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堂实录

2024-11-21 赤壁赋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赤壁赋》课堂实录,欢迎阅读与收藏。

  《赤壁赋》课堂实录 1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然后概括各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概括段意,略。)

  师:文章情感变化的脉络是怎样的?

  生:从赏景之中获得“乐”,因客之箫声而生“悲”,通过苏子之宽慰使客“喜而笑”。文章的情感脉络是“乐—悲—喜”。

  师:很好。本文沿用了传统“赋”的主客对话模式,“主”与“客”都是指作者一个人。那么,作为“客”的苏轼,内心有着怎样的苦闷与悲伤呢?

  生:功业无成、人生虚妄之悲。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生命短暂之悲。长江滚滚,悠悠不尽。宇宙自然,恒久永存。而生命却须臾飘忽,与之相比徒有羡慕之情。心中岂能不悲?

  生: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透彻!这样的悲,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二、细部探究,感悟“圜道”思想所达成的超越路径

  1.“水月之喻”——基于宇宙自然的生命超越之途

  师: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潜伏于苏轼心灵深处的苦闷与悲伤多么沉重。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最终走向旷达自适的呢?

  生:您所说的两种路径,苏轼都采用了。

  师:能详细说说吗?

  生:就“外释”而言,苏轼畅游赤壁,借助外物摆脱萦绕于内心的失意与悲伤;就“内释”而言,“主”“客”对话,正是苏轼与自己的对话。

  师:很好!苏轼从“外物”中获得了快乐吗?

  生:获得了。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美景,他举酒诵诗,任船漂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如登仙境,怡然之乐,溢于言表,暂时忘怀一己之忧,忘却自身存在。

  师:就“内释”而言呢?谁来说说?

  生:苏轼以水月为喻,阐述了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师:苏轼的水月之喻,是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而言的,提出了他著名的“何羡论”。你能就水“逝而未尝往”、月“盈虚而莫消长”,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他好像看了世间万物是处在一个“圆周运动”之中的。圆圈上的万物能够周而复始,对立转化。月亮的变化是在“盈”与“虚”之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无所谓起点,也无所谓终点。从这个角度看,月亮的确是“盈虚而莫消长”了。

  师:说得好!你的看法好新颖啊!对课文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也看到了苏轼之所以能从寄情山水之中走向旷达自适的真正原因。你的话,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古人所推崇的“圜道”思想。

  “日夜一周,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则藏,圜道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吕氏春秋·圜道》)(PPT显示)

  意思是说:太阳一昼夜绕行一周,这是圜道……万物有了活力就会萌发,萌发而后滋生,滋生而后成长,成长而后壮大,壮大而后成熟,成熟而后衰败,衰败而后死亡,死亡而后形迹消失,这是圜道。水泉东流,日夜不停。泉源永不枯竭,大海永不满盈,小泉汇成大海,重水化作轻云,这是圜道。

  师:刚才这位同学对苏轼所谓的月亮“盈虚而莫消长”作了深入的阐述,那么,水为什么又是“逝而未尝往”呢?

  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这几句话已足以说明。我依据自己的理解再作一点补充。地理课上我们学过水循环原理,由地表泾流到地下水,由雨水到泉水,由泉水到江河之水,由江河之水再到海水或冬雪,表面上看,水始终在“变”,但这种“变”只是一种循环,并没有“往”(流逝),也就是“不变”了。

  师:说得好!苏轼正是基于“水月之喻”,得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看法。既然“物与我”都是“无尽”的,那么个体生命也完全可以长久存在,世俗、狭隘心态所认为的生命长短、荣辱、得丧,又有何意义呢?“一世之雄”的伟大功业,长江的“无穷”又何必要去羡慕呢?经由古代人物、宇宙自然、理想诉求所引发的“悲”自然也就得以“内释”。在对宇宙自然的“圜道”观照中,苏轼踏上了生命的超越之途。

  2.“日月轮回”——基于时光流转的人生超越之路(内容略)

  3.“圆融通变”——基于心灵觉醒的心理超越之法

  师:美国心理学家拉·莫阿卡宁说:“圆圈是幽居于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意象,它是人类在内心迷惘混乱时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灵秩序的一种自然方式。”依据这句话,回到课文中,我们还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生:苏轼的情感变化也呈现出“圜道”的特点,由“乐”到“悲”再到“喜”正好是一个圆圈运动过程。

  生:起点的“乐”与终端的“喜”互为衔接,通过心灵的对话,从而自释、消解了中段的“悲”。

  师:“乐”与“喜”都是一种乐观的心态,但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乐”是由“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夜景所引发的,是一种受外物影响而产生的注意力转移。而“喜”则是他内心的自释与圆融通变所获得的心灵觉醒,平静、舒展、旷达,是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超越。

  师:佛教强调“洗心”,苏轼最终的“喜”是“洗心”之后心理、心灵、人格的蜕变。这种蜕变使苏轼对宇宙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是怎么说的?

  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宇宙间的“变”与“不变”只是相对的,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心”去对待。

  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必在乎别人所拥有的,各人有各人的“主”,是你的才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有用。这是对宇宙、人生、生命的理性认识,是消除生与死、荣与辱、永恒与短暂所引发的忧虑感的醒世良方。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融入清风明月,与自然山水化合为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享用这“无尽之藏”,人与宇宙自然并无“主”“从”之别,都是“无尽”的。

  三、延伸拓展,探究“圆道”思想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师: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矩”便是圆转的“中和之圆心”;老子说“周行而不殆”,这“周”即是循环反复、运行不息。说到底,“圆道”思想即和谐循环,是一种以圆润通变、回归和谐为特征的思维模式。就个体生命而言,这种思想能有效调和我们的内心世界。同学对此有这样的认识呢?

  生:我觉得人处世间,需要以“圆道”思想去平衡人生,求得内心的和谐统一,并能以圆融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生:宇宙万物都有始有终,生生灭灭,循环往复,因而我们应以大循环的眼界去理性看待生命的有常与无常、成功与失败,去构建和谐丰盈的内心世界。只有我们内心世界的力量足够强大,我们才能避免外界的干扰、裹挟,像苏轼那样臻于“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化境。

  生:如果我们在现实人生之中,看取社会、人生、他人,处理事情,总是“一根筋”,不会圆融,不会“拐弯”,内心失去了和谐与圆融,这样的人生肯定是痛苦的。

  《赤壁赋》课堂实录 2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一周老师布置大家就教师节、国庆节或中秋节任选一个题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选写一篇文章。许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秋节,同学们源于生活,写得很真实但不少是“流水账”。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一位大师级的写作高手,看看他的写作对我们有哪些启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名篇《赤壁赋》。

  二、 介绍作者

  师: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注释①。

  师:关于作者,除了书中所讲的这些,同学们还知道哪些?

  生1:老师讲过的,苏东坡这个人很好玩,王安石变法他不同意,司马光守旧他也反对,所以仕途很不得意。

  生2: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门三杰。

  生3:初中学过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学学过他的《题西林壁》,另外初中课文《核舟记》中讲到他似乎与一个和尚佛印关系甚密。

  师:我在网上读到一位老师的文章,深有同感。他说,我们在学习任何课文时,都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作者的信息,除了课本上那一丁点可怜的介绍之外,还要想方设法去搜集各个方面的信息,图片、音频、视频、文字资料、文坛掌故、人物传记、时代背景等等,这就是亚圣人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如其人”。这样能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了解作者的人生历程,能掌握作品的时代背景,学起来就显得轻松愉快。

  老师再给大家补充几条作者信息:

  (1)苏东坡考中进士,考官有大文豪欧阳修,但苏东坡在应试文中杜撰典故,欧未曾见过,事后仍不耻下问,苏子亦据实相告。宋人写文章非常讲求“有出处”,不可乱来,苏子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

  (2)余秋雨在散文中讲到苏东坡是古今未遇之奇才,源于他有一颗童心,因乌台诗案下狱,披刑而彻夜呻吟不止。

  (3)苏东坡不仅是一个文学奇才,更是一位通才。他的诗写得好,所以入选小学课本;他的文写得棒,荣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赋也是少而精,借用潘长江的话说,“浓缩的全是精华”,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笑傲文坛;他的词更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方可吟唱,乃宋词豪放派之脊骨;他的书法自成一家,为宋代四大家之一。

  (4)他仕途不得意,但很达观,源于他的思想儒释道并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杭州西湖“苏堤春晓”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亦使苏东坡闻名遐迩。据说就是在当年造苏堤之时,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如今成了杭州的特色菜。可见苏子爱吃肉,也很能吃,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对吃这种生理需要显然不是太计较,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他是一个真正的文人雅士。

