同感。

  师:你也是天涯沦落人。

  生:很精辟,有很深的生活感伤。

  师:好,什么叫沦落人。为何同是,什么是天涯。如何相逢?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我们的思索。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既然是叙事诗,这首诗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目的是介绍诗前的小序)(学生自己回答)这节小序可以去掉吗?你从小序中看出了什么?

  生:小序就是这首诗歌的内容简介,介绍了诗歌写作的原因。

  师:什么原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生: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师:这里的感是

  生:感动,有感触。

  师:说得很好,还有吗?

  生:这文字写得很哀伤,为这首诗定下了凄美的感情基调。

  师:凄美这个词用的很精到。看来小序不小,作用很大。我们再回到天涯沦落人。

  谁是沦落人?

  生:琵琶女。

  生:白居易

  师:应该有两个,否则怎么叫同是呢?我们先说两个沦落人琵琶女和白居易是如何相逢。自由朗读前三节,然后我们来讨论(学生自由朗读,同桌谈论)

  师:相逢应该是缘分吧。琵琶女出场前,白居易在干什么?

  生:送别客人。

  师:当时作者的心态?

  生:惨将别。

  师:此刻,秋月茫茫,思绪茫茫。此时的月亮营造了沉郁的氛围,琵琶女出场了。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她的出场有什么特点?

  生:一位弹琵琶技艺很高超的女子,琵琶艺术家。

  师:艺术家,很高的评价。哪里看出来?

  生:第一节中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很迷人,有感染力。忽闻写出声音的神秘。

  师:从侧面写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好。

  生:这是一位心理很矛盾,有自尊的琵琶女。她不是一下子就出来的,而是千唤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师:这是古代诗歌的出场的经典描绘。中国古代女子出场的特写镜头不是很多。像红楼梦中的凤姐是怎样出场的,大家还有印象吗?

  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师:凤姐的开场白是

  生: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师:好记性,假如老师把这句台词放在琵琶女身上,你认为恰当吗?(学生模仿)

  生:不行,太粗野,太泼辣。不符合琵琶女的个性,

  师:琵琶女是容易受伤的女人,好,我们把琵琶女的出场的动作模仿一遍,我们拿课本做道具琵琶。(学生上台模仿、学生评论)

  师:这几位同学扮演的琵琶女的出场,让老师想起了三个字 “不要脸”,脸和面有区别吗?怎样是半遮面?(老师模仿,学生评论)

  生:琵琶女的出场侧身出来的,心理很矛盾,见还是不见,是个问题。

  生:在晚上,孤单的女子和陌生的男子相见,多有不便,古代男女授受不轻。

  师:但最终还是见了。这又是为何呢?犹抱琵琶的犹怎么理解,不抱琵琶可以吗?

  生:白居易的诚心打动了这位女子,把船移过去,还发出邀请。再一次摆上酒席,感情很真挚。

  生:不抱琵琶不行,那就不是琵琶女了,琵琶就是她的生命,是她的特征。一出场,我们看到的就是琵琶。

  生:可能在这位女子的心中,琵琶是最重要的艺术。

  师:琵琶就是她的身份证。这叫做未遇其人,先见琵琶。通过她的出场,我们对这位女子有了些了解,我们刚才说了,这是一首叙事诗,琵琶女到底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们再一次朗读第三节,(生朗读)本节把这位女子的一生浓缩成一段,这就是叙事的魅力。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子?

  生:可怜。有过幸福。

  师:是怎样的幸福。

  生:短暂的

  生:才华出众,十三岁就成为琵琶高手。

  师:除了才华出众还有

  生:相貌出众

  师:色艺双全啊。相当于现在的当红的影视明星,歌星。诗歌怎样叙述当时这位女子的幸福甚至有些疯狂的生活。(学生朗读)

  生:名属教坊第一部,演奏水平很高。这些都是正面的写

  师:侧面写的是

  生:演奏水平让音乐教师折服,美丽的自己被其他的女子嫉妒。这些是侧面写色艺双绝。

  师:还有吗。

  生:演奏时的盛况,十分的壮观,歌迷为之癫狂。

  师:这些五陵少年是当时的音乐发烧友,哦,谁是五陵年少。

  生:就是唐代的富二代,官二代,争先恐后的送鲜花,送丝绸。

  师:当时琵琶女有地位,有名气,有吃、有穿,有歌迷。为何要这样写的如此的灿烂呢?

