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之形能,语出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 。胡澎 《 素问校义》 云:“能,读如态。病之形能也者,病之形态也。”能,通“态”。病形即病之症状,病态即病之势态,病之形态即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发展、变化势态。本单元的内容主要讨论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表现。《 内经 》 记载的疾病约几百种,有的是专篇论述,有的则散论于各篇之中,对很多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辨证分型、治则治法、预后预防等都作了扼要介绍。本单元重点讨论热病、咳病、痛病、风病、痹病、赓病、厥病、肿病、脾痒等疾病。
【 原文 】 701
【题解】热病是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内经》论述外感热病的主要篇章,除了本篇以外,尚有《素问》的《刺热篇》、《评热病论》,《灵枢》的《五邪》、《寒热病》、《热病》等篇。但对热病的原因、症状、传变、治疗、预后、禁忌作全面讨论的当推本篇,故以“热论”命篇。正如《素问集注·卷五》所说:“此论热病,故篇名曰《热论》。”
【提示】主要论述热病的病因、病程及预后
【校注】
( l )伤寒:病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伤寒泛指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热病;狭义伤寒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此处伤寒为广义伤寒,系外感热病的总称。
( 2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督脉为阳脉之海,阳维脉维系诸阳经,总会风府而与太阳经脉相连,所以太阳经脉能统率人身阳经之气。巨阳,即太阳;诸阳,指督脉、阳维脉。风府,为督脉经穴,在项后正中入发际一寸处。属,统率、聚会之意。
(3)两感: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阴与厥阴两感。
【分析】
一、本节经文首先提出热病的病因、病程、预后,为本篇的总纲。对于“伤寒”,历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解释:一是指伤于寒邪,为病因。如《太素·卷二十五·热病决》杨上善注:“斯之热病,本因受寒,伤多,亦为寒气所伤,得此热病,以本为名,故称此热病伤寒类也。”王冰注:“寒者,冬气也。”又《类经·疾病类·三十九》注:“伤寒者,中阴寒杀厉之气也。”二是指病名,即温病。《素问释义》认为“热病即温病,冬不藏精,热自内发,复感春时风露之邪而成,与伤寒之所因不同,故曰伤寒之类。”三是泛指外邪,为病因。如《素问集注·卷五》说:“凡外淫之邪,始伤表阳,皆得阳气以化热,故曰:凡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四是认为是外感病的总称。如《素问直解·卷三》说:“人身经脉调和,则无寒无热;经脉不和,则或寒或热,故热病者,皆伤寒之类。”又如《难经·五十八难》亦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有五”之“伤寒”即指此而言,综观以上四说,当以第三说为胜,“伤寒”当指病因而言。再看本文末段“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亦可知“伤寒”之“寒”,乃根括多种外邪而言。
二、“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死”与“不死”,这里仅表示两者的严重程度有所差异。热虽甚,其实质为正强邪盛,正邪交争,故“热甚”,正未衰,故“不死”;“两感于寒者”实质为邪盛正虚,故“必不免于死”。这在衡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判断疾病预后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临证发挥】
1、六经热病治法
太阳病:邪气侵犯太阳经脉,其临床特征为头项痛、腰脊强、恶寒、发热。治法与寒邪所伤之“伤寒病”同。可用麻黄汤或杏苏散之类。
阳明病:邪入阳明经脉,其临床特征为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治法主解肌散热,可用柴葛解肌汤。若里热偏盛,伤津耗液,治当以清里为主,用白虎汤。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上卷》载:江阴缪姓女,偶受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投以轻剂桂枝汤,汗出头痛差,寒热亦止。不料一日后,忽又发热,脉转大,身烦乱,因与白虎汤。生石膏24克、知母15克、生甘草10克、粳米一撮。服后病如故,次日再服上方,身热更高,烦燥更甚,大渴引饮,汗出如浆。又增药量,为石膏60克、知母30克、生甘草15克、粳米两杯,加鲜生地60克、天花粉30克、大小蓟各15克、丹皮15克。大锅煎汁,口渴即饮。共饮三大碗,神志略清,头不痛,壮热退,烦燥亦安,口渴大减。翌日停服。至第三日,热又发,且加剧,周身骨节疼痛,思饮冰凉之品,夜中饮之,尽一桶。此确系白虎汤证,因病势盛而药量轻,故乍发乍止。就白虎汤原方,加石膏至240克,余药量如前。仍以大锅煎汁冷饮。服后大汗如注,诸恙悉除,不复发。惟大便不行,用麻仁丸6克,芒硝汤送下,一剂而瘥。
少阳病:太阳经病之邪入少阳经所致。其临床特点为胸胁痛,耳聋。治法当用和解,小柴胡汤为主方。
太阴病:邪入太阴经,其临床特点为腹满,咽干。热已入里,当泄其热,《灵枢·热病》谓:“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林佩琴《类证治裁》谓“其在太阴则津液少”,主张用泄下法,可选小承气汤或增液承气汤之类。
少阴病:邪传入少阴经脉,其临床特点为口燥、舌干而渴。邪热入里,热盛伤阴,针刺治疗可用泄热法。药物治疗可用黄连阿胶汤或增液承气汤。
厥阴病:邪入厥阴经脉,其临床特点为烦满而囊缩。男子见囊缩,李梃《医学入门》说:“在女子则阴户急痛引少腹”。针刺治疗当用泄热法,药物治疗可选四逆散及金铃子散之类。
2、热遗及食复治法
本段言热遗与食复,均由强食,多食或食肉所致。《伤寒论》及后世医家,又提出“劳复”,即病新瘥因过劳而复发。论其治法,总以清其余邪为主,正如张志聪《素问集注》所说:“余热未尽者,清其余热。”劳复者,有用小柴胡汤和枳实栀子豉汽解热之法,《伤寒论》394条:“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393条又云:“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江瓘《名医类案·卷一》:“一人病伤寒后复发热,自汗,经七日,或以为病后虚劳,将补之。滑(寿)曰:不然。劳复为病,脉浮,以汗解,奚补为?小柴胡汤三进,再汗而安。”
食复或因食而热遗,其轻微者,如《伤寒论》所说:“损谷则愈。”损谷不能愈者,可酌情依本段经文。“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偏清、偏消,总之“调”为法。兹举《宋元明清名医类案》中的叶天士医案一则说明:
时热食复,胸痞,恶心欲呕,进半夏泻心汤。炒半夏、川连、枳实、姜汁、厚朴、草蒄。又方:人参、山楂、枳实、干姜、姜汁炒半夏。前方偏重清热,后方侧重消食。
【 原文】 702
【提示】不两感者的症状、治则、预后和转归
【校注 】
( l )一日:一日与下文之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都是指热病的传变次序和发展阶段,不能理解为具体的日数。
(2)大气:指邪气。王冰注:“大气,谓大那之气。” ( 10 )各通其藏脉:疏通调治病变所在的各脏腑经脉。
(3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热病未满三日,病邪在三阳之表,可用发汗解表法使热退;已满三日,邪入三阴之里,用清泄里热法使热平。三日,并非固定的日数。汗,指发汗;泄,指泄热,这里发汗和泄热均指针刺疗法。
【 分析 】 1 .六经证候的归纳主要以各经脉的循行部位为依据,但此六经病只有实证、热证,未及虚证、寒证。其中三阳经病证为表热证,三阴经病证为里热证,这种六经分证的思想《伤寒论 》 六经辨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 伤寒论 》 根据热病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的认识,表 7补充了虚证和寒证,并对每一经证候详述经证、腑证及各种变证、坏证,创立了八纲辨证的原则,丰富和发展了《 素问 · 热论 》 的证候分类思想。本节所论的三阳证相当于 《 伤寒论 》 中的三阳经证,三阴证主要相当于阳明里证。(表 7 一 l )
2 .阐述了外感热病的传变和转愈规律。伤寒在经之邪内传的规律是由表人里,由阳人阴,其先后次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若“不两感于寒”的外感热病,其病证有一定的转愈规律,各经症状的缓解时间大约在受病后的第七天,说明热病在演变过程中,在正气的支持下,有一定自愈倾向。
3 .提出外感热病的治疗大法是“各通其藏脉”,即疏通病变所在的脏腑经脉。“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已满三日者,可泄而已”,提示邪在表当用发汗解表法,热在里当用清泄里热法。((伤寒论》 在 《 素问 · 热论 》 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丰富和发展了外感热病的治法内容。
4 .指出伤寒热病有遗复。遗是指病邪遗留,余热未尽。多因“热甚而强食”,以致邪热与谷食之热相搏结,当据虚实予以补泻。复是病愈而复发,原因与“食肉”相关,提示热病之后,脾胃虚弱,消化力差,应注意饮食宜忌,热势旺盛,不宜强食,热病初愈不宜进食肉类等助热难化之物,否则余热再起,而病复发。如张介宾所说:“凡病后脾胃气虚,未能消化饮食,故于肉食之类皆当从缓,若犯食复,为害非浅。其有挟虚内馁者,又不可过于禁制,所以贵得宜也”(《类经·疾病类》)。
值得注意的是:一、所谓“不两感于寒者”,乃是指热病中病情比较简单,发病比较典型的一类病证,而本段所论述的就是这类病证的传变规律,及六经主证,治疗大法和预后禁忌。六经证候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而总结归纳出来的。其主要表现与经络有着密切关系,据此,这就可用六经来对病诸证候进行归纳与分析。对于外感发热病的治疗,本段则概括为“各通其藏脉”。通,包括汗与泄,体现了外感病以祛邪为主的思想。《内经》时代治疗手段虽以针刺为主,但对于药物治疗,仍有指导意义。对于其中的“泄”法,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结合了药物,将之发展成为泄热、攻下、利尿、通瘀等法,成为治疗外感热病的有效手段。
二、本段指出“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后文又说“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三日乃死”,“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可知《内经》对于外感热病,是既重视邪气之盛,又不忘正气之虚,突出了从邪正斗争来认识疾病的辨证思想。