  (5)他有一个才女妹妹苏小妹,极富戏剧性地、充满浪漫色彩地嫁给了江苏高邮才子秦少游,但不久即生病辞世,红颜薄命。苏小妹思想境界不亚于她哥哥: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参禅,一段时间之后觉得心有所悟,就与佛印相约:“我们互相看看对方有没有佛光闪现,说说看到对方有什么变化?”于是佛印看了苏东坡说:“我看到了一尊佛。”苏东坡憋住一口气说“我看到了一堆粪。”然后哗然而笑。回家后告诉小妹,小妹棒喝道:“你以为你赢了,其实这次你输得惨了。佛家言:心中有佛就会看到佛。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人家看到了佛,说明人家成佛了;你看到什么了,你成什么了?!”苏轼无言以对、自惭而退。

  三、 介绍课文写作背景

  师: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丰富的人,才写出了《赤壁赋》这样的妙文。刚才跟同学们介绍的相当于苏轼的人物传记,是本文写作的一个较远的原因;较近的原因是写作本文的时间、事件等的现实触发点。——苏轼被贬到黄州,也就是今天的黄冈,黄冈我们并不陌生,黄冈中学出了“高考神话”,新中国十大元帅中的第二位林彪的故乡就是黄冈。苏轼当年被贬于此,以游遣心,怀古思今,写下了《赤壁赋》。赋是一种文体,他在赋中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来学习这篇赋?让我们一起走进苏子为我们所营造的艺术世界。

  四、 朗读课文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对照注释或查阅工具书,将注音、注解标在生字词上,然后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看看本文的逻辑顺序是什么?

  生先自读,再齐读课文,师点评,并范读第一段。

  五、 点评式串讲第一、二两段

  生齐读第一段。

  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介绍时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交代人物、地点、事件。——两句点题。“壬戌”乃10天干与12地支的组合,“既”是已经的意思,“既望”即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赏月的好时光。“客”是何人,有几人,不得而知,但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有兴趣的同学课后钻研,可以上网查,也可以请教书本或老师。

  “清风徐来”,好风!“水波不兴”,好水!正因为此二者,苏子与客才能泛舟而游。“举酒属客”,好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好诗!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把酒临风,对江而歌,畅游赤壁,一定是很有雅兴的,有此一游,也不枉此一生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绝倒,活画出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月光女神形象。此与孙望先生所评《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之“绕”字一样,充分表现了江流对芳甸的眷恋之情。为什么会“徘徊”,羞涩啊,眷恋啊,矜持啊。不仅如此,还戴着一条巨大的面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银装素裹,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一样,平添了一层朦胧之美,也衬托出月光主人的娇美异常,更使苏子与客急不可耐。于是“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简直就是如醉如痴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们期待的人儿终于来了,还等什么?拥抱她吧,暂时忘却人间的烦恼,和她一起飞翔,“浩浩乎如冯虎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境界——人间仙境!“浩浩乎”言心情迫切,动作之强,速度之快,视角之广;“飘飘乎”则言感受之美,心情之爽,脱俗之高。

  师:此段文字写得极美,同学们在作文中是如何写月的,大家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水账”,作文一定要是经过心灵发酵的佳酿,献给我们的眼并打动我们的心的。写文章不能像照镜子一样,直来直去,只是一味地反射,而要像凸透镜成像一样,要折射、聚集。如果把自己不经意完成的次品献给老师,那就是污了老师的眼,脏了老师的心,折了老师的命。同学们要学习此段文字寥寥数笔就勾勒、营造出令人心驰神往的人生境界,同学们能概括一下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吗?

  生4:这段文字主要是写景的。

  师:写的什么景?

  生:写的是月景。

  师:什么的月景?

  生:赤壁月景。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段状赤壁月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情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七情,此段可以其中哪一字概括?

  生5:乐。

  师:为何是“乐”?

  生:从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乐甚”可以看出。

  师:很好!你读书很仔细。那么我们应该将景与情合起来归纳第一段中心意思:写赤壁月景,抒乐情。请同学们齐读一段,读出作者的“乐”。

  下课铃响。

  《赤壁赋》课堂实录 3

  通过对课文内容深刻细致的分析,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旷达情怀。

  老师: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投身汨罗;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么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如何选择,如何取舍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苏轼的千古名篇《赤壁赋》,看一看,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苏轼有着怎样的思想态度。

  (课件:课题《赤壁赋》)

  首先,让我们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一是诵读品味课文的精美语言,一是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下面,我们听录音,听录音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校正自己的读音。一是整体感知全文的情感变化,并依据情感变化划分全文的段落(课件)。特别提示,快速把握全文的情感变化,可以从寻找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的词语入手。

  (课件:录音播放)

  老师:哪些同学找到了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语?

  学生1:第二段第一行的.“于是饮酒乐甚”,其中的“乐”字。

  学生2:第三段最后的“托遗响于悲风”,其中的“悲”字。

  学生3:第三段第一行的“苏子愀然”的“愀”字,表示容色改变,也是情绪变化的标志。

  学生4:最好一段的“客喜而笑”的“喜”“笑”,表示高兴。

  老师:同学们找的都很正确,把这几个同学的答案综合起来就是全文的情感变化的过程,同时,文章的段落划分也就比较清晰明了了(课件)。全文的感情变化就是“乐——悲——乐”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读一遍,思考第一自然段都写了哪些内容?或者说乐在何处?(课件,学生读完)

  学生1:有时间和地点人物事件,分别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学生2:有美丽的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学生3:还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样非常美妙的感觉。

  学生2:在历史人物和自己的对比中,感到自己还没有建功立业而悲。“况吾与子渔樵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而曹操与周瑜都已经功业盖世。

  学生3:为自己的渺小而悲。文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现出了这个意思。

  学生4:还有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课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说明了生命短暂也是悲哀的。

  老师:同学回答的很好,把客人所描述的可悲之处都找到了。我们总结一下就这样几个方面的“悲”。(课件)

  一是“英雄伟业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一是“天地阔远而自身渺小”,一是“长江无穷而人生短暂”。

  由此可见,客人原来有如许之悲情、如许之悲事、如许之悲理,难怪其箫声要“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了。理解了这层意思之后,我们又将如何把第三自然段的“悲”读出来呢?请同学们品读课文。

  (学生自己品读)

  老师:同学们推荐一位班里朗读最好的同学,让他(她)朗读第三段,让我们共同聆听这悲音。

  (被推荐同学有感情朗读)

  老师:读得非常好,请这位同学再读一遍第三段,但要求全体同学轻声的跟着这位同学一块读。读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用心体会这悲情悲景悲理悲人,让我们共同通过读营造出这“悲”的氛围,“悲”的意境。

  (一个同学领读,其余同学小声跟读)

  老师:非常好。那么面对客人的如此悲情,苏子是否也受到了感染了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四段的“水月”部分,重点看一看苏子是怎样从“水与月”中获得了人生的感悟的。我们首先齐读这一部分,到“而又何羡乎?”

  (学生齐读)

  老师:(课件)同学们,这层文字中表述的从变与不变的观点看“水、月”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1:水,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学生2:月,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老师:此处,苏子用水月作比喻,想要说明的是什么呢?

  学生: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所以不必“羡长江之无穷”。

  老师:分析的非常准确,这就体现了苏轼性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乐观、旷达。(课件)

  而苏轼的乐观超然,却是在他经历了“乌台诗案”,在狱中几近致死,之后又被贬黄州,以疲病之躯躬耕东坡,自食自足的坎坷之后得出的人生感悟。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却怀有如此达然超脱的心情,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对苏轼这种人生状态界定为成熟,具体是这样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希望同学们在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不断得走向成功走向成熟。

  老师:对于第四段第二层次的“取舍”之议,请同学们课下思考讨论,并写出自己的感悟理解.

  《赤壁赋》课堂实录 4

  师: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尤其是对古文而言,温习特别重要。那么上一节课我们对字词做了疏通,那么下面我就对同学们做一下检查。大家回去可看了。

  生:(齐答)看了。

  师:好,首先请一位女生对课文中的通假字做一下解释。大家请看大屏幕,指出这四句话当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同“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连接,盘绕。

  4、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

  师:这位同学。

  生:“举酒属客”通“口”字旁的“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冯”通凭借的“凭”

  师:那么第三句话呢?

  生:“缪”通“缭绕”的“缭”。

  生:“狼籍”—的“籍”通草字头的“藉”。

  师:好,很好。下面我来总结一下“举酒属客”通“口”字旁的“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冯”通凭借的“凭”,“缪”通“缭绕”的“缭”,“狼籍”—的“籍”通草字头的“藉”。

  师:下面,请大家再来看一看文中特殊的句式和词语的活用现象。好,请一位男生吧。

  生:第一个是状语后置句

  师:状语后置,那么哪个是状语?

