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答谢中中书》教学案例及反思,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答谢中书书》。请预习没有检查的同学将预习送到讲台前给我检查,没有背诵的同学继续背诵,背诵完了的同学打开练习册完成相关练习。
(检查完毕)
师:课文的题目怎么读呢?
生:答谢/中书/书。
生:答谢中书/书。
生:答/谢中书/书。
师:哪个正确?
生齐答:第三个。
师:为什么?
生:谢中书是一个人。
师:噢,这个人姓谢名中书。
生:不是,中书是他的官职。
师:这个人姓谢,官职是中书。古人习惯把姓和官职连在一起称呼,就像我们现在的刘乡长、李秘书之类。那“答”是——(生答:“回复。”)“书”呢?
生:写。
生:书信。
师:这里是“书信”,名词。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师: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字的读音我们需要掌握。
(生齐读)
师:“未复有能”什么“其奇者”?(生答:yù)这里为什么不读“yǔ”?这里本意是“参与”,引申为“欣赏”。还有一个“夕日欲”——(生答:tuí)我们学过一个词语——(生答:颓唐)对的,在《背影》这课学习的“颓唐”。这两个字刚刚有不少同学读错了,现在按照正确的读音把课文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下面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想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和大家不一样。(师读)
生:最后两句不一样。你读得慢而且声音高。
师:什么是“欲界之仙都”?(生齐答:人间的仙境、人间的天堂。)天堂多美呀。“实是欲界之仙都”,“实是”,实实在在是,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所见美景的什么情?
生齐答:赞美
师:“能与其奇者”什么意思?
生齐答:能够欣赏这种美丽景色的人。
师:“能与其奇者”意思是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美丽景色的人。那“康乐”是谁?
生齐答: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
师: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美丽景色的人。那究竟有没有能够欣赏这种美丽景色的人呢?
生:“我”。
师:还有吗?
生:谢中书。
师:谢灵运何许人也?南朝著名山水诗人。一提到山水诗,就不能不提到谢灵运。而作者在这里将自己和谢灵运相提——(生答:并论),言语之中洋溢着什么样的感情啊?(生答:自豪)对,自豪之情。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学过的一篇课文,在篇末作者也将自己和两个名人相提并论,是哪一篇呢?(沉默一会,有个学生小声而迟疑地说:“陋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亮和扬子云当初住的也是陋室,最终却名扬天下,言下之意是身处陋室的我为自己高洁的操守而自豪。这里也是如此。我们把最后两句齐读一遍,要求读出赞美之情,自豪之情。
(生齐读)
师:作者陶弘景又是何许人呢?曾经当过官,后来辞官归隐,梁武帝即位后多次重金礼聘,都不肯出山。梁武帝每逢大事都找他商议,人称“山中宰相”。(生脸露惊叹之色)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位“山中宰相”的文章。
(生齐读)
师:有点意味了,但情感还不够淋漓尽致。听老师再读一遍。(师读)
师:大家再读。(生齐读)
师:“高峰入云”,作者往哪儿看哪?(生答:往上。)这是仰视,“清流见底”,又往哪儿看哪?(生答:往下。)这是俯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又往哪儿看哪?(生答:往左右两边)这是平视。下面我们读的时候加上动作,“高峰入云”,视线往上,“清流见底”,视线往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眼睛平视。
(生齐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细细品味,品出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写法之美,意境之美。
(生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来说说你的感悟。
生:我觉得“清流见底”写得好,让人想象坐在溪边,拿着鱼竿钓鱼的情景。
师:噢,“清流见底”引起你的联想,让你浮想联翩,想溪边垂钓,归隐山林是吧?
生:“沉鳞竞跃”这个“跃”字用得好,那些鱼儿在跳跃,不像我们现在,根本看不到这种景象了。
师:这里其实有一个字用得非常好。
生:噢,“竞”字。(其他同学七嘴八舌的说:“竞赛”、“修辞”、“好像在比赛”……)写出了鱼儿们非常高兴,用了拟人。
师:修辞之美。
生:“五色交辉”的“交”字用得好。那个颜色不是一块一块的在那里,而是交错在一起。
师:色彩之美。
生:“四时俱备”写得好。一年四季都是那样子。
师:画面之美。
生:我觉得“青林翠竹”的“翠”字用得好。嗯……写出了竹子的绿。
师:那用“青林绿竹”行不行呢?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嗯……我也说不出,就是觉得不行。
师:都是写颜色,“翠”和“绿”哪个更好?
