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藏象理论在分析人体疾病状态时,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型。下面是内经中人体健康的标准,一起来看看吧。
《黄帝内经》开篇即明确了健康的概念,它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在天时、人事、精神方面保持适当的和有层次的协调。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现在我们所言的健康人,其实只能算是“常人”,而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①合天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②合人事,“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意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③养肾惜精,“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国的传统医学提倡“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一个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和疾病都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体的健康是离不开天的,更不能逆天而行,只有符合“天人合一”的规律,才算是真正的健康。
根据《黄帝内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的太极思维方法,道医将我们的生命状态分为“未病态”和“已病态”两种。已病态具有明显的痛苦感觉,即“偏阴偏阳”的疾病状态;未病态没有明显的痛苦感觉,即人体阴阳相对平衡的健康状态。另外,即使体内潜伏着某些病因,但它未对人体阴阳造成破坏的话,仍然属于未病态。
一个人进入中年之后,随着生理功能的衰败,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疾病,中医将此归结为阴阳失衡。《易传·系辞》中记载:“原始及终,故知死生之说”,“阴阳交合,物之始,阴阳分离,物之终。合则生,离则死。”
基于此,道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也必须符合以下十个标准:
双目有神
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眼睛的好坏不仅能够反映出心脏的功能,还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联。
道医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是脏腑精气的会聚之所在。因此,眼睛的健康也就反映出了脏腑功能的强盛。
脸色红润
脏腑功能良好则脸色红润,气血虚亏则面容也显得没有光泽,脸色就是人体五脏气血的外在反映。
声音洪亮
人的声音是从肺里发出来,声音的高低自然决定于肺功能的好坏。
呼吸匀畅
“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人的呼吸和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呼吸要不急不缓、从容不迫,才能证明脏腑功能的良好。
牙齿坚固
道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牙齿的好坏反映着肾气和肾精的充足与否。
头发润泽
道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者,其华在发。”头发的状况是肝脏藏血功能和肾精盛衰的外在反映。
腰腿灵活
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惫矣。灵活的腰腿和从容的步伐是筋肉经络和四肢关节强健的标志。
体形适宜
道医认为,胖人多气虚,多痰湿;瘦人多阴虚,多火旺。过瘦或者过胖都是病态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风和痰火等病症。
记忆力好
脑为元神之府,为髓之海,人的记忆全部依赖于大脑的功能,髓海的充盈是维持精力充沛、记忆力强、理解力好的物质基础,也是肾精和肾气强盛的表现。
情绪稳定
道医认为情志过于激烈是致病的重要原因。大脑皮质和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精神恬静,自然内外协调,能抑制心理疾病的发生。
拓展阅读: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督脉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督脉
(2)基本功能
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所以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关系。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任脉: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处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2)基本功能
任,有担任、任受的意思。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所以又称“阴脉之海”。任,又与“妊”意义相通。其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冲脉: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与足少阴经相并,挾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任脉
(2)基本功能
冲,有要冲的意思。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冲脉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关系。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带脉:
(1)循行部位
起于季肋,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2)基本功能
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经。
5. 阴跷脉、阳跷脉
6. 阴维脉、阳维脉
- 相关推荐
【内经中人体健康的标准】相关文章:
内经人体的辉光10-31
《内经》与人体解剖08-04
《黄帝内经》人体的奥秘09-14
内经中的汗08-31
《内经》中的“六观”10-21
《内经》中“真人”的养生法05-29
《内经》中的养肾精华07-30
《内经》中的食疗养生06-01
内经中的天人合一07-16
内经的认识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