三、伤寒在经之邪,有向里传变的,也有不向里传变的。上文“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六日厥阴受之”,讲的是太阳经受邪后,如若内传,其后五经受病的大概次序和阶段。而“七日巨阳病衰,八日阳明病衰……十二日厥阴病衰”,则并非指外邪传遍六经后,至第七日重又返至太阳而邪气渐衰的意思,其理由《素问注证发微》在注文中已论之甚详。再看《素问经注节解》注:“一日巨阳受之,若不传别经……则一日至七日,当自愈也。”亦颇中肯綮。所以“七日……十二日”是指受邪发病后,如若不传,各经症状缓解的大致病程日数。《内经》这一本意,也启发了仲景,这从《伤寒论》第四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可以得证。而第七“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又与“七日巨阳病衰”十分相似。然而,六经病程长短自当有别,似不象某些注家(如《经注节解》)所说的病程都是七天。从太阳至厥阴,病位由浅到深,故病程也由短到长,所以太阳最短,为“七日”,阳明次之,为“八日”,直至厥阴最长,为“十二日”。对此亦不应拘泥日数,其理与“一日至六日”相同。如此理解,于理较明,于临床亦较符合。
【 原文】 703
【提示】指出两感于寒的主症、传变规律及预后及温病和暑病的区别
【 校注 】
( l )厥:指四肢逆冷。
( 2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汗出则暑邪外泄,故不可止汗。
【 分析】。
1.传变规律: 两感于寒是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传变次序首先是太阳与少阴俱病,其次是阳明与太阴俱病,最后是少阳与厥阴俱病。
2.其病证和预后:并不等于单纯的表里两经症状相加,不仅有两感于寒的实证、热证,也有“不欲食”、“澹言”、“厥”的虚证、寒证。随着病情发展,邪气旺盛,正气不足,终至“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阳明之经“其气乃尽”等,说明“两感”多因正气虚于内,苛厉寒邪感于外,病证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邪盛正衰的矛盾比较突出,气血逆乱,胃气已竭,是外感热病中严重的病证,预后较差。
3. 热病预后的吉凶,不仅取决于邪正盛衰,而且与阳明胃气的盛衰存亡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伤寒论 》 中立法处方注重“保胃气”、“存津液”、发汗必滋化源、清下不伤胃气的观点,反映了热病过程中必须固护胃气的重要性。
4. 温病和暑病的区别:本节还提出了外感热病,由于发病时间不同,有不同的病名。以季节而言,温病发于夏至之前,暑病发于夏至之后。至于发病因素,一种是从寒邪发病分析,如吴良所说“冬时中于寒邪,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此热病之辨也”。另一种是从四时邪气发病分析,即冬日感受寒邪为伤寒,春时感受温邪为温病,夏日感受暑邪为暑病。这种按感受四时不正邪气所患病证的分类方法对后世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关于暑病的治疗,本节提出不可用止汗法。因暑为阳邪,最易升散疏泄而致汗出,暑邪随汗而解。若错用止汗敛汗法,会酿成暑热内闭,传人心包的危急证候。故张介宾说:“暑气侵人,当令有汗,则暑随汗出,故曰勿止。”(《 类经 · 疾病类 》)。这一治暑原则,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临证发挥】
本段所说“暑当与汗皆出,勿止”,对临床治疗暑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暑病本多汗,且有因汗多而致气阴两伤证候,有谓“暑伤气”。但不论其多汗或已伤气,治疗之法均不可用止汗收敛之法。
暑热之邪,最易燔炽阳明,故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暑病》谓:“夏暑发自阳明”。其症状特点为壮热渴饮、多汗、喘喝气粗。治法应清气泄热,可选用白虎汤。若挟湿而烦闷、苔腻者,可用竹叶石膏汤。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丁甘仁医案载:计左,暑温九天,汗多发热不解,烦闷谵语,口渴欲饮,舌边红,苔黄,脉濡数,右部洪滑。良由暑湿化热,蕴蒸阳明之里。拟竹叶石膏汤加味。生石膏15g、茯苓9g、鲜石草蒲1.5g、郁金4.5g、仙半夏4.5g、通草2.4g、竺黄6g、鲜竹叶心9g、益元散9g(包)、白茅根9g、荷梗10g,万氏牛黄清心丸1粒(包煎)。服后神识渐清,壮热亦减。原方去石膏、牛黄清心丸,加连翘心、芦根、花粉以善后。
暑邪易伤气阴。暑热迫津外泄为汗,汗多伤气,故《素问·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姚止庵注云:“暑则多汗而气泄,火气外达,故气虚而身热”(《素问经注节解》)。其症状特点为身热、口渴、汗多、少气、乏力、舌干少津。治法宜清热涤暑,益气生津。王孟英《温热经纬》载王氏清暑益气汤为常用之方。
【 原文】704
【题解】评,有评议,评论之意。《素问吴注·卷九》注云:“评论谓之评”。《素问直解·卷三》:“《热病》论热病之在脉;《刺热》论热病之先见;《评热》论热病之变证。风厥、劳风、肾风、风水,皆热病之变。举而评之曰‘评热病论’。”
【提示】论述阴阳交的病证、病机和预后。
【 校注 】
(1)阴阳交:指阳热邪气入于阴分与阴精正气交结不解,是外感热病过程中邪盛正衰的危重证候。交,交争。
( 2)三死:指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疾、狂言三症。
【分析】一、阴阳交的病机特点是“邪盛精虚”,这是从邪正斗争的角度来认识病情的严重性,从而强调了邪正双方的强弱存亡在外感疾病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温病学中的治温病须刻刻“顾其津液”及“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理论,就是在邪盛与精虚这一辨证关系的启发下而创立的,并由此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了“热病以救阴为先,救阴以泄热为要”的基本治疗大法,制订了一系列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失去了温病学的发展。
阴阳交的临床表现,原文列举的比较简单,但这些简单的症状,其涉及面却很广泛,包括了邪盛高热不退,阴液枯涸,胃败不食,以及热扰神明等多方面。再考后世温病学所述的危重症候,也不外乎高热反复,阴耗液枯,动风动血,热扰神明等几个方面。于此可见,阴阳交乃是《内经》对温病危重证候的总结。体现了温病到某一危重阶段的病机特点,相当于温病学中“下焦”和“气、营、血”的部分证候,很难与某一种温病“对号”,所以,后世温病学中已很少见到“阴阳交”这一名称,但其实质概念却一直为温病学家所运用,指导着温病的辨证论治。
二、对阴阳交“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的预后判断,是《内经》作者从当时医疗水平和具体条件出发而言的。对此我们必须灵活对待。后世医家对温病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实际上类似阴阳交者,每能通过积极治疗而获愈,正如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说:“经谓必死之证,谁敢谓生,然药之得法,有可生之理。”(《温病条辨·原病篇》)
【临证发挥】
阴阳交的病机是邪盛精衰,它不同于伤于寒的发热,也与里热炽盛的实热证有本质的差别,临床应予鉴别。试比较以下两则医案:
医案一 病热,汗出复热而不少为身凉,此非痎疟,狂言失志,《经》所谓阴阳交,即是病也。交者,液交于外,阳陷于内耳,此属棘手证。人参、生地、天冬(《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叶天士医案》)。
医案二 屡下及汗,汗出辄复热,脉不躁,非阴阳交,乃伏热中溃,如炉火拨开,烟焰上腾,不久自散,无足虑也。大生地、银柴胡、黄芩、炙甘草、薄荷、连翘、黑山栀、元参、大麦冬(将宝素《问斋医案》)。
两则医案都有汗出复热的症状,医案一属于阴精不能制伏邪热的阴阳交病,故治以滋阴生津。医案二是伏热中溃,烟焰上腾的实热证,故治以清热滋阴。病机不同,治法迥异。
本段所论阳热邪气唯借阴精正气以制胜的观点,对临床实践及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均有重要指导意义。凡温病汗出,若见脉静身凉,为邪随汗出的佳兆;若汗出热不退,脉象躁盛,是正不胜邪的凶象;如更见烦躁不安,汗出如豆,气喘,神昏,谵语等症状,则是温邪劫烁津液,精气耗竭的危候。后世温病学说“治温病宜刻刻顾其津液”及“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理论,以及从临床总结、制定出来的“热病以救阴为先,救阴以泄热为要”的基本治疗大法和一系列相应的治疗措施,无不受本段原文观点的启发和影响。
对原文“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的预后判断,只能理解为病情危重,预后不好,不能视为绝对的死证。吴鞠通说:“《经》谓必死之证,谁敢谓生,然药之得法,有可生之理”(《温病条辨》)。实践证明,用甘凉益阴或大剂益气增液之剂而取效者,也是屡见不鲜的。
【 原文 】 705
【提示】论述风厥的病因、病位、病机、症状及治疗。
【 校注 】 ( l )厥:气逆,这里指少阴肾经之气上逆。
( 2 )风厥:古病名。马前注:“以其太阳感风,少阴气厥,名为风厥之证。”
【分析 】
风厥亦属外感热病的一种,病因为风邪外袭,受病部位在太阳少阴两经,基本病机为太阳感受风邪,引动少阴虚火上逆,症见身热汗出的表证、烦满的里证,此里证不能为汗法所解。治疗宜内外皆治,表里同调,针刺宜泻太阳风邪,补少阴精气,并配合汤液内服,使邪去正复,疾病痊愈。
本病并非太阳与少阴同时受邪,而是风邪侵犯太阳后,少阴之气受其影响,上逆而烦满。所以风厥与“两感”病有所不同,乃是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类型。
张仲景在此基础上,提出少阴里阳不足,外感寒邪的表里同病,如“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丰富和发展了太阳少阴表里同病的辨治内容。风厥之病,《内经》之义有三。一指太阳少阴同病之证,即本节所言;二指风伤肝胃之证,如 《素问·阴阳别论》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隐,善欠,名日风厥。”三指表虚感风之证,如《灵枢·五变》 :“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流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滕理疏,则善病风。”
【原文】 706
【提示】论述劳风的病因、病位、症状、病机、治则和预后。
【校注】
( l )劳风:病名。指因劳而虚,因虚而感受风邪所产生的以恶风振寒,项强冥视,咳吐青黄痰为主症的病证。
( 2 )法在肺下:谓劳风病的病位通常在肺部。法,常也;肺下,指肺部。
( 3)强上冥视:强上,指头项强急不舒;冥视,指视物不清。
( 4 )巨阳引:指在太阳经上取穴,进行针刺以引动经气的治疗方法。
( 5 )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精者与不精者相对而言,前者指青壮年,后者指老年。三日、五日、七日乃指病情缓解的大约日数
【分析】
一、本节劳风之病,未言发热,文中仅言“恶风而振寒”,既有恶风振寒,自有发热症状,盖省文也。又所论“劳风法在肺下”以及“唾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又当属风热蕴肺一类病证。此外“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说明疾病的痊愈与身体的强弱,年龄的大小,精气充盛与否有密切关系,这些都是以邪正斗争为出发点的。