  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那么这里的“于”做什么?

  (生思考。)

  生:月于东山之上出。

  师: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师:那么,第二句话呢?“侣鱼虾而友麋鹿”

  生:“侣”“友”。

  师:那么怎么解释呢?

  生:“以什么什么为伴侣”,“以什么什么为朋友”

  师: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师:那么请看第三句话“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生:形容词做状语。

  师:形容词做状语?

  生:(齐答)名词做状语。

  师:哪几个是名词啊?

  生:西和东。

  师:怎么解释?

  生:向东面望,向西边望。

  师:那么请大家看第四句话。

  生:使动用法

  师:哪个词。

  生:泣和舞。

  师:怎么解释?

  生:“使……哭泣”“使……起舞”

  师:好的,这几位同学回答得都还可以,但是还不是很到位,所以大家在温习方面还有待提高。一篇古文仅仅对字词掌握了还不够,还必须注重朗读,请同学们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将课文朗读一遍,呆会我请同学配乐朗读。

  生:(读)

  师:好,大家停。哪位同学主动来尝试一下配乐朗读。哪位?

  生:(齐说)吴月。

  师:好,吴月。既然大家都推荐你。那你来读。

  师:在这位同学读的过程当中。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位同学在读的过程当中,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如果是你读,你又会怎么读,等吴月读完以后,我请一位同学来做一下评价。

  师:吴月,你自己选一段读。

  生:第一段。

  师:好,第一段

  (音乐响起,生读。)

  (掌声响起。)

  师:好,读得很好,你的朗读其他同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读的时候都有优点和缺点。我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感受。

  师:好的吴月前面的那位女生。

  生:我觉得她读得蛮准的,但是读得快了一点。

  师:读得快了一点,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去读呢?

  生:我觉得应该读得舒缓一些,比如说“诵明月之诗”应该读成“诵——明月——之诗”,应该把节奏感读出来。

  师:对,读得应该有节奏感一些。还有呢,还有没有其他要说的?

  生:没有了。

  师:那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请你把你的观点写在黑板上。

  (生写)

  师:我在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师:好,这位同学。

  生:嗓音太细了一点。

  师:呵荷,这好象是天生的因素。

  (生笑。)

  师:还有要说的吗?

  生:要读出重点。

  师:那么你觉得哪写是重点呢?

  生:比如说“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的“赤壁”地点应该读重。

  师:很好,请坐。这两位同学都讲到读的时候应该节奏分明。很好。那么一篇课文除了节奏以外,读的时候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大家都要积极的动脑筋。

  生:有感情的去读。(一位同学在小声的.说)

  师:好,这位同学。

  生:应该有感情的去读

  师: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呢?

  生:应该以一种很舒畅的心情去读。

  师:那么为什么要以这种心情去读呢?

  生:从“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句话当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心情很舒畅。

  师:“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所描写的景请大家看都是什么景色?

  生:优美的景色。

  师:优美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往往是很愉快的。所以啊,作者的心情很舒畅啊。

  师:好,请你把这个观点也写在黑板上。

  (生上前写)(略)

  师:除了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课文后面还有几段,那么后面这几段又应该怎么去读呢。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师:这位男生,你选一段说说应该怎么读?

  生:第四段。

  (生开始自己读。)

  师:(读完)在你读的过程当中,你觉得你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感情去读的?

  (其他的学生笑。)

  生:没想好。

  师:好,你先请坐。

  师:这位女生你来说说吧。

  生:有些自音读得不准。如“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曾”。

  师:对,说得很好。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没有了。

  师:好那你请坐。再请一位同学,这位女生。你有什么观点?

  生:我觉得应该读得开阔一点。比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里反映了苏轼的开阔的胸襟。

  师:说得很好,那请你把你的观点也写在黑板上。我再请一位同学,就课文中的其他段落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好,这位男生。

  生:第二段,我觉得第二段应该读得婉转一点。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第二段写的是诗人和客人娱乐活动。

  师:在这样的场景之中,人的心情怎样啊?

  生:愉快的。

  师:对啊,第二段我们应该读得婉转,愉快一点。

  师:我们就课文的朗读做一下总结。在这篇课文当中,第一二两段应该读得愉快一点,第四段应该读得开阔一点,还有我再补充两点,大家看第三段应该怎么读?客人这时的心情怎样?

  生:客人的心情应该是很悲伤的

  师:对,所以这一段应该读得惆怅一点。下面请大家再结合音乐齐读第一段。

  (生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欣赏一篇课文朗读只是第一步,好比了解一个人。必须深入的去理解。接下来请大家就课文中你最欣赏的部分谈谈你的感受?两个人之间相互交流一下也可以。

  (生思考,交流。)

  师:好,停,请一位同学。班长吧?

  生:没来。

  师:那,副班长吧。

  生:我很喜欢“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一句道破了人生的无常。

  师:你喜欢的这一句道破了人生的无常。还有没有喜欢的了

  生:没有了。

  师:好,请坐。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位同学。(我以前的学生举手)

  生:我很喜欢课文中比喻的句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师:具体阐述一下

  生:作者在这里写出了自己悲凉的心情。

  师:好请这两位同学把你们的观点都写在黑板上。

  再请一位同学,大家推荐一位吧。

  (生推荐。)

  师:好,你(大家笑)来说

  生:我比较喜欢最后一段,文字很简洁。

  师:你喜欢简洁的文章,那么文章最后一段所描写的是什么场面啊?

  生:客人喝酒后睡觉的场面。

  师:这样的场面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你们睡觉时会不会象这样?

  师:所以请大家看,这样的场面给人什么感受?

  生:和谐,惬意的感受

  师:恩,很好,请把你的观点也写在黑板上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好,这位同学,有人在指你了。

  生:我比较喜欢“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写出了人生的哲理

  师:什么哲理?

  生:变与不变的哲理

  师:具体的阐述一下吧

  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师:那么你再说一说苏轼在这里是赞成什么观点,变还是不变?

  生:不变的观点

  师:不变的观点

  生:好的,把你的观点写在黑板上。

  师: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的?男生表现好象不是很积极。

  生:(齐答)曹磊。

  师:好的,曹磊。

  生:我喜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一句较工整。写出了一种成仙的感觉。

  师:(笑)谁成仙啊?

  生:苏轼成仙。

  师:也就是说写出了苏轼成仙的爽快。成仙的环境怎样啊?

  生:很优美

  师:对,很优美。那么把你的观点也写在黑板上。

  生:(很多学生在笑)

  师: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想说点什么?

  生:(推荐)体育委员。

  师:那好,体育委员,你来说说。

  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比较喜欢这一句。

  师:你也喜欢这一句。那好你来说一说。

  生:写出了优美的乐声。

  师:那好,你来补充说一些,这声音是谁弹的

  生:客人

  师:在这乐声里你能够感受到什么

  生:感受到客人比较的悲伤。

  师:那好,把你的这个观点也写在黑板上。

  师:这几位同学谈得都很好。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这几位同学的观点。有的同学喜欢写景的部分,他们认为这里体现了作者欢快的心情。有的同学喜欢人物说话的部分,他们认为这里体现了人生哲理,人生有时候应该从不变的观点去看。而且有人谈到客人的时候认为他很惆怅。那么这里面其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什么问题?请大家先听一段独白。

  师:(独白)

  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到达湖州,到任不久,一场灾祸便从天而降。在这场灾祸中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一身脏水,在苏轼遭贬的过程当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例如,舒亶与何正臣等人,写文章告诉皇帝,说苏轼到湖州上任后写给皇帝的感谢信中“有讥切时事之言”。又如高官李定,归纳了苏轼的许多罪名,说苏轼“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等等。又如小官李宜之。在安徽灵璧县听说苏轼以前为当地一个园林写的一篇园记中有劝人不必热衷于做官的词句,竟也写信给皇帝检举揭发,并分析说这种思想会使人们缺少进取心,也会影响取士,苏轼被押到汴京,关进大狱。前途险恶,生死未卜,苏轼一度相当悲观。在押往汴京的途中,他曾想跃入江中自尽。入狱后曾多次自杀、。经过一番波折,最终贬官至黄州。

  师:听完这段独白,问题就出来了。在苏轼到达黄洲以前,遭受了那么大的苦难,背景说的是苏轼在遭受乌台诗案的时的境况,曾经处在那么多人攻击之下的苏轼,连死的念头都有过,为什么到达黄洲以后是那么的快乐呢?这里面的客人又是谁呢,他为什么又惆怅,他和苏轼是什么关系呢?请大家把这几个问题思考一下。

  (生思考。)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当中,教师作提示。)

  师:如果你是苏轼,你会怎么做呢?

