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

2024-07-19 内经

  阴阳,有名而无形,必须依附于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才能体现出来。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道理,自然界之阴阳与人体之阴阳,其象相应,故曰阴阳应象。正如马莳所言:“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本单元主要论述了《内经》中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列举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 原文 】201

  【提示】论述了阴阳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规律的观点,并将阴阳理论同医疗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 校注 】( 1 )本:指阴阳。吴觉注:“天地万物,变化生杀而神明者,皆本乎阴阳,则阴阳为秀之本可知。故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必求其故而施治也。”

  ( 2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文。阴阳既为生杀之本,亦为长藏之本。阳既能生万物,亦能杀万物;阴既能长万物,亦能藏万物。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以寒热互变之例,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 4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张介宾注:“寒气凝滞,故生浊阴;热气升散,故生清阳。”

  ( 5 )月真 胀:此指胸隔胀满。

  6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地气受阳热的蒸腾上升为云,天气受阴寒而凝聚下降为雨,而云变为天气,雨成为地气。可见天气的云来源于地气的水,地气的水产生于天气的云。通过云雨互变的自然现象,说明阴阳互根互用、相互转化、阴升阳降、阴阳交感、化生万物的道理。

  (7)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体吸入的自然之气和饮食水谷之气化生的清阳出于头面官窍,产生声音和嗅、视、听觉等功能。产生的浊阴变为粪、尿由前后二阴排出体外。上窍,指耳、目、口、鼻等头面部七窍;下窍,即前后二阴。

  (8)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之气发散于肌肤、脏腑间隙以温养之。浊阴之气趋向五脏贮藏而濡养之。清阳主要指卫气。浊阴指精血津液。腠理,指皮肤、肌肉、脏腑之间通行元气的间隙。发,发散,布散;走,运行,归属。

  (9)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张志聪注:“四支为诸阳之本,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支,而浑浊者归于六府也。”

  【分析】 本段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 .阐明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引入医学的重要意义。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事物之所以能运动发展变化,根源就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并指出阴阳两方,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一定条件下,又能相互转化的。反映出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并提出“阴阳”引人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及临床治疗的指导思想就是“治病必求于本”。

  2 .以天地、静躁、寒热、云雨等自然现象说明阴阳的属性特征及其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明确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 .以阴阳升降运动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提出清浊升降出人的生理观。清阳之

  气向上、向外升发;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的观点,为后世治疗学中多种治疗方法提供了

  理论依据。如治疗耳目失聪的益气升提法治疗表证,宣肺发散法治疗手足厥逆的温阳,治疗肠胃积滞的攻下法、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都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发展起来法的

  【 原文 】 202

  【提示】本节用阴阳理论阐明药物饮食气味厚薄的性能,药物饮食进入人体后的转化过程,以及药物饮食气味阴阳太过导致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危害。

  【 校注 】 (1)味归形,形归气:药物饮食五味有滋养人之形体作用,而形体又依赖于真气的充养。归,归附、归属之义,在此有滋养、充养、化生的意思。形,指形体,包括脏腑精血等有形物质。气,指人体的真元之气。

  ( 2 )气归精,精归化:药物饮食之气有化生人体阴精的作用,而人体的阴精又依赖气化功能产生。气,指药食之气。化,气化、化生。

  ( 3 )精食气,形食味:补充说明“气归精,味归形”。食,音义同饲,以食予人也。

  ( 4 )化生精,气生形:补充说明“精归化”、“形归气”。精归化,故化生精。形归气,故气生形。

  ( 5)味伤形,气伤精:是味归形、形食味及气归精、精食气的太过自伤。

  ( 6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精化生人体的元气,人体的元气由于药物饮食之味太过耗伤。气,这里指人体真元之气。

  ( 7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此句本义:药食气味纯阳者易化壮火令正气虚衰,药物饮食气味温和者易化为少火令正气盛壮。壮火,指药物饮食气味纯阳的作用。少火,指药物饮食气味温和的作用。气,指正气。之,作使、令解。后世对壮火、少火的含义,有进一步的发挥,认为壮火即病理之火,少火为生理之火。