生:“绿”好。
师:翠和绿相比,你们更喜欢哪个颜色?(大部分学生答:翠)翠是不是更抢眼,更显生机?这是颜色之美。翠和绿读起来,哪个响亮?(生齐答:翠)这是声音之美。读“翠”字的时候你会不会产生某种联想?
生:那个竹笋吃起来脆脆的。
师:你这就不得了啦!一个字竟然读出了颜色之美、声音之美、味道之美。一字三美呀!(稍作停顿)我们品析词语的妙处,就可以采用这种“换字法”,另外换一个字,比较比较。
生:“猿鸟乱鸣”的“乱”字用得好。那些猿呀,鸟呀,在树林里乱叫,让人进去就忘记了烦恼,内心觉得宁静。
师:热闹之美。
生:“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写得好。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青青的树木和翠绿的竹子,这种意境很美。
师: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意境之美。
生:这句“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得好。早上的时候有雾,猿和鸟在鸣叫,傍晚的时候鱼儿在比赛跳跃。
师:画面之美。
师:读文章就应该像这样,静下心来,细细地读,细细地品,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触。(稍作停顿)这篇文章在短短的一个段落中写了这么多的美,其实它可以变成两段、三段甚至更多的段落,大家动动脑,试试看。待会儿我请同学来说,你把它分成几段,依据是什么。
生:第一段是第一句,第二、三、四、五、六句是第二段,第七句是第三段。
师:把句子说出来。
生:第一段是“高”前面,第二段是“自”前面。
师:哦,第二段是从“高峰入云”到“实是欲界之仙都”是吧?依据呢?
生:第一段是总的说山川之美,第二段是描写景物……(有同学小声议论:“写景到‘沉鳞竞跃’”。该同学面露犹豫。)
师:你似乎想修正你的说法。
生:第二段是到“沉鳞竞跃”,这里写景,后面是评价。
师:从结构上看,是总——分——总。有理。
生:我分三段。第一段从“山川之美”到“五色交辉”,这里是写没有生命的东西,第二段从“青林翠竹”到“沉鳞竞跃”,这里写有生命的……
生:不对,青林翠竹没有生命,晓雾没有生命,太阳也没有生命。
师:看来,用有生命和没有生命不能将它们区分开来。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比方说动或者静……
生:分四段。第一句是第一段,第二段从“高峰入云”到“四时俱备”,这里是静的,第三段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这里是动的,第四段是后面评价。
师:第二段是写静景,第三段也写了静景,比如晓雾、日夕,但是以动为主。有理。
生:我分四段。第一段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第二段从“高峰入云”到“沉鳞竞跃”,地三段是“实是欲界之仙都”,第四段是最后。第一段是说大家的感受,第二段描述看到的景物,第三段说出自己的赞美,第四段写自己的自豪。
师:有理。由刚才这两位同学的发言,我们不难得出,这篇文章还可以分成五段。第一段为第一句,第二段——(生齐答:“从‘高峰入云’到‘四时俱备’”。),第三段——(生齐答:“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第四段——(生齐答:“实是欲界之仙都。”)第五段是最后一句。由此看来,对同一片文章,理解的角度不同,层次的划分也就不同。我们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师:整篇文章写得很美。美在何处?请记录:1、色彩变幻之美。有青林翠竹,夕日,五色交辉。2、视觉变化之美。先仰视,再俯视,再平视。3、视听转换之美。看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夕日,沉鳞,听到猿鸟乱鸣。4动静结合之美。5、一日四时之美。四季常青,一日之中,景物各异。6、意境修辞之美。拟人修辞写出鱼儿的欢快,整个画面和谐优美。
师:这节课,我们朗读了一篇美的文章,品析了一些美的字词,感受了一个美的意境,实在是美不——(生齐答:“胜收。”)下课。
教学后记:
这是我今天(12月10日)上的一堂仿余映潮老师《记承天寺夜游》的常态课,不是公开课。
去长沙之前,我便在“语文潮”(余映潮老师的研究网站)里游了一周,半信半疑地初步感受了余老师的教学创意。
11月22日到长沙听课,始见“庐山真面目”——一个温和、敦厚、儒雅的学者。余老师讲的是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整堂课分两大板块:一次读背练习,一次欣赏练习。余老师总结自己本课的教学创意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变形阅读。让学生将一段变成两段、三段、四段……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表述中培养表达能力。二是课文观感。请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之美,教师和学生对话,在对话里面把要讲的东西讲清楚。三是教学小结。学生发言中的内容,老师再串讲一遍,让学生做笔记,把内容沉淀下来。四是线索“神品”。用于增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
这样的课,也许如某些智者所言“匠气太重”,然而,实在!没有花里胡哨的导入,没有热热闹闹的朗读,没有兴奋激动的迁移,有的是学生和学生的交流,有的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有的是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与心浮气躁、现炒现卖的后起之秀相比,余老师的温文尔雅、厚积薄发更具长者风范。
这样的课,难学!