  师:甚至有人说苏轼和客人是同一个人?你怎么看?

  师:我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好,语文课代表。

  生:我觉得苏轼这时候持有两种思想。一方面继续关心国家大事,另外一方面,他只有通过消极彷徨,寄情于山水。从而达到摆脱苦恼的目的。

  师:很好,你所谈的这些课文中有没有这样的信息提示呢?

  生:“沉默”

  师:那好,你先请坐,有一位同学说了,那好,你来说说看?

  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师:这句话怎么反映作者的心境呢?

  生: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师:说明时间过得很快,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是吧

  生:恩。

  师:还不错,你先请坐,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的,是不是过了几个月,苏轼就吧所有的伤痛都忘掉了?

  生:不是

  师:哪位同学说不是的,请起来说说?

  生:表现的应该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在来到黄洲以后苏轼一方面很惆怅,一方面又能够很坦然的面对过去的一切。面对眼前的一切过去的种种都已经消除了。

  师:这在课文中有什么表现吗?

  生:课文倒数第二段

  师:大家翻到倒数第二段

  生:“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者寄情于景。

  师:什么情

  生:惆怅的情

  师:寄托在什么上面?

  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在自然中忘却一切

  师:自然能够使人忘却一切。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旁边的同学在说,那请你来说?

  生:和他观点一样的。

  师:奥,一样的,那好,你请坐,再请一位同学说说。好,你来说。

  生:从变与不变的观点去看。

  师:那你能不能具体阐述一下呢?

  生:因为他说了,“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自然界是不变的,事物最终都没有变化,从这个观点去看,人生还有什么惆怅的呢?

  师:对,从这个角度去看,人生中还在乎什么呢,即使遭受再大的灾难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了。那么苏轼的这话是对谁说的呢?

  生:对自己说的

  师:好,你请坐,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对客人说的

  师:好,你起来说一说

  生:客人从周围的事件当中也感受到社会的黑暗,所以和惆怅,苏轼是对他说的

  师:很好,请坐,有人说这翻话是苏轼对自己说的,有人说这翻话是苏轼对他的客人说的,那么苏轼和客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

  生:是一个人。

  师:好,你来说。

  生:这里的客人可能是乌台诗案之前的苏轼

  师:大家鼓掌吧,他说得很好,他说这里的客人是另一个苏轼。这样一来整篇课文就能够理解了。客人之所以那么惆怅,那是因为是以前的苏轼,现在的苏轼终于解脱了,对以前的苏轼反而采取安慰的态度。

  师:面对这样一个苏轼,你有什么感想呢?下面大家齐读课文的最后三段,在读的时候顺便思考这个问题。

  生:读。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苏轼用诗来寻求解脱。

  师:对于你自己呢?

  生:遇事应该坦然的去面对。

  师:好,请坐。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生命是不变的。

  师:呵呵,具体来说说

  生:从倒数第二段能够感受到。苏轼认为一切都是不变的,

  师:所以你也什么都不用害怕了,呵呵

  (生笑。)

  师:好,请坐。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苏轼与客人泛舟赤壁景以及人物活动的描叙,抒发了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经历了人生的一次劫难之后的达观的,看透人生的情怀。但是欣赏完任何一篇课文我们都应该思考这篇课文又对我们说了些什么呢,我们的路都还很长,无论以后遇到什么事,我们都应该以一种乐观豁达的生命意识来对待我们的人生。

  师:给大家一个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这篇文章的读后感。

  师: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赤壁赋》课堂实录 5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每当我们站在长江边,看着浩瀚的江水时,我们会吟咏出苏轼的名句——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每当年我们看着夜阑人静,一轮圆月当空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苏轼的——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每当我们游览庐山时,也会想起苏子哲理性的名句——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确实是说不尽的苏东坡啊!

  昨晚我和大家重温了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过的苏轼的作品。说起苏轼,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今天我们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再次走近一代文人苏轼,更进一步地走近东坡的作品,了解东坡的内心世界。

  二、知人论世话苏轼

  师:在讲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重温初中阶段学过的苏轼的诗、词、文中的名句。

  (教师多媒体投影诗句。)

  师:第一句,是《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生:“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师、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接着是《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生:“门前流水尚能西”

  师、生:“休将白发唱黄鸡”。

  师:最后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生:“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师:同学们都背得很好,从以上几句诗句中,你能谈谈你所认识的苏轼,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如果你要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他,你会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豪迈。

  师:在才学方面呢?

  生:多才多艺。

  师:在性格方面呢?

  生:乐观。

  师:在人生、政治上遇到重大挫折时,他又是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的呢?

  生:豁达。

  师:很好!同学们都各抒己见地谈了一下印象中的苏轼,确实我们从苏轼的作品中可以感知他的积极乐观、豪放、豁达,除此老师觉得我们还可以用“坚韧”来形容他。

  (教师多媒体投影:乐观、豁达、坚韧)

  三、千古绝唱说赤壁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千古美文,更全面地认识、理解黄州时期的苏轼。

  (教师多媒体投影:“千古绝唱说赤壁”)

  师: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赤壁三文”,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苏轼为何钟情于赤壁呢?请结合“赤壁三文”,找出相关写景的句子。

  师:先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些句子是描写赤壁美景的?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好,再来看《赤壁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非常好!我们再来浏览一下《后赤壁赋》,你能找出哪些是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吗?

  生:“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师:虽然苏轼游赤壁的时间不一样,但三篇文章中提到了赤壁的景色,你们觉得赤壁的景色怎样?

  生:赤壁的风景很优美!

  师:对,除此以外,苏轼游赤壁时还联想到什么了?

  生: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

  生:联想到周瑜和曹操。

  师:是的,赤壁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拥有久远的人文景观。而更重要的是,在黄州、在两次的.赤壁游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后赋,看看他究竟经历了一种怎样的精神洗礼。

  四、亦真亦幻品后赋

  (一)整体感知

  师:下面,我给大家3分钟自由朗读的时间,要求大家能够读准字音、质疑字词、在书本上把疑难的地方圈点勾划出来。

  (学生在座位上自由朗读。)

  师:好了,不少同学都开声、自由地诵读了一遍。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示范朗诵一遍课文,要求大家能够进一步明确朗诵的节奏,并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初步感知文意,把握后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播放古乐《云水吟·赤壁怀古》,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学生安静聆听,沉醉其中,朗诵结束,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经典美文《后赤壁赋》。

  (二)理解课文

  师:首先请大家默读第一段,并比较我们在课前重温过的《赤壁赋》第一段,看看在景色方面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生:前赋的景色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在后赋中的第一段写到的景色是?

  生:“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师:大家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生:两次游赤壁的时间不同。前赋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后赋是“是岁十月之望”。

  师:对,前赋之景是秋天,后赋之景已是初冬。回忆一下,苏子第一次和友人游赤壁时,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可以用一个什么字来概括呢?

  生:开始是高兴的。

  生:可以用“乐”字来概括。

  师:然后呢?

  生:听到洞箫的声音很悲凉,客人就悲叹起来。

  师:对,中间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总结。是否一直就“悲”了呢?

  生:不是,之后苏子安慰客人,客人就开怀了。最后还是以“乐”结束游历。

  师:当苏子再与客游赤壁的时候,景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他们重游赤壁的兴致、心情有变化吗?

  师:从第一段中归纳一下,诗人与客的心情,可以用其中哪个字来概括呢?

  生:可以用“顾而乐之”的“乐”字。

  师:通过主、客、妇三者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生沉思。

  师引导:第一段并没有直接写赤壁,而是写了游赤壁的准备,这里包括了什么呢?

  生:有客,有酒,有肴。

  师:对,重游赤壁之“乐”就在于“有客、有酒、有肴”,还有“如此良夜”,使苏子与客再游赤壁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赏读第二段,我们班的同学向我推荐了一位朗诵不错的同学,我们请她来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在这一段中,让你感兴趣,或者比较喜欢的句子有哪些?也可以找哪些让你感到迷惑的句子,一会我们请一组同学开火车来谈谈。

  (学生朗诵第二段。其他学生听读并勾画文中的句子。)师:大家觉得XXX同学读得怎样?

  生:很好!(学生鼓掌)

  师:谢谢XXX同学的精彩朗读。她读得很流畅,而且感情充沛,假如能够适当放慢一下语速,把节奏把握得再准确一点就非常好了。下面我们请一组同学分别谈谈在这一段里,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谈谈我比较欣赏的句子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师:你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呢?