  生:跟后面做对比。

  师:说具体些。

  生:少年得意风光,而年老沦落色衰。

  生:年轻时门庭若市,现在门前冷落。年轻时快乐欢笑,现在独自哭泣。

  师:老师有个疑问,也是大家的疑问,为何不趁年轻的时候嫁人呢?寻找自己的幸福?(学生沉思)

  师:或者说那些五陵年少对年轻的琵琶女的追逐出于怎样的心态?

  生:完全就是因为相貌好,不是因为演奏水平高。

  生:艺术一般来说年龄大了,水平越高,而琵琶女年龄大了却受到冷落,正说明当时的富二代不是真正的欣赏琵琶女的艺术。

  生:而商人在古代的地位是很低的,所以琵琶女嫁给商人也是迫不得已的。女人吗,总要嫁人的。

  生:而商人根本不懂艺术,就懂茶叶。

  师: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悲剧的形象,琵琶女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还是社会时代的悲剧,或者说她的悲剧有没有典型性,同学们怎么看?(生思考)

  生:在封建社会中,很多女子处于被人玩弄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地位。男人看重的往往是女子的相貌,而不是才华。这就是悲剧。

  生:女子无才便是德,年老了就不值钱了。

  师:琵琶女自诉身世苦,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这一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女子从辉煌写到沦落,从明星沦落草根。

  师:这样一位女子的遭遇,引起了诗人的感叹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这是《琵琶行》中的经典中的经典。你怎样理解这句经典。

  生:只有相同的生活经历,才有如此的感叹。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朗读课文第四节(生朗读)

  生:这是一位生活不得志的生病的诗人,他告别京城,来到浔阳。

  生:说的好听些是告辞,其实就是被人赶出来的,混不下去了。心情很不爽。

  生:这是一位喜欢音乐的诗人。但是这个地方没有音乐。

  师:是没有音乐吗?音乐有没有?

  生:有

  生:而诗人需要的是,用文中的换来回答

  生:丝竹。

  师:这是借代。是怎样的音乐。

  生:很高雅的,很古典,有艺术享受的。

  师:而此地的音乐是

  生:杜鹃啼血猿哀鸣,这些都是很凄凉的声音,和白居易的心境有关。

  生:还有山歌与村笛。

  师:山歌和村笛很好听,唱支山歌给党听。怎么会难为听,并且是呕哑嘲难为听。

  生:在白居易看来,山歌与村笛是很低级的音乐,是不入流的,人家是大城市来的贵族。

  生:也说明了白居易的贵族意识很强,高人一等,看不起劳动人民。

  师:当然,我们不能对古人提出很严格的要求,把白居易看作焦裕禄式的和人们打成一片的好干部。但至少白居易和琵琶女可以打成一片,引起共鸣。一方面由于类似的生活经历,由人生的辉煌沦落为落魄,还有一方面是相同的爱好,对音乐的兴趣。可谓说真正的知音。琵琶女第三次的演奏正是向知音致敬,向音乐致敬,向人世间的美好的感情致敬。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一定有知己。所以在唐代时,童子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曲。哀怨绵绵的琵琶曲,千百年来让人叹惋。这就是艺术的不朽,也是诗人的伟大。

【琵琶行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琵琶行》课堂实录4篇06-08

琵琶行唐诗12-04

琵琶行古诗08-31

《 琵琶行》古诗12-20

课堂实录:《乡愁》11-07

乡愁课堂实录11-07

《观潮》课堂实录12-19

背影课堂实录10-22

《琵琶行》获奖说课稿03-15

读《琵琶行》有感11-09

琵琶行原文及鉴赏 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