  【 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问题: 1 .味、形、气、精、化的关系。药物饮食进人人体之后,其气与味分别转化为人体的形、精、气、化,药物饮食的气、味与形、精、气、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以归纳为图

  药食气味生化示意图药物饮食的气、味与人体的形、精、气、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和阴阳转化的辩证关系,对后世精气互根理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对临床治疗用药更有指导意义。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补气者,能使气中生精”。其理即根源于此。对虚损性疾病,运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原则指导方剂配伍,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2 .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性能。药物饮食不仅有气味之别,气味还有厚薄之分。气为阳,则气厚为阳中之阳,气薄为阳中之阴;味为阴,则味厚为阴中之阴,味薄为阴中之阳。因此,凡是药物饮食,气厚者有助阳发热的作用,气薄者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味厚者有泄泻的作用,味薄者有通利小便的作用。此外,药物饮食的五味也分阴阳。辛走气而性散,甘走脾而灌溉四旁,所以辛甘为阳而有发散作用。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所以酸苦为阴而有涌泻作用。以阴阳的道理,对药物饮食气味厚薄及其作用进行了阐释,这种说明和解释构成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为后世药物性能的归类和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壮火、少火的概念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对于文中“壮火”、“少火”的含义,后世注家有进一步的发挥。如王冰、张志聪、张介宾认为壮火、少火的“火”是指人体的阳气。张介宾注:“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壮火散气,故云食气,犹言火食此气也。少火生气,故云食火,犹言气食此火也。此虽承气味而言,然造化之道,少则壮,壮则衰,自是如此,不特专言气味者”。将少火释为生理之火,壮火释为病理之火。显然,这些发挥使原文的适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寒热,更发展到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了。

  【原文】 203

  【提示】论述六淫邪气的侵袭和情志太过的内伤,损害人的形体和气机,引起各种不同的病症。

  【校注】 ( l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指过用酸苦涌泄药,则机体阳气损伤;过用辛甘发散药,则机体阴精耗损。阴胜,即酸苦涌泄太过;阳胜,即辛甘发散太过。后世对此又有新的发挥,认为阴邪偏胜,则伤阳气;反之阳邪偏胜,则伤阴气,以此成为中医学病机总纲。 ( 2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本指用辛甘药太过,就产生热病;用酸苦药太过,就产生寒病。后世又发挥为:阳邪胜致热病,阴邪胜致寒病。

  ( 3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指重复(或反复)应用寒性药则生热性病;反复(过用)热性药则生寒性病。后世对此也有新解:反复感受寒邪会成热证;反复感受热邪会生寒证。重,一作极解。张介宾注:“此即上文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之义。盖阴阳之气,水极则似火,火极则似水,阳盛则隔阴,阴盛则隔阳,故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辨,而此错认,则死生反掌。”“极”则变,为事物本质之变,隔阴隔阳之证,其外寒、外热均属假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 4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逆乱之气上行,满于经脉,神气耗散。厥气,逆乱之气。满脉,牙吓气亢盛,充斥脉体。去形,神气浮越,去离形骸。

  ( 5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此句是对下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等发病规律的概括。

  ( 6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季感受寒邪,不即时发病,至来年春季阳气发越,产生温热疾病。张介宾注:“冬伤于寒者,以类相求,其气入肾,其寒侵骨。其即病者,为直中阴经之伤寒;不即病者,至春夏则阳气发越,营气渐虚,所藏寒毒,外合阳邪而变为温病。”

  ( 7 )春伤于风,夏生飨泄:春季感受风邪,不即时发病,留连于夏季,克伐脾土,产生完谷不化的泄泻。

  ( 8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夏季感受暑邪,署汗不出,暑热内伏,至秋季,新凉外束,寒热交争,产生寒热往来的疟疾。痎疟,即疟疾的总称。

  ( 9)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夏秋之交,感受湿邪,不即时发病,至冬季,湿郁化热,冬寒外闭,乘袭肺金,产生咳嗽。