  生1:我觉得这个句子充分地表现了赤壁壮美的景色。

  师:他运用了“壮美”这个词来形容赤壁,非常好!

  生2:我也谈谈我欣赏的句子是“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师:你能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吗?

  生2:我觉得这个句子也同样表现了赤壁的美景,山高通过回声,风起而水动,表现了赤壁给予人一种“清新”之感。

  师:这位同学用了“清新”一词来形容登上赤壁给诗人的感觉,大家觉得呢?我们暂且放一放,先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生3:我来谈谈我听读这一段中感到疑惑的地方是“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为什么诗人会忽然感到“悲”和“恐”呢?

  生4:我也同意以上一位同学的看法,我也觉得读到这里感到很疑惑。

  生5:我也是觉得诗人在登上赤壁后,感情的变化让我比较疑惑。

  师:好的,就以上几位同学不约而同的困惑之处,我们班上有哪位同学能够自告奋勇地说说自己的看法呢?

  (学生看书,安静思考,没有同学发言。)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第二段。“于是携酒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学生:省略句。

  学生:是宾语前置句。

  师:我们来联想一下在《赤壁赋》中学过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生:状语后置句。

  师:对了!“复游于赤壁之下”与“游于赤壁之下”是相同的句式,请大家做好笔记,课后归纳。

  师:在赤壁上,诗人看到什么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生:诗人看见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叹。

  师:我想请个同学来谈谈,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我们可以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诗人从七月到十月隔了三个月,再游赤壁,这时赤壁的景色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江山的景象也变得难以识别。

  师:是的,季节的变迁,随之而来的是景色的变化,心情也随之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次,诗人游赤壁与上次有什么不同呢?

  生:诗人登上了赤壁。“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师:我们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看看这几句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在赤壁上看见了“虎豹”和“虬龙”?

  生:不是,诗人提起衣襟,登上陡峭的岩石,拨开茂盛的草木,坐在像虎豹般的石头上,登上形如虬龙似的古树。攀上赤壁上鹘的巢穴,俯瞰下面的幽深激流。

  师:这位同学答得很好,不仅结合了课文下面的注解,还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诗人登赤壁的过程给我们再现了出来。我们也许可以问问,苏轼登的是山吗?他能攀到鹰隼筑巢的高高的山顶,又能俯瞰到水神河伯幽深的宫廷。是写实吗?

  生:不可能。这是虚写。

  师:那么大家觉得赤壁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险峻。

  师:从哪可以看得出来呢?

  生:“盖二客不能从焉”。

  师:诗人没有因为赤壁的陡峭险峻而停止了前进的脚步,相反,

  《赤壁赋》课堂实录 6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后来在这里,他还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前赤壁赋》。

  (点评:学生学习过的古代山水记游散文很多,但学生没有做一个系统的归纳,所以先通过这一段简短的导语简单的归纳了学生以前学过的著名的山水游记,让学生在大脑中能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知识。)

  实录:学生认真的听,仔细的思考。尤其是背诵时,有的学生闭上眼睛,好像是被赤壁的景象所感染。

  二、作者背景

  师:学习一篇文章必须要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及背景的了解更有助于深刻的领会文章。本文的作者是苏轼,苏轼的文章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苏轼的相关知识我们更是耳熟能详,就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吧!

  (点评:让学生自己回顾作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对旧有知识的回顾,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胡玉茹:1037年~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宋代大文豪。

  丁凯航:和苏洵、苏辙合称三苏。

  叶先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在文学上称为唐宋八大家。

  张勇:和辛弃疾合称苏辛。

  罗阳: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苏黄米蔡。

  (点评:对于作者的情况,学生是比较熟悉的,老师不必再去做详细的讲解。讲回顾知识交给学生自己,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使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了作者,有那位同学能够结合以前所学知识为我们讲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

  余存存: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实录:余存存同学看来是在课前已经很好的预习了课文,因此在谈到本文背景时显得很有条理,很自信,其余同学都流露出赞赏和钦佩的目光。之后多媒体显示这一部分知识,有些同学赶快记下笔记。

  三、简介赋体

  师:同学们,本文的标题是《赤壁赋》,从标题上看是属于赋体文,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曾经都了解过哪些赋体文,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学生甲:《登楼赋》。

  学生乙:《二京赋》,还有江淹的《别赋》。

  师:二位同学说的很好,可见二位同学的阅读面很广,其他同学要向这二位同学学习呀。那么关于赋体谁能够给我们一个全面的概括?

  学生乙: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从先秦诗歌派生出来,到汉代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律,兼有散文与诗歌的性质。其常采用主客问答的手法来展开描写。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之后出现的一种文体。它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较多地吸收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本篇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

  (点评:一篇文章的文体必须要明确,否则,会直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同学们了解了本文的文体,也有助于下面的知识的学习,让同学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就会加深理解,这正体现了诱思探究理论中的三维教学理念,效果很好。)

  四、听配音朗读、了解文意

  实录:多媒体放本文配音朗读,优雅的音乐加上鲍国安洪亮的嗓音,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世界中,有些同学闭目享受,有些同学拿出笔在书上划出生字的读音,有些同学悄悄跟读。同学们都很认真。

  师:那位同学给我们谈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实录: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由于时间关系叫一位同学谈,以下是简要内容:本文写景状物非常独特,采用灵活的形式行文,骈散结合,以散为主,抒发了作者的旷达的胸襟。

  其他学生还想说,但是由于时间原因,不能再谈。

  (点评:让学生自己谈对文章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把握好文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

  1、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点。

  2、熟读课文。

  3、自主翻译,并写成书面形式。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了《赤壁赋》的一些简单的文体,这一节课我们解读文章。

  首先我们请三位同学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毛遂自荐。

  实录: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位读苏子,一位读客,一位读旁白,由于学生课下认真的朗读,三位学生读的都很好。

  二、解读课文

  (解读课文的把握方法:熟读课文)

  1、学生读自己翻译的课文,其他学生找出翻译不准确的部分,相互探讨。

  2、学生归纳本文闻言知识点。

  3、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点评:扫除文言文字障碍,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这事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个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在课前预习和可下复习中完成,不需要老师越俎代庖。)

  实录:教师在学生自主翻译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合作交流,最后统一了意见,完成了文章的翻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很激烈,课堂气氛很活跃。

  第二步工作,老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展示多媒体课件,补充了一些遗漏的知识,学生们认真的记下了这些知识点。

  第三步工作,学生在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很快的解决了文章的思路,得出如下结论:

  全文共五段:

  第一自然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第二自然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自然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的美妙风光的豁达心情。

  第五自然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三、教师引导思考

  1、学习一篇文章,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一是思想内容的把握,二是艺术特色的鉴赏。一言以蔽之,即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这样我们才会领会一篇文章的精髓,才能在我们日常的写作中借鉴,那么这一课到底写了什么?

  (点评:虽然学生能够整体上把握文章,读懂文章的内容,但是在概括能力上还是比较薄弱,语言罗嗦,不准确,概括不全面是最明显的表现。)

  实录:学生再次读课文,提炼文章主旨,把握作者感情。2分钟后,学生交出结果,只是大部分学生回答了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旷达的胸怀,答不出消极情绪这一点。所以利用多媒体加以补充,如下: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2、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名篇,自然在写法上有其独到之处,那么请大家鉴赏一下。

  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一项即简单又复杂的工作,大多数同学找到了一两点,但是有个别同学说的特点本文没有体现。大多数同学能结合文章内容说出,有个别同学找不到相关内容。所以教师加以补充,多媒体显示,如下: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教师解说1: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教师解说2: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教师解说3: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拓展延伸

  如何理解文章中客人的悲和作者的乐?