二、本段原文“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含有邪在体内,当顺其势而驱之使出之意。这是《内经》因势利导的观点,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热论》:“暑当与汗皆出,勿止”等可证。这一观点,成为后世汗、吐、下治法的理论依据。《伤寒论》在祛邪方面,发表如麻黄、桂枝,攻里如承气,陷胸,涌吐如瓜蒂之属,无不是按其邪之在表、在里、在上、在下,因势利导驱之使出。金代的张从正,他在《儒门事亲·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中说:“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并将汗、吐、下三法化而裁之,引伸为多种祛邪的方法,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泪、灸、蒸、熏、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等,遂创攻下一派。但他之所以能够大胆地应用这些别人所不敢轻试的方法,主要还是在《内经》这一理论指导下,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内经》理论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和对后世学术流派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
【临证指要】
本段劳风病的临床表现,与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肺痈”颇多一致处。《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温饱,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其治疗之法,仲景进一步指出:“喘不得卧”之属于邪实气闭的实证者,“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咳而胸满,振寒脉数,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热蕴之久,酿成痈脓,略显正虚之象,用桔梗汤排脓为主。又《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再服,当吐如脓”。用苇茎汤排脓消痈。仲景又据肺痈之病气血亏损,化为痈脓,虽为上焦之病,但不可用吐法,以免伤害脏气,故特别指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
王洪图曾治 某女,27岁,喘咳五年,屡经医治,曾用消炎、强的松等西药。现服氨茶碱,必要时用止喘喷雾剂。现症气喘咳嗽,痰粘稠量多,痰色白兼青黄,成块如脓状,有咸腥味,有时带血丝。咳剧时遗尿,咳声重浊。大便日二三次,不成形,带有粘液。小便量少。脉弦滑,舌暗红,苔薄白腻满布舌上。证属肾虚肺实,痰浊壅阻,先治其标,宣肺利大,用千金苇茎汤加味:芦根15g、生苡仁15g、桃仁10g、杏仁10g、冬瓜子12g、鱼腥草15g、前胡12g、炙麻黄5g、桑皮叶各10g、泽兰10g、天花粉12g、炙杷叶10g、地龙12g、生甘草6g。6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周后复诊:咳喘明显减轻,近日未用氨茶碱及喷雾止喘剂。痰中腥味已除,大便成形,无粘液,小溲较前通畅。咽痒,咳时仍遗尿。上方加减,配以益肾之品。北沙参12g、芦根12g、桃杏仁各10g、炙麻黄5g、桔梗10g、天花粉12g、鱼腥草12g、肉桂1g、菟丝子12g、桑皮叶各10g、地龙12g、生甘草6g。[1]
(四)肾风的主症、治疗禁忌及变为风水的机理和证候
【 原文 】 706
【题解】
咳,即一般所说的欬嗽。正如《素问吴注·卷十》云:“有声之谓欬,连声之谓嗽,不言嗽,省文也。”故张从正则直云:“嗽与欬,一证也。”
欬嗽一症虽散见于《内经》各篇,但独详于本篇。本篇从整体出发,系统地讨论了欬嗽的病因、发病机制、证候分类、临床表现、转化及治疗等问题,故名“欬论”。
(《素问·咳论》)
【提示】要论述咳的病因病机
【校注】
( l )外内合邪:即内外寒邪相合。外,指外感寒邪;内,指内伤寒饮。
( 2 )五藏各以其时受病:指五脏在各自所主的时令受邪发病。
( 3 )非其时,各传以与之:即指五脏在各自所主时令感受邪气发病后,分别波及于肺而引起咳病。非其时,指非肺所主的秋季。之,指肺。
【分析】一、本段论述了欬嗽的病因病机,揭示了:①外邪,尤其是寒冷是造成欬嗽的重要原因。②欬嗽毕竟是肺的病变,尽管欬嗽有种种的发病原因,可因于五脏六腑的不同,但最终必归咎于肺,如不及肺,就不会引起欬嗽。再观欬嗽种类繁多,状态各异,然探本溯源,则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途,这是欬嗽最基本的病因分类。对后世颇有启迪,历代医家对于欬嗽,一般亦多从外感和内伤两大角度进行认识。如张景岳说:“欬嗽之要,止惟二证。何谓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景岳全书·杂证谟·咳嗽》)等等,作为欬嗽的辨证纲领,对临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二、关于引起咳嗽的外邪,《类经》认为是风寒之邪。证诸临床,欬嗽属外感者,确以风寒之邪为多见,但又不只限于风寒之邪。对此,《内经》在其他篇中,尚有不少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秋伤于湿,上逆而欬。”是伤于湿邪;《素问·气交变大论》曰:“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欬。”是伤于燥邪;“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欬喘。”是伤于暑邪;“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寒热欬喘。”“少阴司天,火淫所胜,民病欬”等,是伤于火热之邪。说明了六淫之邪皆能致欬。后世医家在论述欬嗽的外邪因素时,也多不局限于风寒。如张从正就认为“六气皆能嗽”。(《儒门事亲·嗽分六气毋拘以寒述》)清代医家程钟龄也说:“咳嗽证……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所以,对于本文所云“邪气”只有理解为各种外邪,才不至于片面。
三、“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主要说明外邪入伤五脏,各有其一定的针对性,这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同季节跟不同外邪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绝对的,所以我们不可拘泥。如林佩琴所说:“以四时论之,春季咳,木气升也,治宜兼降,前胡、杏仁、海浮石、瓜萎仁之属;夏季咳,火气炎也,治宜兼凉,沙参、花粉、麦冬、知母、玄参之属;秋季咳,燥气乘金也,治宜清润,玉竹、贝母、杏仁、阿胶、百合、批把膏之属;冬季咳,风寒侵肺也,治宜温散,苏叶、川芍、桂枝、麻黄之属”(《 类证治裁 》 )。
四、“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将咳嗽的病理范围扩大到五脏六腑,说明咳嗽虽然是肺脏受邪后的病理反映,但与五脏六腑的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肺为脏之长,心之盖,受百脉之朝会,其他脏腑发生病变均可波及于肺,导致肺气上逆而咳。启示人们,临床辨证必须考虑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对肺气宣降的影响,以分清标本,如肝火犯肺、水寒射肺、脾肺气虚、心肺气虚均可致咳。因此咳嗽治疗不要见咳止咳,单独治肺,而要寻找致咳的深层次原因,采用如培土生金、佐金平木、金水相生诸法治咳,便是根据脏腑相关之理而设。
【原文】 708
【提示】论述五脏六腑咳的辨证分型、传变规律及治疗法则。
【校注】
(1)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水饮聚于胃,则上关于肺而为咳。张介宾注:“诸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者,以胃为五藏六府之本,肺为皮毛之合,如上文所云皮毛先受邪气及寒饮食入胃者,皆肺胃之候也。”
( 2 )涕唾: 《 内经 》 无痰“字”,涕唾,即指痰。 ( 10 )俞、合、经:指五输中的输穴、合穴、经穴。《 灵枢 · 九针十二原 》 :“所出为井,所溜为荣,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分析】一、本段描述了五脏六腑欬的症候特点:每一脏腑欬除都有欬嗽这一症状外,还有能体现本脏本腑特征的兼见症状。在临床上,这些确是伴随着欬嗽而出现的常见症状。它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的真实记录,并运用藏象的概念归纳出来的所谓“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它为欬嗽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思路。
二、从原文“五藏之久欬,乃移于六府”可以看到欬嗽久而不愈的传变趋势。从五脏欬和六腑欬的症候看,五藏欬似是欬嗽剧烈的初期阶段,故其兼症多为由欬剧而引起的牵痛一类症状。而六腑欬则是欬嗽日久不愈,影响到其他脏腑出现的一些症候,如“欬而呕”一类气机上逆的症候;久欬后出现的诸如“欬而遗失”、“欬而遗溺”等表现为气虚不摄的症候。由此观之,六腑欬在病程上比五脏欬长,程度也深。所以次序上是先五脏欬,欬久不愈,然后传变为六腑欬。这似乎与《内经》一般所认为的腑病浅,藏病深,腑病轻,藏病重的概念有所出入。但实际上六腑欬本身并未脱离五脏,而五脏欬的病名,事实上也就是因五脏经脉所过部位出现了一些症状而提出来的,这是《内经》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尽管如此,所有这些生动的描述,都是十分符合临床实际的。
三、“聚于胃,关于肺”所指的是痰饮困聚脾胃,上渍于肺的病机。所以,若欬嗽剧烈,或久延不愈,又每能见到“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的症象。《金匮要略》名之曰支饮:“欬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必有伏饮。”本篇将“聚于胃,关于肺”放于最后,作一病机的概括,以示其重要。明代喻嘉言将本篇原文结合《金匮要略》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分析研究后指出:“《金匮》以欬嗽叙于痰饮之下,有深意焉。盖以欬嗽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欬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无外邪,而支饮渍入肺中,自足令人欬嗽不已。”(《医门法律·卷五·咳嗽续论》)着重强调了“聚于胃,关于肺”与欬嗽之间的密切关系。再观《金匮》治疗支饮的方剂,如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厚朴大黄汤、泽泻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青龙汤等,亦无不从肺胃着手。所以“聚于胃,关于肺”是欬嗽久久不愈的病机转归,是产生支饮的关键。而欬喘反复发作的诱因又在于“外内合邪”。正如张璐所说:“岐伯虽言五藏六腑皆令人欬,其所重全在肺胃,而尤重在‘内外合邪’四字。”(《张氏医通·卷四·咳嗽》)这些理论是本篇的精华,对后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临证发挥】
五脏六腑咳的证与治
