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血泪史《黄帝内经》

2024-10-07 内经

  原本为我回答问题的答案,我个人觉得可以单独拿来做一篇文章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当年项羽进了咸阳城烧杀抢掠,杀光了秦国所有官吏及学士,接着一把大火,烧光了阿房宫(可能是咸阳宫),也烧光了先秦时期的所有文明积累,其中包括诸子百家的经典,这些经典涉及哲学,法学,农学,兵学,建筑学,礼学,史学,文学,玄学,社会学,天文学,冶炼学,及音乐,舞蹈等等,还有接下来要讲到的医学。

  上古七家医学的其中六家在这场中华文明大浩劫中永远的消失了,只剩下《黄帝内经》一部还是残卷流传下来,正史无明确说法,野史对于《黄帝内经》流传下来的说法有二,第一种说法是太医令丞李氏动用了全族的力量,冒火抢救出了《黄帝内经素问》及《黄帝内经针经》两部。第二种还是这个李太医,以公谋私私藏了《内经》的翻版,这在秦法中不但是重罪,而且是要处以黥刑后罚鬼薪的,严重的要腰斩。但是正是因为其私心和胆大妄为,《黄帝内经》得以保存。有人问为什么要举族?要知道当时都是竹简帛书记录,医家属于技术类所以用帛书记录的几率很低,帛绢秦汉时期是很珍贵的材料,而且不易保存,所以《黄帝内经》很大的几率是竹简记录的,足足得装满一个几十平米的房间,所以举族抢救是不奇怪的。

  就这样《内经》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成为了后世医家所有的理论根据的来源不可撼动。

  这里不说三国,三国时期中医是积极进步的,因为张机《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总结了理法方药的治疗方法。

  时间辗转到了晋代,出现了晋惠帝这样的百姓无粮何不食肉羹?中华文明的第二次文化大浩劫来临了。八王之乱接着五胡乱华将洛阳抢了底朝天,可怜华夏文明好不容易得到的几百年恢复再一次毁于一旦。幸好,造纸术的发明,普及了书本,让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使《内经》残卷在民间得以流传保存。

  时间到了唐代,《内经素问》的版本多的数不胜数,而且针经即《灵枢经》《明堂经》两部总称,早已经丢失了数百年,而且很多曲解了内经的本意。王冰站了出来,在官家民间甚至去盗墓贼手中搜集内经素问残卷,功夫不负有心人,《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正出版了,后来的《素问》我们今天看到的《素问》就是王冰的版本基本无变化。

  时间到了北宋宋哲宗时期,高丽国节度使带着一部珍贵的医经来到大宋祈求交换治国安邦的《册府元龟》,这对于大宋来说无疑是一个亏本买卖,苏轼极力劝诫认为《册府元龟》乃是治国根本。然而宋代是一个重视医学的朝代,期间不但修著了《证类本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支持王唯一制作针灸铜人等等,还开设和剂局,惠民局,真正的全民医保,也是最早的医疗保障体系。再说宋哲宗最终排除众议,换回了《黄帝针经》。后整理为《灵枢经》《明堂经》两部。《黄帝内经》三部终于以全貌示众于天下。

  时间辗转到中华文明第三次大浩劫,蒙古国的迅速崛起,预示了宋联蒙抗金的政策彻底失败,蒙元在灭了金后转而以打迂回战术纵横宋全境,将宋代小皇帝以及十万军民围困崖山之上,最终皇帝携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大宋灭亡,华夏文明又一次遭遇了大浩劫,书籍尽毁,针灸铜人丢失,《明堂经》也被焚毁。据说一具铜人流失到了日本,日本东京博物馆中的针灸铜人就是王唯一铸造的针灸铜人,连同其《黄帝内经太素》(内经的一个版本,内容雷同内经,但有独到的地方)。但日本对其矢口否认,有待考证。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就是缺失了《明堂经》 的版本,这也就是为什么《灵枢经》只有穴位和治法等,没有对经络腧穴单独讨论的原因。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黄帝内经》并非完全版。

  最后一个时期也就是古代最后一个文化大浩劫《四库全书》的修订,乾隆将所有带明字眼的书全部焚毁了,《内经》的很多篇幅被改的面目全非,让内经原文本就是经历了三次大换血的情况下,再一次曲解了。有人读内经说前言不搭后语,前后意思矛盾,请不要怪岐伯黄帝,跟他们没关系。

  尽管如此,《黄帝内经》依然是中医四大经典之首,一千九百多年的风雨飘摇依旧没有撼动其统治中医思想的地位。中医的历史就是华夏的历史,一本《黄帝内经》书写了华夏文明的荣耀和屈辱以及血泪。

  中医丢了外科,丢了伤科,丢了古推拿科,丢了祝由科,以及那些问世了还没得以传播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医书。

  这就是《黄帝内经》的重大变故的历史何其文献地位,历史地位及学术地位了。

  • 相关推荐

【中医的血泪史《黄帝内经》】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中医学习心得08-13

黄帝内经原文10-05

解读黄帝内经06-29

《黄帝内经》介绍11-01

黄帝内经的原文与翻译06-21

《黄帝内经》精华分享08-27

黄帝内经原文及翻译10-12

黄帝内经立春养生06-11

《黄帝内经》和谐思想11-27

《黄帝内经》静与躁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