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交通安全手抄报

2022-06-21 板报大全

  因为有爱,世上才有了阳光和雨露。因为懂得珍惜间才有了花草和树木。珍爱生命,共筑平安大道,共筑文明交通,共建幸福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让生命的轮渡在爱心和责任的护航下一路欢歌,一路平安!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预防交通安全手抄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预防交通安全手抄报

  预防交通安全手抄报篇一:冬季行驶安全

  一、保持安全车距

  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冬季冰雪路面安全车距应保持在其他季节干燥路面安全距离的两至三倍以上。

  二、正确转向

  在冰雪路面上转向时,提前降低车速,缓慢转动方向盘,匀速通过,避免突然打冷舵,否则容易造成车体失控,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甚至发生事故。

  三、正确使用制动

  在冰雪路面行车,使用制动一定要谨慎。可采取点制动降低速度,尽量避免紧急制动。可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帮助减速和制动,必要时可以灵活运用手制动。防止制动造成车辆侧滑或甩尾。

  四、低温和严寒气象条件下起步

  起步前,应对车辆进行预热升温,待发动机温度达到50摄氏度以上时再起步。露天停放的车辆,润滑油粘度大,起步后应低速行驶一段距离,待发动机温度升高时,再逐渐提高车速。起步时,应缓加油门,慢慢提速,用力过大容易造成驱动轮与路面打滑。中途停车时,应选择干燥、朝阳、避风的地点停放,并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若停车时间较长又不放水时,应适时启动发动机,使发动机保持一定的温度,防止冷却系的水结冰,冻坏气缸体或冷却系机件。

  五、慎会车,少超车

  雨雪路面易侧滑,会车应加大车辆间的横向距离,选择宽平地段进行;尽量不超车,保持与前车足够的纵向距离,防止追尾。会车、超车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刹车。

  六、选择适当行车路面

  在城区路面上,一般情况下是沿着前车的车印行驶,如果路面全是冰霜,要提前选择凹处行驶,避开凸处路面,以防侧滑,产生恐慌。在乡村路面上,一般情况下同样是沿着前车的车印行驶,如果路边水塘、水沟较多,要选择路中间或较安全的一边行驶,提前选好适当挡位缓行,尽可能不要停车,避免重新起步。

  七、注意标志标线

  严格按照标志标线的指示行车,注意前方路口、人行横道等情况,降低速度,提前做好让行准备。

  八、注意避让行人

  冬季里行人穿着比较臃肿,行动迟缓,要提前注意行人的动向,必要时适当鸣笛或使用灯光警示。

  九、控制车速

  遇有坑洼、碎石等障碍物较多的土路,行驶速度不能过高,否则车辆震动加剧,不仅造成车辆传动系、行走系等机件损坏,而且直接威胁行车安全。遇到路口、村镇时更要减速慢行,确保安全。

  十、注意落石

  在山路上行车,要注意躲避山上是否有坠石,尽量不要靠近山边行驶。

  十一、行驶中要保持足够动力冬季冰雪路车辆行进中,不要像其他季节那样尽可能地挂较高挡位行驶,而是要控制好车辆动力留有余地为好,尽量减少变换挡位的次数,以防发生意外。尤其是在坡道行驶中尽量不要变挡。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坡时提前加大与前车的距离,选好适当的挡位;下坡时提前根据路面情况选好较低的'挡位,充分利用好发动机机械制动的作用。冬季车辆在行驶中保持足够的动力是防止冰雪路打滑最好的方法之一。

  十二、制动、转向不要过急

  冬季驾驶车辆操作动作一定要注意不能过猛过大,尤其是打方向和踩刹车的动作不能过猛过大,否则其结果是加剧了车辆打滑的概率,后果不堪设想。在这里关键是要控制好车速,保持好车距,谨慎操作,既要防止个人的车辆打滑,也要注意观察周围别人的车辆是否打滑。