  【分析】 经文论述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 .阴阳偏盛的病理表现。人体的阴阳必须维持相对的平衡。如果其中一方偏盛,便会使其相对的一方受到克伐而削弱,于是相对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便出现病理现象,故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是((内经 》 解释寒热病机的主要论点。张介宾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是说寒证与热证是由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所化生的。本节经文所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中的热证与寒证皆指实证而言。因此段经文论述的是“阳胜”“阴胜”,未涉及“阳衰”“阴衰” , “阴胜”“阳胜”是指阴邪偏盛或阳邪偏盛,其病证是由于“邪气实”而非“正气虚”所致,故属实证。治疗时当以祛邪为主。“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是说当阴阳寒热发展到极点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义与前之“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相同。

  2 .六淫之邪的致病特点。天之六气,乃风寒暑湿燥火,其太过和不及,皆能危害人体而成为致病因素,称为“淫”。经文举寒热而言,乃把邪气分为阴阳两大类,古代医家认识到寒邪伤人形体,热邪伤人气机,故产生的病证有“肿”、“痛”之分。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气”不可分,它们有病时可互相影响,故有孰先孰后之辨。至于“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和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并把它们互相联系得出的结论,这就是六淫致病的基本特点。对中医临床辨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丰富了“六气为病”的理论。

  3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提出了“暴怒伤阴(血),暴喜伤阳(气)”的情志致病规律。伤阴伤阳,则人体内阴阳相乱,平衡失调,于是呈现“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的病理状态。《 内经 》 作者告诫人们,要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就必须外防邪气,内调情志,而且这两种致病因素亦是互相影响的。故本段经文最后指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4 .感受四时邪气延时发生的病证。六淫邪气侵袭人体,不即时发病,邪气留恋,可以延时发病。如冬天感受寒邪,来年春季阳气发越,产生温热疾病;春季感受风邪,留连于夏季,克伐脾土,产生完谷不化的泄泻;夏季感受暑邪,延至秋季,新凉外束,产生寒热往来的疟疾;夏秋之交,感受湿邪,至冬寒邪外袭乘肺,产生咳嗽。

  可从伏邪发病的观点理解,所谓伏邪发病,是指邪气外袭,潜藏体内,伏而后发,开始即出现里证,或表证里证同时并见,与先见表证的一般外感疾病不同。亦可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四时养生”角度来理解,即冬伤于寒而不能藏精,至春季阳气上升,易患湿热病;春伤于风而阳气不生,至夏季阳气不能旺而生洞泄寒中之病……。

  【原文】 204

  【提示】以阴阳化生五行为基本观点,运用五行揭示人体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

  【校注】 ( 1 )气穴:经气所输注的孔穴,也称经穴。

  ( 2 )溪谷属骨:大小分肉与其连属的骨节。溪谷,泛指人身的肌肉间隙。张志聪注:“溪谷者,大小之分肉。”属,连属。

  ( 3 )分部逆从:皮部中的浮络,分为三阴三阳,有顺行与逆行的不同。分部,皮之部位分属。

  ( 4)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张志聪注:“阴阳之道,其在人则为男为女,在体则为气为血”。之,与也,和也。 ( 20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古代浑天说认为天体运转是自东向西旋转,称右旋。日月星辰不断地自左向右旋转,才有昼夜、四时变迁。

  ( 5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气居于内,为阳气的主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的役使。守,镇守于内。使,役使于外。言阴阳内外相合互用,不可相离也。

  【 分析】

  1.提出“四时五藏阴阳”的系统结构。应用意象思维、取象比类的方法,按照功能、行为相应或相似的原则,将天地人三个领域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五行系统归类,提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内外相应整体观的系统结构,这一系统结构的内容可以归纳如表 2 一 1 。表内显示事物五行属性的两种关系:第一,相生关系。相生关系,既指五行之间的相生,如筋生心、血生脾、肉生肺、皮毛生肾、髓生肝,也指同行事物之间的相生,而同行事物之间的相生关系按两种原则建立:一是功能行为的相应,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以及在体为筋、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志为怒等;二是功能行为的相似,如木在脏为肝等。第二,相克关系。相克关系,主要指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如悲胜怒、燥胜风、辛胜酸等。通过五行归类和生克制化,描述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以及人体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建立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时五气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大体勾画出《 内经 》 理论体系中“四时五藏阴阳”的系统结构,反映了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不仅有形成藏象理论的深远意义,而且还有指导临床的积极作用。