关于五脏六腑的证与治,熊继柏在《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作了专题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1)五脏咳 《内经》认为五脏咳的病因主要在于外邪伤脏,《素问·咳论》说:“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由于在不同的时令,外邪可以伤及各个主时之脏,各脏受邪又可传与肺而发生咳嗽,故称五脏之咳。如张志聪《素问集注》所释:“五脏各以所主之时而受病……五脏之邪,各传与肺而为之咳也。”这说明,五脏咳的机理在于受邪之脏的脏气失调,并影响于肺发生咳嗽。谓某脏之咳者,实是肺与某脏俱病而为咳也。①肺咳:肺咳是由外邪与寒邪,“外内合邪”客肺所致,其症状特点为“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并“烦心胸满”。由于寒邪闭阻肺气,肺气不得宣降则上逆而为咳为喘,甚则肺络损伤而见唾血。因此治疗肺咳必须重视外寒内饮这个主因,采用宣肺散寒化饮之法,张仲景之小青龙汤当属本证主方。当然,肺咳而“甚则唾血”者,又应考虑其寒邪化热,损伤肺络,治须降肺气,清肺络,可选千金苇茎汤合桑杏汤之类。②心咳:心咳是由心病及于肺,或肺咳及于心所致。其症状特点为“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由于邪犯心肺,气机闭阻,故咳嗽兼心中痛,喉中梗寒不利。又因心火上炎,故见咽喉肿痛,张志聪谓此为“心火刑金”。治疗心咳,法当降肺气,清心火,《证治准绳·杂病诸气门》提出用桔梗汤;《类证治裁·咳嗽》提出用凉膈散去硝黄,加黄连、竹叶。均可参照选用。③肝咳:肝咳是由肝病及于肺或肺咳及于肝所致。其症状特点为“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下满。”盖肝木气逆则可上乘肺金而为咳;又肝之经脉布胁肋,故咳则两胁下痛,甚则胁下胀满。由于肺气不利而为咳,肝气不利而为胁痛,故治疗肝咳应当泻肺气、疏肝气。《证治准绳·杂病诸气门》载:“肝咳,……用小柴胡汤”。朱丹溪曾说:“咳引胁痛,宜疏肝气,用青皮、枳壳、香附子。”临床还可选用泻白散,或泻白散合小柴胡汤之类。后世用泻白散合黛蛤散治疗肝火犯肺之咳呛胁痛,亦属肝咳之类。④脾咳:脾咳为脾病及于肺或肺咳及于脾所致。其症状特点为“咳则右胁下痛,隐隐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盖“右者,肺治之部”;“背者,胸中之府”,亦肺所主也。今脾肺气滞,故咳嗽兼见右胁下痛引肩背。动则气逆,故其咳因动而加剧。然观临床上常见一种脾病及肺或肺病及脾的咳证,表现咳嗽气短,痰多稀白,兼食少体倦、四肢乏力、大便溏薄等症,系脾肺气虚的咳证。与《咳论》所述之脾咳,当有虚实之别。治疗脾咳,法当调理脾肺之气,《证治准绳》与《医宗必读》均提出用升麻汤,《类证治裁》提出用六君子汤加枳壳、桔梗。可资临床选用。⑤肾咳:肾咳是由肾病影响肺或肺咳及于肾所致。其症状特点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以肾脉贯脊,其直者入肺中,肾受邪则循经上袭于肺而为咳;且腰为肾之府,故咳则腰背相引而痛。又“肾者水脏,主津液”,肾病而水气上泛,于是咳则多涎。治疗肾咳,法宜温肾散寒化饮,《证治准绳》《医宗必读》均提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诸如真武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皆可随证选用。
(2)六腑咳 《咳论》指出:“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六腑咳是因五脏咳久不愈,进而脏病及腑,即所谓“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它标志着咳病的久而生变,由轻至重。六腑的症状均反映了各腑功能失常的特点。如胃气以降为和,而胃气上逆则“咳而呕”。胆藏胆汁,内寄相火,若胆气逆而火上炎则“咳呕胆汁”。大肠乃传导之官,咳久传导失职,气不能摄,乃“咳而遗矢”。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分别清浊,咳久则小肠气奔,“咳而矢气”。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咳久则气化失司,乃“咳而遗尿”。三焦职司气化,久咳则三焦气机不利,故“咳而腹满,不欲食饮。”关于六腑咳的治疗,后世医家拟出了许多方药,如《证治准绳》载:“胃咳,用乌梅丸;胆咳,用黄芩半夏生姜汤;大肠咳,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小肠咳,用芍药甘草汤;膀胱咳,用茯苓甘草汤;三焦咳,用钱氏异功散。”近代名医秦伯未《内经类证》还提出:“咳时小便不禁,用五苓散加党参。咳时频转矢气,且欲大便,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其所列诸方,临床皆可随证选用。
【原文】 709
【题解】举,有四说:一作“列举”解。如《素问注证发微·卷五》云:“首篇悉举诸痛以为问,故名篇。”二作“辨议”解。如孙诒让《札迻》云:“此篇辨议诸痛,故以举痛为名。”三认为“举痛”乃“卒痛”之误。如新校正云:“按本篇乃黄帝问五藏卒痛之疾,疑‘举’乃‘卒’字之误也。”然本篇以大半的篇幅专门论述了疼痛的诊断、病因、病机和鉴别,如作“卒痛”,亦与经文“卒然而痛”相协。四是“举”解作“问”或“言”。如《礼记·曲礼上》:“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如此则“举痛”可释为“问痛”或“言痛”,亦通。
《素问集注·卷五》云:“气伤痛,盖痛在有形之身形,而伤于无形之气分”。本篇除论述了十四种因寒邪伤气,阻滞气机所发生的疼痛外,还讨论了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等九气阻滞气机的病变,提出了“百病皆生于气”的论点,因篇首先论疼痛,故以“举痛”名篇,正如《素问直解·卷四》云:“人身经脉流行,气机环转,上下内外,无有已时。寒气客之,稽迟不行则痛,诸痛各不同形,百病皆生于气,帝举以问,伯以对,是为举痛论”。《素问 · 举痛论 》
【提示】论述痛症的病因病机和诊断
【 校注 】
(1)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两句为互文,即客于脉外、脉中则血气少,或客于脉外、脉中则血气不通。前者气血不荣则痛,后者气血不通则痛,此为虚实疼痛机理之总纲。
【 分析】
1.诊断: 内经 》提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的观点,这是研究世界万物的重要思维方法,研究中医学概莫能外。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欲探究人的生命活动,必须联系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鉴古可以知今,故研究古代历史必须联系现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故谈论人必联系自己。经文强调理论须与实践相结合,在疾病的诊断中,要求医生既要精通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又要有临证运用的实际经验,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2.疼痛的病因病机:由于寒邪客于经脉内外,使气血留滞不行,脉涩不通而痛,此为实痛;或由于血脉凝涩,运行的气血虚少,使组织失养,不荣则痛,此为虚痛。引起疼痛的因素虽多,然以寒邪为主因;其病机亦有“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虚实之分。原文“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则概括了虚痛与实痛的病机。
本节关于疼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对痛证的辨证仍对今天的临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原文】 710
【提示】十四种痛症的症状特点和病机
【校注】
( l )喘动应手:即血脉搏动按之急促应手。喘与动同义。
(2 )炅:音义皆同炯,热也。王冰注:“灵,热也。”
( 3 )五藏六府,固尽有部:指五脏六腑在面部各有一定的分部。张志聪注:“五藏六府之气色,皆见于面,而各有所主之部位。”
(4)坚而血及陷下者:此指切脉和局部按诊。若按之坚硬,局部血脉奎盛者为实;按之陷下,血脉濡软者为虚。张介宾注:“脉坚者,邪之聚也。血留者,络必盛而起也。陷下者,血气不足,多阴候也。”
一、列举十四种疼痛的证候特点,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
1 .从痛证的喜按、拒按来分析
( l )痛而拒按:寒气稽留,阳气与之相搏,邪气奎满于经脉之中,故痛而不可按。
( 2 )按之痛止:寒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以致血气凝聚而不散,按之则血气暂散,故疼痛可缓解;另则按之使阳气通达,寒气消散,故按之痛止。
( 3 )按之痛不止:寒气客于深部经脉,按之不能触及,故按之疼痛不止。
2 .从疼痛的特点来分析
( l )持续性疼痛:寒邪稽留既久且深,凝结不解,故持续疼痛。
( 2 )疼痛牵引他处:根据寒气侵袭的部位不同,脏腑经络的表里络属关系,故一处有病可牵引相关的部位疼痛。如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可痛引于心;寒气客于厥阴经脉则胁肋与少腹相引作痛;寒气客于阴股则腹痛引阴股。
( 3 )痛处搏动应手:寒气客于冲脉使血滞而上逆,故痛处搏动应手。
( 4 )寒性疼痛得热痛止:寒气客于脉外,病位尚浅,故得热痛立止。
3 .从痛证伴随的症状来分析
( l )疼痛伴积块:寒凝血滞日久不行,蓄积成块。
( 2 )疼痛伴呕吐:寒邪人侵肠胃,失其和降,上逆而吐。
( 3 )疼痛伴泄泻:寒邪人侵小肠,泌别失调,清浊不分而致泄泻。
( 4 )疼痛伴便秘:寒邪化热,客于小肠,劫灼肠中津液,故便结难解。
在病理情况下,人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疼痛,本节所讨论的疼痛是以腹痛为主。从病因来说,以寒气人侵经脉为主。《素问·痹论》也有类似记载:“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二、从病机分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① 寒主收引:寒邪人侵经脉,经脉挛缩拘急而疼痛;
② 血气痹阻:寒性凝滞,血气痕涩,痹阻经脉,不通则痛;
③ 寒热搏结:邪实于经,经脉盛满而痛;
④ 血虚不荣:血脉空虚,不能荣养经脉,发生疼痛;
⑤ 脏气逆乱:寒气侵袭五脏,脏气厥逆,阴阳气不相顺接,发生痛而昏不知人。
从临床实践看,引起疼痛的原因甚多,有六淫七情,也有饮食失节、虫积、癖血等因素,病理变化十分复杂,本篇提示临床辨证应从疼痛的部位、性质及临床特点等诸方面去分析。因此,本篇可以作为我们深人研究痛证辨证规律的示范。
三.诊、望诊和扪诊三者结合诊断疼痛
因疼痛是病人的主观感觉,所以首先是“言而可知”,通过问诊来听取病人的主诉,了解病人对寒热的反应,疼痛发作的时间,疼痛的部位及兼见症状等。其次是配合局部望诊和对局部的按压叩摸,也即“视而可见,扪而得知。”望诊可知面部及病变部位的色泽变化;扪诊可知局部脉络的坚软盈陷,搏动与否,以及对按揉的反应情况,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确定疼痛之属气属血,属脏属腑,属寒属热,属虚属实,这是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为痛症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迄今仍然指导着临床实践。如张介宾在《内经》的基础上,对各种疼痛进行了归纳:“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闭者多虚。痛而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为实,爱热者多虚。饱而甚者多实,饥而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壮年者多实,愈攻愈剧者多虚。”(《类经·疾病类·六十六》)因此,中医治疗痛症,并无单纯的止痛药物,而贵在辨其寒热虚实之不同病机,随其攸利而治之,或温中散寒而止痛,或清热解毒而止痛,或攻下消积而止痛,或调理气机而止痛,或补养气血而止痛,或缓急解痉而止痛。方法多样,灵活圆通,或单独使用,或复合以进。但又万变不离其宗,一皆以解决“血气不通”和“血气虚少”为要务,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
【原文】 711
