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赏析王崧舟

2024-07-19 湖心亭看雪

  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湖心亭看雪赏析王崧舟

  听了王崧舟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是一次奇妙的古诗之旅,听课时,感觉自己已成为一名学生,被老师引领者,在去往湖心亭的小舟上,在湖面上慢慢悠悠地游历,感悟,最终,我、张岱、湖心亭雪景,融为一体,张岱就是湖心亭的雪,我就是张岱,我就是湖心亭的雪,完全被吸引了进去,步步紧随。

  在课堂之后,再以一位老师的视角来看教学过程,发现教案上的流程与我们平时的流程设计其实也是大同小异的:读古诗,品读诗句,感受诗人的性格及心境。

  但所有人都说王崧舟老师的课是模仿不来的,永远不可能上出他的那种诗意。这种矛盾是要好好琢磨的,琢磨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撷取古诗文教学诗意情趣创生的的重要因素,对自己的古诗文教学有所启发。

  湖心亭是一篇初二的古诗文,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一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教学的目标定位于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目标十分集中,而且直至这篇小古文的核心价值,高年级的古诗文不应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也不应该让学生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走马观花。一首古诗能够历经千百年而流传至今,肯定有值得探究之处,肯定有其自己独特的价值,肯定是和现当今的生活相通的,否则它不可能有如此强大、长久的生命力。

  基于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王崧舟老师并没有被这首诗中每个字、每句话的解释给牵绊住,他只是抓住了文中写景的片段和最后舟子能够体现张岱性格的一句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展开教学。

  “食材”有了,但是要呈现一桌让人回味无穷的佳肴,还需要巧妇的心思和设计。

  在听完课后回味无穷,再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路,发现这条路是王崧舟老师为学生开辟的一条每节台阶并不高,但是曲径通幽的小路。在路的尽头回望,自己已处于一定的高度,不禁疑问: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并不能读出张岱的心境,王崧舟老师又是如何将我们带入其中的呢?

  从教学设计上课,起承转合:起,诵读古诗;承,品读雪景;转,悟读性格;和,解读心境。细细一看,其中有精妙之处:在诵读雪景之时,教师就让学生通过寻找并诵读文中带“一”的诗句对湖心亭雪景有了初步感受,并且留下了一个问题:本是长堤一座、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为什么写成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呢?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引发深思,为下面揭开湖心亭雪景之美、诗人心境之孤独的薄纱做铺垫。

  在品读古诗时,王崧舟老师创设了情景,让学生化身成张岱,在大雪三日之后撑起了小舟去湖心亭看雪,逐句品读写景的句子,紧紧抓住其中的“绝”、“独”、“与”、“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感悟,感悟雪景与人完全融合,天地之间独有雪,诗人心中唯有独。这个环节可谓是“润物细无声”,不知觉中由景到人,又由诗人到自己。再细细品味,发现其中又有奥秘:

  首先,学生的角色在不知觉中发生了变化。第一句,学生还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思考:西湖看雪的地方有很多,为什么要去湖心亭?张岱的《寻梦西湖》中写的“夜月登此,悄寂凄凉……人稀地僻,不可久留。人稀地僻,不可久留。”,既然湖心亭人稀地僻,不可久留,为什么还要去呢?再看古诗中湖心亭的雪景确实只有一个字——“绝”,这不禁让旁观者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第二句中,学生还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你去西湖看雪,你会带谁去?而张岱却是“独”往,感受诗人内心的“独”字。这时候张岱的内心已经展露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的面前。

  在第三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品读中,学生还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来感受雪景之美,只是这时候,他们偶尔会恍惚中觉得自己是张岱,偶尔是画中人,已经分不清了,所以才会顺其自然地说出“忘我”、“身心入境”、“天人合一”这一类词语,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或是画中人,或是张岱。在最后一句话教授“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语时,学生的理解水到渠成。最终教师以“二十年了,我常常梦回西湖的湖心亭看雪……”,学生就一下子被带入张岱这个角色。

  这个教学过程中,不得不惊叹王崧舟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之强、之高、之深,但又忽然感觉老师的解读不是刻意追求强、高、深,他将自己看作了张岱,与他一起悲,一起痴,甚至一起哭,不疯魔不成活。

  自己成为张岱精神能量新的载体,感染了学生,渲染了整个会场。这种精神能力甚至让人感觉王崧舟老师已经化成了张岱,说的每句话,写的每个字都是情境。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说要创设情境,我觉得创设的情境不能算是情境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的情景是精神世界,是老师身上所积聚的情感。这也是我们普通老师模仿王崧舟老师往往成为东施效颦的关键原因。

  在品读完古诗之后,学生悟读性格和解读心境,这两个环节中,教师的引领就少了一些,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这是情意浓浓过后的哲理思考,一动一静,学生将张岱心中的情感——也是他们自己心中的情感结晶成文字。

  现在已是第二天,但感觉自己还在湖心亭看雪,还在课堂之上,已回不来了。

【湖心亭看雪赏析王崧舟】相关文章:

王崧舟湖心亭看雪赏析05-27

湖心亭看雪赏析09-25

《湖心亭看雪》赏析08-25

王崧舟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08-03

湖心亭看雪的赏析11-29

湖心亭看雪优秀赏析09-11

《湖心亭看雪》 名家赏析08-24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赏析11-24

《湖心亭看雪》原文赏析11-23

湖心亭看雪翻译、赏析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