  在经文中,以五行学说及其配属关系来分析事物,有前后不一致者。如在分析五气太过自伤以及五气相互制胜的关系时,肝属木,主筋,通于风气,而燥气属金,则是气太过而自伤,五行所不胜之气制之;脾属土,主肉胜之气制之。心属火,主脉,通于热气,气,而燥属金气,此寒不伤骨而谓伤血,,通于湿气,而风气属木,虽太过而不伤脉,反伤气;又不云湿(土)胜寒(水)也是气太过自伤,所不肾属水,主骨,通于寒而谓燥胜寒;肺属金,主皮毛,通于燥气,此不云燥伤皮毛而云热伤皮毛。则五方(脏)之中伤,所不胜之气制之,另三脏各不统一。“苦伤气”、“咸伤血”,若按五行之理当作再如在分析五味太过自伤,,有两脏为气太过自以及五味之相胜时,这种不规律性,体现着事物关系的复杂性,“苦伤脉”、“咸伤骨”,出现不符合五行推理之序。不单纯是五行生克乘侮的相互影响,也有其他关系,这种作用和影响错综复杂,疾病也错综复杂,难辨难识也难治,《 素问 · 生气通天论 》 最后一段也是这样,致性是可以理解的这说明事物间关系的规律性是相对的,不规律是绝对的,如此经文的不一

  2 .进一步概括阴阳之间的关系。文中“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的论述,活命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而且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不仅阐明了阴阳两方之间的互复杂的生命活动无非是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这一观点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原文 】 205

  【提示】遵循阴阳的法则(规律),辨别疾病阴阳属性

  【校注】( 1)形能:即形态。指疾病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而言。形,指形体、形状。能,同态。

  【分析】

  1 .阳(邪)胜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阳邪胜故身热,阳邪实于表则腠理闭塞,实于里则喘粗不得卧,前俯后仰。若不出汗,阳邪不得泄越则全身内外皆热。齿干,津液耗伤之症也。烦冤是阳邪胜极扰乱心神所致。腹满,乃阳邪结于中焦,阳胜阴绝,中土败坏,故死。这种阳盛阴绝之证,得冬阴之助,尚能支持,若遇夏阳之热,则不能耐受了。此言病证之预后、转归,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高世拭把腠理闭之“闭”字改为“开”,他说:“如阳胜则火热有余,而身热;热气在表,则滕理开;热气在里则喘粗;表里皆病,则为之挽仰,汗不出而内外皆热也。齿干,津液竭也;以烦冤腹满死者,津液既竭,又心烦而挽仰不舒,腹满而土气内绝,故死。虽不即死,也能冬不能夏。冬时寒冷,阳胜可容,夏时炎暑,不堪煎厥矣。”此说可参。

  2 .阴(邪)胜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阴盛则阳衰,身体不得温热,故身寒。阳气衰微,卫表不固,则常常汗出而身觉清冷。甚则时时战栗,四肢厥逆。若阴寒盛极则阳气衰竭,阴邪盛于中州,脾胃阳气败绝,亦可腹满而死也。这种阴盛阳绝之证,夏日得阳热之助,犹可支持,若遇冬日之阴寒,则不能耐受了。故张介宾说:“阴胜则阳衰,故身寒。阳衰则表不固,故汗出而身冷。栗,战栗也,厥,厥逆也。阴极者,阳竭于中,故腹满而死。阳衰者喜暖恶寒,故能夏不能冬也。”

  【原文】 206

  【提示】 生命过程中阴阳盛衰的生理病理表现。

  【校注】 (1)七损八益: 1973 年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竹简 《 养生方 · 天下至道谈 》 载:“气有八益,有七孙(损),不能用八益去七孙,则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八种有益精气的做法。”足证是房中七种损害精气、节:节次、阶段次第的意思,即下文十年为一阶段。