【题解】痹,闭也。指经络阻滞,营卫凝涩,脏腑气血运行不畅,由此而导致的病症,就称为痹症。本篇较为系统全面地对痹症的病因、病机、分类、治则、预后等,进行了专门讨论,故名“痹论”。正如《素问直解·卷四》所说:“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有风寒湿之痹;有皮、肌、脉、筋、骨、五藏外合之痹;六府有俞,五脏亦有俞。五藏有合,六府亦有合。故有五藏六府之痹。荣卫流行,则不为痹。痹之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举而论之,故曰痹论。” 《素问·痹论》
【提示】主要论述了痹证的病因及其分类。
【校注】
( l )痹:病名,指痹证。是由风寒湿三邪杂至,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闭阻不通的病证。张志聪注:“痹者闭也,牙卜闭而为痛也。”
( 2 )杂至:错杂而至。杂,夹杂、混杂。
( 3 )行痹:是以肢节疼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亦称风痹。尤在径注:“行痹者风气胜,风之气善行而数变,故其证上下左右无所留止,随其所在,血气不通而为痹。”
( 4 )痛痹:是以疼痛剧烈为特点的痹证,亦称寒痹。张介宾注:“阴寒之气,客于肌肉筋骨之间,则凝结不散,阳气不行,故痛不可当。”
( 5 )著( zllu6 着)痹:是以痛处重滞固定,或顽麻不仁为特点的痹证,亦称湿痹。张介宾注:“肢体重着不移,或为疼痛,或为顽木不仁。湿从土化,病多发于肌肉。”著,重着、留着难去之义。
【分析】
一、痹症的病因:病因上强调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认为多种外邪的共同作用是痹证发病的条件,也是痹证病因学的特点,提示了病情的复杂性,要求诊治时必须全面考虑,分清主次。
二、痹症的分类,提出了行痹、痛痹、著痹的病因分类法和五体痹、脏腑痹的病位分类法。这对临床辨证论治起到了提纲掣领的作用。
1 .行痹、痛痹、著痹行痹,由风邪偏盛所致,“风为百病之长” , “善行而数变”,故表现为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游走不定,波及范围较广。痛痹,由寒邪偏盛所致,寒性凝滞,故导致气滞血凝、痹阻不通,以疼痛为主症;寒主收引,故伴有挛急僵硬等症状;寒为阴邪,得温则痛减,遇寒则增剧。著痹,由湿邪偏盛所致,湿性粘腻重着,故表现为肢体关节沉重,麻木不仁,证情缠绵不愈。这些要点均是临床辨证之眼目。
2 .五体痹痹证发病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在不同季节受邪,就会在不同部位发生痹证。肾主骨,通于冬气,冬季感受痹邪,易患骨痹、肾痹;肝主筋,通于春气,春季感受痹邪,易患筋痹、肝痹;心主脉,通于夏气,夏季感受痹邪,易患脉痹、心痹;脾主肌肉,通于长夏之气,长夏感受痹邪,易患肌痹、脾痹;肺主皮毛,通于秋气,秋季感受痹邪,易患皮痹、肺痹。从临床实际分析,也未必如此机械,但痹证的进退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这是无可置疑的,故学者当灵活理解。
3 .五体痹向内脏传变的病理机转本节指出:“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又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 “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经旨提示,五体痹向内脏传变的病理机转有二:一是“病久而不去”,即五体痹久延不愈,久病正气虚损;二是“重感于风寒湿之气”,即反复感受痹邪,形成痹邪内转入脏,形成五脏痹,这一认识完全符合临床实际。
【临证发挥】
本段所论的痹证病因及分类,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指导价值,尤其是行痹、痛痹、著痹的理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行痹的治疗,《素问·缪刺论》提出针刺的方法,指出:“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张介宾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分肉间痛而刺之,谓随痛所在,求其络而缪刺之也”(《类经·针刺类三十》)。后世医家,不仅以针灸治疗行痹收效良好,而且针对其风气偏胜的病因,提出了治疗的大法。林珮琴《类证治裁·痹证论治》指出:“治行痹,散风为主,兼去寒利湿,参以补血,血行风自灭也,防风汤(防风、当归、赤苓、杏仁、黄芩、秦艽、葛根、麻黄、甘草)。”“行痹,遍身走注不定,上半身甚者,乌药顺气散;下半身甚者,虎骨散加减。”如果行痹日久不愈,脉浮涩者,宜用《罗氏会约医镜》之养血祛风汤。亦可选用蠲痹汤(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川芎、甘草、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治之。
痛痹的治疗,首先《灵枢·寿夭刚柔》提出火焠药熨之法,其目的在于温通经脉营卫,祛散寒邪止痛。其方法是:“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口父咀,渍酒中,用棉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棉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日卒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棉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布,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后世广泛地应用此法,逐步发展为针刺与灸法、药物热熨和药物熏洗等方法治疗。其次对内服药物提出治疗大法,程国彭认为:“治痛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大抵参以补火之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医学心悟·痹》),主张用蠲痹汤加附子治疗。林珮琴指出:“治痛痹温寒为主,兼疏风渗湿,参以益火,辛温解凝寒也,加减五积散(白芷、橘皮、厚朴、当归、川芎、白芍药、茯苓、桔梗、苍术、枳壳、半夏、麻黄、干姜、肉桂、甘草、生姜)”(《类证治裁·痹证论治》)。张璐提出应用《金匮要略》乌头汤(川乌、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加羌活、官桂,或用《备急千金要方》之附子汤治疗(《张氏医通·痿痹门》)
著痹的治疗:《灵枢·四时气》首先提出应用针灸治疗,指出:“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张志聪充实发挥这一治法,认为“盖湿流于关节,故久寒不已,当卒取其三里,取阳明燥热之气以胜其寒湿也”(《灵枢·集注·卷三》)。对于药物治疗,程国彭指出:“治著痹者,燥湿为主,而以祛风散寒佐之,大抵参以补脾之剂,而气足自无顽麻也”(《医学心悟·第三卷·痹》)。并主张用蠲痹汤加防己、萆薢、苡仁治之。林珮琴根据其湿邪偏胜的病机,更为明确地说:“治著痹利湿为主,兼祛风逐寒,参以补脾补气,土强可胜湿”(《类证治裁·痹证论治》)。并用薏苡仁汤(薏苡仁、川芎、当归、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苍术、甘草、生姜)加减治之。
此后历代各家对痹症的病名、分类、病因、病机的论述,亦皆以《内经》为正鹄。直到现在,对痹症的认识,还是不离《内经》规模,可见《内经》这些论述,对后世影响之深广。
【 原文 】 712
【提示】痹证的症状、内因、预后、针刺大法
【 校注 】
( l)心下鼓:心下鼓动,即心悸。张琦注:“心主脉而贯肺,以行呼吸,心下跳动,上气而喘,心乘肺也。”
(2)中气喘争:指腹中有气攻冲,肠中雷鸣。由于肠痹,大小肠受盛、传导化物的功能失常所致。
( 3)胞痹:即膀脆痹。胞,通胖,指膀胧。
( 4 )各随其过,则病廖也:各随其病变部位而治之则病愈。过,指病变。廖,病愈也。
【分析】
1 .五脏痹的形成及临床表现肺痹:由肺气郁闭,故烦满而喘;胃气不降故上逆而呕。心痹:由心气痹阻,邪气内扰于心,故心烦、心悸;干于肺则上气喘息,咽喉干燥;心主隐,心气上逆则暖气;心气逆不与肾相交,肾虚而恐惧。肝痹:肝藏魂,肝气痹阻,魂不安舍,夜卧则惊骇;肝郁化火,消灼津液,故多饮,饮多则搜多;气机郁滞,腹部胀满如怀孕之状。肾痹:肾气闭阻,关门不利,故腹部善胀;肾主骨,肾痹气衰,骨失其养,下肢弯曲不伸,故能坐不能行,脊柱畸形,头项倾俯,脊骨高出于头。脾痹:脾气不荣四肢,故四肢懈惰;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气上逆则呕汁;脾气不能散精于肺,气行不畅,胸中痞塞,发为咳嗽。本节所论述的五脏痹,实际是指痹邪侵扰五脏所致脏腑功能紊乱,从中可以看出,《 内经 》 所论痹证,与后世仅指肢体关节病变有别。
2 .六腑痹的形成及临床表现:六腑痹因饮食不节,肠胃先伤,痹邪内传于腑而成。痹邪犯于小肠,分清别浊失职,故数饮而出不得;痹邪犯于大肠,传导失职,故见泄泻;痹邪犯于膀胧,气化不利,郁而化热,出现少腹病热,小便不爽等。
3 .痹证的预后:从感邪的性质论,风气胜者易愈。从发病部位论,病在皮肤间者,易愈;病在筋骨间者,缠绵不愈;病邪人脏者,预后差。从病程论,初起,易愈;疼久,难愈。
4 .痹证的治疗:“循脉之分” , “各随其过”,实质提示“经络辨证”施治,即病在何经取何经之穴针刺;另一原则是五脏痹取瑜穴,六腑痹取合穴针刺。
本段关于痹的针刺治疗法,虽然失之过简,但却明确地提出了两条原则:
一是辨证论治。“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这一原则不仅指导后世针刺疗法,在药物治疗痹病方面也因之得到长足发展,如用右归饮合当四逆汤加减治疗骨痹;用四物汤合桂枝汤和味治疗筋痹;用桃红四物汤,或四妙勇安汤化裁治疗脉痹;用除湿蠲痹部减治疗肌痹;用黄芪建中汤合羌活胜湿汤治疗皮痹等。心痹可用苓桂术甘汤、活络效灵丹,或充瓜蒌薤白半夏汤;肝痹可选肝痹汤(《辩证奇闻》)或补肝汤(《奇效方》);肾痹可用肾痹汤(《辨证奇闻》);脾痹宜温脾化湿,调理气机,故可用苓桂术甘汤与厚朴温中汤另减。肠痹者当以厚朴温中汤或理中汤之类加减。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载:“有卫阳疏,风邪入络而成痹者,以宣通经脉,甘寒去热为主;有经脉受伤,阳气不为护持而为痹者,以温养通补,扶持生气为主;有暑伤气,湿热入络为痹者,用舒通经脉之剂,使清阳流行为主,有风湿肿痛而为痹者,用参术益气,佐以风药壮气为主;有湿热伤气,及温主血络而成痹者,用固卫阳以却邪,及宣通营络,兼治奇经为主;有肝阴虚邪入络而为痹者,以咸苦滋阴,以通逐缓攻为主;有寒湿入络而成痹者,以微通其阳,兼以站为主;有气滞热郁而成痹者,从气分宣通为主;有肝胃虚滞而成痹者,以两补厥阴、为治;有风寒湿入下焦经隧而为痹者,用辛温以宣 气为主;有肝胆风热而成痹者,用甘寒和阳,宣能 为主;有血虚络涩及营虚而成痹者,以养营养 主;又有周痹、行痹、筋痹、肢痹,及风寒湿三气杂合之痹,也不外乎流畅气血,祛邪养正,宣通脉络诸法。”这都是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未脱离对痹证辨证澡的规范。
二是痛处局部取穴,“各随其过”即是言此。这一取穴原则在《内经》中有大量记载,如《素问·长刺节论》说:“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病在肌扶,肌肤尽通,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再如《灵枢·周痹》所云:“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灵枢·经筋》反复强调说:“治在燔针 剌,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均体现了“各随其过”的取穴原则。后世《济生方》将痹痛部位分为背、肩、臂、腑、肘、脚、膝、腰、脊等部位,治疗也多是痛处取穴,这一取穴原则在后世针灸学中被称为“天应取穴”,并得到广泛运用。
【原文】 713
【提示】论述痹证的发生与营卫之气密切相关。