  (点评:苏轼的诗、词往往是表现一种豪迈的感情,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振奋,这篇文章也表现了这种感情,但是从文章的浅层次来看文章中的主客对于人生有两种不同的感受,主为乐,客为悲,结合文章背景,这种浅层次的感情是值得商榷的。)

  实录:学生在经过重读课文,深思熟虑以后在随笔本上写了一段文字,时间:5分钟。然后教师找几名学生朗读,其余的由课代表收起教师课下批阅。

  以下是几位学生的发言摘录:

  生甲:1080年的7月16日夜晚,苏轼确实在几位客人的陪同下游览了赤壁,文中的客确有其人,而客人的悲凉心情是在看到历史苍苍巨变,人生变幻无穷后产生的,我们知道古人大凡游历大山名川都会产生这种情怀,孔子逝者如斯,就是一个明证。那么面对如此美好的夜景,加上苏轼拥有一颗超出常人的博大心胸,于是乎便沉浸在一片大自然的快乐之中了,所以我认为,文中的悲和乐反映了苏轼和客人的不同的胸襟,是实实在在的两个人的感情。

  生乙:我认为文中的主客的悲和乐是合为一体的,也许历史上就没有苏轼携友夜游赤壁的事情,完全有可能是苏轼杜撰的,理由如下:从文章的背景看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黄州之后所写,当时苏轼的心情我们完全是可以揣摩到的,那是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苏轼会因被贬而内心悲戚,这是正常的,另一方面作者又想排遣这种心情,于是想到寄情山水,那么作者杜撰此文就是要反映自己当时的这种心情。

  五、课后作业

  自读《后赤壁赋》,与本文进行对比。

  《赤壁赋》课堂实录 7

  教学内容: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赤壁赋》

  课时

  《赤壁赋》课堂实录 8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时,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形象绚丽,规模壮阔动人,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解决句读。

  2、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

  ③山川相缪(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东: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

  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

  (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

  (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

  (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

  (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第一课时

  引入:陶行知在《自立立人歌》中这样写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我把它总结为一句话: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向来不求别人。今天把它放到课堂上,前面再加两个角色,请同学们填空,并总结课堂模式。

  教师:自己能做的事情,我(教师)向来不求别人(学生)

  ——讲授式教学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学生)向来不求别人(教师)

  ——自主式探究

  反思:这个引入,回头看看显得不伦不类。第一,不适合对学生讲,因为太深,所以显得没有必要,而且一上去讲这个,也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好像被一下打懵了;第二,和本课没有必然的联系。再加上,出发点本想是鼓动学生,让学生多参与,实践“以生为本、自主探究”,结果学生没有教材,又变成了一言堂,导致这个开头显得拖沓冗长、滑稽可笑。

  教师:先出个智力游戏:池塘里一根木头上有五只青蛙,现在有四只决定要跳到水里去,请问:木头上还剩几只?

  学生:五只

  教师:为什么是五只?这里有一个关键词——

  学生:决定。

  教师:决定不等于

  学生:跳

  教师:决定不等于行动。下边就要看大伙儿的行动了。

  反思:因为前面的无效,再加上这个,似乎显得更啰嗦,给人的感觉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的不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高一我们已经学过三册书了,今天我们没有按随堂的顺序进行,而是回头望月,来看一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今天我们看的是必修二。同学们都带书了吗?

  学生:没有!

  反思:学生都没有带书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当时我就懵了,没有书咋讲课?特别是文言文。所以,那会儿语言也是时断时续,课堂的实际与预设不是不符,而是差距太大,是个不小的挑战。

  教师:那行,没有带书的话,听我说。在必修二这册书里,我们先学习了写景状物的散文,后学习了从先秦到南北朝诗歌,第三单元我们要学到的是山水游记类散文。这当中,我们要接触三位大师:王羲之、苏轼和王安石,今天我们挑选的这位: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就是苏轼。好,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大师,走进《赤壁赋》。

  (板书:赤壁赋)

  教师:首先,我们来共同讨论、拟定《赤壁赋》第一课时我们能达到的目标,或者说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反思:尽管没有教材,我还想力争做到——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因为教的进度要符合学的进度。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被“教学进度的快车”甩掉了,教学应该是慢的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主题和旨趣;

  3、探寻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反思:这篇文章最应该好好诵读的,但是因为学生没有课本,所以第二个目标中“反复诵读”形同虚设。

  教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苏轼。刚才我已经讲过,他是一位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的大师,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苏轼的.诗,你还能记起哪些?

  学生:《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师:《江城子.密州出猎》属于哪一类?诗还是词?

  学生:词。

  教师:我们一中的同学脑子转得非常快,步子跨的有些大。不过,先说词也可以。除《密州出猎》外还有哪些?

  学生:《水调歌头》

  教师:我们能否背两句?

  学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反思:当学生开始背诵的时候,教师就不应再有过大的声音彰显自己。因为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就应该退到幕后,倾听、欣赏。

  教师:下阕能不能由一个同学单独来背一背?

  学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鼓掌)

  教师:苏轼的词开了一代豪放之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君若烦闷,择阮郎归;君若不满,择定风波;君若量小,择念奴娇。希望大家能以这三句话为起点,对苏轼进行深入的了解。到第四册,我们可能会讲到苏轼的词两首——《定风波》、《大江东去》,到时候我们再跟着老师认真学习。

  反思:总结的语言不够精炼,甚至显得罗嗦,特别是“可能”一词说的很没有水平,因为他们眼下就正在学习必修四,学生从目录上应该早就知道了。其次,词的题目当时也没有想起《赤壁怀古》而说成了《大江东去》。第三,谈到苏轼词的影响,不能不提辛弃疾,以及他们并称“苏辛”,这也是个遗憾。

  当然,苏轼在词上的最大贡献是: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因为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就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述,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当时挖掘不深,一语带过。

  教师:谁能想到苏轼的一首诗?

  教师: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一首哲理诗、理趣诗。

  教师:还有一首写西湖的诗也挺好的。

  学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师:这首诗的题目是?

  学生:《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反思:此处又犯了刚才的毛病。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就应该退到幕后去倾听和欣赏,而我又总是不自觉地跑到前台抢学生的镜头。

  教师:还有一首哲理诗、理趣诗,也很好。

  学生:《题西林壁》。

  教师:对,《题西林壁》,特别是其中的两句,后两句。

  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反思:当学生回答出《题西林壁》时,我本应让那位同学顺势说下去,而我却打断了他,最不能原谅的是:我竟然说出了“后两句”,天知道,后两句诗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外,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也很有名,也是一首理趣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时也没能想起来。

  教师:谈到文、赋,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他的《赤壁赋》,另外还有与此相对的一篇,名叫?

  学生:《后赤壁赋》。

  反思:此处缺乏应有的高度概括。众所周知: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的“三苏”称号,“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门四学士”“苏黄”并称等说法都凸显了苏轼的地位和影响,很可惜,我没有进一步拓展。

  教师:至于书法和绘画,我们就不再多说了。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苏轼最喜爱哪一种植物?

  反思:既然不再多说了,就不要说了。结果还是说了,这纯属废话。其实,谈到苏轼的书法,他的行书、楷书均有很大造诣,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应该特别点出来,结果我却略而不谈。

  教师:在“岁寒三友”或“ 国画四君子”中,苏轼最喜欢哪一个?

  学生:竹子。

  教师:有诗文为证吗?

  教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

  学生: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反思:其实苏轼是非常喜欢吃肉的,有“东坡肉”为证,但是苏轼又是个喜欢风雅的人,尤其喜欢竹子。因为这种植物又高又直,是有气节和骨气的象征,我们也常说它是正直与虚心的表现。因为喜欢,苏东坡在他家后花园种了不少花,还有许多竹子。总觉得自己问的不好,学生无从答起。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教师课堂艺术最直接、最全面的展现,锤炼语言、提升发问的质量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教师:一个品位高雅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集于一身的大家,我们给他来一个总结,请填空。

  (板书)

  (男)子(才)子(君)子集于一身

  (痴)情(诗)情(豪)情雄视百代

  (态)度(风)度(气)度引领千年

  学生:齐读

  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目标二,品读课文,在欣赏作者所描绘的美景的同时,我们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的脉搏。有课本的同学和我一起读,会背的同学和我一起吟唱。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反思:此处读错,读成饮酒“作”甚后重复,可笑可叹,如此名篇,确属不该)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教师:既然大家没有带课本,那我只好通过提问一些句子或关键词,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教师:课文第一自然段开篇就有“七月既望”,提到“望”“既望”能让我们想到哪些字?表示时间的词语。

  学生:朔

  教师:“朔”指的是阴历每月的哪一天?

  学生:初一

  教师:那最后一天叫什么?