  【分析】

  指出知“七损八益”,谨调阴精与阳气,以关于“七损八益” , 历代注解不一。杨上善 《 太素 · 阴阳 》 认为“八益”是指上文“阳胜, , 之身热、揍理闭、汗不出等八个症状,“七损”是指“阴胜”之身寒、汗出、厥等七个症状;王冰认为七损是指女子月经贵以时下,八益是指男子精气贵乎充满;张介宾《 类经 · 阴阳类 》 认为七为阳、八为阴,而“生从乎阳,阳不宜消也;死从乎阴,阴不宜长也”。即阳常不足之意;张志聪 《 素问集注 》 观点正与张介宾之说相反,而谓“言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也”。丹波元简《 素问识 》 认为女子七岁、二七、三七、四七为四益,三八、四八为四益,共八益;女子从五七至七七、男子从五八至八八,男子八岁、二八共有七损。 1973 年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竹简 《 养生方 · 天下至道谈 》 载:“气有八益,有七孙(损),不能用八益去七孙,则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 … ”是房中养生术的内容。因而近年发表的文章多从房中术解释。尽管诸说纷纭,但其基本观点则均是调整人体阴阳,勿使紊乱,才是健康之本。“七损八益”之理,即遵照房中养生术中八种有利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可以使人体精气充实,耳目聪明,身体轻巧强健;用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则阴阳二气不能调摄,会耗损精气,过早衰老。因此,调摄阴阳二气必须懂得七损八益的道理,遵七损八益之理进行养生,是健康长寿之关键。

  【 原文 】207

  【提示】用阴阳的理论,指导用针治病。

  【 校注 】 ( l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由于人身的阴阳气血内外上下交相贯通,所以针刺阳分或阴分,能够调节相对一方经脉的虚实盛衰。

  【 分析】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脏腑由经络连属,构成脏腑相合的表里关系,人体阴阳气血循经脉周流,互相贯通。故指出用针刺法治疗疾病时,可以从阴而引阳分之邪,从阳而引阴分之邪,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这是针刺治疗疾病的一般法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法则,临床上运用广泛。如,从阳引阴,可取背部的俞穴,以治五藏之病;也可以取阳经的穴位,治疗阴经的病;也可以取上部的穴位,治疗下部的疾病。这是因为人身的阴阳气血,是内外上下交相贯通互根互用的。《 灵枢 · 终始 》 篇说:“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又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胭。”以及 《 难经 · 六十七难》 所说:“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等都是这个道理。

  【 原文 】 208

  【提示】用阴阳的理论,指导诊断疾病。

  【 校注 】 ( l )审清浊而知部分:审察色泽清浊,可测知疾病部位。清浊,指望诊中面部颜色的清与浊。清指面色明润光泽;浊指面色晦暗滞浊。

  【分析 】

  【原文】 209( 《 素问 · 阴阳离合论 》 )

  【题解】

  【提示】 指出了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及普遍适用性.

  【校注】 ( l )然其要一也:(阴阳之要道)归于一,太极一气之所生。张志聪注:“又指一阴一阳。”吴鼠注:“言阴阳之道始于一,推之则十百千万不可胜数,然其要则本于一阴一阳也。”一说,一谓阴阳对立统一之理,张介宾注:“谓阴阳之道,合之则一,散之则十百千万,亦无非阴阳之变化。故于显微大小,象体无穷,无不有理存焉。然变化虽多,其要则一,一即理而已。”

  【分析】

  1. 普遍适用性。《灵枢·禁服》 说:“其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就是说宇宙之大可用阴阳分属,极微小的事物也可分阴阳。

  2.阴阳是无限可分。宇宙间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可概括为阴阳两大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也都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个事物中的阴和阳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如《素问·金匾真言 》 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在人体也是如此。所以《 素问·阴阳离合论》 说:“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阴阳的可分性,虽然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归根到底还是一阴一阳的对立属性。