从长沙听课回来,我三番五次地提起笔,想写点东西,然而,聊聊数语,总觉得不能尽书内心的震撼,便又搁下。搁下的,是笔,搁不下的,是思绪。备课的时候,会比以往更耐心地一遍遍反复地读课文,上课的时候,另一个“我”会更严格地审视自己的课堂语言,下了课,会花更多时间琢磨课堂的结构和创意。
今天,两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还不错,故记录下来,权当作业。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短文。备课之初,我就琢磨,能不能套用余老师上《记承天寺夜游》的模式。细读发现,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1、篇幅相当。2、都是写景。3、语言精炼。4、构思巧妙。5、线索明晰。我就设计以下几个步骤:1、解题。2、朗读。3、分段。4、品析。5、小结。步骤2、3对应余老师的“读背练习”,步骤4对应余老师的“课文观感”。第一堂课就按这个设计上,结果发现学生分段的时候对课文内容把握不是很全面,而品析的时候又受到“分段”的干扰,表述时总是迸出“写景”、“评价”等概括性的词语。第二堂课就将3、4两个步骤调换,结果学生品析词语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表述,甚至发挥想象理解课文。一位从不举手发言的同学竟然也受到感染,举手说出自己的理解。尽管她的理解存在偏差,老师还是及时地肯定了她的勇敢。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1、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从解题——朗读——分段——品析——小结,教学设计简单明了,教学步骤环环相扣。以“美”字引领全课,以“美”字收束全课。
2、学生思考比较冷静。对“美点”的赏析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文本,与文字对话,与作者对话,真真切切的领悟文字之美。
3、老师点评比较精炼。对学生的理解,教师及时地点评,但是这种点评不是对学生理解的简单重复,更多的是补充学生的发言,“优化学生的发言(余老师语)”。
4、知识积累比较全面。字词方面,“颓”和“与”的读音予以强调;语句方面,重点疏通“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文意方面,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描绘的“山川之美”,领悟作者运用的观察角度、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而且老师还联系所学《背影》、《陋室铭》帮助理解新知,也巩固了旧知。
5、能力训练比较扎实。本课重点训练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朗读能力。不厌其烦的读,不是简单的乏味地重复,而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示范下,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读出课文的韵味。二、分析能力。分析感悟课文的妙处,历来是农村学生的薄弱环节。本课的熟读让学生熟悉文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大胆说,学生的发言越来越精彩。
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提高:
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持之以恒。经过一年半的训练,有些同学仍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该思考时偏开小差,该倾听时偏乱插嘴,该动笔时袖手旁观,该发言时三缄其口。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仍要坚持纠错。
表达能力的训练需广开言路。不少学生的表达不是很流畅、精炼,不能准确的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意思。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叫学生单独回答问题,“逼”他们说,提高表达能力。
教师素养的提高须苦下功夫。在整堂课中,教师还不能完全做到胸有成竹:对学生的解答,有些点评还欠缺深度;对文本的理解,还未做到烂熟于心;对学习方法,还可以深入指导。
- 相关推荐
【《答谢中中书》教学案例及反思】相关文章:
答谢中中书优质教学案例03-27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03-23
《答谢中书书》的教学案例04-21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11-26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精选11篇)04-07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精选9篇)01-13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9篇11-12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9篇)11-12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3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