  学生:……

  教师:晦

  反思:还是提问、引导不得法,如能例举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想情况会好很多。

  《赤壁赋》课堂实录 9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让同学们齐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新课。

  (二)回忆有关“赋”的知识

  因为高一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

  (三)给同学们一起回忆苏轼的一些情况,重点说苏轼的思想,尤其是受儒道佛及游侠思想影响后的表现。

  (四)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五)找学生朗诵这篇课文,纠正读时出现的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断句。

  (六)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七)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八)老师点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1、望既望属白露所如所知冯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前置句或介词结构后置句)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

  (九)出示<诗经、陈风、月出>第一章、

  1、与学生一起学习、

  2、让学生体会作者提它的用意、

  (十)找个别学生翻译第一段、

  (十一)布置作业

  1、背颂第一段,预习二三段、

  2、让学生翻译第一段,交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

  (二)让学生读第二段

  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美人和袅袅缕嫠妇

  舞泣(使动用法)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让学生翻译第二段,教师纠正错误

  (四)找学生读第四段

  (五)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愀然正襟危坐固匏樽属须臾

  活用:

  1、乌雀南飞(南)

  2、西望夏口(西)

  3、东望武昌(东)

  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

  4、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

  6、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句子:

  1、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

  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

  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七)让学生翻译第三段

  (八)教师点评,指出翻译中的不足、

  (八)布置作业

  1、背诵三四两段

  2、翻译这两段

  3、预习最后两段

  第三课时教学步骤

  播放"赤壁赋"的FLASH朗诵让同学们和听课老师和评委们入场

  授课地点:一中多媒体教室

  学生:高二18班全体学生

  听众:全校教师

  上课铃响起,班长喊起立,教师回礼,开始上课、

  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结束时,老师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完成二段和三段的背诵,由于时间关系,现在请大家一起背诵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生:大声的背诵、

  师:从同学们洪亮的声音里,老师知道大家已经很熟练的背了下来,第三段我也希望同学们背的能和这一段一样熟练、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一起读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生:

  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好了、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这一节的主要学习任务了,那么我处带着这三个目标再一次的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的情怀,一起听课文朗诵、(FLASH演示)

  师:好了、我们刚才又一次的感受了作者游赤壁时的情怀,现在我们首先来学习课文四五段,看作者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对照着课下的注释来疏通文章的大意,一会儿我找两个同学试着翻译一下这两段、

  师:时间到、我们先看大屏幕,我找一个同学解释这些重点词语、

  生:

  1、盈虚:盈,满;虚,缺

  2、消长:消减和增长

  3、盖:表示假设语气

  4、无尽藏:出于佛家语"无尽藏海",意思是"像海之能包罗万物"、在本文中,可翻译成"无尽的宝藏"

  5、适:享有

  6、肴核:菜肴和果品

  7、狼籍:凌乱、也作狼藉

  8、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师:xx同学回答的很好,就是中间看了两次书,说名还没有记到脑子里,课下再多看几遍、我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藏"字和"枕藉"这两个词语、前者在课文中的意思翻译成"宝藏"就行了;"枕藉"中"藉"字应读"jie4",还有一个词"慰藉",也读这个音,大家一定要记住

  师:好了、关于这两段的字词就说到这里,我现在分别找两个同学分别翻译这两个自然段,由于两段放在一起长,我们找两个同学,一个从四段开头翻译到四段三行末"而又何羡乎?"另一个同学从"且夫天地之间"到五段末

  生: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的流去,时断时缺的月亮像那样的不断的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没有尽头,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师:这个同学翻译的很正确,很好!请坐!老师强调一个地方,一是"盖"字,刚才在重点词语里说过的,用在这个句子的开头,表示"假设语气",整个句子是说"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

  生:再说,天地直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下两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不会翻译了

  师:耳朵听到了才能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好,你继续翻译

  生: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共同享受、客人听后笑了,洗净杯子、重新喝酒、菜肴果品已经吃完了,杯盘杂乱的放着,大家互相枕着垫着,不知不觉的东方已经亮了

  师:这个同学翻译的也很不错,只是其中有一处不知道该如何翻译它,其中一处漏了几个词、"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老师替他翻译了、另一处是"相与枕藉乎舟中"这句中"乎舟中"给漏了、同学们一起说,应该怎么翻译?

  生:在舟中

  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对!除了这两处外,这个同学很好的把握了这一段的内容、希望这个同学在以后会做得更出色!

  师:刚才我们疏通了四五两段的文意,下面我们把全文中每一段的段意归结一下,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去组织自己将要表述的语言

  生:第一段主要是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月夜游赤壁的情景

  师:非常好!时间,人物,事件归结得很全面、出示幻灯片内容:

  1、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师:同学们能说出文章中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生: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生:有"月出于东山之上"

  生: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同学们用课文中的原句找出了作者给我们刻画出的"诗情画意"的境界、

  那么第二段又有什么变化呢?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有客吹箫,箫声悲凉

  师:这个同学归结的很简练、老师很喜欢你能这样表述、上文我们一起和作者在诗情画意的境界中游览了一番,作者和客有什么感受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生:饮酒乐甚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对,"饮酒乐甚",感情是"乐"、怎么就发生了转变呢?

  生:因为一个客吹箫

  师:怎么一个客吹箫就让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呢?

  生:因为"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生:还有两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对!箫声起,悲意生,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大屏幕显示:

  2、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师:同学们再看看第三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写客人解释箫声悲凉的原因,感慨人生短促

  师: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

  生:主客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文中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呢?

  生:曹操

  师:文中提到了三国时的英雄曹操,目的在于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他是一个英雄

  生:不对、重点落在了"而今安在哉"?

  师:这句话是说什么的?

  生:英雄豪杰,也和万物一样,不过是过眼烟云

  师: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字?

  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生:还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本段就是同过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英雄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大屏幕显示:

  3、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又提到了"水和月"、

  师:提水和月是为了说什么?

  生:谈到了"变和不变"

  师:说得好!这是写景,书抒情,还是说理?

  生:说理

  师:还提到了哪一个方面呢?

  生:取何不取

  师:对、这也是说理吧?

  生:是的

  生:文张还提到了"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针对什么而谈的呢?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

  师:本段还提到了"逝者如斯",历史上谁也说过这样的话?

  生:孔子、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师:大屏幕显示:

  4、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

  师:最后再来看第五段的大意,谁能说一下?

  生:客人喜而笑,洗盏更酌

  师:归结的好!能用原文回答,而且也很简洁、同学们看大屏幕:

  5、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师: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本文每段的大意、现在握0解决学习目标中的第二个问题,本文的情感是怎么变化的

  生:先是"乐",由第二段开头的"饮酒乐甚"可以看出来

  生:然后客有吹洞箫者,转而为悲

  生:最后又转悲为"喜",由"客喜而笑"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我们在总结各段的大意时已经明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老师怎么总结的

  情感线索:

  乐: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

  悲: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

  喜: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师:现在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感情线索,现在再回头看课文,看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哪些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先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谈起吧

  生:开头一段写了游赤壁时的情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写景

  生:第四段写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是说理

  生:全文有从乐到悲再到喜的感情变幻、是抒情

  师:说得好!同学们教好的把握了全文内容、我们把这几个同学的说法合在一起,就是本文的第一个特色: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师:再想、本文的题目是什么?

  生:赤壁赋

  师:那说明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生:赋

  师:赋有什么特点?

  生: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

  师:对!它应是属于韵文的范畴、拿我们拿第一段为例,找一下第一段的韵脚

  生:间,天,然,仙

  师:很正确!前面几句有韵脚吗?

  生:没有

  师:是的课下大家可以把四五段的韵脚也找出来,你会发现,它们押韵是很自由的,中间还可以换韵的,很自由、这就是苏轼此篇赋的另一个特点: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师: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本课我们讲的三个问题:

  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谁还有不理解的?

  生:没有了

  师:那就打开我们的课堂练习,做前面的九个小题、做时看清题干,看有的题是不是有答案,没有的话该怎么去设计答案?看有些题干"问"的严密吗,如果不严密,又该怎么"问"?

  剩下了五分钟的时间,学生做题,老师巡视

  下课铃声起,下课。

  《赤壁赋》课堂实录 10

  一、导入:由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引入新课,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散文家、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一个生性爱开玩笑的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就是苏轼,本文的作者。

  二、解题:

  (1)说说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宦海沉浮。

  (2)谈谈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

  解释:《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念奴娇》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湘月》《壶中天》等。上、下阕100字,有平韵、仄韵两体。《赤壁怀古》是标题。赤壁,即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3)讲讲宋词: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是古典文学继唐诗之后的又一文学高峰。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秦观等。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他们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宋词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4)聊聊背景: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

  解释: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作团练副史。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他于元丰五年写下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堪称其豪放词的代表作。

  三、读文:

  (1)自由朗读;

  (2)集体朗读;

  (3)个别朗读;

  (4)听读课文。

  四、探讨:

  1、大家思考一下,文中哪些句写得比较有气势?可自由发言,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得很好,其中的‘江’字,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开篇就定下了这种高昂的气势。

  ——第三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更有气势。三个短语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要读出气势。

  2、读了这首词,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你能否从中读出一些问题?

  五、欣赏:

  (一)上片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对吗?

  明确:“江水”比喻时光。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会想起这句“大江东去”。如此的磅礴气势,更让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这句词中江水有什么特点?此句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体。在这里,长江已不仅仅是一条流水的名字,更是滔滔历史江水的代名词。作者面对江水不禁心潮起伏激荡,怀想往昔无数的风流人物。为下阕英雄出场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一句似乎很熟悉,(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不一样?(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人物”,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风流人物”?