  【 原文 】210

  【题解】《 素问·六微旨大论 》

  【提示】天地阴阳交感产生万物

  【校注】 ( l )更用:相互作用。张介宾注:“天无地之升,则不能降;地无天之降,则不能升。故天地更相为用。” ( 2 )相召:相互召唤、配合。召,招引,引申为配合。 ( 3 )相因:互为因果。

  【分析】 天地是一个整体,天地之间的升降作用是相互的,地气升极,则下降,下降是天气的作用;天气可以下降,降极则上升,所以上升者,是地气的作用。天气下降,气就下流至地;地气上升,气就蒸腾于天。由于天地有上下相互感召的作用,上升与下降产生因果关系,故能产生自然界无尽的变化。

  【 原文 】 211

  【提示】阐释了“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的观点

  【 校注 】 ( l )倚伏:潜伏的因果关系。相因叫“倚”;隐藏叫“伏”。

  【 分析】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及固有属性,世界上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 格致余论 》 )。中医学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是中医学的基本学术思想。气的运动谓气机,气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概言之有四种:升降出人。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人体的生长壮老已,无不赖之以变化。升降出人运动是所有形体器官的共性。四者之间还必须保持正常,否则自然界就会灾害降临,人体就将发生疾病。

  单元小结

  主要论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列举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阴与阳是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其对立统一运动,是事物运动、发生、发展、变化与消亡等的根源。

  2 .阴阳的基本内容 ( l )对立:如“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 “阴静阳躁”等。

  ( 2 )互藏:如“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等。

  ( 3 )互根:如“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等。

  ( 4 )互制:如“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 5 )交感:如“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6 )转化:如“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

  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 l )认识生理:“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 … 浊阴归六府”。三对“清阳”、“浊阴”含义各异,但均指生理活动。

  ( 2 )解释精气的生化过程:药食气味分阴阳,滋养形体,充实精气,而气化作用又促使药食转化为精气。如饮食不节气味太过,也可损伤阴精阳气。

  ( 3 )说明病因致病特点和规律:六气致病特点:“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不同病邪所伤不同:“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 4 )分析病机:阴阳升降失常:“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 5 )指导辨证:阳证:膝理闭,喘混为之挽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阴证: " 于不同病机,引起。阴胜则身寒,如“腹满” , “阳胜则身热,汗出,身常清”既可由阳盛伤阴等。阴证、阳证是病机的反映,同一症状,可见邪实中焦所致,也可由阴盛阳衰,中焦不运所

  ( 6 )归纳药性功用:气味分阴阳:“阳为气,阴为味”。为阴”。少火壮火:药食气味纯阳者为壮火,温和者为少火。“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后世少火引申为人体的正常阳气,生理之火;壮火引申为病理之火,亢烈的阳气。

  ( 7 )指导诊法:以阴阳为辨证总纲,如“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8)指导针刺治疗:如“善针者,从阴引阳,则二者可调,从阳引阴 … … ”等。

  (9)指导养生:“能知七损八益,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 10 )以五行沟通天人关系五音、五声、五味的关系,:人体脏腑与自然界的五方通过五行归类和生克制化,、五时、五气、五体、五志、五建立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时、, J 凡 1 产产五气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大体勾画出反映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内经 》 理论体系中“四时五藏阴阳”的系统结构

  四、思考题

  1 .阐述阴阳的基本概念。

  2 .试述“治病必求于本”之本与标本之本有何异同?

  3.“阴静阳躁”如何理解味、的含义是什么?

  4 . 药物是如何分阴阳的?何谓“壮火”、“少火” ?

  5.如何理解““重寒则热,阳胜则阴病”?

  • 相关推荐

【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相关文章:

《内经》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04-19

内经选读讲稿第五单元:经脉之道04-07

内经选读讲稿第四单元血气精神04-07

《内经》阴阳离合论04-02

内经阴阳学说的魅力04-20

内经阴阳学说解读04-14

内经选读讲稿第九单元:异法方宜04-08

内经选读讲稿第一单元:宝命全形04-07

内经选读讲稿第八单元:脉要精微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