【校注】 (1)育膜:指肉里及胸腹腔内的膜。张介宾注:“凡腔腹肉里之间,上下空隙之处,皆谓之育。盖膜犹幕也,凡肉理之间,藏府内外其成片联络薄筋,皆谓之膜。”
【分析】
1.营卫的生成和功能:营卫之气,皆水谷所化。营气精专柔顺,能入脉中,循脉上下而灌注五脏六腑,濡养全身。卫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中,行于皮肤分肉间,温煦育膜,布散于胸腹。
2.营卫失调的痹症的关系:营卫失调,腠理皮肤疏松,经脉涩滞,筋骨肌肉五脏六腑失于濡养温煦,此时易受风寒湿邪侵袭而发为痹,故曰“逆其气则病,”若营卫二气功能正常,风寒湿邪不易侵袭,则不会发生痹证;若营卫运行失常或虚损,风寒湿邪乘虚内袭,便可发为痹证。原文“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强调了痹证的发生既有风寒湿邪的侵袭,更有脏腑营卫气血的失调,突出了《内经》既重视内因、也不忽略外因的发病学观点。不仅为临床运用调和营卫之法治疗痹证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于预防痹证的发生亦有重要意义。
3.营卫失调的痹症的防治:在《内经》荣卫失调为痹证发生主要内在因素的指导下,后世医家的论治痹证时,十分重视调和营卫治法。张仲景在论述历节“疼痛如掣”时,认为其病机为“风血相搏”(《金匮要略·中风厉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历节痛,方中用桂枝、芍药、甘草、白术调和营卫,就是突出治疗痹证应用调和营卫扶助正气的原则。朱丹溪在论治痛风时指出:“气行脉外,血行脉内,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此平人之造化也。得寒则行迟而不及,得热则行速太过。内伤于七情,外伤于六气,则血气之运或迟或速,而病作矣”(《格致余论·痛风论》)。朱氏所言气血,即荣血卫气。说明痹证形成,在饮食起居失度,正气受损,风寒湿邪气侵袭,使营卫凝涩,经络闭阻,以致痹证发生。在治疗上,现今一般在发作期间,以祛邪为主,在静止期,则以调营卫,养气血、补肝肾为主,即在祛风、逐寒、化湿的同时,加入活血、行血、通经、化瘀之品,如桂枝、当归、乳香、没药、赤药、红花、桃仁、五灵脂、蒲黄、地黄等药,且常用酒以提高活血功效。
除在治疗痹证强调荣卫气血的重要性外,对于预防痹证的发生亦有重要意义。在未病之前,适当地体育锻炼,使营卫气血流通,正气充沛,抵抗力增强,风寒湿邪气不易侵入,则不会发生痹证。此即原文所说“从其气则愈”的原则。
【 原文 】 714
【提示】痹证临床症状的产生机理。
【 校注 】(1)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指阳虚阴盛的体质,益加风寒湿邪,故寒更甚。李中梓注:“痹病本属阴寒,若阳气不足之人,则寒从内生,与外病相助益,故寒也。”阳气少阴气多,指人的体质偏于阳虚阴盛。病,指风寒湿邪。相益,相加也。
(2)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言病人素体阳盛阴虚,感邪后,阴不胜阳,邪气从阳化热,故为痹热。张介宾注:“阳盛遭阴,则阴气不能胜之,故为痹热。”遭,《 针灸甲乙经 》 作“乘”。乘,战而胜之也。
(3)两气相感:指人体偏盛之阴气与以湿邪为主的风寒湿邪相互作用
【分析】
分析痹证临床症状的产生机理:
1 .发病部位与症状痹在骨则重,在脉则血流不畅,在筋则屈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
2 .体质与症状阳虚阴盛体质多见寒象,阳盛阴虚体质多见热象。
3 .病邪与症状寒气多,见疼痛;湿气甚,见多汗而濡。
4 .气候与症状“逢寒则虫(急),逢热则纵”。寒主收引,故痹证遇寒则拘急,得热则气血流通而缓解。
【原文】 715
【题解】痿证,是指肌肤枯萎,筋骨关节弛缓、痿弱不用的一类病证。《字林》云:“痿,无力也。”《素问直解·卷四》说:“痿者,四肢委弱,举动不能,如委弃不用之意。”
本篇对痿躄、脉痿、肉痿、骨痿的病因、病机、症状、辨证及治疗大法等进行了全面探讨,是《内经》论述痿证的专篇,故名“痿论”。诚如《素问注证发微·卷五》所谓:“内详五藏之痿,必始于肺,其本藏自有所合,其成痿各有其由,其验之有色有证,其治之有法有穴,故名篇。”
【提示】论述五体痿的病机和证候
【校注】
(1)痿躄:指四肢痿废不用,包括下文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等各种痿证。躄,两腿行动不便。
(2)胫纵:足胫弛纵。胫,指小腿部。
【分析】
1.“五藏使人痿”。由于五脏气热,灼伤精血津液,五体失养,即内伤五脏,外损五体,故发五体痿证。说明痿证病变在四肢,而根源却在五脏,故张志聪云:“是以藏病于内,则形赓于外”。
2.“肺热叶焦”是痿证发生的主要病机。肺主气,朝百脉,居五脏之上,能敷布精血津液,内养脏腑,外濡五体。若肺气热,内可灼伤津液,外可熏蒸五体,五体失养,以致四肢痿废不用,而成痿躄之证。由于肺气热与诸痿皆有关,故不曰“皮痿”而称“痿躄”。后世皆以“肺热叶焦”为疾证的主要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亦言:“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关于五体痿的症状特点,主要表现在五脏及其所合五体的功能失调方面。
【原文】 716
【提示】进一步分析痿证形成的病因病机
【校注】
(1)胞络绝:心包之络脉阻绝。胞络,杨上善注:“胞络者,心上包络之脉。”绝,阻绝不通之义。
( 2 )心下崩:即心血下崩。崩,大量出血。姚止庵注:“包络所以卫心,悲哀太甚,则气急迫而包络伤,络伤则心病。盖心属火而主血,心病火发,血不能静,遂下流于波溺也。
【分析】五脏气热形成的原因:
1 .情志所伤“有所失亡” , “悲哀太甚” ,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均为情志所伤,气郁化热,热灼津伤而成痞。文中心、肺、肝三脏气热,均为情志所伤引起。
2 .劳倦过度“意淫于外,人房太甚” , “有所远行劳倦”,为劳倦过度,伤精耗气,阴不制阳,内伐真阴,阳亢生热致屡。肝肾气热由此引起。
3 .湿邪浸淫“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乃湿邪浸淫,湿邪化热,久则生痿。这是引起脾热的成因。“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此远行触冒暑热,热灼津伤,骨髓空虚成痿。这是肾气热的成因。
可见,情志所伤、劳伤过度、六淫侵袭(其中尤以湿邪浸淫为甚),均可作用于五脏,致阴阳失调而生热,五脏真阴受损,肢体筋脉不得濡养,遂成痿证。关于痿证的鉴别诊断,则依据五脏外合五色、五体、五华(包括毛、络、爪、肉、齿等)的异常变化进行鉴别;临床时还应结合前文所言其他症状作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理论的具体应用。
历代医学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更从湿热、痰、瘀、气虚等角度进行论述。如李杲说:“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脾胃论·卷下》)“夫痿者,湿热乘肾肝也。”(《脾胃论·卷中》)丹溪则认为痿证“有湿热、湿痰、气虚、血虚、瘀血”(《丹溪心法·卷四》)等等。这些论述与本篇所述精神相符,如湿热内蕴,湿性粘滞,湿热相结,每多迁延,熏蒸日久,使五脏气热,熬灼五脏真阴,遂致痿证。此实为致痿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如湿痰、瘀血等,留于体内,亦常化热化火,变为痰火瘀热,亦致耗精损血。加之痰瘀留居体内,阻碍气体,塞滞络道,影响气血津液布敷,筋骨肌肉不得濡养,导致痿证。至于气虚、血虚,亦直接能使肢体失养而致痿。
总之,它们的总病机,是不离五脏阴精亏虚,不能濡润筋骨。况且,肺失宣肃,脾失健运,亦可产生痰湿;肢体痿废,络脉窒滞,又可产生瘀血;痿躄日久,亦致气虚,甚至阳虚,使痿证由热转化为寒,以致历代医学多用附子、肉桂者,这又体现了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发展变化,是历代医学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细致的临床观察和长期的医疗实际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它给痿证施治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手段,是原《内经》理论的民展。
【原文】
【提示】主要讲痿证的治疗
【 校注 】
(1)阴阳惚宗筋之会:指阴经阳经总会聚于宗筋。张介宾注:“宗筋聚于前阴,前阴者,足之三阴、阳明、少阳及冲、任、督、跷,九脉之所会也。”阴阳,指阴经、阳经。宗筋,特指前阴。
( 7 )气街:穴名,又名气冲,位于横骨两端鼠蹊上一寸,属足阳明经。
(2)各以其时受月:以各脏所主的季节进行针刺治疗。高世拭注:“肝主之筋,心主之脉,肾主之骨,脾主之肉,各以其四时受气之月而施治之,则病已矣。受气者,筋受气于春,脉受气于夏,骨受气于冬,肉受气于长夏也。”又张志聪注:“ 《 诊要经终 》 篇日: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人气在肺;九月十月,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肾。”
【分析】治疗痿证的基本原则:
1 .治痿独取阳明
足阳明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有润养宗筋作用,而宗筋有束骨利关节之功,人体的骨节筋脉依赖阳明化生的气血以濡养,才能运动自如;阴经阳经总会于宗筋,合于阳明,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将来自阳明之气血渗灌溪谷,并与阳明合于宗筋,故“阳明为之长”。“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所以“取阳明”成为治疗痿证的关键。《 内经 》 所云“取阳明”主要指针刺治疗,但作为方药论治的准则,仍然具有实践价值。另外,原文说“独取阳明”,此“独”不能理解只取阳明,从下文“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分析,治痿仍须辨证论治,此以“独”字突出阳明胃在治痿中的重要作用。
很多医家在运用中又灵活变通,如李中梓治高玄圃患两足痿软,神气不足,向服安神壮骨之药不效,改服滋肾牛膝、薏苡仁、二妙散之属,又不效。纯用血药,脾胃不实。诊之,脉皆冲和,按之亦不甚虚,惟脾部重取之,涩而无力,此土虚陷,不能制水,则温气附于下焦,故膝胫患耳,进补中益气倍升麻,数日即愈(《续名医类案·痿》)。因脾与胃为表里,能为胃行其津液,补脾亦可强胃,此乃取阳明之发展。李氏又治一例八年痿疾,屡治无功,诊之六脉有力,饮食如常,此是实热内蒸,用承气汤,下六七行,左足便能伸缩再用大承气汤,又下十余行,手中可以持物,更用黄连、黄芩各一斤,酒蒸大黄八两,蜜丸,日报四钱,以人参汤送下。一月之内,去积滞不可胜数,四肢皆能展舒。曰:今积滞已尽,煎三才膏与之(《续名医类案·痿》)。此两例一从补脾益气入手,一从通里攻下为治,殊途同归,皆未脱取阳明治痿之规范。
2 .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
提示治痿还须根据痿证的病变部位,疾病的虚实顺逆,针对有关的脏腑经络进行辨证论治。诚如张介宾所注:“上文云独取阳明,此复云各补其荣而通其俞。盖治痿者,当取阳明,又必察其所受病之经而兼治之也。如筋痿者,取阳明厥阴之荣俞;脉痿者,取阳明少阴之荣俞;肉痿骨痿,其治皆然。”
3 .各以其时受月
提出治疗痿证还必须以“因时制宜”的原则,即既要根据病变的所在部位及其虚实顺逆,又要结合脏腑所主时令季节来立法选穴针刺,有利于提高疗效。这些论述对后世子午流注法的形成有一定启迪作用。
【原文】 718
【题解】厥,逆也。厥证,是指脏腑经络气血逆乱,而致四肢厥冷或热,以及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症的一类病证。本篇专论寒厥、热厥、十二经厥诸种厥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以及预后等,正如吴昆所说:“篇内悉论诸厥之主下”,是讨论厥证之专篇,故名‘厥论’《素问 · 厥论 》
【提示】寒厥热厥的主要病机和临症特征