  3、背诵第一句。

  (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提醒接着往下看)

  (二)上片第二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你读出了什么意味?

  明确: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1)“大江”这里具体化为“故垒”;

  (2)“千古”这里具体化为“三国”;

  (3)“风流人物”这里具体化为“周郎”。

  ——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小场景、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

  ——苏轼知道他所游览的不是真正的赤壁,“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

  2、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明确: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

  3、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明确: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齐背第二句。

  4、那么,“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一起来读、背。

  (三)上片第三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大家考虑,这三个短语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

  ——“乱石穿空”是从形的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

  ——“惊涛拍岸”是从声的角度写的。“惊”的繁体字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个“驚”的意义,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

  ——“卷起千堆雪”则是从视的角度来写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和波澜壮阔。

  2、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你觉得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明确:实写赤壁之险峻雄奇,动心骇目。巨涛拍岸,怒涛汹涌,浪花千叠,如雪堆积不断。

  v“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

  v“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

  v“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英雄渲染气氛。

  (四)上片第四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

  “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如画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一时”,指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

  ——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而下片主要塑造了周瑜这个人。

  2、我们还是把上片一起来诵读一下。要读出豪情,读出气势。

  (1)男女生分句轮流读。

  (2)齐背。

  (五)“公瑾”再议(下片第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1、试着修改一下原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

  明确:不能换。

  ——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

  ——再用“周郎”就与前面重复了。

  ——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

  ——如果用“出嫁”,那就体现不出是小乔,而是老乔了。

  ——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已经真的不是小乔,的确是老乔了。那么大家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此处,苏轼难道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吗?那么苏轼为什么又非得那样写不可呢?

  明确:“风流人物”就是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陪衬英雄,说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是懂得爱情的。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人,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

  2、关于“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断、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雄姿英发”四字,表现的就是风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气概的一面。

  3、那么“羽扇纶巾”说的又是“风流人物”的哪一面呢?

  明确:“羽扇纶巾”实际不是武将的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的一面。这样,我们就把关于“风流人物”一词解释清楚了。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

  4、大家再想想,毛泽东《沁园春·雪》里的“风流人物”,能不能也这样理解呢?

  明确:不能。毛泽东的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唐宗宋祖,略输文采”“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接下来,苏轼仍然围绕着周瑜进行细致描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果说前面几句属于正面描写的的话,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句呢?

  明确:侧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衬托他的指挥艺术。

  “谈笑间”与“樯橹灰飞烟灭”就是对比。前面十分轻松,跟玩似地,后面就出现了那么强烈的效果。

  6、“樯橹灰飞烟灭”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明确:“强虏”好,强调了人的强大,恰好与“灰飞烟灭”形成一种强烈的效果,敌人非常强大,但是,在周瑜的镇定自若的指挥下,强大的敌人“灰飞烟灭”,变成了烟云。

  ——“樯橹”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词,直接好呢,还是含蓄好?当然还是含蓄更好。“樯橹”,这里不应该只指舰船,更应当指曹操的所有八十万水军。“樯橹”更能够体现曹军的“水军”的特点,更可以让我们想起曹操的武装,就如同现在的什么驱逐舰、巡洋舰、鱼雷艇之类的一样。

  (六)苏轼何思:“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苏轼从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了比较?

  (1)词中的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温文尔雅却又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怀古是为了思今。词人赞美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词人47岁,周瑜24岁)。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的豪杰人物,来扭转宋廷不景气的现状啊!最最渴望的就是自己能象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展宏图。这正是词人缅怀周瑜的原因之所在。

  周瑜苏轼

  年龄:20几岁47岁

  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2、自由讨论:

  (1)“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明确:“神游者”可能是苏轼,苏轼从上片的来到大江边,描写长江的景观,然后又怀想英雄豪杰,怀想风流人物,也就是怀想周瑜,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是苏轼在“神游”,是苏轼的精神在这个旧战场上巡游。

  然而这里的关键是“故国”二字怎么解释,如果当成“曾经的故土”讲,那么这里显然不是苏轼的“曾经的故土”,而只能是周瑜曾经领兵打仗的故土。而“神游”也就只能是周瑜在“神游”了。再者如果“神游人”是苏轼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写成“故国”了,而应写成“古国”,“古国”才能是“旧战场”。而“故国”一般应解释成“故土”、“故乡”,或者引申解释成“故地”,即曾经到过的地方。而此地是周瑜的“故地”而非苏轼的“故地”。

  (2)“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

  第二种理解是,“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我”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生华发”。“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明确:第二种理解对。

  ——苏轼是假设周瑜死后还有灵魂。苏轼想:如果周瑜的神灵还在旧战场上的话,知道我在怀想他,那么周瑜会笑我。并且“多情”二字正好扣合着前面“风流人物”,周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就是“多情人”,是名词。如果理解成“应笑我多情”,那么,就是苏轼“多情”,“多情”就是动词了,明显不对。

  ——苏轼的“多情”二字与柳永的“多情”二字是一个意思,都是“多情人”的意思。

  (3)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也有两种解释:

  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比较达观。

  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明确:第一种更好些。因为就全诗而言格调比较昂扬向上。

  ——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有感动,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想想自己,年华老大,而功业少成。可人家周瑜,仅三十岁,就已立下赫赫战功,名垂青史。自己能与周瑜比吗?想到这,肯定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当然,两方面都得顾及到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

  六、拓展:

  1.豪放和婉约也不是绝对的,豪放的苏轼也有柔婉的作品。

  如《江城子》,苏轼最典型的婉约诗。

  2.与课文有关的杜牧的《赤壁》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思考: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②“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什么?

  ③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①这一句表现手法是运用典故。

  ②“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③曲折的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七、总结:

  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的结尾总结全文

  在《苏东坡突围》文末余秋雨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八、作业:

  背诵全诗。

  《赤壁赋》课堂实录 11

  一、导入

  由“赤壁”之争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苏轼及相关背景。

  (师生共同回忆。)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既不准他签署公事,又不准他到安置之地,过着半囚徒似的生活。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苏轼又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课文又称《前赤壁赋》。当年冬,苏轼再游赤壁,又写下了一篇赋。

  苏轼所游得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见课文注释①。

  2.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

  3.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4.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5.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6.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存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第一段──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忘情尘世的洒脱。

  三、合作探究

  1.作者笔下的月亮是怎样变化的?试分析。

  明确: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

  2.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3.怎样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明确: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有两层意思。一是“变”与“不变”是相对的,无论水、月或人自身,都时时在变,又皆可无尽,因此不必为“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悲伤。二是要知足常乐,非吾所有者一毫莫取,可取用不竭者──如清风明月──则尽情享用。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是关于“变”与“不变”的解释是相对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二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4.艺术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明确: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骈散结合。

  明确: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明确: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5.学生讨论古代文人“达”时与“穷”时的思想变化。

  (可结合陶渊明、李白等,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引导其思想积极方面。)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属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嘱托,引申为“劝酒”)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通“嘱”,嘱托)

  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在)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隶属、属于)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动词,属于、是)

  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表复数,这些,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类似)

  或是下属禀见(部属)

  (2)盖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名词,伞盖)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覆盖、遮盖)

  盖余所至,比其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大概)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大概)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大概因为)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大概因为)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勃之陋也(因为)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连词,假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句首发语词)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大概,引申为原来)

  (3)曾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曾经)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通“增”)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竟,竟然)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连……都)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连…都)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还)

  (4)歌

  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歌曰(名词,歌词)

  倚歌而和之(名词,歌声)

  (5)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克,打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

  (6)之

  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动)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动词,的)

  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不译)

  (7)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词,表被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相当于“然”)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相当于“然”)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句中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句中停顿)

  日食饮得无衰乎(揣测语气)

  2.通假字。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读zhǔ,劝人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凌乱)

  3.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望”的方向:向……)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名做动,唱)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做动,攻下)

  4.古今异义。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古:诗经的篇名;今:美好的样子)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水气;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古:端正;今:危险)

  5.文言句式。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主谓倒装)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状语后置)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判断句)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三苏唐宋八大家

  夜游之乐情景理

  主客异现骈散

  乐极生悲取譬

【《赤壁赋》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赤壁赋》课堂实录10-01

赤壁赋的课堂实录10-06

《赤壁赋》课堂实录12-31

《赤壁赋》课堂实录08-20

《赤壁赋》课堂实录名师06-09

[集合]《赤壁赋》课堂实录07-11

【精品】《赤壁赋》课堂实录08-13

(精)《赤壁赋》课堂实录10-17

《赤壁赋》课堂实录精选9篇07-30

《赤壁赋》课堂实录(7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