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原文注释赏析

2020-11-04 岑参

  作品介绍

  《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8卷。

  原文

  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作者:唐·岑参

  多宝灭已久,莲华付吾师。

  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

  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

  明主亲梦见,世人今始知。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

  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

  悉窣神绕护,众魔不敢窥。

  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证疑。

  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

  注释

  ①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四载(745)。千福寺:在长安安定坊东南隅,本章怀太子宅,咸亨四年(673)舍宅为寺。见《长安志》卷一0。楚金禅师:京兆盩厔人,俗姓程。七岁诵《法华经》,十八通其义。曾主持兴建千福寺多宝塔。乾元二年((759)卒,年六十二。事见《宋高僧传》卷二四。

  ②多宝:指多宝塔。相传多宝为东方宝净国之佛,生前曾立下誓愿,言己成佛后,遇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者,放置己身舍利之宝塔(即多宝塔),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据称释迦牟尼于灵鹫山山说《法华经》,即有多宝塔从地涌出,证其所说皆真实。参见《法华经·见宝塔品》。据《全唐文》卷三七九岑勋《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载,楚金“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后遂于千福寺择址建多宝塔。

  ③莲华:指《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

  ④“数年”句:据《感应碑》载,多宝塔于天宝元年前动工兴建,天宝四载建成。

  ⑤“明主”句:据《感应碑》载,多宝塔“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救内侍赵思儡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

  ⑥“千家”句:指捐资助建者甚多。

  ⑦琉璃:指天然的有光宝石。

  ⑧秦山:即秦岭。“秦”全诗原作“泰”,据《四部丛刊》。

  ⑨天府:指朝廷的府库。货:财物。

  ⑩幡盖:旌旗仪仗和伞盖,贵人出行时所用。珊珊:象声辞。

  11、悉窣:象细碎之声。

  12、作礼:行礼。

  13、证疑:使疑事得到证明。用佛说《法华》,有塔涌出,证其所说皆真实一事。

  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繁体对照

  卷198_49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岑參

  多寶滅已久,蓮華付吾師。

  寶塔淩太空,忽如湧出時。

  數年功不成,壹誌堅自持。

  明主親夢見,世人今始知。

  千家獻黃金,萬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貲。

  焚香如雲屯,幡蓋珊珊垂。

  悉窣神繞護,眾魔不敢窺。

  作禮睹靈境,焚香方證疑。

  庶割區中緣,脫身恒在茲。

【岑参《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原文注释赏析】相关文章:

岑参《送楚丘麹少府赴官》原文注释赏析01-28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原文注释及赏析11-29

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赏析12-01

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古诗原文12-29

岑参《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古诗原文12-27

岑参《送杨子》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01-26

赏析岑参古诗原文01-02

岑参 《登嘉州凌云寺作》11-27

《登嘉州凌云寺作》 岑参11-24

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原文、注释、赏析 岑参《石犀》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