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被历代医家尊为“医家之宗”,分作《素问》《灵枢》两个部分。以下是《黄帝内经》人体的奥秘,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一、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
近期,“引力波”这个属于物理范畴的科学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2016年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被称为“时空涟漪”的引力波。引力波到底是什么?以此次探测到的引力波为例,13亿年前,在宇宙中,两个不算太大的巨型天体(黑洞)发生了融合,当它“击中”引力波探测器时,同时“击中”每个地球人,影响到13亿年后的我们。
这告诉我们,人与万物、与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是一体的,相互影响、感应。正如《灵枢·邪客》所言,“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这也是中国古人的“天人相应”观念的体现。
二、天人相互感应
在《黄帝内经》是怎样进一步阐释这种天人关系的呢?在《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天和宇宙又是什么?
1.气是万物本原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这告诉我们气敷布宇宙、天空,统摄大地,构成宇宙的本始物质,自然界的万物依靠它开始化生,开始有生命,因此万事万物成为一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明确地感知到天地带给我们的影响。
很多人一到百花盛开的季节,就会出现鼻子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子堵塞的症状,其实这就是自然环境中的花粉或者其他的物质,对我们产生的影响。《灵枢·刺节真邪》云:“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嗔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饲不得息”。有一部分人日光照射过度后就会产生急性光毒反应,也就是紫外线过敏,中医称较严重的为“日晒疮”,这也与我们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都是由于人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的疾病。
《黄帝内经》中“天”“地”,很多时候代指了我们现在的自然环境,包括我们所说的阳光、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要素。天地通过气,默默地影响着我们人体形体百骸,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洲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这个气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万事万物是由其生化而来的?
这里的气是充斥于宇宙之间,是世界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气的存在,可通过其运动变化及其产生的物质而表现出来。《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气合而有形,因变而正名”。无形的气是有形之物的根本,万物也都是靠气的相聚而产生的。气阴阳的多少决定着物质的种类、形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气清轻,自然界的清阳之气相聚和成为无形的太虚,形成了苍莽的天宇;阴气浊重,自然界的浊阴之气降而凝聚成为有形的物体,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地。所以在很多时候,天地就代表了我们的自然界。
2.气的交感
天高高在上,地在我们的脚下,两者相距甚远怎么会产生万事万物呢?《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人又是如何秉承天地之气的呢?
天地的阴阳之气必须相互协调、交感、融合,方能成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缺一不可。《灵枢·本神》阐述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人类是整个世界的特殊组成部分,也是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感的结果。
例如日常所见的云和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地阴阳之气上升下降,彼此交感而形成云雨,而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也皆同此理,都是由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感而产生的。春夏秋冬也是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交感、运动变化的结果。
3.气是中介
在不同的季节我们会选择不同的衣着和饮食方式,这其实就是最直观地自然界对我们人们生活的影响。人时刻都感受着来自天地宇宙的影响。
那么人到底是怎样感受这种影响的呢?是什么在传递着天地万物之间的信息?
这个答案,还是气。气除了是构成万物的基础,也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万物相互感应依靠的就是那些无形的、连续不断的气。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之间都充斥着无形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气。《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而这种气,相聚则成为具有形体的宇宙万物,而事物与事物之间也同时充满了无形的气,气能影响到物质、传递信息,使物质相互感应,所以气是物质之间的中介。
三、天人在结构上相应
天地与人除了可以相互感应外,《内经》认为二者在结构上也
相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人体的结构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对应的东西,人体就成为天地的缩影。说明人“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其实这就是我们在上一季讲到的古人运用象思维,来看待人与自然、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
- 相关推荐
【《黄帝内经》人体的奥秘】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原文03-02
《黄帝内经》介绍05-10
解读黄帝内经06-29
《黄帝内经》精华典章11-30
黄帝内经原文及翻译10-12
黄帝内经立春养生06-11
黄帝内经运气与养生03-28
《黄帝内经》静与躁12-09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