  预防交通安全手抄报篇二:隧道行车安全

  1、安全通过隧道

  冬季隧道路面湿滑,且内外视线差异大。为了确保安全通过隧道,机动车在驶入隧道前,驾驶人应在距隧道入口50米左右,开启前照灯、示宽灯、尾灯,以便观察前方情况以及引起后方车辆的注意,同时注意车辆的装载高度是否在标志限定的高度之内;进入隧道后要在本方车道内行驶,并按隧道口标志规定速度行驶。行驶中要保持安全车速、安全间距,严禁在隧道内变更车道、超车和随意停车;不宜在隧道内鸣喇叭,以防噪声影响其他车辆行驶;双向行驶的隧道内禁止使用远光灯。驶出隧道前,驾驶人最好通过车速表确认行车速度,不能凭直觉判断车速;驶到出口时,要确认在本方车道内行驶,握稳转向盘,以防隧道口处的横向风引起车辆偏离行驶路线;驶出隧道后,在适应过程中切勿盲目加速,以免因视力瞬时下降不适应而造成危险。车辆如果在隧道内出现故障无法驶出隧道时,应设法将车移到特别停车点,开启示宽警示灯,在车后方150米处设警告标志,及时报警。车上人员必须离开车辆站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2、夜间行驶安全

  (一)行车要适当降低车速。(二)夜间行车要注意休息,切勿强忍睡意行车。稍感疲劳时,立即选择最近的服务区、停车场去休息一下或睡一觉以消除疲劳。(三)夜间行车时驾驶员注意力要集中,要仔细观察前方车辆的尾灯,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夜间安全行车最好的方法是:选择在自己车辆前方、行驶速度与自己差不多的车辆,保证足够的行车间距,跟车行驶。遇对面有车时,应变换灯光,使用近灯光或让灯光向下照射。如对面来车灯光刺眼时,应避开对面灯光直射,将视线移向右侧路肩,并做停车准备。(四)除万不得已,夜间行车应当避免在路肩上停车,如确因故障抛锚,可将车辆停放到路肩上合适的位置,并在行驶方向的后方100米处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同时开启示宽灯和尾灯。(五)夜间行车中,要密切注意路上落物。以避免因发现落物太迟或根本没有看到导致猛转方向盘,使车辆发生侧滑或撞上其他物体,酿成车祸。

  3、冬季防范疲劳驾驶

  冬季,车内使用空调保温,长时间驾驶时,驾驶人易产生疲劳。疲劳导致驾驶人的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增加操作失误。如果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长途行车之前,驾驶人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服用任何容易使人困倦的药物。当驾驶人感到疲劳时就应及时驶离道路,停到安全地带休息,减轻疲劳后再继续驾驶车辆。

  预防交通安全手抄报篇三:如何掌握“安全车速”

  1、密切观察沿途交通标志,遇有限速标志时,须严格按标志规定行驶。

  2、根据道路状况和运行条件,灵活掌握和控制车速,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3、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车流已有自然速度节奏的道路上行驶,要使自己的车速随车流速度行进,不要性急超车。

  4、尽量保持经济车速的稳定,避免高速超车。汽车载质量轻、道路条件好时,车速可适当高一些,而汽车载质量大、道路条件差时,车速就必须降低一些。

  5、行驶中,车速与同向行驶车辆间距相适应。在不同天气、道路、车速条件下,与前车间距也不相同,间距的大小要以确保安全为适度。

  超速行驶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

  1、驾驶员在行驶中的.视力称为动视力,动视力比静视力低10%至20%,与车速成反比,车速越快,视力越弱,当时速为60公里时,视认距离为240米,当时速达到80公里时,视认距离减少至160米。车速越快,视野越窄,形成专家所谓“隧道形视野”,当时速为40公里时,视野为100度,当时速为100公里时,视野仅为40度,两边的景物无法看清。

  2、超速行驶,反应距离增长,人眼看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再传递到肢体指令行为操作,这就是“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里,车辆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时速为60公里时,反应距离为16.7米,时速为100公里时,反应距离为27.8米(计算公式为S=VT/3.6O)。

  3、车辆动能与速度是成正比的,车速越快动能越大,冲击力也越大。因此超速行驶的安全隐患十分严重,一旦发生意外和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往往与车速是相关联的,即速度越快,后果越严重!


【预防交通安全手抄报】相关文章:

预防交通安全手抄报内容10-19

预防交通安全手抄报内容大全10-28

预防近视的手抄报03-14

预防近视手抄报的知识08-26

预防肺结核的手抄报03-18

预防近视的手抄报简单03-11

预防近视手抄报内容精选03-10

预防肺炎手抄报内容03-18

预防校园欺凌手抄报的内容09-05

预防肺结核的手抄报素材03-24