【校注】
( l )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足三阳经之气虚衰,阴寒内盛,表现为以足下寒为首发症状的寒厥。阳,指足之三阳脉;下,足也。 ( 2 )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足三阴经之气虚衰,虚热外扰,表现为以足下热为首发症状的热厥。阴,指足之三阴脉。
(2)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此寒厥之寒,非为外感之寒,乃内生之寒也。
【分析】
1. 厥的含义:《内经》所论之厥,其义较广,要者有三。一指病证,厥逆之病。轻则表现为手足寒的寒厥或手足热的热厥。如 《 素问 · 厥论 》 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 … … 故手足为之寒也”, “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 … 故手足为之热也”;重则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暴厥、大厥、尸厥等。如 《 素问 · 厥论 》 日:“厥, … … 或令人暴不知人”; 《素问·大奇论》 曰:“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素问·调经论》 日:“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二指症状,手足逆冷。如《素问·五藏生成》 日:“血 … … 凝于足者为厥”。王冰注:“厥,谓足逆冷也”。三指病机,气机厥逆。如 《素问·方盛衰论》 曰:“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王冰注:“厥,谓气逆。”
2.寒厥热厥的主要病机:是阳气或阴气衰于下。说明病起于内,非起于外。阳气阴气虽关系于十二经,而主要根源于肾。正如《灵枢·本神》所云:“肾气虚则厥。”
3.寒厥热厥之主要特征:是从五指至膝上寒者为寒厥,足下热者为热厥。可见主要是以下肢的寒热异常而言。与后世云寒厥热厥的概念不同。
【原文】 719
【提示】论述寒厥、热厥的病因病机及症状
【 校注 】 )
( 1)下气上争不能复:肾气虚于下,必然取之于上;由于下虚太过,即使取之于上,亦不能立即恢复其常。争,引取也。《 说文解字 》 段玉裁注:“凡言争者,谓引之使归于己也。”
( 2 )津液:此指水谷精气。
【分析】
1.寒厥的病因病机:“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 , 即秋冬房劳太过,或劳力太过,阳气失于收藏;基本病机是“阳气衰于下”,即肾阳虚衰,阳不制阴,阴寒内盛。由于秋冬夺于所用,耗损足之三阳经气,肾气不固,精气溢下,进一步损伤肾阳,导致阴寒之气上逆,渐致“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四肢失于温养而成寒厥;主要症状是手足寒冷,五趾至膝上先寒,甚则精气溢下,腹满等;其治当以温阳散寒为法,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可酌情选用。
2.热厥的病因病机:“此人必数醉若饱以人房”,即经常于酗酒或过饱后肆行房事,阴精内耗;基本病机是“阴气衰于下”,即肾阴亏虚,阴虚阳亢,虚热内扰。由于“数醉若饱以人房”,耗伤肾精,同时“酒气盛而漂悍”, “与谷气相薄”,导致阴虚阳亢,加之酒食伤胃,胃气不和,水谷精气匮乏,从而使阴精更虚,阳热更亢,四肢失于濡养而成热厥;主要症状是手足发热,足心先热,尿赤,甚则热遍于身,暴不知人;其治当以滋阴降火为法,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可酌情选用。对于热厥重证之“暴不知人” , 则当急用针刺人中等急救之法,以图挽危为安。《伤寒论》 所述之厥证,既继承了 《素问·厥论》 的基本学术思想,又在 《素问·厥论》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二者不宜混为一谈。尤其是热厥,二者所论各异, 《素问·厥论》 所论之热厥是阴虚阳亢,虚热外扰,手足发热,是为虚热,治宜滋阴降火,宜用知柏地黄丸类;《 伤寒论 》 所述之热厥是阳热炽盛,热深厥深,手足逆冷,是为实热,治宜清热泻火,或通泄里热,宜白虎、承气辈。可见 《内经》与《伤寒论》 所述之热厥是名同而质异,一虚一实,不可不辨。
秋冬 阴气盛,阳气衰 邪气从之 阴气独在
手
夺于所用 足
精气耗损 阳气衰 寒
厥
数醉饱入房 胃不和 阴气虚
酒气与谷气相薄 手
热盛于中 阳气独胜 足
热
厥
【原文】 720
【提示】昏厥的病机
【校注】
( l )暴不知人: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 2 )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高世拭注:“阴寒之气盛于上,则上下皆阴,而阳气虚于下,下虚则腹胀满,以明腹满而为寒厥之意。”
( 3 )下气重上而邪气逆:谓下焦阴虚所生之热邪上逆与上焦已亢之阳气合并而为患。重,并也。邪气,此指逆乱失常之气。
【分析】一、本节在上文寒厥热厥之外,提出另外一种厥证,即腹满,暴不知人。这一厥证,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而在病机方面,由于阴阳上下之气盛衰逆乱,则有其相似之处。
二、文中“腹满”与“暴不知人”是两种病还是一种病,诸家有两种不同意见。认为是两种病的,如《素问注证发微·卷五》云:“夫曰阴气盛于上则腹胀满者,乃上文之寒厥。阳气盛于上则不知人者,乃上文之热厥耳。”《素问直解·卷四》也说:“阴寒之气盛于上,则上下皆阴,而阳气虚于下,下虚则腹胀满,以明腹满而为寒厥之意。阳热之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乱则心神不宁,故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也,以明暴不知人而为热厥之意。”认为属于一种病证者,如《甲乙经·卷七·第三》无“阳气盛于上”五字,而作“腹满”二字。如此则腹满属于暴不知人厥证中的一个见症。先是下虚腹胀满,再进一步下气重上则邪气逆而阳气乱,于是不知人。新校正从此说引仲景之言以为证,已见前述。本节主要讨论暴不知人的厥证。腹满一症虽可见于厥证,但仅仅腹满不能称之为厥证。
三、本节讨论昏厥的病机,没有提到病因。关于昏厥的致病原因,《内经》其他篇中有所论述。如“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内夺而厥,使人瘖俳,此肾虚也”(《素问·脉解篇》),“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复生矣”(《素问·举痛论》)等。
暴不知人的厥证,包括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一类病证,本文提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说明昏厥是暂时性的。临床上常见的昏厥,一般经过一些时间,或通过急救治疗大多能回甦,但严重的病例亦可能一厥不复,而至死亡的。如《素问·调经论》所载:“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 原文 】 721
【题解】水胀,是由于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留的一种病证,又称为“水肿”。
本篇讨论了水肿、肤胀、鼓胀、肠覃、石瘕诸病症的病因、病机、症候、鉴别、治疗等。由于这些病症都有水肿或胀大的临床表现的,所以名曰“水胀”。正如《灵枢注证发微·卷七》所云:“内有水与肤胀字义,故名篇。” 《灵枢·水胀》
【提示】论述水胀、肤胀、鼓胀的主要症状及三者的鉴别要点。
【 校注 】
( l )水:此指水胀,亦即水肿。
( 2 )石水:病名。下文未见论及,原文有脱漏。据 《 素问 · 阴阳别论 》曰:“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当为阴盛阳虚,水液内聚所致的以少腹水肿为特征的水肿病。
【分析】一、本段论述了水肿、肤胀、鼓胀三者之间的鉴别。其症候的异同点见下表:
水肿、肤胀、鼓胀症候异同表
异
同
水肿
手按其腹,随手而起,皮泽而薄
全身肿胀
肤胀
鼓空鼓空然不坚,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
鼓胀
腹部皮肤呈青黄色,腹筋起
二、水肿或在皮肤之间,或在腹腔之中,在诊断时,除了对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外,还可通过按诊加以鉴别。凡接之窅而不起者,为皮下有水。随手而起者为气。故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状,当为水在腹中,为“水”。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叩之鼓空鼓空不坚,当为皮下有水,腹中有气,为“肤胀”。肤胀与鼓胀的鉴别特点在于前者“腹色不变”,后者“色苍黄,腹筋起”。原文特别提出鼓胀。与肤胀相同之处是“腹胀身皆大”。不提按诊、扣诊者,一者当是省文,二者当是不同之处。故鼓胀当为腹中有水,皮下无水。
【临证发挥】
水肿、肤胀、鼓胀的治疗
水胀症状的描述,实质是指风水。张仲景提出证治的原则。其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指出了:“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的症状,并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疗原则。对风水表虚证用防已黄芪汤,有郁热者,用越婢汤;脉浮的用杏子汤;脉沉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对于其他水胀病证,如溢饮,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应用大、小青龙汤发其汗,使水从汗解;石水温补肾阳,化气利水,选用真武汤;涌水应温阳利水为主,方用肾气丸合五苓散。
肤胀的治疗,《灵枢·胀论》指出:“无问虚实,工在疾泻。”关键在于泻实去邪。针刺可取足三里,使用泻法。后世的治法方药:心胀乃心阳不宣,心气郁滞所致,治宜通阳行气,方用《千金要方》半夏补心汤;肺胀因肺失宣降所致,治宜宣降肺气,方用越婢加半夏汤;肝胀为邪伤肝经,肝郁气滞所致,治宜疏肝理气,方用柴故疏肝散;脾胀为脾虚湿困所致,治当健脾除湿,方用香砂平胃散;肾胀乃肾气虚衰所致,治宜温补肾气,方用金匮肾气丸:胃胀为邪滞胃中,宿食不化,阻滞化热所致,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加减;大肠胀为大肠虚寒所致,治当温中散寒,方用附子理中汤;小肠胀系寒滞小肠,治宜散寒行气,方用天台乌药散;膀胱胀为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治宜化气利尿,方用五苓散;三焦胀为邪滞肌肤,营降失调所致,治宜调畅营卫,用桂枝汤加木香、腹皮;胆胀为肝胆气滞所致,宜利胆行气,方用《医林改错》通气散加味。
【 原文 】722
【题解】肠覃和石瘕的病机、症候特点、鉴别要点及治疗原则
【 校注】
( l )肠覃:病名。生于肠部,形如地菌。覃,通“覃”,地菌。
( 2 )癖而内著:意谓寒邪聚积、停留在体内。癖,积也。著,留也。
( 4 )石瘕:病名。系因寒邪内侵,痛血内留,生于子宫,坚硬如石,状如怀子的病证。
【分析】一、本段对肠覃和石瘕的症候进行了鉴别。列表于下:
肠覃、石瘕症候异同表
异
同
肠覃
月事以时下
腹大如怀子之状,按之坚硬
石瘕
仅见于女子,月事不以时下
二、肠覃并无“肿”的症候表现。从“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来看,肠覃应属癥积的范畴,当与《灵枢·百病始生》有关“积”的内容以及《灵枢·卫气失常》中关于“卫气之留于腹中、蓄积不行”的机理结合参考。
石瘕形成的机理为寒气客于胞宫,致气血瘀阻、积久而成。石瘕与肠覃一样,并无全身肿胀,只是腹部膨隆如怀子之状,为有形之癥块。所以石瘕亦属于癥积的范畴。
三、关于肠覃、石瘕的治疗,本篇仅示以“可导而下”四字,殊为简略,遂至注家意见分歧,有认为当用针刺导下的,有认为用药物下之的,又有主张用座药以导下的。细玩其中的“导”字,当是引导、疏导之意;“下之”即疏导而下。再考《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坚者削之”的原则,指的是用消削渐磨的方法以治疗癥结坚硬之疾,实亦可作为肠覃、石瘕的一条治疗准则。至于具体方法,或药、或刺、或导,只要符合“坚者削之”的原则,皆可使用。另如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源论》乌喙丸治肠覃,元·罗天益《卫生宝鉴》有晞露丸治肠覃,见睍丸治石瘕等,也皆可参考。
【临证发挥】
肠覃和石瘕的治疗
本节指出应“可导而下”。因为二者均系气血水的结聚所致,故调气、活血、除湿为治疗的基本大法。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坚者削之”、“留者攻下”、“结者散之”等治则,采用针刺、服药、坐药等方法治疗。如杨上善用“针刺导下之”,张介宾以“导血之剂下之”,丹波元简“用坐药以导下之”。骆龙吉提出,肠覃为“气病而血不病,故月事以时下”,用《卫生宝鉴》 晞露丸(三棱、广莪术、川芎、硇砂、干漆、青皮、雄黄、炮山甲、茴香、轻粉、巴豆、麝香),或用木香通气散(木香、戎盐、三棱、莪术、厚朴、枳实、甘草、干姜)。对于石瘕,他认为该病为“气先病而血后病,故月事不以时下”,用《卫生宝鉴》见睍丸(三棱、附子、鬼箭羽、肉桂、紫石英、槟榔、泽泻、玄胡、木香、血竭、水蛭、大黄、桃仁),或用和血通经散(当归、三棱、广莪、熟地、肉桂、木香、苏木、红花、贯众、血竭)(《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吴谦认为,石瘕治以吴萸汤(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制半夏、麦冬、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甘草),肠覃以香棱丸(木香、丁香、枳壳、三棱、莪术、茴香)治之(《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现代中医妇科学认为肠覃、石瘕属于癥瘕疾患。其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有关。常见的以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因素结聚而成。
【原文】 723
【题解】汤液和醪醴是古代的两种剂型,都是由五谷制成的酒类。其清希淡薄的是汤液,稠浊甘甜的叫醪醴。张介宾《类经·论治类》说:“汤液、醪醴,皆酒之属。……然而汤液者,其即清酒之类欤。” 本文首先阐述汤液醪醴的的医疗作用和制材料,其次提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相得的治病观点,最后讨论水肿的病因、症状和治疗,由于首从汤液起论,故以之名篇。《 素问 · 汤液醪醴论 》 )
【提示】论述因“五藏阳已竭”而致水肿的病机、治法。
【 校注 】
( l )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藏阳以竭:有的水肿病不是从体表感受邪气所致,而是五脏阳气郁遏所致。毫毛,代指体表,此处意为体表感受邪气。竭,此处有阻遏意,与下文“五阳已布”相对应。
(2)孤精于内,气耗于外:水液独盛于体内,阳气耗散于体外。精,属阴,此指属阴的水液,与上句“魄”同义。
(3)巨气:即正气。
【分析】水肿病的病因病机既有外感,又有内伤,本节所论之水肿则属内伤。
1.病机:五脏阳气郁遏,气行不畅,阻碍津行,津停为水,水泛肌肤,形成水肿。
2.治疗原则:平治于权衡,即是协调阴阳,恢复阴阳平衡。
3.治疗方法:开鬼门、洁净府、去苑陈,消散水邪的蓄积,去除血液的痕结;并辅以缪刺络脉,通络行水;温暖形体,顾护阳气;活动四肢,助阳行气。
这些理论与治法为后世认识水肿的机理和治疗水肿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世水肿病的辨证施治具有重大影响。
《宋元明清名医类案》载张仲华恰当运用这一方法治疗水肿病人,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谓旬日内遍体俱肿,肤色鲜明,初有身热,无汗。诊脉浮紧,气喘促,小便闭,舌白,不思饮。证系水湿之邪,供风气而鼓行经隧,是以最捷,倘喘甚气塞,亦至危之道。治当以开鬼门,洁净府为要着。麻黄、杏仁赤苓、苏子、桂木、薏仁、紫菀、椒目、浮萍、大腹皮。外用麻黄、紫苏、羌活、浮萍、生姜、防风闭户煎汤,遍体揩熨,不可冒风。
对于“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方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区分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不过,发汗、利小便的方法只能用于阳证、实证,而不适用于阴证、虚证。临床治疗应当根据辩证而施治,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心肾阳虚,不能温通血脉,可使瘀血阻滞,经脉不利,水液不行而成水肿。因此,运用“去宛陈 ”的方法治疗水肿的意义,不容忽视。《柳定治医案》记载:肤起于胎前,剧于产后。据述蓐中恶露不畅,弥月不减。古人谓血分化为水分者,以消瘀为冬瓜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苏子味、青陈皮、六曲炭、姜皮。此案也说明,疏瘀行水也是治疗水肿病的重要方法。
【原文】 724
【题解】 奇,异也。异于一般的病证,是谓“奇病”。本篇讨论了子瘖、息积、伏梁、疹筋、厥逆、脾瘅,胆瘅、厥、胎病(癫疾)、肾风等十种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及预后。由于这十种病都比较奇特,故名“奇病论”。正如《素问识》丹波元简所谓:“此篇所载,重身声瘖、息疾、疹筋等,率皆奇特之病,故以奇病名篇。” 《素问·奇病论》
【提示】论述脾瘅的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及治法
【校注】
(1)津液:此指水谷精气,即上句之“精气”。
(2)肥美:肥甘厚腻之食物。
(3)消渴:病名。以食多、饮多、尿多、消瘦为其主要症状。
(4)陈气:久积脾胃的湿热邪气。
【分析】
1.病因病机: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化湿酿热,湿热困脾,五谷精气上泛所致,故以湿热困脾为其主要病机。
2. 要症状:口甘、中满。
3.治疗:清热化湿,而原文指出“治之以兰”,如佩兰之类,这是因为佩兰芳香辛散,长于化湿醒脾,使湿浊得去,脾气健运,则蕴热自去,此乃不治热而热自除之法。
《 内经 》 的这些认识对后世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进一步指出:“再舌上白苔粘液,吐出浊厚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按:《吴医汇讲》作“佩兰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但若证已“转为消渴”,湿已化热,热盛伤阴,则芳香之品自当少用或不用。
单元小结
1 .伤寒六经病的主症及治法太阳病是以头项痛、腰脊强为特点,阳明病是以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为特点,少阳病是以胸胁痛而耳聋为特点,太阴病是以腹满而隘干为特点,少阴病是以口燥舌干而渴为特点,厥阴病是以烦闷而囊缩为特点。三阳之病,其病在表,治宜发汗;三阴之病,其病在里,治宜清泄。
2 .阴阳交的病机、症状及预后阴阳交是温热病过程中阳邪侵人阴分,正邪交结不解,邪盛正衰的危急重证;其主证是汗出复热,脉躁疾,狂言,不能食;因其预后凶险,故当紧急救治。
3 .风厥、劳风的病机及症状风厥是足太阳经感受风邪,足少阴经气上逆所致;其主症是身热,汗出烦闷,烦闷不为汗解。劳风是因劳受风,化热伤肺所致,其主证是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振寒。
4 .咳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咳是肺的本病,但五脏六腑之病都可影响到肺而发为咳;在五脏六腑中,尤以肺胃关系最为密切,故“此皆聚于胃,关于肺”。
5 .痛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寒邪客于脏腑经脉可以引起多种痛病及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其病因病机则有虚实之分,虚者是由于气血虚少,不荣则痛;实证是由于气血痹阻,不通则痛。其次,还强调诊断疾病应理论联系实际,四诊合参。
6 .痹病的病因病机、分类及症状特点痹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导致经脉痹阻不通,其风气胜者发为行痹,以痛无定处为特点;湿气胜者发为着痹,以肢体沉重为特点;寒气胜者发为痛痹,以痛处固定为特点。此外,风寒湿痹还具有“逢寒则急,逢热则纵”的特点。
7 .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鉴别要点及治疗原则根据五脏所合五体的理论,分别论述了屡璧、脉屡、筋疾、肉屡、骨屡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鉴别要点及其治疗原则。强调赓病的病机突出在肺,而屡病的治疗突出在阳明。
8 .寒厥、热厥的病因病机及症状特点指出寒厥的病机是“阳气衰于下”,症状特点是手足寒冷;热厥的病机是“阴气衰于下”,症状特点是手足发热。
9 .水胀、肤胀、鼓胀的症状特点及鉴别诊断此三者都有腹胀身大,但水胀腹如裹水,皮薄而泽,治疗重在利水;肤胀腹部皮厚,叩之如鼓,治疗重在行气;鼓胀腹色苍黄,青脉突显,治疗重在活血。
10 .肠覃、石痛的症状及鉴别此二者都是腹内的肿块疾病,但肠覃生于肠外,男女皆可发病,其在女子不影响月经;石瘾生于子宫,只发于女子,影响月经而不能按时来潮。
11.水肿病的病机、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指出内伤水肿的基本病机是“五藏阳已竭”,治疗原则是“平治于权衡”,具体治法有开鬼门、洁净府、去苑陈荃及温暖形体、活动四肢、缪刺络脉,目的在于恢复阴阳形气平衡协调。
12 .脾痒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过食肥甘厚味,化湿酿热,湿热困脾,谷气上泛是其基本病机;当用佩兰等芳香化湿醒脾之品治疗
思考题.
1.简述伤寒的含义、病因、预后、辨证方法、病传规律及治疗原则。
2论述阴阳交的含义、病机、主症和治疗。
3 .简述风厥的含义、病机、主症和治疗。
4 .试述劳风病的含义、病机、主症、治疗和护理原则。
5 .结合原文,试述咳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如何理解“此皆聚于胃
关于肺” ?
6 .分析痛病的病因病机,辨别痛病的寒热虚实。
7 .论述痹病发生的病因病机及其与营卫之气的关系,分析行痹、痛痹、著痹的临床特点。 8 .阐述痪病发生的病因病机,分析治痪独取阳明的机理。
9 .试述厥的概念和寒厥、热厥的病因病机及症状特点。
10 .试述水胀、肤胀、鼓胀的症状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11 .简述肠覃、石瘦的鉴别及治疗。
12 .试述内伤水肿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其对后世的指导意义。
- 相关推荐
【内经选读讲稿第七单元:病之形能】相关文章:
内经选读讲稿第六单元:百病始生04-07
内经选读讲稿第五单元:经脉之道04-07
内经选读讲稿第四单元血气精神04-07
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04-07
内经选读讲稿第九单元:异法方宜04-08
内经选读讲稿第一单元:宝命全形04-07
内经选读讲稿第八单元:脉要精微04-08
内经选读讲稿第三单元:藏气法时04-07
《内经》之灵枢 贼风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